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丽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2期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大政策,是“保基本、强基层”、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在培养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医学院校深入探讨,思考对策,真正为基层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定向医学生的现状
(一)对定向生身份认识不足,缺乏职业认同感
大部分定向医学生填报本志愿主要是因为:(1)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攻读该专业的学费和住宿费全部由政府“买单”,会大大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能够攻读医学专业。高考分数不理想,无法如愿攻读一类本科的医学专业,而订单定向医学生降低了招生门槛,使他们有机会攻读本科医学专业。(3)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定向医学生没有求职就业压力,毕业后就能顺利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响应国家号召,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报考该专业。基于以上因素,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看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考研或毕业留在大城市发展,内心会出现摇摆和不甘,继而出现违约现象,导致定向生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计划。
(二)学习积极性不侈,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很多定向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认识不够,加之没有就业压力,对他们来说“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缺乏竞争意识,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定向生的录取分数线大都比一本线
低10—20分,医学专业课程多,难度大,很多知识生涩难懂,致使他们整体的学习成绩不乐观。
(三)安于现状,综合素质令人担忧
在定向生的培养方案中,没有“优势劣汰”的淘汰机制,没有按成绩排名的奖惩制度,致使他们抱着“毕业就有工作”的铁饭碗高枕无忧,对学生活动、学分、奖学金、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不感兴趣。另外,这部分学生本身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都亟待加强,但是“安于现状”让他们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对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是党和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肩负着伟大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特殊群体。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信念为基本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他们尤为重要。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比如专题报告会、学习先迸典型、开展志愿服务等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扎根基层,投身到为基层人民群众谋健康,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定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职业规划意识。(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目标和职业职责,从而进行充分的职业准备。(2)邀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政策解析。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但是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比如就业分配形式、薪酬标准、规陪时间是否包含在服务期内等问题没有明确解释,致使定向生感到未来一片茫然。邀请卫生机构人员详细介绍定向生往年工作情况、分配计划、未来发展等,打消学生的疑虑,坚定服务基层的决心。(3)邀请基层优秀医疗工作者作报告。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学生认真学习,苦练本领,在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做出成绩。(4)进行社会实践。利用假期鼓励学生到基层农村卫生所进行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提前了解从业环境,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建立奖惩制度
学校与卫生机构共同研究,探讨奖惩制度,彻底打消“学与不学一个样”的固有思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综合测评成绩与毕业分配挂钩制,根据综合成绩排名优先选择毕业就业的工作地区和工作单位。设立攻读研究生的名额推选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报考研究生。通过以上措施在定向生中形成“追、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田娟,严宜明,全科医学定向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初步构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5):720-722.
[2]黄海纯,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学习现状的调查[J].大学教育,2016(3):129-152.
[3]陆超,贵州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