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双色三循环方式彩灯控制器设计 二、技术指标:
1、电源VDD=12v
2、相邻两灯点亮的时间约在0.3-0.7s间可调,延时时间约在
1-6s间可调
3、计数器和译码器分别采用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CC4516 和CC4514
4、译码器4145共16个输出。
5、CMOS非门构成的振荡器的振荡周期T=1.4RC,555构成的振荡器的振荡周期T=0.7(R1+2R2)C 三、要求:
1、控制器有3种方式:
方式A:单绿左移—单绿右移—单红左移—单红右移; 方式B: 单绿左移—全熄延时伴声音;
方式C:单红右移—四灯红闪、四灯绿闪延时。 2、控制器有8路输出,每路用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3、由单刀三掷开关控制3种方式,每种方式用单色发光二极 管指示
4、论文格式按系下发的《课程设计格式要求》统一执行。 5、要求原理图、印制板图、装配图三图齐全(印制板图和装 配可合二为一)。 指导教师: 学 生:
电子工程系
年 月 日
- 1 -
课程设计报告书评阅页
课题名称:双色三循环彩灯控制器 班 级: 姓 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语:
考核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2 -
摘要
循环彩灯的电路很多,循环方式更是五花八门,而且有专门的可
编程彩灯集成电路。绝大多数的彩灯控制电路都是用数字电路来实现的,例如,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彩灯控制电路主要用计数器,译码器,分配器和移位寄存器等集成。本次设计的双色循环彩灯控制器就是用计数器和译码器来实现,其特点用双色发光二极管,能发红色和绿色两色光。
关键词:计数器,译码器,集成,双色发光二极管
- 3 -
目 录
一、 课题构想及设计方案 ...................................................................................... - 5 -
1.1 课题构想 ...................................................................................................... - 5 - 1.2 设计方案 ...................................................................................................... - 5 - 二、 基本原理 ........................................................................................................... - 6 - 三、 计数器和译码器 ............................................................................................... - 7 - 四、 电路组成 ........................................................................................................... - 9 -
4.1 LED显示电路 ........................................................................................... - 9 - 4.2 振荡器...................................................................................................... - 10 - 4.3 触发器 ...................................................................................................... - 10 - 4.4 延时电路 .................................................................................................. - 11 - 五、 系统电路 ....................................................................................................... - 14 -
5.1 原理图、PCB图和装配图 .................................................................... - 14 - 5.2 设计过程及工作原理 ............................................................................. - 16 - 六、 仿真分析及结果 ............................................................................................. - 18 -
6.1 方式A的仿真 ........................................................................................... - 18 - 6.2仿真结果 ..................................................................................................... - 18 - 七、 调试.................................................................................................................. - 20 - 八、 附录.................................................................................................................. - 22 - 九、总结语 ............................................................................................................... - 24 -
- 4 -
十、参考文献 ........................................................................................................... - 22 -
一、 课题构想及设计方案
1.1 课题构想
1、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彩灯控制器。用计数器和译码器设制作一个双色三循环方式彩灯控制器。
2、控制器有8路输出,每路用双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3、控制器有3重循环方式:
方式A:单绿左移---单绿右移---单红左移---单红右移; 方式B:单绿左移---全熄延时伴声音; 方式C:单红右依---四灯红闪,四灯绿闪延时。
4、由单刀掷开关控制3种方式,每种方式用单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5、.两灯点亮时间约在0.2~0.6S间可调,延时时间约在1~6S间可调。 6、要求用10V电源设计。
1.2 设计方案
双色三循环方式彩灯控制器总体方案设计如下:
1,根据总的功能和技术要求,把复杂的逻辑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系统,单元的数目不宜太多,每个单元也不能太复杂,以方便检修。
- 5 -
2,每个单元电路由标准集成电路来组成,选择合适的集成电路及器件构成单元电路。
3,考虑各个单元电路间的连接,所有单元电路在时序上应协调一致,满足工作需求,相互间电气特性应匹配,保证电路能正常,协调工作。
二、 基本原理
振 荡 器 方控计译 式制码电数 选显择路器示 器 延时电路 蜂鸣器
(双色三循环方式彩灯控制器框图)
LED
本控制器由方式选择、计数器、延时器、LED显示电路、振荡器、控制电路、延时电路、蜂鸣器等组成。
设计任务中所要求的3中循环方式并不复杂,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就能实现,因此,本课题选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以提高综合运用数字电路的能力。
- 6 -
三、 计数器和译码器
本控制器采用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CC4516和CC4514。其中CC4516为16
脚双列直插的中规模集成可预置数的四位二进制加/减计数器。CC4516有五种功能:置数、清零、不计数、加计数、减计数等。CC4514是四位锁存/4线—16线译码器,其输出为高电平有效。CC4514具有数据锁存、译码和禁止输出三种功能。数据锁存功能由EL端施加电平实现,EL=0时,Oo—O15保持EL置“0”前的电平;禁止端E非为高电平时,Oo—O15输出全为低电平;因此,CC4514作为译码器使用时,EL应接高电平,E非应接低电平。 CP CE非 UP PL MR 功能 × × × 1 0 置数,将P0到P3送入Oo到O3中 × × × × 1 清零,即Oo到O3全部到为零 × 1 × 0 0 不计数,即Oo到O3保持不变 1 0 1 0 0 加计数 1 0 0 0 0 减计数 CC4516功能表
本控制器的核心器件为计数器和译码器,分别采用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CC4516和CC4514。CC4516为16脚双列直插的中规模集成可预置数的4位二制加/减计数器(单时钟),其引脚如图所示。CC4516有5中功能:置数,清零,不计数,加计数,减计数,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CC4514是4为锁存/4线—16线译码器,其输出为高电平有效。CC4514具有数据锁存,译码和禁止输出3种功能。数据锁存功能由EL端施加电平实现,EL=0时,O0 ~O15保持EL置“0”前的电平;禁止端)E为高电平时,O0~O15全为低电平;因此,CC4514作为译码器使
- 7 -
用时,EL应接高电平,E应接低电平,CC4514的外引脚如图所示。
CC4514引脚图
CC4516引脚图
- 8 -
四、 电路组成
4.1 LED显示电路
该LED显示电路有双色三极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组成,其中限流电阻有三
种连接方法,分别为16个限流电阻、8个限流电阻、1个限流电阻。本设计中采用8个限流电阻的方式。发光二极管的极限电流一般为20—30mA,发光二极管的压降约为2V,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可取10--15 mA,以保证发光二极管有足够的亮度,而且这样不易损坏发光二极管。 LED显示电路如下图所示:
O15 O14 O13 O12 O11 O10 O9 O8
O0 O1 O2 O3 O4 O5 O6 O7
LED显示电路
- 9 -
4.2 振荡器
振荡器有多种振荡电路,如图一所示振荡器比较简单,其中(1)为CMOS非门构成的震荡器,(2)为555构成的振荡器。CMOS非门构成的振荡器的震荡周期T=1.4RC,555构成的振荡器的震荡周期T=0.7(R1+2R2)C
振荡器
4.3 触发器
循环功能能否实现是由控制电路是否起作用决定的。要实现循环功能,计数器既要加法计数,也要减法计数,即加法计数到O15时变为减法计数,减法计数到Oo时再变为加法计数,这可用触发器控制计数器的UP/DN非.端来实现。下图是循环方式A的设计思路框架图
PL=1 UP/DN非=0 UP/DN非=1
起始计数(置“1000”) 加计数 O10时减计数
(a)所示为有D触发器构成的二分频电路,O15和Oo作为时钟信号,一个时钟触发器的状态翻转一次。(b)是利用D触发器的直接置“1”端和直接置“0”端来实现触发器的状态转换。(c)和(d)是由门电路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c)中RS输入为高电平时有效,因此O15与Oo作为可直接作为S与R的输入。(d)输入低电平时有效,O15、Oo反向作为触发器输入。除以上几种电路外,也可以直接用RS触发器或JK触发器来实现。
Oo时加计数
- 10 -
(a)
(b)
(c)
( d )
触发器控制电路
4.4 延时电路
循环方式B的设计思路如下:
PL=1 UP/ DN=1 E=1 置1000 加计数器 O15时延时
延时电路可采用单稳态电路,O15的下降沿作为单稳态电路的触发信号。根据功能要求。可采用微分型单稳态电路,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及分立元器件构
- 11 -
成的单稳态电路,而下降沿触发的与非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电路和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较为理想。
图6为与非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电路,其中Cd,Rd为微分电路,当ui为窄脉冲触发时,Cd和Rd可省略。O15的下降沿作为单稳态电路的触发信号,因此O15要经微分和限幅后再触发单稳态电路。延时时间有RC决定。
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如图7所示,C1R1和VD起微分限幅作用。因此本电路要求低电平触发,没有触发的时候555的第2脚要为低电平,所以要接R2,对于R1和R2的阻值比要求比较严格,要保证没有触发的时候第2脚电压大于1/3VDD,触发的时候电压小于1/3VDD。延时时间由RP和C2决定。
图6 与非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电路
- 12 -
图7 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
在循环方式C中,要实现单红右移,计数器应从“0000”开始递增,因此应先清零再加法计数。根据计数器和译码器本身无法使输出实现四灯红闪,四灯绿闪,因此,可通过延时电路给8个双色发光二极管加上振荡信号来解决。方式C的循环过程可表示为:
MR=1 UP/ DN=1 E=1 消零 加计数器 O7时延时
在设计时要注意,要求是在同一个电路中通过方式选择来实现3种循环功能,而不是设计3个电路。3种循环方式要互相隔离,如按方式A工作时则不能有方式B现象出现,因此可采用双向模拟开关CC4066进行隔离。
- 13 -
五、 系统电路
5.1 原理图、PCB图和装配图
原理图
- 14 -
PCB图
- 15 -
装配图
5.2 设计过程及工作原理
选择方式A,指示LED10灯亮,VD19导通,开关刚接通瞬间C4短路,IC2的PL=1,IC2计数器置数“1000”,电源接通瞬间,C2短路,触发器直接置零R=1,即IC2的UP/DN=1,j计数器从“1000”开始计数,C2充电结束后,触发器R=0,不起作用。当计数器到”1111”,O15=1,VD2导通,同时IC4A倒通,触发器翻转,UP/DN=0,计数器递减计数。
- 16 -
选择方式B,指示灯LED6亮,VD20导通,开光刚接通瞬间,C4短路,PL=1,IC2计数器置数“1000”,电源接通顺间,C2短路,触发器R=1,触发器直接置零,UP/DN=1,计数器从”1000”开始计数,IC4A断开,D触发器输出不变, UP/DN一直为一,计数器始终递增计数。当计数到“1111”时,O15=1,IC8B导通,当O15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触发单稳态电路,IC6输出变为高电平,E=1,灯全部熄灭,IC7导通,CT1导通,蜂鸣器响。延迟时IC4C导通,PL=1,计数器始终在置数“1000”,延迟结束时,E=0,计数又从“1000”开始计数。
选择方式C,指示灯LED10亮,开关刚接通瞬间,C3短路,MR=1,IC2计数器清零,电源接通瞬间,C2短路,触发器R=1,触发器直接置零,UP/DN=1,计数器从“0000”开始计数,当计数器到“0111”时,O7=1,因IC8A导通,当O7从高电平变到低电平时,触发单稳态电路,IC6输出为高电平,E=1,IC3的O0~O15输出全为低电平,IC4导通,延迟时计数器清零,IC7与非门输出脉冲信号,VT2发射级输出脉冲信号送到双色发光二级管,使8盏灯四灯红闪四灯绿闪。延迟结束,计数器又从“0000”开始计数。
- 17 -
六、 仿真分析及结果
对于本控制器的三种循环方式,只选择A进行仿真。
6.1 方式A的仿真
从元器件库中调出各种电阻、电容、集成块. 发光二级管等元器件,在EWB6.0版本中无双色三极发光二极管,可用两个发光二极管代替,其中一个用红色发光二极管,一个用绿色发光二极管。在EWB6.0版本中,发光二极管亮时,红色光二极管的双箭头会由空心变为红色实心,绿色发光二极管则由空心变为绿色实心。元器件调出后,对元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布局比较合理。
将电位器的操作键由空格键改为a键,按a键或A键可改变电位器的阻值。X2为电平指示灯,高电平示指示灯亮,低电平示指示灯不亮。灯泡X1采用虚拟灯泡,双击灯泡使其工作电压设置为220V。继电器K1采用常开触点的继电器,注意继电器的脚号连接要正确。双击交流电源U2,将交流电的工作电压设置为220V,工作频率设置为50HZ。XSC1为示波器图标。
由于CMOS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不允许悬空,因此应工具逻辑要求将不用的输入端接高电平或低电平,如4013的CP1,D1不用,应接地,4516的MR,CE接地,4514的数据锁存端EL接电源,禁止端E接地。
6.2仿真结果
检查电路图无误后,可接通电源以模拟循环过程。由于电源接通瞬间,电容C2,C3相当与短路,使D触发器直接置零端由效,CC4516的置数端PL有效,CC4516置数“1000”,使发光二级管从LED8开始电亮并往上移。但EWB不能模拟电源接通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这一过程,因此,电源接通后,发光二级管不一定从LED8开始点亮,计数器可能递增计数也有可能递减计数,但这种现象只会影响第一个周期,对循环过程没有没有影响。只要绿LED15亮,就会使D触发器置1,从而使计数器递降计数,发光二极管灯亮顺序为,LED
15
→LED14→…→LED8→…→LED1→LED0的规律变化,此时指示灯X2不亮。只要红
- 18 -
色灯LED0亮,就会示D触发器置零,从而计数器递增计数,发光二级管灯亮按
LED0→LED1→…. →LED7→LED8→…LED14→LED15规律变化,此时指示灯X2点亮。当LED15亮示,三极管VT导通,继电器K1吸合,灯X1亮。说明8只双色发光二级管可以用16只彩灯代替。
按a键或A键,可以改变电位器的百分值,观察灯移动的速度。百分比值增大时,灯移动的速度应加快。取不同的百分值,用示波器测量振荡器的周期,将结果填入表3中。示波器的扫描时间的设置以示波器的屏幕上显示2到3 个周期波形为宜。
表2振荡周期
PR 计算值 周期T
通过电流表显示通过发光二级管的电流,改变限流电阻的阻值,观察发光二级管时毫安表数值的变化。将IC1的第4脚复位端接地,用示波器观察555的第三脚输出,此时振荡器没有振荡信号产生,LED0到LED15中某个灯亮。将IC1的第四脚复位端接VDD,将4514的第一脚接地,观察发光二级管灯亮的现象,此时LED0到LED15中某个灯亮。若将4514的第23脚禁止端E非接VDD,此时LED0到LED15全部不亮。
- 19 -
0% 10% 30% 50% 70% 90% 100% 测量值
七、 调试
搭完毕后检查是否有多线,少线错线,元器件的位置。极性是否正确,检查正确后再通电调试。三脚双色发光二级管中间的最长脚为公负极,第二长脚为红色正极,最短的脚为绿色正极。通电调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灯亮并且左右移动,说明振荡器工作;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只有固定的一盏灯亮,则应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用示波器检查振荡器的输出,或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振荡器输出。如果示波器能检查出振荡波形,或万用表指针左右摇摆,则说明振荡器已经工作。
2). 观察计数器能否计数,若不能计数,检查C4是否接错或已经损坏,若置数得的时间太久(LED7绿灯两地太久),则应减少C4的容量或R19的阻值。接循环方式C,检查计数器能否置零,若不能,检查C3,R5等元器件。
3). 接循环方式A,检查D触发器在一循环周期内能否翻转两次,若不能翻转,则应现检测D触发器是否已经损坏,再检查VD1、VD2、R2、R3、IC4A等元器件。
4). 接循环方式B,用万用表测量IC6的输出电压,检查挡计数器计数到“1111”,时,单稳态电路的输出是否从的电平变为高电平。如果单稳态电路的输出一直时低电平,则应测量IC6的第二脚时候一直为高电平而没有低电平触发信号,然后再检查周围相关的元器件。如果单稳态输出始终为高电平,可能是IC6的第二脚电压一直是低电平所导致,说明R20与R21的组织法选择不当。八、调式过程
搭完毕后检查是否有多线,少线错线,元器件的位置。极性是否正确,检查正确后再通电调试。三脚双色发光二级管中间的最长脚为公负极,第二长脚为红色正极,最短的脚为绿色正极。通电调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灯亮并且左右移动,说明振荡器工作;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只有固定的一盏灯亮,则应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用示波器检查振荡器的输出,或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振荡器输出。如果示波器能检查出振荡波形,或万用表指针左右摇摆,则说明振荡器已经工作。
2). 观察计数器能否计数,若不能计数,检查C4是否接错或已经损坏,若置数得的时间太久(LED7绿灯两地太久),则应减少C4的容量或R19的阻值。接循
- 20 -
环方式C,检查计数器能否置零,若不能,检查C3,R5等元器件。
3). 接循环方式A,检查D触发器在一循环周期内能否翻转两次,若不能翻转,则应现检测D触发器是否已经损坏,再检查VD1、VD2、R2、R3、IC4A等元器件。
4). 接循环方式B,用万用表测量IC6的输出电压,检查挡计数器计数到“1111”,时,单稳态电路的输出是否从的电平变为高电平。如果单稳态电路的输出一直时低电平,则应测量IC6的第二脚时候一直为高电平而没有低电平触发信号,然后再检查周围相关的元器件。如果单稳态输出始终为高电平,可能是IC6的第二脚电压一直是低电平所导致,说明R20与R21的组织法选择不当。
搭完毕后检查是否有多线,少线错线,元器件的位置。极性是否正确,检查正确后再通电调试。三脚双色发光二级管中间的最长脚为公负极,第二长脚为红色正极,最短的脚为绿色正极。通电调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灯亮并且左右移动,说明振荡器工作;如果双色发光二级管只有固定的一盏灯亮,则应检查振荡器是否振荡。用示波器检查振荡器的输出,或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振荡器输出。如果示波器能检查出振荡波形,或万用表指针左右摇摆,则说明振荡器已经工作。
2). 观察计数器能否计数,若不能计数,检查C4是否接错或已经损坏,若置数得的时间太久(LED7绿灯两地太久),则应减少C4的容量或R19的阻值。接循环方式C,检查计数器能否置零,若不能,检查C3,R5等元器件。
3). 接循环方式A,检查D触发器在一循环周期内能否翻转两次,若不能翻转,则应现检测D触发器是否已经损坏,再检查VD1、VD2、R2、R3、IC4A等元器件。
4). 接循环方式B,用万用表测量IC6的输出电压,检查挡计数器计数到“1111”,时,单稳态电路的输出是否从的电平变为高电平。如果单稳态电路的输出一直时低电平,则应测量IC6的第二脚时候一直为高电平而没有低电平触发信号,然后再检查周围相关的元器件。如果单稳态输出始终为高电平,可能是IC6的第二脚电压一直是低电平所导致,说明R20与R21的组织法选择不当。
- 21 -
八、 附录
(1) 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CMOS中规模集成电路CC4516和CC4514; (2) 双色发光二极管8个,普通二极管21个; (3) 555定时器; (4) LED显示电路; (5) 9013三极管两个;
(6) R1=R26=5.1 KΩ,R2=100 KΩ,R3=R4=R5=30 KΩ,R6=R18=R24=R25=1.2
KΩ,R7~R14=680ΩR15~R17=680Ω ,R19=4.3 KΩ,R20=5.1 KΩ,R21= R23 =11 KΩ,R22=100 KΩ,R27=510Ω,RP1=10 KΩ; (7) C1=33 uf,C2=47 uf,C3=C6=10 uf,C4=100 uf,C5=103 uf; (8) 蜂鸣器一个; (9) 振荡器一个;
(10)VCC,VDD电源,开关等诸多元器件。 (11);压瓷陶片
(12)双色发光二极管8个,普通二极管21个; (13)555定时器; (14)LED显示电路; (15)9013三极管两个;
(16)R1=R26=5.1 KΩ,R2=100 KΩ,R3=R4=R5=30 KΩ,R6=R18=R24=R25=1.2
KΩ,R7~R14=680ΩR15~R17=680Ω ,R19=4.3 KΩ,R20=5.1 KΩ,R21= R23 =11 KΩ,R22=100 KΩ,R27=510Ω,RP1=10 KΩ; (17)C1=33 uf,C2=47 uf,C3=C6=10 uf,C4=100 uf,C5=103 uf; (18)蜂鸣器一个; (19)振荡器一个;
(20)VCC,VDD电源,开关等诸多元器件。
- 22 -
九、总结语
通过这次,我对双色三循环方式彩灯控制器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对做其他电路做了铺垫,进一步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在本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熟悉电路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
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正如老师所说没有故障反而还不正常。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的简单故障,有的上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故障,因此需要掌握故障的一般诊断方法,故障诊断过程就是以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测试,做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故障的过程。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要在大量的元器件和线路中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是见很不容易的事。要通过对原理图的分析,把系统分成不同功能的电路模块,通过逐一测量找出故障模块,然后再对故障模块内部加以测量找出故障,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和排除故障,这样可以提高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把他看成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我了解了电子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基础方法和一般过程,能用仿真软件对电子线路进行仿真设计,能用Portel等软件绘制PCB图,掌握了电子电路调试的方法,能独立解决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正确选
- 23 -
用元器件与材料,能对所设计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能查阅各种有关手册和正确编写设计报告。
十、参考文献
1杨帮文. 《新型集成器件实用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黄继昌.《数字集成电路应用300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陈晓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夏江华.《Protel DXP电路设计与制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6马淑华、高原.《电子设计自动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7张华.《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李宏.《电力电子设备用器件与集成电路应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彭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 2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