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中考作文模拟训练专题之半命题作文

2022-07-20 来源:步旅网
专题六习作之半命题作文

一、作文(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0.0分) 1.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2)卷面清洁,书写工整。 (3)要有真情实感。

(4)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的初一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眸这一年的历程,盘点记忆中有关成长的点点滴滴,收获颇丰。在一次次心灵的震颤中,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苦闷走向开朗,从幼稚走向成熟…… 请以“初一生活,让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⑵不少于500字。⑶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

任选一题作文。

(1)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缕怡人的清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又听到了那些动人的话语……

初中语文试卷第1页,共14页

请补全题目“又是________飘香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与我们往来相处、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常常不是英雄伟人,而是众多平凡的小人物。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别样的精彩。

请补全题目“________人生”,写一篇有关小人物的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4.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

.细心阅读语文课本,我们时常被书中的人物感动。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胡适的母亲最仁慈,最温和,范仲淹先忧后乐抱负远大,欧阳修与民同乐,杜甫推己及人愿天下人安居乐业……同学友情,亲人关爱,古人情操……温情和力量就在生活的点滴里,引领成长中孤单的心。请以《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梦想、责任……”等词语。(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否则扣分。 (4)不少于600字。

6.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初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14页

要求:

①先补写完题目,再写作。 ②字数不少于65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7.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成长是一次别离,童年的鲁迅别了百草园,迎来了三味书屋的别样生活;英子别了挚爱的父亲,迎来了独立、坚强的日子;丑小鸭别了自卑,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是否也经历过让你记忆深刻的别离? 请以“别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8.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会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靠近与之交往。刘白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请以“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9.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重新找回了_____________ 要求:

①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初中语文试卷第3页,共14页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自幼生长在贫苦农家的米勒,一生和大地息息相关,他的画笔只为纯朴、勤劳的农民而作画。他的画感情饱满、圣洁安详。然而在他漫长的一生里,他的画一直不被主流画家认可,那些学院派画家讥笑他土得掉渣。但是他却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直到1867年,在他人生的暮年,他的画才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首次承认,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米勒的真正价值。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 (1).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________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这样做,或许是一次选择;这样做,或许是一种坚守;这样做,或许是一次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请以“这样做,值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不少于600字

11.__ (诚信、团结、正义、公平、孝义等)抵万金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

初中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

挚的情感;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600字左右。 12.

(1)爱是爱心,爱是美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爱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请你以“爱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视与自视都不可或缺。

请你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从以上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13.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 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我们慢慢长大。剪一段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 我想对你说 要求:

(1)如果选择第(二)个作文题目,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4.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初中语文试卷第5页,共14页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意……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有很多想法: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15.自信,是一种动力;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期待,是一种动力;挫折,也是一种动力;肯定,是一种动力;失败,也是一种动力。

请以“ ,也是一种动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⑵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⑷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⑸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16.

那时,我 (幸福极了、突然我长大了、感受到了爱……) 要求:(1)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力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

初中语文试卷第6页,共14页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8.

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理解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阳光是什么?是环境,是氛围,是希望,是关爱,是一切感动、抚慰我们的美好事物。请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若选“我理解了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老师”、“幸福”…… (2)以记叙文为主,也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9.

半命题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什么人物、事件、风景、事物、感情……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请以“忘不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如下: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在600—900之间。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易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如无法避免,请以**替代。

初中语文试卷第7页,共14页

20.

请以“_______的眼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如“幸福的眼泪”“苦涩的眼泪”等,也可写“妈妈的眼泪”“小狗的眼泪”等。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500字。

初中语文试卷第8页,共14页

专题六习作之半命题作文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7. 略 8. 略 9. 略 10. 略 11. 略 12. 略 13. 略 14. 略 15. 略 16. 略 17. 略 18. 略 19. 略 20. 略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补题,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此题横线上可填写的内容很多,可利用作文提示中的词语来补写,如“我改变了困难的色彩”“我改变了挫败的色彩”“我改变了痛苦的色彩”等。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改变”和“色彩”是此题的关键词,“色彩”是多义的,既指客观事物本身的颜色,也指抽象事物比喻义、象征义的色彩。把握住了这点,再去抓关键词语“改变”。文章重点记叙什么事件,改变了“我”对什么事物的看法。要选取真实而典型的材料,尽量以生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和独到感悟。

2. 此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①补题: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补题。补题时要结合作文提示,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最

“坚强”“思考”“谦虚”等。②写作: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根据分析可知横线上可以填写:这道半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如

以“初一生活,让我学会了谦虚”为题,写作时可以有这样的行文内容:我读初一后,骄傲的表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学会了谦虚;从这件事中,我得到什么启示等。③在写作时,注意要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注意书写的整洁美观。

3. (1)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初中语文试卷第9页,共14页

要选择贴近自己生活的内容,尽量具体些,如:“丁香”“百合”“粽叶”“桂花”“槐花”等等,一定要注意积极向上。其次,就要围绕所填内容选材,抓住“飘香”,选择最能体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要写出真情实感。此外,写作时还要注意:选材要新,能做到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构思要新,从内容和写法上能做到与众不同,独出心裁;语言要新,善用修辞和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考虑补题,即可以补什么,适合补什么,选择与生活接近的,有感悟的内容来写,这样易于写出真情实感,易于打动读者。选材要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从小处着笔,写出细节,写出感动,写出真情。阅读提示语,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真正的人生、奋斗的人生、追梦的人生等等,一定要注意积极向上。题目要求一篇有关小人物的记叙文,就要围绕所填内容选材,选择最能体现中心的事例来写,体现小人物“什么(所填词语)”的人生,要写出真情实感。体裁上,要求写成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4.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宽泛,根据作文提示语,横线处可填写“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也可以另外选择词语来补题,如“回忆、色彩、阳光、眼神”等。生活中不该丢失的东西确实很多,选材时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写作内容。写作中要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挖掘,巧妙构思,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出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悟,写出切题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5.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宽泛,可以根据提示中所给词语补题,如“青春引领我成长”“亲情引领我成长”“责任引领我成长”等;也可以另选词语补题,如“好书引领我成长”“挫折引领我成长”等。注意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补题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本题关键词是“引领”“成长”。“成长”应体现出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文中应有比较清晰的且有一定“长度”的时间段;“引领”是在成长道路上对“我”有影响、帮助、鼓励的积极意义。文章要围绕“怎样引领”和“我是怎样成长的”来写,其中要详写“我”的成长过程及“我”的变化。要结合生活积累和体验来选材,材料要新颖典型,立意要积极向上,语言生动流畅,表达出“我”的真情实感。

6.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宽泛,但要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补题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

“行走在春天里”“行走在童年的回忆中”“行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如:

走在书海中”等。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本题要求写记叙文,“行走”是题眼,根据作文导语,可知“行走”除了“双腿走路”的本义,更有“人生姿态”和“精神历程”的比喻义和引申义。选材时,要精选“行走”的内容,可以在提供的“自然风景、街头巷尾、艺术长廊、茫茫书海、仁爱温馨”诸多“行走经历”中任选一项,更可以另辟蹊径,精选叙述文字中没有列举的其它一项材料。写作中,要重视“行走”的感悟。“行走”的快乐、“行走”的感动、“行走”的徘徊等等都是对经历的升华。无论就事论事还是借题发挥,无论“行走”中“渐悟”还是“行走”后“顿悟”,感悟都应当针对经历,由事而生,注意控制感悟的篇幅,特别要讲究感悟的文字表述。

7. 此题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要阅读材料,获得启示;再认真审题,明确题旨。完成题目的填空,可以填写《别了,童年》、《别了,家乡》《别了,懦弱》……要明确关键词语的含义,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对“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本题作文题为《别了,……》,可以是和自己告别,也可以是和亲朋告别,还可以是城市、世界等告别。告别的对象千差万别,告别的含义层出不穷。其次是深刻立意,恰当选材。本

初中语文试卷第10页,共14页

篇文章可以表现成长的阵痛,可以表现离别的痛楚,还可以表现人生的哲思……围绕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材,这样便于表现真情实感。第三扣题写作,拓展思路。作文的创新可以从思路求新、材料喜新、体裁出新、语言思新等方面要求自己。

8.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本题,一要用心补题,拓展思路。凡是能给自己带来欣悦的感觉,迷人的品质,历练人心的力量,锻造情感的能源,均可以入题。如:物(年糕、烟花、香樟、邮票),人(暖心的微笑、远去的声音、醉人的回眸、低头的温柔),抽象名词(节日、书法、音乐、唐诗、宋词),情感(亲情、友情、关爱、幸福)等。二要精心勾画,雕琢画面。运用细节描写,展开画面,充分体现“魅力”。三悟心剔透,升华主旨。魅力,该是所有情愫的触发点,自然衍生而释放出来的一种能量,让人不知不觉就为之吸引,内化为一种感觉、一种个性、一种品质、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可以是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可以是对生活滋味的咀嚼,可以是对时间流逝的喟叹,可以是对某种情感的顿悟……唯有扣紧题材,自然升华,才能将“魅力”的主旨内涵挖掘到位。

9. (1)此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考虑补题,即可以补什么,适合补什么,要以“熟”为原则,选择与生活接近的,有感悟的内容来写,这样易于写出真情实感,易于打动读者。如我们可以补“自信”“快乐”“友谊” 等。考生还要抓住题目中的“我”“找回”认真审题。“我”明确了作文人称;“找回”强调了过程,学生在作文要注意前文的铺垫。“重新”一词说明原本的我是(自信、快乐……)的,后来变化了,而我又经历了什么事情,又变回(自信、快乐……)了。学生据此补题,立意选材,完成作文。语言上,要求生动,注重感情抒发。写作时力求文从字顺,卷面整洁。

(2)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此则材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从“他漫长的一生里,他的画一直不被主流画家认可,那些学院派画家讥笑他土得掉渣”可以看出米勒的一生充满悲辛,饱受生活磨难。但是他却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生活的磨难没有给他的画带来多少寒意,更没有让他沉沦。相反,他的画深情饱满,圣洁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悲苦生活里永恒的春天,因为,他从没有忽视过春天。不论霜严雪寒,艺术带给他的都是生命的暖意。将一生沉浸在庄稼、大地中的画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的画作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依然能打动人心。伟大的艺术、最美的瞬间、澄澈的理想、善良美好,对未来、对幸福的憧憬其实都在心里,只有心才是最好的摄影者与鉴赏家,只有用心去爱,用心去看,用心去做,才能创造经典。他用画笔,勾勒出了浓郁的伤感气息,让人坚硬的心一瞬间如雨滴般柔软。米勒贫困的生活经历说明宁静和悲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永远拥有春天。我们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选材、立意,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但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能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为最好选择。

10. (1)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设计既具有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题自由抒写的空间,又能紧紧贴近学生生活。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生活积淀,半命题的补全题目环节意味着要对选材、立意做出双重思考,同学们一定要本着挥洒正能量,激扬真善美的原则,选择励志而健康向上的选题体现你的崇高价值取向。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在补题前先行思考。可以将整个题目审成一句话,再把这句话扩展成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是最简单化的审题步骤。审题关键词是“还”,如果没有这个词就削弱了主体的作用。如果增加补题的生动性,可以补写“千古诗篇”、“那缕芬芳”等。诗意的补题值得借鉴,比如取其比喻义的补题:“心中的彩虹”、“那朵花”、“阳光”等。擅长情感抒发的同学可从“陪伴”、“感恩”等角度补充。构思时注重选择有新意的材料,关注细节描写,让人物说话、思考,在具体事例中刻画人物,必要时需要调动景物描写烘托渲染。

初中语文试卷第11页,共14页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审题,首先看题目,然后再看引题,从引题中找到重点的关键的词语,再同题目结合起来看。题目《这样做,值得》隐含了大量的信息:“这样做”,是谁在做?作文内容书写的主体应该是“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行动、“我”的成长;“这样”一词给出限制,选取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件或几件典型事来写,如果叙述几件事,那要注意事例之间必须有共通性;“做”,根据叙述的内容,“做”可以是坚持、选择,可以是付出、奉献;“值得”,就是要有所收获,要明白道理,要表现真我,磨炼意志,增加勇气,丰富人生的阅历等等。

11. 此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这道题目是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本题补充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名字,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 可以以第一人称,写“我”的事情,也可是用其他人称,写别人的事情。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丰满起来。 如果写作时,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的形式,这样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2. (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宽泛,但要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补题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如:“爱是理解”“爱是奉献”“爱是一首歌”等。补题后要认真审题,首先,切入角度要新,构思上不妨将我们的视野扩大,不仅可以从人的角度去想,还可以从动植物、微生物的角度构思,写成童话、寓言等。另外,行文中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将主题——“爱是_______”凸显得情真意切,但需注意的是侧重点是补充的成分,应多谈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受。注意立意要积极健康,感情要真挚,不能无病呻吟。

(2)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拟题。提示语是启迪思维、打开思路的重要部分。拟题时要结合提示语,找准提示语或话题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拟写一个生动贴切的题目。根据“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可知“自视”应理解为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据此立意即可。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无论采用哪种文体,注意紧扣文体特点,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另外,选材要新颖真实,立意要积极向上,语言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13. (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可结合作文提示语及要求,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来分析。“成长的滋味”包含“成长”和“滋味”两个关键词,“成长”限定了选材范围和写作对象;“滋味”的本义是“味道”,这里应喻指“某种感受”。本题可理解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一些人和事给自己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自己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选材要新颖真实,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立意要积极向上,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正能量;语言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2)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补题时要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补题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如:“我想对你说对不起”“我想对你说抱歉”“我想对你说谢谢”等。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我”限定了文章的写作主体及人称,文章必须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不能写他人。“你”是倾诉的对象,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对你说___”是写作重点,文章应围绕“为什么”“想对你说____”,将其中发生的事情细细写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试卷第12页,共14页

14. (1)此题考查学生写命题作文的能力。①审题: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好”在哪?”“好”在有生活的依靠,“好”在有亲情的温暖,“好”在是生活挫折时的“避风港”,“好”在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②写作:这道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家庭生活的几个片断表现自己家庭生活的快乐幸福,父母之间的体贴,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等。③在写作时,注意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书写的整洁美观。

(2)此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要拟好题目,拟题时既有一定的方向性,又较为开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题目。如《有时,我也想哭》、《有时,我也想逃课》、《有时,我也想被夸奖》等。文章内容可结合自身经历,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想象。文中的“想”是指自己的一种愿望、想法。“有时”二字说明了这种想法应该是在主要基础上的次要想法,所以文章最终还要回归到正题上来,写自己克服了一些心理,放下了包袱继续前行。比如一个留守儿童想见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愿望,但因为学习、家庭条件等限制,这种愿望是很难实现,在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后,自己还要继续搞好学业,用成绩向父母汇报等。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写真实的体验,选材要广泛,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易于充分发挥水平,展示自我的才情,可将心理描写作为一个写作的重点。写作时,要注意

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

15.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半命题作文,创新的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有在补题上煞费苦心,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如“挫折,也是一种动力”“羞辱,也是一种动力”等等。写作时要抓住这一文题中的“题眼”:也,本题写作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关键是如何在行文中巧妙的点题——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要有这种“动力”作用下的结果。

16. 此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可从横线后括号内选择短语来补题。注意遵照“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文题中的“我”限定了文章的写作主体及人称,文章必须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不能写他人。“那时”指时间短,具体地说,就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事。题目要求写记叙文,选材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取真实典型的俗称;叙述具体,详略得当,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突出“我”的情感和感悟。 17.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时要注意: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那一刻”是本文构思的难点,“那一刻”,是时间上的限制,即时间是短暂的、瞬间发生的,文章中你可以写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但你必须写到“那一刻”,而且“那一刻”之前的叙事都是为“那一刻”发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服务的。“那一刻”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副画,是一个动人的场面,是“真善美”的凝聚,是“假恶丑”带给人的震撼。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文章要抓住情感转变的特定情境和故

事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潮),或进行场面的描写,或做好气氛的渲染,记叙独特的心灵一颤。

18. (1)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理解了 ”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根据提示语可知,横线上可以填“老师”、“幸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词语,补充题目要易于自己写作。学生构思时,要注意突出故事的曲折性,应该写出自己最初的不解,通过一些事情,我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应该把“人、事、物、景、情”要用一定

初中语文试卷第13页,共14页

的“线索”贯穿起来,安排好段落结构,主次详略,就可以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了。写作时注意中心明确,感情真挚,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能恰当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细腻流畅,条理清楚。写作时要书写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作文题“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命题作文,作文题前面有提示语,学生在作文时应该认真阅读。阳光是什么?是环境,是氛围,是希望,是关爱,是一切感动、抚慰我们的美好事物。学生可以根据提示,确立中心,进行写作。当然,作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只要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内容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都可以。写作时要注意把那些与“阳光”有关的材料用一定的“线索”贯穿起来,安排好段落结构,主次详略,就可以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了。写作时注意中心明确,感情真挚,能恰当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细腻流畅,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9.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学生要根据积累的材料确定题目和内容。可填内容很多,如“眼睛”“感情”“风景”“人物”等词语。在已有的审题能力基础上,对作文题意进行初步的辨析,“忘不了”表明所写内容有其典型性,长存脑海,让人“忘不了”。确定题目和内容后,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典型事例进行细腻的描写,这样不仅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还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精心打造。若将细节描绘与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就会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写作之时,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如此“忘不了”?让“我”明白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对“我”的成长有何影响……不但要突出“忘不了”之味,更重要的是凸显对“我”的巨大影响。 20. 此题考查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本题的补题比较自由宽泛,从题目要求中选择词语来补题即可,但要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补题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补题后要认真审题,此题是一个偏正短语,横线所补内容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要写出这种眼泪的原由,或者与这种眼泪有关的人和事。选材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体验,选取那些美好的、令人感动的、有积极意义的素材。写作中要进行发散思维,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巧妙构思,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出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悟,写出切题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初中语文试卷第14页,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