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机遇与威胁分析

2023-09-17 来源:步旅网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机遇与威胁分析

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自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问世开始,之后4年内电动车行业进入技术摸索阶段,这一时期内电动车逐渐被公众认可并为电动车产业后期的蓬勃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00-2004年期间由于各个城市的“禁摩令”的出台和2003年度的“非典“事件促使电动车成为更多消费者的代步工具,形成“南豪华、北简易”的格局;2005-2006年电动车行业步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在利益驱使下,促使了众多电动车企业的涌入。然而2007年由于受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出现低迷状态,市场增幅变缓,洗牌开始。经历了2007年之后的滞涨与紧缩之后,电动车行业的运行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进入2011年,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依照现行国家标准,限期淘汰在用的、不符合“20/40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同年5月,环保部等九部委联合整治铅酸电池行业,使得产业链上的电动自行车要么停产、要么寻求转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驶入2012年,一线品牌电动车生产企业主控地位明显,数据显示,我国前十强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了行业的40%左右,电动车发展至今已经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一、当前市场环境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过去的2012年,电动车行业在整体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依旧实现了逆市飘红,初步形成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四大制造基地的板块格局。全产业的产销量为3505万辆,增长13%,锂电车也实现了100万的突破。我国目前全社会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42亿辆,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平均拥有量已达到了31.2辆,拥有量排名前三的省份是江苏、山东、河南,分别是79、59.6、57。作为一

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电动车以经济便捷、节能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流行的交通工具。

二、波特五力分析

(一)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目前的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特征上,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品牌数量继续减少,三线品牌格局已基本清晰——以爱玛、雅迪、新日为代表的领军型品牌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以绿源、比德文、立马等为代表的领先型品牌产销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富士达、台铃、小刀、小鸟、绿驹、绿佳、宝岛、澳柯玛、速派奇、真爱等为代表的活力型品牌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道路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无论是在新产品创新的速度上还是产品创新的数量和规模上,产品创新都成为各大企业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产品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二)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由于摩托车行业国Ⅲ标准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大批摩企将不能适应新标准,而将目标转向门槛较低的电动车行业,所有摩企均有3C认证。以宗申为代表的摩托车龙头企业已提前试水电动车行业,宗申派姆,宗申淮海已渐露强势;

2、由自行车行业转型进入电动自行车行业。例如捷安特、富士达等自行车行业品牌企业,近年也试水电动车生产;

3、产业外资本企业开始进入电动车领域。目前电动车行业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

率、资金投入低,技术含量低、产业外的资金已经转向电动车业,谋求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4、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必将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以期在已被现有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并危及部分实力弱小者的生存。

(三)供应商议价能力

电动车核心零部件中电池的价格是最高的,市场反馈的数据显示超威、天能电池质量优良,受到市场喜爱,但目前天能、超威电池在其行业具有比较稳固的市场地位,产品需求较大。由于电动车行业品牌集中度不高,因此电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强,行业难以深度左右其价格策略。锂电池作为替代核心配件远未成熟,不论是产业化还是市场化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目前行业还很难找到新的替代产品与厂商。

(四)购买者议价能力

电动车在消费者意识当中属于价格低技术含量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与产品之间没有明显拉开档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品牌运作手段雷同,腾挪空间不大,口碑效应明显。由于各厂家追求规模、管理薄弱、硬件设备及产业链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产品市场质量问题频生,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成为企业屡试不爽的营销法宝。因此购买者议价能力也相对较强。

(五)替代品威胁

和电动车一样是人们日常出行交通工具的替代品有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但相对来说电动车还是拥有一些优势,比小汽车更为经济实惠,比自行车速度更快,比摩托车更安全,同时在拥挤的城市交通中相比而言更为便利。因此,目前的替代品威胁还不是太明显。

三、行业发展展望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决定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国家政策,二是市场自由经济。从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次行业的转折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影响。

(一) 机遇

1、2012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正确引导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引导居民合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2、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论及生态建设问题,并将生态建设问题提高到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和层面,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在去年底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是要加紧修订出台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转型升级,三是要加大和鼓励动力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和应用;

3、在北方雾霾问题困扰人民工作生活的同时,人们纷纷提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越来多的人民、媒体意识到电动车对节能减排中起到重要的功效。

4、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出台,据悉此标准增加了对于电动车的技术标准要求,将倒

逼行业在安全性能与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从长远来看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纳入新的金融资本进入这个产业。

(二)威胁

1、行业自身规律预示着市场饱和。从市场销售反馈的信息来看,2012年购买电动自行车的消费人群约80%发生在存量更新上,新增购买所占的比例不到20%。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以旧换新的业务。通过以旧换新来增加购买量,这种通过刺激消费带来的销售增长,显示出行业饱和的特征。

2、大型城市推进立体交通建设,抑制了电动自行车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与加快以地铁交通为主的城市化建设。随着地铁建设的逐步完成与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城市地面的交通拥堵,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无形之中起到了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在目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方向和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下,电动车产业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新国际的即将出台,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再次洗牌,优胜劣汰之后,行业将赢来又一个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