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及策略
【摘要】暴力是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是影响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一种需要关爱和矫正的行为。幼儿因不懂如何渲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内心的紧张、焦虑、愤恨以及嫉妒等,不会使用正确的手段和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暴力倾向, 主要表现为故意打、骂、推、踢等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给对方心理和身体造成双重伤害,是一种消极的解决问题的行为,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矫正会延续到成年时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本文从各方面分析幼儿暴力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 暴力倾向 成因 解决策略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不少孩子说话做事没大没小,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暴力行为。有些孩子有严重的破坏行为,他想要什么,就要求父母给他买什么,心情不好时会拆毁自己的玩具。有些孩子常常动手打自己的同学。还有些孩子甚至残忍的伤害小动物。在遇到幼儿表现出这些有暴力倾向的行为时,老师和家长应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出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
1、遗传素质的影响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而且一个人的脾气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但形成,难以改变。遗传并不是父母把殴打他人、辱骂他人等一些具体的暴力行为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某种神经活动类型,比如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
应速度快等。这些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容易形成以自我中心、粗鲁无礼、好斗等暴力性行为。幼儿的暴力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幼儿形成暴力行为的决定因素。
2、环境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幼儿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①家庭暴力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孩子看到父母怎样做,自己也会有模仿着怎样做的倾向。当父母把争吵和武力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时,其儿女也会有明显的暴力倾向。②一些父母管教过于严格,孩子会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容易对父母产生反抗的心态。这种心态会招来父母更加严厉的批评,周而复始,使暴力因子潜藏在孩子心中。许多父母不懂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是认为邻居及老师的上门告状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常常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种在禁止孩子使用暴力的同时,自己却又示范如何使用暴力。③一些父母过于溺爱、纵容孩子, 教养出来的孩子常常是自私、骄横和唯我独尊的,当这种类型的孩子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愤怒,进而转化为对他人或自身的攻击。当这些暴力行为出现时,父母过于迁就孩子,无意间给了不适当的强化,助长了他们的暴力倾向。
(2)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主要由包括教师、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组成。学校的育人环境与孩子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儿童在同学眼中没有地位和影响,难以交到朋友,长期受冷落、轻视,久而久之情绪易冲动,喜欢惹是生非,通过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或破坏公物等暴力
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重视,在同学心中获得一定的地位。
(3)社会环境的影响——娱乐媒体的影响
当今,复杂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电脑几乎己经进入每一个家庭,而幼儿每天用于看电视、电脑的时间非常多,经常不受自己的控制。电影、电视和电脑等多种媒介中的暴力事件会直接影响孩子,过多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不仅导致儿童情绪淡漠,缺乏同情,同时也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渐渐地他们由单纯模仿发展到有意攻击侵犯他人,也会认为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幼儿暴力行为的策略
1、营造非暴力性环境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父母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和尊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当家庭矛盾无法避免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正面冲突,尤其是不能出现家庭暴力。遇到大的事情,在深思熟虑后拿主意,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儿童看到父母采取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了冲突时, 他们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2)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
幼儿在校园学习生活时,班主任要指引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用情操感染学生,用爱滋润学生,用人格去塑造学生,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同时,达到生命的交流和交融,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在温暖的环境中,每一个儿童内心充满着对同学和对这个世界的爱,会大幅度减少幼儿心中的暴力因子。
(3)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加强控制多媒体的影响,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电视和电脑便成为了幼儿离不开的伙伴,电视中大量的暴力诱发并助长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动画片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更导致幼儿爱打斗。家长一方面应该引导幼儿观看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电视节目,尽量减少孩子接触暴力节目的机会。幼儿观看电视时,家长应恰当地分析殿之中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 家长可以创造条件,多陪孩子参与亲子活动,多带孩子出去游玩打开孩子的眼界,带领孩子多做运动,减少幼儿看视频的时间。
2、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
(1)正确对待孩子的需求\"
面对孩子的需要!,父母不可以断然拒绝,也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顺从。当父母与子女发生争执时,父母不应该以独断的方式处理,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更不能使用暴力的方式,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采用说理的方式加以引导! 让孩子有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应该控制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便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幼儿与家长间的关系应该是民主的、 平等的,合作的以及和谐的。
(2)提供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
虽然幼儿的情感和认知处在发展初期,但内心同样存在不良情绪,当幼儿的怨恨和攻击冲动用适当的方式得以宣泄,其攻击能量可获到释放。从而消除攻击倾向有些幼儿运用攻击的方式来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情绪,这种消极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当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后,家长和老师应该进行合理地疏导,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允许孩子在紧张,焦躁或委屈时大哭一场,或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喊叫,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或游戏,通过有益的方式使孩子的不良情绪能得到合理的发泄。
(3)帮助孩子克服懦弱与无力
孩子的暴力行为,大多是来自于欲求不满或内心的不安。即使孩子生活环境很和谐,孩子也可能因为一些事情而恐惧、不安,或是因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出现暴力倾向。所以当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时,不要一味责备,应该设法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以爱来包容,尽力化解孩子的焦虑和不安,还要进行彻底的分析,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出现暴力倾向。在幼儿时期,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将懦弱、无力或攻击行动发泄出来。帮助孩子承认自己的软弱,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这些感受。要让孩子明白,不管有多少缺点,父母都会接纳他,都会爱他,陪伴他,他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喜悦,才会爱护大自然和动物。人都是先被爱才学会爱人,有了足够的爱儿童才能去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家庭,会有足够的力量去与暴力行为作斗争。
3、理性对待幼儿的暴力行为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攻击他人,如果造成的后果不是很严重,常常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诫孩子,轻轻的说一句,怎么可以随便打人呢?当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大部分的家长
则会很紧张,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受欺负时,大多数家长会采取暴力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孩子。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时,他们就会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成人的默许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面对暴力行为家长应及时制止,可采取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儿童明白其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 阻止其再表现出不当行为,锻炼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应注意的是,惩罚应让幼儿明白受到惩罚的具体原因,在幼儿明白自己的错因,以及不损伤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如剪短一次幼儿动画片的时间,没收他喜欢的一个玩具,还可以进行冷处理!,让孩子单独呆一段时间,不理睬他,直到他平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一谈。我们应做好沟通工作,耐心倾听有暴力倾向的幼儿的看法和观念,并对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做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感,辨别是非。
三、总结
影响幼儿暴力性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分析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予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幼儿的暴力行为,家长和老师密切合作,从根本上预防幼儿的暴力性行为的产生,促进孩子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刹一,2004.
[3] 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
[4]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伍新春.早期阅读教学的原则[J].幼儿教育,2008,(7).
[6] 黄娟娟主编.识字、认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M].一州:中山人学出版社,2006.10..
[7] 贺琳霞.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预防策略CJ].基础教育研究,2005.
[8] 林正范,徐丽华.对教师行为研究的认识「J7.教师教育研究,2006.
[9] 张明红.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理论看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0] 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
[1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9-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