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短篇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能够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能够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寓言: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理应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篇二】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短篇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不过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不过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
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寓言: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篇三】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短篇
一个粗壮的枯木与一根幼嫩的竹笋相邻生长。
春天来了,一根柔嫩的蔓藤发芽了。芊芊的素手在风中摇曳,看看粗壮的枯树,又瞅瞅纤细竹笋,瞻前顾后,很快做出了决定,向粗壮的枯树蔓延而去。
一只田鼠从枯树洞里钻了出来,对蔓藤好心劝解道:这棵树已经外强中干,看起来很粗壮,其实它死去很久了,我住在地下树洞里,它的根部早没有了生机。
蔓藤摇摇头说道:竹笋看起来这么细嫩,一阵微风吹来,已经摇摇欲坠了,我要是攀附竹笋生长,那还不是自找死路吗?
一阵风吹来,枯树纹丝不动,而竹笋被风吹弯了腰。藤蔓心中暗自庆幸道:当初我要是依附在竹笋身上生长,那现在可能就被甩掉了。
夏天的炎热赶走春天的温暖。枯树的根部慢慢在腐 败,而竹笋吸收雨露正在茁壮成长,慢慢地变成青竹。
一天,一阵狂放暴雨袭来,枯树被连根拔起,青竹虽然也被刮得东摇西摆,但是坚韧的躯干始终没有被刮断,风雨过后青竹看起来郁郁葱葱。
【篇四】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短篇
一个知名的画家,画的花鸟虫鱼,好像花香四溢,鸟在空中飞翔,鱼在水里遨游。尤其擅长画马,笔下的马更是栩栩如生。画家的作品人们十分喜爱,有的价值千金,有的价值连城,甚至到了一画难求的地步。
一天,画家路过一个小镇,想买一匹马代步。看见一个小贩牵着一匹骏马和一头瘦驴在吆喝出售。画家上前转了几圈,对骏马十分满意。
画家上前小声说道:“我没有带钱,能否用一幅好画换你的一匹骏马?”说完,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轻轻的摊开画卷,一匹骏马似乎活着的一般,奔腾,跳跃,十分逼真
小贩眼睛一直盯着画家手里的盒子。拿起盒子细细打量,只见盒子外面包裹着一层金皮,小贩紧紧盯着金皮,好像在确认金皮的真假。
确认是真的之后,不屑的对画家说道:“看你一人在外也挺不容易,但这个点金皮勉强换一头驴。”说完不等画家说话,把盒子揣在怀里,随手把画给扔在路边。
画家满脸无奈,悄悄地拾起画,牵着瘦驴走了。
【篇五】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短篇
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
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捉摸着要想出一种办法来补救丢失一件上衣的损失。碰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澄子不由分说地将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妇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说道:“刚才我丢失的黑衣,原来在你这里!”那妇人被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来的拦路行凶举动吓懵了。她急忙对澄子解释道:“这件衣裳是我亲手纺的线、织的布,亲手剪裁、缝制而成的。它的长短、大小正合我身。虽然您丢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并不是这个件呀!”那妇人的声音听起来显得有一些柔弱、哀怜。但是她如泣如诉吐出的一字一句里所含的份量,使澄子心里怔了一下。如果把一个小女子的衣裳说成是自己的,扒下来后,自己却穿不上岂不荒唐?于是他立刻转了一个话题,但是仍然气势汹汹地说:“我丢失的是一件夹衣,而你身上穿的这件是单衣。你用一件单衣抵我一件夹衣,难道还不便宜吗?”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事实,不论如何狡诈诡辩,事实总是不能歪曲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