Total.361
Sep2016(A)
新媒体时代高校写作课程改革探析
谷显明
(湖南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湖南·永州425199)
DOI:10.16871/j.cnki.kjwha.2016.09.017
摘要新媒体是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
络等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主要有微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BBS帖子等类型,具有写作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写作的便捷性、无限制性,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写作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等特征,这一写作形式对传统写作既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为此,作为高校写作课教师,应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传统写作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等院校写作课程教学改革ExplorationontheReformofCollegeWritingCourseintheNewMediaEra//GuXianming
AbstractNewmediaisanewcommunicationmediawhiche-merged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satellitecommunication,digitalization,multimediaandcomputernetwork.Itmainlyin-cludesWeChat,textmessaging,e-mail,BBSandsoon.Thecontentswrittenareseparatedwiththecarriers;writingexistsonanyoccasionpossible;readersandwriterscaninteractwitheachother;thelanguageforthewritingisindividualizedandcasual.Theformofwritinghasbothpositiveandnegativeimpacts.Tothisend,collegeteachersforwritingcourseshouldreformwritingteachingcontents,innovateclassroomteachingmodels,enhancetraditionalwritingtraining,andimprovestudents'writingability.Keywordsnewmediaera;collegesanduniversities;writingcourse;teachingreform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数字电视、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兴媒体资源不断丰富,信息传播的快捷与高效,促进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也引发人们思想观念和表达交流习惯的根本性变化。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深入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尤其为传统写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挑战。为此,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改革写作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写作能力,已成为当下写作课教学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们所接受,其中高校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一个广大的受众群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和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有关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介的出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传统写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1写作内容与载体可分离性
新媒体写作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是指新媒体写作没有固定的物理位置,也不再对原纪录载体“从一而终”,可以从一个载体换到另一个载体上,而内容可以不发生改变,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或删减。写作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虽然可共享资源,但同时也让那些走捷径的抄袭者有空可钻,从而容易破坏原材料的原创性。1.2写作的便捷性、无限制性
写作的便捷性、无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写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种超越时空的写作还将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构建在共时状态和同一平台相互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表现在写作者的无限制性。在这个网络化时代,只要是有一些写作基础的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创作。1.3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如微博、博客中作者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或贴吧中的发帖与回帖,不仅体现了读者的参与性,还体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如写作者在QQ或微信上发表说说或动态,其中的好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关注并给予评价,同时作者会对他们的评价做出回复,有时在短短的几秒钟就可能达到刷屏状态。1.4写作语言个性化、口语化
在新媒体写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网络化、口语化的语言,如微博、博客的创作语言越来越接近生活语,越来越彰显作者个性,从而导致新媒体写作语言呈现个性化、口语化。
2新媒体对写作行为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素材收集的便捷性
作者进行创作的第一步应是涉猎报刊、杂志、书籍等素材,然后通过广泛的涉猎来收集有用的材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海量的网
1新媒体写作类型及特点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像
微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BBS帖子等新媒体越来越被人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语境下写作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3]223号)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谷显明(1976—),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写作学。
3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改教法
页信息、电子版图书库、不断扩张和更新的数据库,使得以前需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收集到有用素材变得轻而易举。
2.1.2写作方式的灵活性
新媒体写作的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以“人”为中心的人物传记,有以“某件事”为中心而发表的评论,也可个人独创文体。写作方式的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写作特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2.1.3写作平台的多样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写作平台也日趋增加。如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博、微信、博客、BBS帖子等。新媒体写作与传统写作相比,写作平台要多得多,要丰富得多。写作平台的多样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1.4写作空间的自由性
写作空间的自由性体现在客观上的自由和主观上的自由两个方面。客观上是指新媒体写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创作。主观上写作空间的自由性是指作者创作时不受外界干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在网络空间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写作天地,与传统写作相比变得更自由。2.2消极影响
2.2.1写作目的随意性
与传统写作相比,新媒体写作不像传统写作那样有着明确的写作目的,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虽然新媒体写作能吸引广大学生,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就好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而导致写作思路不清,逻辑性不强,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整篇文章结构混乱。
2.2.2写作内容碎片化
在新媒体网络时代,无论是发短信、网络聊天还是自我创作的微博、博客,网民们不再像传统写作那样讲究文章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连贯性,而是有时三言两语地描述一下最近心情、三五成群地评论一些热门新闻或事件,一般没有主旨标题,没有固定结构,也没有明显的逻辑性,所闲聊的内容往往杂乱无章、琐碎凌乱,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特征。
2.2.3写作语言娱乐化
新媒体写作无论是在创作意图、表现风格,还是写作语言或精神内涵上都越来越表现出大众化、娱乐化,追求感性文化和肤浅的审美观,成了网络写作者娱乐的工具。这与传统写作严谨的谋篇布局、语言的字字斟酌、高雅的精神价值格格不入。在新媒体写作语言呈现娱乐化趋势之时,写作作者们的文化层次和品位逐渐走向平民化,甚至将会走向低俗化。
2.2.4写作方式抄袭化
新媒体时代虽给写作素材的收集带来便捷,但同时滋生“复制+粘贴”式的写作方式。当前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写作的积累,不愿通过亲身调查去进行原创性写作,而是简单地将网上类似的文章进行拼凑,导致网络抄袭之风越演愈烈。笔者通过对本科学位论文抽样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学位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从网上下载复制粘贴拼凑文章者大有人在,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写作素质下降。36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写作课改革对策
3.1重视传统写作训练
写作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为此,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要重视加强写作基础知识教学,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如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练好写作基本功,着力解决学生写作主旨不明、结构不清、材料不实、语言不通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写作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多阅读范文,从别人的写作中学会写作方法,加强写作训练,通过揣摩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构思、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从中学习名家的立意构思方法和技巧。另外,在写作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区别对待网络语言,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把握好尺度,自觉抵制低俗、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合理规范地使用新媒体语言,规范新媒体写作行为。3.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当前,随着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写作以其自主化、日常化、个性化、便携化等显著优势,深受大学生青睐并成为他们最常见的写作形式。为此,作为高校写作课教师,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收集贴近社会生活的优秀微文,包括博客中交互式写作、超文本写作、手机短信写作等,编写和开发新媒体写作教程,以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建设新媒体写作课程,从而改革写作课程内容,创新写作文体类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新媒体写作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获取写作素材,尝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作为写作学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云平台教学。如借助“云阅读”、“云笔记”和“微博信”(微博、博客和微信)等读写平台,将讲课的视频课件、教案、作业等教学资源放在平台上,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自行学习,使知识传授的过程在课外完成,把写作实训的过程放在课内完成,以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这种翻转课堂形式变教师单纯理论讲授为师生共同研讨答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尝试将慕课引入写作教学中,立项建设一批写作慕课群,为学生提供网络共享开放课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另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以课程中心为平台,积极创建写作教学网站,开展课程教学、评阅作业和解答问题。参考文献
[1]何坦野.新媒体写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建秋,夏玉燕,刘盼.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写作方式的改变及其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3):128-132.
[3]谷显明.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148-150.
[4]朱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刍议[J].新闻与写作,2013(10):83-85.
[5]容媛媛.新媒体应用对大学生写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报,2013(2):78-80.
[6]何捷“.微写作”课程建设[J].教育评论,2014(10):122-125.
编辑李金枝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