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能力测评考试题及答案.doc

2023-07-11 来源:步旅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能力测评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一、填空题(共2题)

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忍俊不禁 毫不避易 光怪路离

融融泄泄 引亢高鸣 春风和熙 错别字

【答案】答案:“避”改为“辟”;“路”改为“陆”;“亢”改为“吭”;“熙”改为“煦”。

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形 2..文学常识填空。(2分)

《白鹅》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

【答案】答案:《中国现代散文精华》 丰子恺画家文学家 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 二、语言表达(共2题) 1..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1)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妍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前后相接,连续不断。(2)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3)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4)争抢着展现自己的美丽、艳丽。 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义

2.某校“新蕾文学社”举办“走近大自然,认识植物”的文学活动,假如你是文学社的一名成员,请参照下文对“竹”的多角度认识,选择你熟知的一种植物,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含义至少两个方面,有无反差皆可;表述时是否引用诗句均可),作一段较生动的表述。(100字左右)(8分)

竹在文人笔下含义多多。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乃文人雅士钟爱之物;杜甫对竹却另有看法“新竹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时之竹乃万恶之代表;

俗语有云“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摹竹之腹空状,而喻人之虚怀若谷;宋人韩元吉有词云“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此处这竹又被喻为报平安的青鸟。

【答案】答案:示例一:杨柳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是姿态婀娜,柔美飘逸,它随遇而安,极易生长;但是它材质疏松,难做栋梁,俗话说:“杨柳不成材”。(也可不具反差性。)示例二:菊花历来被人们所赞美,东晋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用菊花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致,唐代元稹有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直接赞美了菊花的经霜不凋,成为人们坚强品质的化身

导解:能够按照题目要求,表述一种植物至少两方面的含义即可。可以引用诗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赋予的含义可以具有反差性,也可不具有反差性。 难度:偏难 知识点:综合性学习 三、名句默写(共1题) 1.默写。(4分)

(1)当春间二三月,_________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_______________了它们的黄绿的眼,_________________,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海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波平稳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轻飕微微地 齐舒红的白的黄的花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2)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春展的西湖绝细绝细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导解:此题旨在考查背诵默写,应做到记得准、记得牢。 难度:容易 知识点:诗 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 1.对一片花微笑

我一回头,身后的花全开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

笑了。

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头脑中的奇思怪想让花儿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盈盈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6.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填入第1段处。(2分)

A.哄 B.逗 C.惹 D.取

7.文章开篇把草全开花了,说成是“一滩草”“笑了”,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最欣赏文中哪个词?请找出来,并说说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6.B 导解:“逗”可以把花的“风趣、调皮”传神地表达出来。 7.拟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片的花争先开放,绚烂无比的情状。

8.本文细腻地描写出花草在微风中的笑态以及我“的”笑声,表现了作者身处荒野,依然具有旷达美好的情怀。

9.示例:“忍俊不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有的花含苞欲放的情态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导解:只要理解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难度:中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秋山红叶

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 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门前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儿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孔庙和府学,并说既是福地,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竞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予”也有他感情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0.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 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一句

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他写边塞 生活的《渔家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找出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追寻范仲淹的遗风轶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15.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副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3分)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①重苏台②

【注】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里为祭礼、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0.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为国为民的抱负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褪色。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解:如果写出其他的诗人和诗作,只要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就可以。

12.表明范仲淹“赢得人民爱戴”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为国为民的精神(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 l14.D 导解:A、B两项都是片面的理解,C项只是对文章表层意思的理解。

15.这副对联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评价和赞美。上联“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概括了范仲淹的历史功绩(他不但是勇于改革的政治家,还是屡建战功的统帅。例如“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等)。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歌颂了他先忧后乐的宽阔博大的胸怀。

难度:中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供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枝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强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

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6.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17.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第④~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3分)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9.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6.(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2)枯枝与牵牛花的复活。

17.枯枝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头顶,结果他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18.拟人 对比 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19.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导解:感悟要从原文出发进行发挥。

难度:中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4.)

【甲】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__________________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睛烟漠漠柳毵毵(sān 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有用的。怎样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选自张晓风《柳》)

【乙】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选自丰子恺《杨柳》)

20.两文都写了柳树的美,但各有侧重,试分别加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两文在写柳树时,都提到其他的树,其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文对柳树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试举一例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作者为什么说“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涛人的树,情人的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两文在感情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20。【甲】文侧重于柳树的形态美(或形美、外在美等),【乙】文侧重于柳树的精神美(或神美、内在美等)。

21.【甲】文用其他的树衬托出了柳树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 【乙】文运用对比褒扬了柳树不忘根本的美德。

22.示例:“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鲜活地表现出由柳、云、水、月构成的难以言传的诗意情境。

23.柳树缺少实用价值,因此说它“不是匠人的树”;柳树的形态富有美感,是文人墨客咏赞的对象,同时折柳又寄寓着离人的惜别之情,所以说它“是诗人的树,是情人的树”。

24.示例:【甲】文语言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抓住了不同树的特点,突出柳树独特的美,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乙】文语言直白,饱含感情,如“你们是靠它养活的……绝不理睬它呢?”直接运用第二人称诘责,感情

强烈。

难度:中等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五、作文(共1题) 1.写作(50分)

25.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涵的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答案】答案:【写作指导】写这篇文章.没有限定范围,因此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这样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进行细致描绘。同时,要把所写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思 想有机结合起来。注意要立意新,构思巧,借物抒情要贴切自然。 【例文】 昙花的联想

院子里,靠着屋墙种了一棵昙花。随着时间的推进,昙花已蔓延到我的窗前了。夜里读书的时候偶一抬头,就看见它绿意盎然地散发着一股强烈的生命力,似乎不断地向生命挑战,

立意挣扎生长。那恣意横生的枝干,那不断冒出的新芽,那茂密的叶子,正是生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努力累积而成的。

一夜,正沉迷于书中,忽然一股淡淡的清香自窗外飘来。抬头一望,发现早上躲在枝丫间的花苞,正慢慢地绽放她的花身,一瓣瓣,缓缓地向外伸开,最后,终于成为一朵硕大的花朵。

那雅洁的颜色,那诱人的香气,那迷人的花辩,令人叹为观止。然而,第二天清早起来,却发现昨夜的昙花已逐渐地凋谢枯萎了。

如今,窗前的昙花仍是一丛翠绿,只是少了花的陪衬。可是,昙花盛开的刹那,迄今仍深留在我的脑海里。回想她由弱小的苗芽到成长茁壮,由含苞待放到完全地展放华姿而后凋谢,不就是人生的写照吗? 想想看,人的一生,由出生到逐渐地成长成人,不就如昙花最初的成长过程一般,是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吗?一生中的巅峰时间,不也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挣扎。在种种的打击及挫折中培育自身强壮的生命力,才能有昙花怒放般盛大的成果。

虽然昙花开放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但就在那一刻,不正是其全力以赴展示她的光彩,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一刻?更何况,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凋萎只不过是成长中的一个片断,如同生命中有登峰造极的一刻,同样亦有低落失意之际,何不以昙花般的精神,欣然接纳受创的打击,拾取失败的经验,并以此充实训练自己,再创一次奇迹呢?

所以,若要想有昙花辉煌难忘的时刻,就必须付出代价——任劳任怨,吃各种苦,接受各种考验,不怕任何的打击与挫折。抓住自己的巅峰时期,尽量将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那么昙花一现的一刻,正是你学业上、事业上各方面最成功的一刻。

【点评】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佳作。作者运用凝练的语言,饱含深情地对昙花进行了细腻描写。然后以“不就是人生的写照吗?”一个反问句自然过渡到自己因昙花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有机地把事物与自己的思想联系在了一起。

难度:中等 知识点:话题作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