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2020-04-01 来源:步旅网


国际政治经济学

目 录

第一讲 导论 ................................................................................................................................. 1 第二讲 国际贸易 ........................................................................................................................ 5 第三讲 国际货币与金融 ......................................................................................................... 37 第四讲 跨国投资 ...................................................................................................................... 45 第五讲 能源 ............................................................................................................................... 50 第六讲 世界体系与中国 ......................................................................................................... 57

第一讲 导论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议题 (一)定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

学科位置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theory

American politics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mparative politic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R)——〉political economy of IR

国际关系是西方主要社会科学的综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

IPE一共发展了四十年,两代学者

第一代,吉尔平、斯特兰奇、沃勒斯坦、卡赞斯坦等学者,主要两个特点 (1)从未学过IPE,从他们开始,在大学里设立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phD的项目

(2)主要针对的问题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传统现实主义不能解释的国际关系现象。将经济变量加进去,从不同的角度(历史、社会、经济)寻求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第二代,当年phD项目的年轻博士,使得IPE得以专业化。分析工具完全不同,就是量化。

(专业化才能使得自己成为不能替代的资源,中国主要问题是整体社会的分析工具严重不足,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我们可以根据will、ability这两个变量把全世界的国家分为四类国家,掌握了某种“类”)

对国际体系的影响,WTO、GATT、IMF是为了适应经济要求,资本在国与国流动而设立的制度。

为什么日本、新加坡、台湾能够迅速发展,联盟经济的优势

对国家的影响,为什么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因为体制的改革,为

1

什么中国完成了三次改革,财政、贸易、税制。

这一个定义将其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严格区分开来,国际政治是排除了其他因素,只看政治因素,国际经济假设世界市场是完善的,perfect world market,怎样通过供求来看贸易。

(国际关系领域中,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治问题的著名理论是相互依存论,从政治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霸权稳定论。)

现实世界市场是不完善的,IPE假设市场不完善,在不完善的市场中,如何评估经济要素的流动。

(二)研究议题

全球层面,经济要素流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跨国生产(跨国直接投资)、国际秩序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全球化)

区域层面,区域化、国家联盟经济

国家层面,发展问题、转型问题(新型工业化转型、直接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冷战后,中央计划到市场经济转型,苏联直接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竞争力问题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谱系

1、西方社会科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2、国际关系理论 3、政治经济学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1、国家与市场(世界市场) 2、古典理论 重商主义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3、当代理论

2

相互依存论(自由主义)

霸权稳定论和国家主义理论(古典重商主义)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马克思主义)

第二代学者的范式没有超出这五大理论,但是分析工具有进步,结论有前进。 相互依存论国际经济研究比较多,有变量,进口标志依存度提高,关税水平 但是政治学界相互依存研究没有像样的变量

相互依存理论最早由理查德·库伯提出,《相互依存的经济学》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

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关联矩阵(相互依存、多边主义、国内与国际、霸权、机制、国家主义、联盟经济);

历史社会科学或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假设政治与经济是一体的,认为这都是孕于人类的历史过程之中(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

理性主义:假设政治与经济是不同的,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领域的问题,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领域的问题。政治学、经济学都假设人是理性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研究路径最重要,

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关联性矩阵

相互依存,多边主义,国内与国际,霸权与制度,国家主义,联盟经济 理性主义假设政治经济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问题,寻求政治经济的关联性

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领域的问题,政治学 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领域的问题,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领域的问题,新经济政治学(假设政治人与经济人一样,是理性的)

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领域的问题,新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义,双边与多边,联盟经济,霸权稳定)

历史社会科学

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假设政治经济本来就是一个领域,这个东西孕育于人类历史结构和过程中,

3

存在于社会经济史的结构和过程中,

布罗代尔、哈耶克、诺芝克、弗兰克、沃勒斯坦(依附论、世界体系论) 四、国际政治学与中国的关联性 1、中国奇迹(china’s miracle) (1)趋同论 (2)实验说 2、研究路径

政治和经济的关联性、国内和国际的关联性 3、研究议题

全球化与国际化,贸易、直接投资、货币政策、经济安全、转型。

4

第二讲 国际贸易

一、有关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Adam Smith: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分工从事最擅长的生产,得益。(单一产品之间)英国、葡萄牙 2、David Ricardo: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没有绝对优势,贸易同样有利益。1817年《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即使葡萄牙产生葡萄酒和布都比英国便宜,两国贸易葡萄牙仍然得利。

由李嘉图(David Ricardo)首先提出来的经济理论。它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好处归于各国生产同样商品的相对机会成本(按照放弃的其它商品的成本)各不相同。基于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将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的李嘉图理论认为,即使某一国家生产各种商品的效率都比另一国家高,这一情况也不能作为否定国际贸易的理由。

现将例子简化为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如果A国为了生产1单位y(商品)与生产3单位x(商品)的劳动量相同,而B国生产1单位y(商品)与生产2单位x(商品)的劳动量相同。

如此,B国专门生产y,A国专门生产x对两国都有利。因为这样B国可用1单位y换得2∼3单位x(在国内只换得2单位x),而A国用一单位x可换得1/3∼1/2单位y(在国内只换得1/3单位y)。

所以这一比较利益说是支持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有力论据。 (二)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

1、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瑞典人)(1920-30年代)进一步论证了李嘉图的观点:提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在生产方面的诸要素如资本、劳工和资源的相对丰裕和缺乏(丰裕程度或匮乏程度)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开展国际分工,区分出资本密集型国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发展中国家)。

2、对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的修正

影响贸易的因素除自然禀赋外,还包括历史事件、政府政策与累积原因。 理论发展: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技术

5

革新(innovation),规模经济等。(吉尔平,2003,228)

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引入“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规模经济(scope of economy)等概念到贸易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悖论。(同上,229)(土地的因素)

(三)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y(1940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解释:一国为什么存在反对、赞成自由贸易的集团(trade liberalization benefits abundantly endow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hurts poorly endow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a state):自由贸易有利于该国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而不利于该国较稀缺的要素。 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命题:自由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得益?

现象:中国:自由化有利于中国的工人;法国:农民反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民赞成农产品自由贸易。

(四)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

1、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比较优势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仍会发生,主要的原因:根据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消费者不同的口味、更为专业化、更为复杂的生产(production of more specialized and sophisticated manufactured products)。“比较优势”的有关理论解释不了。,如发达国家之间的汽车贸易。

2、公司内贸易(intra-firm trade):跨国公司带来的直接投资的结果,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布局:产业组织问题;价格转移问题。到1990年代末,50%以上的美日贸易是公司内贸易。

(五)战略贸易理论

1、战略贸易政策(现实主义)

从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到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例证:鞋子与飞机。 战略贸易政策的基本观点:

(1)强调国际竞争与贸易方式是以日益增加的利润为基础的独有的专业化的结果,不是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

6

(2)技术与规模经济日益重要;

(3)国家通过确立产业政策(industrial targeting),可以创造竞争优势; (4)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更倾向于人为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arbitra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or competitive advantage)发展高科技。

(5)把高收入工作岗位留在国内。例子:日本和东亚。(国家与市场: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自由主义对战略政策的批判:产业政策风险大,得益小;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Paul Krugman到底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还是自由贸易者?

2、战略贸易理论(STT)或新贸易理论

构成战略贸易理论的新理论元素: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干中学、研究与开发等。

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竞争(应用不完全竞争的数学模型与博弈论模型),高科技产业出现。

规模经济决定不能容纳更多的竞争者 “垄断租金”

国家出于国家安全或国际竞争的需要,容忍甚至鼓励寡头垄断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帮助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技术),将利润从国外公司转移到国内公司。(国内有反垄断法,国际上尚没有规范)

应用的产业:计算机、半导体、信息处理、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 3、与战略贸易有关的几个理论 3.1、产品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1966年,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

解释美国196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美国具有产品创新的竞争优势;美国海外投资旨在阻止或先发制人排斥国外竞争者的愿望。

观点:一项新技术产品从开发到淘汰的过程 3.2、竞争优势论:

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

解释的现象: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公司在某些特定生产部门比其他国家的公司有竞争力。观点如下:

7

(1)比较研究发现:国家经济或政治经济的国家体系的内在特点影响国内公司的环境,促进或阻碍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发展。这些内在特点(影响国内竞争)

包括:民族文化与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资本、劳动的相对地位 有效需求的性质 支柱产业的状况 经济的产业结构

(2)国内竞争决定该国公司在国际的竞争力。寡头垄断公司,目标获得市场份额,不是利润最大化,主要通过产品创新、把科技运用于生产过程与重视质量控制来实现。

(3)国家政策的差异:一国政府在帮助或阻碍公司创造竞争优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影响供求因素、新兴产业的保护政策、支持研发、帮助公司获得外国技术、专利保护等。(见吉尔平,2003,232-233)

二、国际贸易政治的有关理论 (一)现实主义的贸易政治理论

强调贸易要为国家力量、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服务 主要体现在提倡保护主义政策。 1、主要理论: “幼稚工业”保护论 关税税收与国家福利论 外贸顺差论 战略贸易理论

2、支持限制贸易或保护主义的理由:

(1)国防:避免对于不友好国家进口的依赖,提倡更多从友好国家进口。在石油贸易方面,提倡建立战略储备(而不是限制进口),更有利于国家安全。出口依赖性:市场过于集中于某些国家,将导致危险,因此市场要多元化。(?)

(2)收入再分配:国家的职能之一。即保护弱势群体。贸易并不对收入不平衡负责,最好的办法是:征税,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

8

(3)最佳关税论(optimum tariff argument):

对于对世界市场有控制力的国家,可以有所谓“最佳关税”,即可以通过此,使外国产品更便宜。但是,大多数国家无此能力;计算不易;外国报复。

(4)平衡贸易论:最佳的贸易政策,是实现进口与出口的平衡,没有赤字。 过去十分强调平衡,但是在全球化时代,贸易不平衡成为普遍的现象。 重商主义提倡顺差,出口大于进口。

进一步的论述:贸易赤字未必不好,如资本与货物贸易要平衡;减少进口,也将导致出口下降

(5)保护工作职位:贸易与工作机会紧紧连在一起,进口过多将把国内工作机会“出口”到国外。

(6)保护幼稚工业论:

在某些工业成长初期,国家通过关税等手段予以保护 保护的效果非常复杂。

(7)外溢效益论(spillover effects): 群聚效应

产业集中于国内,将对其他产业、个人产生益处,如技术扩散效应,非市场交易行为,政府确定补贴的行业对象。

(8)战略贸易政策:

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另外一些国家发展快,产生出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它认为比较优势是政府干预的结果。Krugman(1987)指出,波音与空中客车的竞争。

实施存在的问题:外国政府会采取同样的政策,将减少政策的效果;补贴谁难以确定。

(10)贸易互利(reciprocity)或贸易对等和“铲平竞技场(”level playing field)问题:

强调市场开放对等、贸易政策要对等 双边贸易不可能完全平衡。

批评:是披着伪装的保护主义;不关心国家的整体竞争地位;赤字与否不能代表公平不公平,因为供需不同决定双边平衡的不同。

9

(二)霸权稳定论的贸易理论

1、霸权国家的存在使得自由贸易成为可能 霸权国家支撑自由贸易的国际体制 霸权国家维护自由贸易的办法:

自我牺牲,容忍其他国家的保护即所谓“搭蹭车者”(free rider) 开放自己的市场 稳定国际货币体制

2、霸权的衰落对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影响: 霸权国家国内支持自由贸易的意志下降 霸权国家财政不能继续承担自由贸易的代价 国际贸易体制混乱 3、案例: 英美的案例

英国是自由贸易的主力:1860-1910s 美国是二战之后主张自由贸易的主力。 中美与国际贸易体制:

在支持国际贸易体制问题上中美利益在扩大 4、评价: 历史证明

意识形态的偏见问题

国际关系的领导权问题,是否是唯一的。这是后霸权问题要回答的问题。 (三)内嵌式的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 (四)公共选择论或利益集团论

1、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的有关观点:

1.1、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基础,探讨政治市场中的交易过程。政治市场领域存在缺陷,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

1.2、政府和政治家提供公共物品,需求者是选民和纳税人,它们支出成本获取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选举的讨价还价决定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0

的种类、数量和税收额。

1.3、新国家经济理论(政府失灵论、government failure)认为,国家作为共同利益的保证人,作用是要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要保证决策的社会效应高于政府干预前的效应。但是,事实往往相反:政策往往削弱而不是改善社会福利。

1.4、对外经济政策制订的国内政治经济过程: 对外经济政策是一种公共物品

决策过程是决策者与选民、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过程 1.5、改革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建议: 必须制止国家权力的无限增长;

在政府内部建立竞争结构,鼓励竞争,按照公司制度进行管理,减少福利国家浪费的措施,包括现行赋税制的办法,如实行“收入保证金”,反对免费制等。)

2、公共选择与利益集团论 2.1、多元主义(pluralism): 政治市场的存在 利益集团有益论 2.2、两个集团:

进口竞争集团(import-competing groups), 出口促进集团(export promoting groups)。 2.3、政策结果:利益集团与政府互动的结果。 2.4、利益密度(intensity of interest):产业与消费者 2.5、游说的过程(lobbying)

(五)贸易谈判与谈判政治理论:双层博弈论

1、谈判者的双层博弈:(Robert D. Putnam、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Summer 1988、 pp. 427-460. p.23)

Level one: 国际谈判;Level two:国内批准达成协议的过程。

2、win-set(赢集):核心概念,即指“在特定的立法机关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一层达成的并且能够在第二层获得必要多数支持的所有协议的总和”

3、决定win-set大小的因素:

11

(1)谈判破裂的代价,代价越小,win-set越小;国内是否团结一致或意见一致;

(2)议题的政治化;

(3)多个议题之间的联系程度。 4、谈判者的谈判策略:

4.1、如何影响本国和谈判对手国家的win-set。 4.2、如何扩大对手的国内win-set:包括: a.增加谈判破裂对他国的国内利益集团的损失; b.在议题间建立联系;

c.加强谈判对手在本国的谈判地位; d.改变对方对于协议和对自我利益的看法; e.增加对方决策过程的参与者等。 (六)贸易同盟论

1、Ronald Rogowski的贸易同盟分析

根据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经济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将有利于供应丰富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伤害相对希缺的要素。指出:随着贸易的增多,加强了当地丰富要素的政治权力,而贸易下降,则伤害它们的政治地位。也即资源丰裕者支持自由贸易,相反,资源希缺者则支持保护贸易的政策。

2、根据此理论,提出了贸易政治的假设和模型:

土地-劳动力比率,预测城乡斗争(土地与工人、资本的斗争),阶级斗争(工人与资本的关系)。两次大战,都提高了工人、妇女和黑人的地位。

土地-劳动力比例(land-labor ratio)最能成为贸易政治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都丰裕。综合考虑资本、土地、劳动,来以资本丰裕程度,来判断贸易扩大或贸易紧缩的结果。(p.320-322)

(1)capital rich, land rich, and labor poor;(当前的美国)阶级冲突:扩大贸易,有益于资本家和农场主,结果劳工遭到很大的竞争,结果阶级冲突扩大,即资本对劳工的斗争。

(2)capital rich, land poor, and labor rich(19世纪末的英国)城乡冲突:结

12

果:扩大贸易,有益于资本家和工人,不利于农业、畜牧业。因此造成城乡差别。

(3)capital poor, land rich, and labor poor(19世纪末的美国)城乡冲突:结果:经济落后;资本家和劳工均主张保护主义,而农场主则主张自由贸易。

(4)capital poor, land poor, and labor rich.(19世纪末的德国)阶级冲突:工业资本家和地主联合,反对自由贸易,而劳工则主张自由贸易,结果导致阶级冲突。

3、贸易扩大即increasing exposure to trade的政治影响

产生两种经济形式的城乡冲突,其他两种经济形式的阶级冲突。(P.322) 1870-1900年间:

德国:经济相对落后,即资本匮乏:大量引进资本,人均工业生产能力低于英国或比利时。劳动力丰富,但是土地缺乏,结果:劳工要求自由贸易,土地和资本团结起来要求保护和推行帝国主义政策。自由主义遭到了打击,州一级的普选权受到了限制,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情更高。德国:阶级斗争激烈。

美国:经济相对落后,即资本匮乏:大量引进资本,人均工业生产能力低于英国或比利时。土地丰富,劳动力贫乏,结果:美国:城乡斗争,土地要求自由贸易,民粹主义严重。

英国:经济发达,工业生产能力第一,资本丰富;同时,劳动力丰富,英国的劳动力-土地比率是日本的一倍,是美国的30倍。结果:资本家和工人团结在自由党周围,要求扩大普选权,限制土地贵族的权力。结果:英国,radicalism,城乡斗争。

作者还强调了一个概念:即“潜在获益者”和“实际获益者”的区别,潜在获益者会受到利益的驱动,团结起来进行行动。

4、贸易下降的政治影响(decreasing exposure to trade):

由于成本提高,或安全感下降,导致对外贸易的风险或成本大幅度上升,受益者和受损者正好与贸易扩大时的情形相反(p.324):

(1)土地-劳动力比率高的发达国家,阶级冲突大规模展开,工人主张保护,作为丰裕要素的土地和资本因素成为利益受损者。工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把它们的经济力量转变成政治影响力。资本家和农场主将联合起来,反对劳工的要求。

例证:美国新政。

13

(2)土地-劳动力比率低的发达国家,贸易下降引发城乡冲突: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丰裕因素,成为利益受损者,而土地作为稀有要素,则成为潜在获利者,它们动员起来影响政策。

例证:西欧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3)经济落后的土地丰裕国家,导致城乡冲突:资本和劳动力是匮乏资源,是潜在受益者,而土地是唯一丰裕要素,是潜在受损者。

例证:南美民粹主义。

(4)经济落后的土地-劳动力比率低,阶级冲突:资本和土地要求保护,而劳动力者要求开放贸易,结果导致资本和土地所有者的联合,反对劳工的联合。

例证:亚洲和东欧的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七)国际机制约束论

1、国际机制的扩大对于国内对外经济政策具有约束作用

一些国家政府为了抵制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推动国内自由化的改革,寻求国际机制的帮助

2、国际机制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3、国家决策与国际机制的约束:

国家决策者的目标:美加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改革 国际社会的谈判战略:强制性 4、国际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地区机制、多边机制的作用 (八)“俱乐部”理论

1、基欧汉和奈(Keohane and Nye)试图用“俱乐部”模式解释在世界贸易组织下发生的多边合作。主要认为,当前多边组织建立在“俱乐部”模式上,有助于合作,主要是通过机制确立的规则和做法,通过提供信息,特别是政府遵守这些规则的程度,减少了缔结条约的成本。

2、国际“俱乐部”的基本特点:

同在一个问题领域的少数富国的部长们一起制定规则。他们工作的原则是:谈判秘密进行,然后把有关协议向各自立法机构和公众报告。

14

等级制,政府通过合作来制定有约束力的规则。

其他政府机构的官员,包括在其他国际机构的官员被排斥在谈判之外:“对功能性的外来者缺乏透明度”(a lack of transparency to functional outsiders)成为所谓政治效能的关键因素。

公众不参与谈判,主要是面对“既成事实”(faits accomplis),结果使得国内政治的管理更加容易。由于国家间谈判缺乏透明度,因此,公众也不能使他们负起责任。

3、结果:

国际贸易合作受益,但是,劳工和环保主义者的利益因此受到限制,世界也变得更加和平、繁荣。

俱乐部本身取得的成功正成为削弱其自身的动因。

4、当前出现了不利于维持“俱乐部”模式的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不断扩大的贸易量,使得各国公众对于做进一步的让步变得更加敏感。 第二,发展中国家要求更大程度地参与决策过程。主要是他们对于多边机制抱有矛盾的态度,对于发达国家在其中的领导地位怀疑和不满,其正利用其影响力影响多哈回合的谈判。

第三,全球化产生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包括了工商企业、商会、劳工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他们都在努力影响社会舆论和决策,要求扩大WTO的议程。

第四,所谓“民主赤字”的问题。民主规范逐步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众认识到,在国际层次上也应当贯彻民主原则。

三、多边贸易体制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关于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多边贸易条约,是调整各缔约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和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确立某些共同遵守的原则,推行多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一项带有总括性的多边条约。其宗旨是通过彼此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以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保证充分就业以及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开始临时实施至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拥有47年的历史,截至1994年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有128个缔

15

约方。

2、二战后多边贸易体制产生的背景: 大萧条的教训 美国的实力 国际社会的认同

3、国际贸易组织未能成立的原因:

由于美国国会的因素,没有实现。《关贸总协定》是在美国贸易法授权下进行谈判的产物,但由于美国国会以该法没有授权总统谈判建立国际组织为由拒绝批准成立国际贸易组织,同时《哈瓦那宪章》也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批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终选择以多边协定形式存在,而非正式的国际组织。

4、尽管GATT具有相当多的临时性特征,但作为国际贸易领域惟一的一项多边协议,一直是管理体和协调国际贸易事务的中心,其主要原则和规定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和认可,并在世界贸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5、关贸总协定下的多边贸易谈判

在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之前,关贸总协定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47年4月~10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主要进行削减关税的谈判。关贸总协定的23个创始缔约方参加了谈判,并正式创立了关贸总协定。谈判共达成双边减让协议123项,使占应税进口值约54%的商品平均关税降低35%。

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49年4月~10月在法国安纳西进行,有19个成员参加。谈判达成了约5000项关税减让。

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50年9月~1951年4月在英国托奎举行,有38个成员参加。谈判达成了约8700项关税减让,从而把1948年确定的关税水平下调了25%。

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于1955年~1956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26个成员参加了谈判。由于美国国会对美国政府的授权有限,使谈判受到严重影响。所达成的关税减让只涉及25亿美元的贸易额。

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亦称“狄龙回合”谈判)于1960年9月~1961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26个成员参加了这一回合的谈判。谈判达成的关税

16

减让涉及49亿美元的贸易额。

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亦称“肯尼迪回合”谈判)于1964年5月~1967年6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有62个成员参加。这轮谈判确定了削减关税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在经合组织成员间工业品一律平均削减35%的关税。

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亦称“东京回合”谈判)于1973年9月在东京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发动,1979年11月谈判结束,102个成员参加了这一回合的谈判。最终结果是将世界9个主要工业品市场的关税平均削减1/3,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由关贸总协定成立时的40%左右降至4.7%。另外东京回合还产生了一系列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亦称“乌拉圭回合”谈判)是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决定的,开始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经过7年多艰苦的谈判,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谈判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1/3,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降为3.6%左右。谈判最重要的成果是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6、“乌拉圭回合”谈判

“乌拉圭回合”是多边贸易组织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谈判 6.1、启动背景

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等非关税措施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农业、纺织业以及日趋重要的服务业未受到规范 知识产权需进行有力保护 6.2、目标

通过减少或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改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贸易

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置于统一的、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

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促进国际合作、增强GATT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加强贸易政策和其他经

17

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6.3、议题

15个议题(货物贸易14个、服务贸易1个)

货物贸易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关贸总协定条款、保障条款、多边贸易谈判协议和安排、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争端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冒牌货物问题、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关贸总协定体制的作用

6.4、成果

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更加明确、争端解决机制更加有效可靠

进一步降低关税、达成更广泛的货物贸易市场开放协议、改善了市场准入条件

在农产品和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加强了多边纪律约束 成立WTO、取代临时性的GATT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1、WTO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1986年“乌拉圭回合”启动时未涉及建立WTO问题、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环境等新议题的谈判成果很难在原有的框架内付诸实施。

1990年初欧共体首次提出建立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得到美国和加拿大支持。

1991年12月形成一份“关于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定”草案。

1993年11月形成“多边贸易组织协定”、12月美国建议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参加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通过了“建立WTO协定”。

1995年1月1日正式执行。 2、WTO与GATT的关系

2.1、联系:WTO继承了GATT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等、关贸总协定的有关条款、是WTO [1994GATT]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2.2、区别:

18

机构性质不同 管辖范围不同 争端解决要求不同

WTO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了更加密切的互动关系 3、WTO协定的主要内容 4、WTO的法律框架极其组织机构 5、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5.1、隐性壁垒与新的贸易议程: 劳动标准女和环境保护 国际竞争政策 反倾销、反补贴 经济区域主义的挑战 5.2、人员、经费不足

5.3、体制结构问题:不是加权投票制,而是全体成员参加的委员会领导制,“结构极度笨重,运转不灵”。

5.4、WTO的资源、结构都不足以使它与IMF、WB进行有效合作。 (三)有关多边贸易体制的争论: 1、不同观点

第一种看法,多边贸易体制是全球贸易增长的发动机,是全球经济持续成长的制度保障。

第二种看法,多边贸易组织是“富国俱乐部”,是跨国资本主义的奴仆,是敌视第三世界发展的组织。

社会主义者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对于以关贸总协定为代表的多边贸易机制的激烈批评最有代表性。阿明认为,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建立的世界规则体系的一部分。

他认为,关贸总协定的支持者的主张建立在一个简单然而是错误的观念上,即自由贸易有利于贸易扩张,又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历史并没有证实这一看法的正确性。比如,二战后贸易的扩张,与其说是这一时期强劲增长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19

乌拉圭回合的真正目标是阻挡已工业化的第三世界的竞争,甚至不惜以牺牲神圣的“自由贸易”原则为代价,来增强统治中心的“垄断”统治。

阿明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看法是,它完全是跨国公司顺从的奴仆,最大的跨国公司俱乐部国际商会在背后进行策划操纵。因此,关贸总协定公然无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样无视环境,以牺牲未来为代价,反对对矿产工业的任何控制。“关贸总协定力主的反调控很显然是以彻底取消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管理空间来服务于跨国垄断者。”

第三种看法,“俱乐部模式”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民主合法性。这一种观点认为,包括多边贸易组织在内的二战后国际经济组织,均是按照所谓“俱乐部模式”(Club Model)建立的。

工作原则是进行秘密谈判,然后把有关协议向各自立法机构和公众报告。该模式有助于合作,避免了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干扰。

多边贸易组织的工作方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从1990年代开始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批评WTO等国际组织不民主,缺乏民主合法性,存在“民主赤字”的危机等。

2、多边贸易体制:国际公共物品

多边贸易体制自1947年建立以来,作为国际“公共物品”的特性表现十分明显。

它是保证国际贸易不断开放、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反过来讲,全球经济贸易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民族国家之间恶性循环式的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立。这个方面的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第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在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之上,在过去60年中进行了八轮比较大的关税减让谈判,致使全球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最后三轮谈判即肯尼迪回合、东京回合、乌拉圭回合的结果,促使工业国家工业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幅度分别达到38%、33%和38%(见表6.1),使全球贸易摆脱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高关税保护,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发展,提高了全球整体福利水平。

第二,多边贸易体制建立在一系列“非歧视”的原则基础上,对于保证国际贸

20

易体系的开放至关重要。这些原则包括贸易自由化、非歧视(最惠国待遇)、互惠性(包括个别互惠、广泛互惠两种)等。

第三,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升级,以适应相互依赖和全球生产贸易的新现实,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新保护主义浪潮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我们知道,19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明显增加,各种非关税壁垒(NTBs)明显增多。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贸易领域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由于GATT尚无规范而成为“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横行的“灰色”地带。这种新形势下,多边贸易组织开启乌拉圭回合谈判,将上述新旧问题纳入到新的贸易规范中。

第四,多边贸易组织程序具有相对的“公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一国一票制(与GATT一样)。

根据不同的问题,WTO投票时需要简单多数(simple majority),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特别多数(a special majority of two-thirds or three-fourths)或全体一致 (unanimity)。

有批评认为,从一国一票制的安排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似乎上升了,但是其实不然,这是因为WTO更多采用“共识决策(”consensus decision making),正式投票决定的情况并不多。发展中国家通常不会采用正式投票方式反对发达国家。欧、美、日、加“四边委员会”仍是决定谈判议程的重要非正式组织。

英国学者肯尼思·谢顿(Kenneth C. Shadlen)将WTO的“公正性”问题分为两类,一是“实质性”(substantive)公正性,二是“程序性”(procedural)公正性。

他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要广泛参加多边贸易机制,是因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可能对WTO机制的“实质内容”的控制能力很弱,但是它们在创造、维持和加强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机制方面拥有重要的利害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弱小国家来说,可以使它们在对付大国时依赖相互遵守的规则,从而提高其谈判筹码。也就是说,多边贸易机制保证了它们与贸易大国单打独斗时可能遭遇的“不确定性”,多边规则增加了“可预测性”,但发展中国家对此付出的代价是接受由更强有力的角色(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规则内容更多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第五,WTO规则执行的强制性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硬化”,增强了人们对

21

多边贸易体制执行上的信心。在可执行性方面,WTO比几乎所有的多边机制都优越。这是加强其公正性、公共物品性质,防止贸易大国滥用自己的贸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3、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公正性”

3.1、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质和不对称的权力结构是导致多边贸易体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与收益不平衡的根本因素。多边贸易规则更多地反映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贸易大国的利益并不奇怪。

第一,多边贸易谈判的“互惠”(reciprocity)原则增加了贸易大国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份量。

由于多边贸易组织主要按照“互惠”原则行事,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贸易大国在贸易谈判和多边组织中“不对称”的影响力。根据“互惠”原则,国内市场大、贸易额大的国家需作出最大的减让,因此,它们也无形中积累了最多的谈判筹码。

第二,WTO的核心特征是所谓的“成员推动型组织”。尽管拥有数百名专业人士的世贸组织秘书处有权对多边贸易谈判提出建议,并对之进行积极推动和鼓吹,有时也会进行调停,但总体上说,WTO秘书处并不“指导”谈判的进程。

第三,多边贸易组织在日常工作班子人选的选定上体现了发达国家的主导性。 第四,多边贸易规则受到发达国家更多的影响,在很多问题上更多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甚至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面对第三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而采取的限制竞争的措施。

第五,主要贸易强国利用本国市场资源和所掌握的国际资源,在多边谈判中迫使发展中国家屈从于其意志,或在谈判结束之后利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拔高有关保护标准(所谓超WTO规则,或称WTO Plus),将自己的政治意志强加给第三世界的贸易伙伴。

比如,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美国政府与工商企业界将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到谈判中,他们以贸易制裁要挟那些不同意协议文本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对国际经济机构资源的掌控,也是美国压发展中国家进行让步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还利用不断进行的双边与地区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在保护知识产权条款方面加入“超WTO”标准的保护内容。美国的这一做法不断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担心与不满,但是它们最终还是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22

3.2、在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纺织品、农业贸易长期被排除多边贸易安排之外,是在发展中国家参加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发生的。乌拉圭回合开始后,发展中国家提高了参与度,增加了对多边规则谈判的影响力,这些被排除的领域重新逐步纳入到多边管制中。

3.3、发展中国家纠正不平衡的办法

第一,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进行集体谈判。

第二,谈判中将WTO规则进一步“细化”,减少让发达国家钻空子的“模糊”空间。

第三,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协作,发挥它们的动员能力和积极作用,平衡发达国家政府和工商界联盟的力量。

第四,发展中国家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参与度。

米卡洛波斯研究了1997年中期前发展中国家参与WTO的情况发现,尽管多边贸易规则的复杂性和义务大大增加,但是WTO中超过一半的发展中成员仍只相当于1980年代初参与的程度,他们并未增加其工作人员的规模。

美国学者梅里莉• S.格林德尔(Merilee S.Grindle)援引世界银行的其他研究指出,在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最不发达国家(LDC)中只有12个国家在日内瓦派驻有代表团,人手不足情况十分严重。

按照世界银行统计,1997年工业化国家平均有6.8人在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活动,发展中国家用于完成同样使命的人数平均只有3.5人

4、新保护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

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TBT)、卫生检疫(SPS)以及竞争政策等新形式的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侵蚀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4.1、反倾销

在多边贸易规则中,反倾销被普遍认为是为了使有关国家致力于更深层自由化的“临时”应急措施。也就是说,多边规则允许一国采取“短期”贸易保护措施,以换取该国长期开放市场的承诺。

现在有更多国家过于频繁使用反倾销等手段,使其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了。

23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的研究,1980年以来的20多年间,反倾销案件的总数继续攀升,年增长率为8%,高于同一时期全球商品贸易5%的成长速度。

其次,在过去十多年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欧共体和美国等反倾销手段的传统使用者所发起的反倾销件数呈下降趋势。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阿根廷、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反倾销行动的主力。这些国家发起反倾销案件的频率是空前的,其密集程度按每1美元进口额计算,是美国、欧共体等传统用户的15至20倍。

最后,有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行动是发展中国家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如,在1995-2001年期间,发展中国家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措施占反倾销总量的2/3左右(见图6.1)。

4.2、贸易技术壁垒与卫生检疫措施的扩大

《卫生和检疫标准协议》鼓励WTO成员采用国际认可的标准,但也允许它们使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该协议承认进口国有采用不同于国际规范的卫生检疫标准的权利,但要求它们提供采用这些标准的“科学”依据,并采用风险评估机制。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报告2007》承认,在这个方面,多边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找出区分合法措施与非法措施的方法;同时准确衡量这些措施对于贸易的影响程度。该报告根据有关研究指出,技术措施影响进口额的比例巴西最高,其大约一半左右的进口量受此影响;美国、中国的进口量大约有1/3受到两国进口措施的影响。相比之下,日本进口中只有2%,欧盟进口只有不到1%受到其技术措施的影响。

5、竞争政策与多边规则

5.1、所谓“竞争政策”主要是试图禁止掠夺性定价,垄断市场的行为。竞争政策当前主要由各国国内法律规定,尚未就一个共同的全球机制达成一致。因此,竞争政策容易成为国际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成为新保护主义的手段。

5.2、表现与危害包括:

(1)国内政策可能容忍或鼓励出口卡特尔的成立,公司合并可能造成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造成其他国家福利的减少;

(2)国际公司之间合谋,操纵出口价格。比如,在下游产业链中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严格控制分销环节,将影响第三方出口商的市场准入。

24

(3)重复或相互矛盾的公司合并标准也将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产生规制的不确定性。

以上限制市场准入的“国内”做法都可能限制产出,提高价格,从而改变贸易条件。

1997年发展中国家从10个行业进口的364亿美元商品,存在“价格固定”的阴谋,这部分进口占发展中国家总进口的2.9%,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发展中国家因此蒙受重大损失。

5.3、世贸组织在成立不久即开始讨论有关竞争政策的问题。

1996年,WTO新加坡部长会议宣言第20条规定:“我们还同意:建立一个工作组,研究成员提出的有关贸易与竞争政策相互作用的问题,包括反竞争行为,以便确认值得在WTO框架内进一步考虑的领域”。

据此文件,1997年WTO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研究贸易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2001年WTO多哈部长会议发表声明,将在2003年第五次部长会议上发起有关竞争政策与贸易的谈判,谈判采用共识性(consensus)模式。如果多哈回合能够成功完成,那么,将有可能产生第一份有约束力的多边反垄断协定。

6、发展中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 6.1、发展中国家的结盟与分化

(1)在1960年代以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加入关贸总协定,比如,在23个创始国中只有10个是欠发达国家(LDC)。到1960年,20个欠发达国家加入了GATT,但是,其中只有7个发展中国家参加了GATT第五回合即“迪龙回合”的谈判。

(2)与1960-1970年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77国集团)联合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相比,进入19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明显的“利益分散化”特征,它们间的政治联盟走向衰落。

第一,1980年代以来,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计划”(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生产、分配和营销的国际化及资本和投资的流动大大增强。在结构调整计划的要求或影响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大国经济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和国内生产补贴。这样,过去较为封闭的发展中国家大大增加了在

25

全球贸易中的利害关系。

第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崛起,前苏联东欧计划经济国家的解体,进一步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市场经济和参与全球市场的认同,导致众多发展中国家调整发展战略,放弃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型战略转变。

第三,发展中国家集体认同超越对“77国集团”的传统集体认同,认同出现多元化和差别化的发展,并在乌拉圭回合中组成了不同的谈判同盟。比如,77国集团的非正式小组“10国集团”,过去在GATT论坛中主要代表77国集团发言,但是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前,该集团无法说服其他发展中国家抵制新一轮多边回合谈判。美日欧提议进行一次信任投票,结果,2/3的关贸“缔约方”支持举行特别会议,支持进行新的一轮谈判。在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新的认同,产生了众多分散的新谈判联盟。

6.2、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散化

对于乌拉圭回合谈判议程和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是否将服务贸易、TRIMS与TRIPS等新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上发生分裂。77国集团的核心成员小组“10国集团”反对纳入新议题,但是,包括东盟、哥伦比亚、智利、牙买加、韩国、扎伊尔等国的所谓“支持者集团”(the Enthusiasts Group)支持纳入新议题,该集团显然更接近发达国家的立场。

第二,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之后,发展中国家的结盟活动主要围绕产业部门或专门问题展开,与传统的整体结盟方式截然相反。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在农业谈判上,作为“77国集团”领袖的巴西与其他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凯恩斯集团” (目前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玻利维亚、巴西、柬埔寨、加拿大、智利、哥斯达黎加、斐济、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巴拉圭、菲律宾、南非、泰国和乌拉圭)的认同下组成了联盟。凯恩斯集团宣称自己持有“更加坚定的支持自由化的立场”,在农业谈判上起到了平衡欧盟、美国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包括牙买加、埃及、墨西哥和秘鲁等成立“粮食进口国家联盟”,与欧盟站在一起反对农业自由化。

第三,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问题上的立场逐渐发生分化。谈判开始时,发展中国家多数反对将该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

26

第四,地区一体化成为分化发展中国家集团的重要因素。地区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地区认同,最突出的例证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改变了墨西哥对于多边谈判的态度,使得墨西哥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新议题建议更易接受。

第五,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产生了类似于“无形集团”(“Invisible Group”)和Beau-Rivage集团(“Beau-Rivage Group”)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混合”集团,并在其后的谈判中继续发挥作用。这一现象表明,随着WTO的建立,多边贸易规则日益机制化,促进了不同类型成员国“混合认同”的产生。

比如,“无形集团”包括了WTO最有实力的“四方集团”以及巴西、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官员;“无形集团”成员每年在日内瓦召开两次会议,WTO总干事出席,对于WTO的有关重要问题提前交换意见。

而Beau-Rivage集团则主要由一些发展中小国与发达国家小国驻日内瓦的代表组成,他们的基本立场是主张积极参与、巩固多边贸易机制。国家和市场的规模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对于多边贸易体制态度的重要因素,它表明:越是小国,对于多边贸易体制与国际贸易的开放性越关注,与其利益的相关性就越高。

7、多边体制、贸易与发展问题

第一种意见支持给予发展中国家以“特殊和差别”待遇。他们提出的理由有: (1)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存在很大的风险。 (2)殖民主义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3)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源来推行社会政策,规范劳工标准。

(4)从195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执行进口替代和保护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吸取19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教训作出的,具有合理性。当时世界商品价格下跌,债务上升,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倒退。

第二派的意见反对给予发展中国家以“特殊和差别”待遇。他们提出的理由如下:

(1)很多发展中国家自己认为,自由化符合它们的利益。遵守强制性的国际协议将提高国内改革的“可见度”、“可信度”以及永久性,将有助于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投资。

(2)强调设计良好的规则和经济政策具有普适价值,它们能够推进经济增长,这些规则自然应当运用于所有成员国。

27

(3)一些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已经很强,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取消它们享受的特殊市场准入待遇。

(4)给予特殊待遇在关税、配额上容易执行,但是在规则方面难于管理。WTO当前规则已经十分复杂,不宜再给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了。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前,尽管参与GATT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占多数,但是,GATT有关规定给发展中国家以“差别与特殊”待遇,有几个方面的表现(见表7.):

(1)允许发展中国家促进“幼稚工业”的发展;

(2)允许发展中国家面临“收支平衡”问题时提高贸易壁垒,减少进口; (3)发展中国家间在缔结“特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方面享有更多的自由;

(4)东京回合协议包括一“特别”的“授权条款”(Enabling Clause),使得1971年开始采纳的一系列“豁免”安排永久化。该条款规定,允许但不要求发达国家通过“普惠制”(GSP)的安排,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比最惠国待遇(MFN)更优惠的待遇。

但是,乌拉圭回合之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多边贸易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了。甚至在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同时,发达国家仍然设置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诸多壁垒。

有关研究表明,乌拉圭回合协议大大压缩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已经对于发展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新西兰人罗伯特·韦德(Robert Wade)指出,乌拉圭回合新协议反映了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秩序的扩张,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这些政策的最终结果就是所谓‘上房抽梯’(kicking away the ladder)的效应,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再难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了。

多哈回合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议题、进展与障碍 发展中国家集团的重新崛起? 农业谈判与结盟政治

四、贸易政治分析框架与社会集团

(一)贸易政治的分析框架:国家-市场-社会 社会维度:

28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供应方 需求方 社会集团

社会集团作用的理论解释 需求方:利益集团:私人、公共

(二)全球化下国际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国际贸易政治的影响

国际公民社会崛起是全球化加深发展的重要发展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发展,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营利组织(NPO)在全球事务中迅速崛起,开始对各国内政外交及国际事务发展影响和作用。

目前全球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多达数百万个,其中各类国际非政府组织超过五万个,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非政府组织数量超过了两百万个,资产超过两万亿美元,工作人员超过九百万人。

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问题:人权、劳工权利、发展、环境保护、民主、教育、宗教、文化等。

一种非赢利性实体,其成员为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公民或公民协会,它们的行为由成员的集体意志所决定,以满足一个或多个与其合作的团体成员之需。 ——联合国文(1994)

非政府组织是当今世界上一种“人民代表制的基本形式” ——加利(联合国前秘书长)

公民社会崛起的原因分析: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要素的空前流动,全球生产体系加快形成;

全球化的非完整性,表现为货物、资本、技术等流动,与劳动力的非流动性,结果造成发达国家的相对匮乏要素劳动力的调整、转岗的压力;

全球化竞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向下竞争的压力,即为了维持竞争力和对于本地和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多数国家削减了社会保障措施,造成中低收入劳动力的压力的进一步上升;

西方国家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公共利益集团和私有利用集团的兴起,他们出于各种理由,提出了所谓“社会倾销”、“环境倾销”的概念,要求在国内征

29

收更多的反倾销、反补贴税,同时,在多边贸易协议中加入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等内容;

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同时,反全球化运动加强了发展和国际联合,他们借助国际互联网等手段,造成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三)劳工问题

1、劳工问题与“社会倾销”(social dumping):

北方国家宣称自己面临“生态倾销”或者“社会倾销”的问题,即南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劳工保护标准均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他们生产的产品成本就要低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使他们的产品受到进口产品的侵害,无法与它们进行竞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害者

2、劳工集团的要求与政治联盟: 贸易问题与WTO、自由贸易协定“挂钩” 纳入劳工权利保护条款 制裁手段

标准: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标准 3、劳工与贸易挂钩运动: 劳工运动:

人权组织等公共利益集团

在有关核心劳工标准上,工会和人权组织主张,要对劳工标准的协定附加工资和福利的条件。在最低工资和工作时间上有严重分歧。

消费者道德运动。从1990年代开始,消费者运动要求所购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对社会负责。 1990年代末,美国曾作过一次营销调查,发现64%的消费者认为,一个公司在环保和社会行为方面的记录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

消费者运动与工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结盟。消费者道德消费运动在发达国家中主要是在欧洲和北美,通过与非政府组织和工会的结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要求尊重工人的基本权利。不同社会团体进行结成政治同盟起源于1980年代末,当时,非政府组织和工会开始联合,动员并为公众不断成长的对于在发展中国家剥削劳动的行为表示义愤,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意志的渠道。

30

要求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压力。在社会运动的感召下,同时基于对于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考虑选择投资公司时,基于它们是否关注道德问题来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所谓“讲道德的投资”(Ethical investing)在西方国家日益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力量。

4、美国工商界对于国际劳工问题认识的调整:

1999年底举行WTO西雅图会议前夕,工商界调整了劳工政策。

1999年,由美国跨国公司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the Business Roundtable)提出,WTO应当禁止强制劳工、童工和犯人劳工,尽管没有提出禁止违反工会权利的行为。

美国国际商业理事会(US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SCIB))代表全美300多家商会、贸易协会和律师事务所提出:按照欧盟的模式对于普惠制的给惠条件进行修改补充,即获得GSP的国家必须履行国际劳工组织的条约义务(US Council of Business. Press Releases 2/8/00、 1)

美国总商会以及全国制造商协会支持克林顿总统推动在WTO下建立劳工权利工作组的计划 。

5、欧洲:

各国工会及其超国家的欧洲工会大会(the European Trade Union Congress (ETUC))与美国劳联产联等工会组织相比,游说得并不多。12

在欧洲,更为积极的挂钩派是自由工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 ICFTU):他们主要通过游说欧盟官员和各国议会代表团、欧盟理事会中左派政党的成员,要求他们支持挂钩政策。

5.1、欧洲工商界对劳工与贸易“挂钩”的反应:

反对挂钩最力、最活跃的组织是各国商会组织,与美国没有区别,包括欧洲服务业网络(the European Services Network (ESN))、欧洲产业与雇主联合会(the Union of Industrial and Employers’ Confederations of Europe (UNICE))。

他们的基本立场是:在言论上对挂钩给予一定的呼应,支持进一步有条件地加强WTO和国际劳工组织之间的联系。但是,坚决反对采取所谓“制裁”的做法。

5.2、欧盟成员间对于劳工与贸易问题挂钩的态度:

法国和挪威属于一贯支持挂钩的国家:法国对于劳工与贸易挂钩的立场与美

31

国又有所区别,即法国强调挂钩,增加防止所谓“社会倾销”的社会条款;而美国政策重点则是保护劳工权利,在不排除制裁的同时,也有必要避免保护主义。

德国、英国是欧洲国家中反对挂钩最坚决的国家,无论是在WTO还是在优惠待遇上均如此。

欧共体委员会、议会与欧洲理事会的分歧:早在1978年,欧共体委员会经常提出把给予发展中国家贸易优惠的《洛美协定》(Lome)与劳工标准挂钩;1986年和1993年,欧洲议会支持将社会条款纳入到乌拉圭回合谈判和普惠制安排中。但是,这些提议均遭致部长理事会的否决。

欧盟对挂钩政治态度的变化,始于1994年由欧盟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the EU Committee on External Economic Relations (REX Committee))发表的Sainjion报告:

该报告建议,在普惠制中设立一项“激励性的社会条款”(incentive social clause)给予那些达到核心标准的国家以优惠的待遇。

报告尽管也警告该项措施不应成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更多保护主义的借口”,但是呼吁在GATT/WTO中将劳工与贸易挂钩。

其后两年中,欧盟在普惠制中确立了挂钩并采取了行动。 欧盟有关挂钩的做法:

普惠制中的挂钩规定:那些遵守所有核心劳工标准包括保障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的国家可以享受额外的减让优惠,撤销那些存在强制和监狱犯人劳工的国家的普惠制优惠措施。与美国相比,欧洲在普惠制上的挂钩比美国狭窄一些,但是,欧洲按照此规则,在1997年将缅甸从普惠制的受惠国家名单中剔除。

WTO中的挂钩:欧洲在这个方面的支持力度更慢、分歧更大,对于给予支持附加了更多的条件。

1996年7月,随着支持挂钩力量的壮大,欧洲提出可以建立一个工作组,但是,应当以鼓励遵守规则为导向,反对采取制裁的手段。

在1999年举行WTO西雅图部长会议前夕,德国调整了立场,与瑞典、奥地利、丹麦、比利时和法国等一道提出WTO建立一个工作小组,研究如何打击童工和奴隶工人的现象,与美国的立场更加接近。但是,在欧洲国家中,意大利、英国等成员国仍然反对,不愿因此与发展中国家对立。

32

最后欧盟国家达成妥协,建议成一个由国际劳工组织、政府、雇主、工会以及NGO的联合的常设工作论坛,在2001年底前就全球化和劳工问题筹备举行部长会议。

5.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与斗争

发展中国家的协调机构77国集团强调,保持与马卡拉什和新加坡WTO声明的一致性。发展中成员“准备并愿意讨论(劳工和福利)问题”,但是,它们“坚决反对将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的任何企图”。

他们坚持认为,劳工标准问题应由国际劳工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来处理,而不应当由WTO来处理。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角色和非政府组织的立场要更加复杂:工会支持某种形式的挂钩,但是反对对“劳工标准”作过于宽泛的定义,反对发达国家过分推动挂钩的做法.他们的看法是应当采取的更多的“胡萝卜”,而不应当使用”大棒”。

(四)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分析

1、由于发达国家存在着在社会倾销、环境倾销等问题的社会压力,对外投资公司和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工商界组织,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 的改变,企图以此规范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减少或杜绝社会、环境倾销的行为 。

2、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与运动首先出现在西方国家。迄今为止,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有20年历史。

1990年代初期在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发动了 “反血汗工厂运动”。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因利用“血汗工厂”生产产品而被新闻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其公众形象,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

更多的知名品牌服装公司后来效仿。

伦敦当时因为是许多跨国公司和世界性NGO的总部所在地,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中心。

3、有关国际组织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定义:

世界工商界可持续发展协会(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的定义是:“工商界承诺为可持续经济发挥作贡献,与工人们及其家庭、当地社区合作和社会合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工商业社会责任组织(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SR))指出,“它主

33

要工商决策过程与道德价值观、遵从法律要求,尊重人,社区和环境。”

欧洲联盟有关CSR的定义是:“主要是公司在它们的商业运作中,以及在自愿的基础上与公司的利害攸关者互动中,整合社会与环境问题相互整合的过程。”

日本经济同友会Keizai Doyukai (The Japan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Executives、 2003)的定义是,它是一种积极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建立更有竞争力的工商界、以及更好的社会,建立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发展的机制。

4、有关劳动的条件,主要包括合理的工作时间和条件,遵守法律,非歧视或不折磨(no discrimination or harassment),消失童工和强制工作,给予工人配培训等。

5、目前,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国际咨询公司开始为企业提供“社会审计服务”(social audit services)。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行为准则和劳工标准贯彻于其商业准则以及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中。采纳行为准则和劳工标准的产业从最初主要集中于服装、鞋子,到更为广大的产业,包括了化学、农业、采矿、汽车、电子等行业。

6、推动关注公司社会责任的力量主要包括:

消费者、供应链合作伙伴、投资者和工人、非政府组织、政府和政府间机构等。

图 公司行为守则发布者的不同分类

SA8000

34

SA8000的主要“表现要求”主要是八大问题:童工;强制劳动;健康和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强制性的做法;工作时间;以及补偿等。

7、中国对外贸易政治与公司社会责任问题

中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起始于1990年代,但是,真正受到全社会关注,并且引起政府重视,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CFCSR)是由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发起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2006年9月7日在香港注册,2006年10月 在北大成立。截至2007年9月,会员单位已发展到17家,分别是招商银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诺基亚(中国)、中国惠普、思科(中国)、IBM中国有限 公司、万科、TCL、中国平安保险、均瑶集团公司、三井物产(中国)、腾讯、《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人民日报大业传媒、广州本田、北大方正、《北大商业评 论》杂志社。

中国企业主要是担心,不符合有关SA8000规定,将会对其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产品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增加成本,影响了中国企业加工和出口的竞争力。尽管当前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因此向中国施加压力,但是,国外的消费者有压力,特别是中国为国际名牌公司生产鞋子、成衣和玩具等的行业。截止2004年12月31日,取得SA8000的中国企业达到79家。

被认同的行业主要是玩具、成衣、纺织品、配件、电子等。 (五)道德投资

据有关统计,道德投资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在2003年,欧洲共有313家绿色、社会和道德基金(见图1),2001年底之后的18个月中增长了12%[1]。比如,在英国,对社会负责的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SRI))基金的数量就从1997年的227亿英镑,增加到2001年的2245亿英镑。由世界专业经理人管理的对社会负责任的投资资产已经达到了19.9万亿美元总量的12%。 [1]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search International、see:www.siricompany.com

2003年的调查表明,78%的基金经理人和分析员认为,管理环保和社会风险,对于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具有正面的影响。

欧洲、北美、日本等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编制并公布了道德上负责任的公司的指数,这些指数包括了金融时报良性股票指数(FTSE4Good indexes)、美国

35

有道琼斯可持续性指数(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和日本的Nikko Ecofund。

36

第三讲 国际货币与金融

一、货币问题

(一)我们所处的时代

当前世界金融形势处于关键点:银行业泡沫普遍;

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国债以缓解流动性不足,用泡沫掩盖泡沫,注资、减息减税,比01年高科技泡沫更激进;

美国次债危机的传染 中国股市的大跌,会崩盘吗? 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

如何进行金融分析:技术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 资本市场的疯狂 危机时代

(二)更具理论性的问题 有没有生命周期?

国家的生命周期是注定的吗? 世界经济霸权的更迭 霸权稳定论

贸易、产业和金融的动态变化 (三)美元霸权的具体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 美元的双挂钩:黄金——美元——其他货币 确定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美国输出美元,输进商品

功能:交易中介、价值储藏(各国的外汇储备)、计量单位(初级产品和工业品的贸易以美元计价,即美元标价)、延期支付标准(主权债券)

美元的铸币税

美元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作用,需要两个条件:美国经济的稳定,尤其是物价稳定;各国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37

2、特里芬两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美国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自由兑换,体系垮台。产生以下结论和变化:

世界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代 如何控制国内价格水平 东亚国家的软盯住:货币局

美元化:一国抛弃本国或本地区货币以支持另一种货币,都叫“美元化”,并不特指美元。

美元仍然是世界货币,是其他国家主要的干预货币 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 金融危机不定期来访

储备货币之争: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但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因为一旦取代美元,世界将为此付出极大代价

世界经济失衡

世界缺少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者 IMF作用的缺失:需要一个稳定者 二、金融全球化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1870年到1914年第一阶段(贸易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建立世界殖民地体系;

战后到80年代第二阶段(生产全球化):大量对外投资活动,贸易、投资、产业转移联结在一起,以直接投资为主和产业内贸易开展;

80年代以后第三阶段(金融全球化):金融危机(以往经济危机表现为产品

38

危机)

当前,经济全球化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

金融对当代经济很重要: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完成资本配置的金融体系如同经济的大脑,正如聪明的大脑比强健的肌肉更重要一样,高效的金融体系比努力工作对经济成功更为重要。

(二)什么是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指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前资本不能自由流动,使之自由流动就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体现为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逐步削弱民族国家经济权利的过程,无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

金融自由化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然后向发展中国家渗透。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利率自由化、业务自由化,以及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90年代的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大爆炸”改革。

90年代以后东南亚、拉美、东欧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实施金融开放。

出现“离岸金融中心”

从资本项目看。在OECD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十分普遍。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则存在地区差异。东欧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资本项目自由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加入欧盟区的需要以及双边或者地区贸易协定的需要。相对而言,东亚和中东一些国家则继续维持了对资本项目的控制,而一些高收入石油输出国家也在20世纪90年代对资本项目交易引入了新的限制。

银行贷款支持的直接投资,发展到金融资本不断扩张的间接投资(或称证券投资)

关于金融全球化的数据

据世界银行统计、近五年来、跨国金融交易总量(包括国际债券、股票交易和发行总额)占世界实际GDP的比重已超过了1000%、而同期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占世界实际GDP的比重为40%左右。

39

2001年、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世界GDP为467420亿美元、权益工具的市场价值约320000亿美元、未清偿的债务工具的价值约366154亿美元、即流通中的有价证券的价值达686154亿美元、超过了世界GDP约50%。

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英国、荷兰、法国的上市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GDP的比率分别为182%、203%、177%、103%。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过程,主要表现为私人资本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流动,风险扩散、风险趋同。

(三)有意义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能从金融全球化中获益吗?

分析视角:发展中国家外在的金融体系是什么?发展中国家本身的金融体系的适应性或健康是什么?

发达国家主导金融全球化的状况很难有根本改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就有金融全球化中的利益与风险的分配不均。

某些实践证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潜在威胁,政治上的左派和右派都反对全球化。

但发展中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吗?不能!必须做,关键在于怎么参与。 贸易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确实帮助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人们摆脱贫困。 (四)货币的虚拟化

从信用货币、有价证券到衍生金融工具、金融资本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其价值的虚拟性被不断强化。

货币具有天然的虚拟性。货币从普通商品中异化出来成为货币后、就注定与真实商品不可能一一对应、因而也就与经济存在一定偏离性。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以前首先提出的虚拟资本概念,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与实体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能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获得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这是它与实体资本的共同之处)。

在金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之前。货币的虚拟性因当时货币制度的约束而比较微小、因为当时的货币毕竟还代表着一定的贵金属或劳动量。

在信用货币制度阶段,货币完全虚拟化,此时货币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实现其主要职能。容易导致货币的超经济发行

40

作为金融资本的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其他可转让的金融工具),它们具有资本的形式、却没有资本的内容。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证券市场还可以反映真实的生产活动,但在金融全球化时期,注重短期货币回报的金融工具非常发达,实体经济的发展远落后于金融资产的扩张,据国际清算银行2004年的调查表明、每天全球成交的衍生金融交易的合约额度达9390亿美元左右、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增加额、衍生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所关心的仅是其所拥有的货币与金融资产的增加、而并不关心它的金融活动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金融衍生品的虚拟特征非常明显。金融衍生品既不代表企业所有权、也不代表对企业的债权;投资者既不持有任何一种实际的证券、也不持有这些证券的代表物。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避险的工具、但实际上却把风险带到整个金融活动中来。

全球经济虚拟化再一次造成全球财富的严重不均。南北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内部。80年代以来,南北差距就在不断扩大,财产性收入——富者日富,穷者日穷——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差异扩大——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膨胀。

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落后于资本的全球流动,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人员流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贸易的方向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以各种名目(如国家经济安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五)金融全球化的风险

金融全球化风险的典型形式是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风暴时有发生。八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90年代中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破灭,今日的美国次债风波及其扩大。

次债危机原因分析:

以前可以把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归结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金融制度的不完善,而这次次债危机恰恰是发生在那些金融制度完善的美国。美国的金融机构一直都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

金融机构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分割金融风险,然而风险本身并没有消除。或者说,用一个泡沫掩盖另一个泡沫。衍生工具放大了风险。(比如格林斯潘释放

41

了资产证券泡沫而掩盖了高科技泡沫)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世界经济最为严重的痼疾。造成全球性某类物品的通货膨胀。

(六)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机构通常是主导性金融中介。因此,外国资本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银行体系,从而使得银行体系的可贷资金大规模增加。在银行系统可贷资金大规模增多的情况下,银行就会贷款给利润较低的企业或信用等级较差的借款人。造成信用风险。

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资本市场(热钱)的进入引起的波动更大。如中国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

对国内价格稳定的冲击:迫使中国增发基础货币,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三元悖论问题)

对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

国际金融监管十分薄弱:IMF作用的缺失,《巴塞尔协议》约束力弱。 (七)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

我国确立了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经营模式、原则上禁止金融机构混业经营。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关、分别对银行、保险业和证券等金融各业进行监管。“一行三会”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行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执行其各自的监管职能、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管理、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检查、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的处理等。

三、金融全球化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很重要的,保证了实体经济中的价格稳定。若虚拟经济的资本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很容易造成绵延不断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关于有奖选美的比喻,是股票市场从投资变成投机的经典说明。“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的最美者,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的最美者,或推测一般人所认为的一般人认为的最美者”。

美国金融学会主席墨顿·米勒强调“将指数作为交易对象是金融创新的根本

42

所在”。

2、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是一个名词的两个方面。 3、全球性的泡沫经济

开始于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石油和商品价格稳定,通货膨胀几乎为零,这个环境适合于长期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大量过剩的流动性被制造出来,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绵延不断的金融危机。

怎样抑制通货膨胀、怎样刺激经济增长(至少是名义上的经济增长)?即怎样处理过剩的货币供应?

4、格林斯潘的贡献。2001年美联储连续降息11次,其它中央银行都大幅降息,但是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大量的钱到哪里去了?没有进入固定资产的投资,而是进入钱市。交易对象不是实物,而是钱本身。钱可以直接生钱。一夜变成家。

5、金融交易的道德模糊与金融犯罪。

6、泡沫经济的刺激,是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中国的股民基民和美国的股民。 7、虚拟经济的深刻影响:

对国家政策而言,货币政策(如降息)和财政政策(如减税)大打折扣。 对社会经济而言,造成财富效应的扩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非理性繁荣。

8、为什么虚拟经济能够玩下去?

巴菲特的名言:每一个市场都有一个傻瓜,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是傻瓜,那可能就是你自己。

有没有固定的傻瓜?

中央银行不得已充当傻瓜的角色。为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中央银行不得不多印钞票。

这种“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钱市的疯狂,反正中央银行或者政府一定会救市的。

并非零和游戏。

西方经济学家的对策。1936年凯恩斯建议对股票市场征收高税,1978年托

43

宾建议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收税。可行吗?

9、虚拟经济能够玩下去的关键是关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闸门。 如果钱太多,还是渗透到实体经济中,造成温和的通货膨胀,迫使中央银行提高利率,这就使得流动性减弱,降低了钱市的利润率,从而又刺激流动性流入到利润率相比较高的实体经济,从而造成更大程度的通货膨胀。

10、2004年6月以后美联储连续14次提高利率,引发次债危机。 石油价格、黄金价格、有色金属价格、大米价格的狂涨和历史新高 石油、黄金、有色金属、大米的世界供给和需求失衡了吗?

44

第四讲 跨国投资

一、概念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多国投资,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 (一)跨国投资两种形式:

1、国际(对外)间接投资(有价证券投资FPI):

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2、国际(对外)直接投资(实物投资FDI):

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有主体,活动和影响容易被观察到,FPI相反)

外国直接投资:投资者所持有的资本直接投入到外国实体经济当中 外国间接投资,外国有价证券投资,直接在虚拟经济市场投资 FDI对当地、东道国的GDP有贡献的

我们所研究的跨国投资特指FDI,我们涉及的行动者、主体可以被观察到。 (二)FDI的形式

绿地投资:一个企业在外国建立一个分公司和分厂,合资或独资的总称,对当地经济直接贡献

跨国并购、兼并:直接供买兼并了当地的企业,只是所有权的转移,跨国并购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是否能够创造价值不一定。

二、为什么要研究跨国投资?

主流经济学者认为跨国投资和国际贸易是一致的,跨国投资是国际贸易的一种替代

商业经济学者、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认为跨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方面,具有独立的观察意义。

六七十年代,作为一个非国家行为体被重视

九十年代,跨过公司不仅生产的、垂直的一体化,而是终端、水平的一体化,

45

成了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有关跨国投资的一些观点

(一)商业经济学关于跨国投资的观点

单用成本收益来解释,无法解释为什么有跨国公司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在产品创新方面有比较优势为前提,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革新(对准高端人群)、成熟(大众市场)、标准化(成本价格大大降低,利润空间不大)、衰落(竞争激烈,无利可图),

成熟以后,就要进行下一轮创新,而与创新相伴的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通过跨过投资,阻止发展中国家模仿进入市场的方式。

无法解释赶超者——日本的跨过公司的行为 2、邓宁折中理论:

所有权、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有权和内部化保护企业的独有优势 在当地建立一个企业,保护企业的独有优势,或者进行技术控制。 3、波特的战略理论:

跨国公司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战略的层面来看,企业生产的整个价值链都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需要企业进行统一规划,跨过公司的行为本身就是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在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平衡,跨过投资可以达到差异化和低成本。

(二)国际政治经济关于跨国投资的观点 国家主体在以上的讨论中缺失。

1、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依附论):

跨国公司是资本寻求垄断回报的途径。跨国投资造成发达发展中不平衡,使得这种不平等永久化。认为跨国投资是不等价的交换。

但是资源性的跨国公司和制造性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一样。新兴工业化的国家或经济体可以从边缘走到核心。

2、现实主义(国家中心主义/霸权稳定论):

跨国投资行为背后有支持力量,是以国家力量为依托的。跨国投资的形式由国家之间共识所支持的。霸权国家在这方面作用很大,她们允许跨国公司行为的

46

存在,跨国公司才能存在、发展。

跨国公司具有国籍,母国与东道国的关系值得注意。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跨国公司背后的讨价的主体是国家。

3、自由主义:

类似商业经济学观点,强调跨国主体的作用,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全球成了一个无边界的世界,进入全球化,边界的消失。

四、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

跨国公司如何影响国际经济的本质和组织形式,民族国家在其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全球企业和无边界的全球经济:

全球消费趋同和企业活动一体化,跨国公司变得无国籍,独立于国内企业。三个核心区域(北美、西欧、日本)内部经济趋同,生产、技术、金融结构趋同,商业周期、经济政策趋同。经济政策最典型的是欧盟。

跨国公司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也是一体化之后需要的反应。 (二)跨国公司仍属于民族国家:

跨国公司仍具有民族国家属性,所谓全球化实际是地区化。

1、工业产业、服务产业主要基于母国,如美国80%声称行为与世界经济相分离,外贸依存度不及20%。企业主要市场是国内市场,母国政策更重要;即使是最跨国的企业,也是在三个地区中的一个地区比较强;在外国还需适应外国的民族市场与政府政策,存在“讨价还价”过程。跨国公司其实只是地区公司,在一个地区比较强。

2、跨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结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国内经济政策(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和国内思想的影响。跨国企业的行为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说明受到国内的影响。不同的公司跨国投资因国家不同而有不同的范式和模式。

五、跨国公司与国际机制:

跨国公司是否有一个国际机制来管理,

相对于贸易和金融,跨国公司的国际机制非常弱。

47

1、FDI与国际贸易没有本质区别,没有必要单独建立一个机制,而且市场可以自动配置,生产要素(资本、技术)的转移相当于国际间货物流动;应凭市场自动配置。

2、国际机制的倡导者认为国际机制有利于一国跨国投资政策自由化。 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建立一个国际机制的关键(跨过公司自由化的必备因素):设立权、国民待遇、非歧视。

要在全球设立要通过机制来保障,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不愿意这样,害怕经济主权、谈判权交给了国际机构,自己没有主动性。南北冲突使得这样的机构很难建立起来。(依附论)

六、跨国公司的讨价还价模型 (一)讨价模型

最早的模型基于垂直一体化,资源攫取型的跨国公司的讨价还价。可能采掘出来资源或有国有化风险,沉没成本。

政府有一个学习过程,原来不懂,让跨国公司进来,后来知道如何限制跨国公司。之所以要讨价还价,因为跨国公司与所在国利益分歧,但是有潜在利益,通过讨价解决分歧,反映双方权力对比。权力对比随时间变化。一开始跨国公司有优势,但是一旦协议达成了,跨国公司已经有成本投入了,东道国就可以限制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权力来源,技术、产品差异化、资本能力、出口能力、产品多元化、引发国家间竞争的能力。

东道国的权力来源:劳动力、激励政策、市场、资源准入权、引发跨国公司间竞争的能力。

较量结果:所有权比例、淡出条款,原料进出口配合比例、绩效要求(产品多少出口、当地化)、技术转移的限制、财务限制(红利分配、内部支付、资本可否抽回)、解决争端的规定

(二)对讨价模型的修正 只有两个主体,一层讨价还价, 两层讨价

48

第一层: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单边、双边、多边机制(WTO、IMF、世行)上进行讨价还价

第二层: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在微观上讨价还价

这两层共同决定讨价还价结果,一般实力强的国家麾下的跨国公司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跨国公司与国家讨价模式不是剥削关系,而是两个主体(跨国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与民族国家)相互竞争的结果

修正的讨价模型,还原了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作为最主要主体的一种假设。

49

第五讲 能源

——石油的国际政治与中外关系

内容介绍

•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石油问题的见解 •“石油武器”:国际关系史案例 •中外关系中的石油问题:可能的视角

•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国内石油消费政策选择

一、石油知识 •地质层面

–何地有油(动态现象)

–对开采的技术要求(动态现象) •技术层面

–开采、运输技术(其经济性) –炼油技术

•成本(经济和环境) •政策层面 –市场准入

•国有化和重新国有化

–采油地区的人口状况、生态状况 •商业层面

–公司投资的回报率 –公司间的竞争 •资源接替战略

二、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石油问题的见解 (一)现实主义

–在一个无序的世界中,不安全是常态

–每个国家都通过壮大自己的防御能力而增加安全程度 –石油是战略性资源

50

•“战略”:备战、应战

•军事力量的建设、维护、运用必须依靠石油 •支撑军事力量的经济力量必须依靠石油

•应对敌国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有力途径之一:遏制其对石油的使用 •国家为石油而战、因石油而战

•谁的油,卖给谁,运输途中谁获益,是个问题 •石油问题与传统/国家安全最为直接的关联:

–保障战争爆发情形下,军队有足够的石油从事并完成它的使命 •1970-1980年代,在美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界

–能源与安全:美国有没有能力保障自身和盟国的安全 •1979年11月:伊朗美国人质事件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与第三世界资源国家联合对抗“自由世界”才是真正的国际安全问题 •随着苏联的解体,‘安全’的范畴发生了变化 –不再有一个似乎功不可破的敌人

–“中国能源威胁论”是“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 (二)自由制度主义

–世界无序,但通过国际机制可培育合作习惯 –机制的制度设计和对规则的遵守同样重要 –石油是重要的国际经济资源

•国际商品贸易规则中,并不包含石油等原材料 •国际能源宪章条约(International Energy Charter Treaty) •集体行动

–石油输出国:欧佩克,1960- –石油进口国:国际能源署,1975- 三、世界石油产业(上游)演变: 粗略线条

•第一阶段,1859-1920年

–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罗马尼亚、波斯是主要产地

51

–产品从灯用煤油向汽油过渡 •1911年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垄断经营是公司发展策略的主线 –储运技术较为原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展现了石油用于作战武器的优越性

•战前英国军舰燃料完成“煤改油”:英海军得以控制北海,困死德军 •英、法、德、意生产了近20万架作战飞机 •“石油安全”或“能源安全”概念的起源 •第二阶段,1920-1945年

–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石油工业进入“汽油时代” –石油工业规模扩大

•委内瑞拉、中东的新发现尤为突出 •采油、炼油行业技术有了长足进展 •国际石油卡特尔形成

–英荷壳牌、新泽西标准、英波为核心 •国家石油公司和国有化运动 –主要在拉美

•苏联跃居世界第二大产油国

–二战既毁坏了不少石油设施,也极大地提高了对石油的需求 •石油与日美交战 •为/因石油而战? •第三阶段,1945-1973年 –中东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中心

–苏联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产油国(1973年)

•东西方贸易体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分割了世界石油市场 –中国实现石油自给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国在亚洲的作用 –非洲开始受到重视 –石油国有化运动提速

52

•1960年欧佩克成立

–独立石油公司、新独立国家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 –海洋采油技术、管道运输技术日趋成熟 •“石油武器”:谁对谁? •第四阶段,1973年以来 –中东石油与地缘政治密不可分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从此形成结构性对抗 •1980-88两伊战争 •1990伊拉克-科威特战争 –三次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 •1986

–中东以外地区产油量上升

–依赖进口国节油初显成效;对需求预测并不乐观 •1993

–苏联、中亚石油进入世界交易市场 •1998

–亚洲金融危机负面影响需求 四、石油贸易定价机制复杂化 –期货交易市场的形成 •‘政治升水’ •‘资本升水’ •‘信息升水’ –供求变化、预测 –峰值石油

•跨国石油公司:主业、辅业同等重要 •石油输出国 –产业多元化 –需求安全

53

“亚洲溢价”

•现象:同一时间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同一原油离岸价格不同 –中东(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 –合同中不允许买家改动出口原油的卸货地 •离岸价格=基准价格+ (-)贴水

–销往美国,与WTI的普氏报价联动(5-10天) –销往欧洲,与IPE的布伦特期货价联动(5-10天)

–销往苏伊士运河以东,与阿曼和迪拜的普氏报价平均价联动(30天)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分东方和欧洲两个公式,联动方式与沙特相同 •政治原因

–“七姊妹”石油公司的影响

–出口国不得不照顾美国和欧洲利益

•在复杂的地区国家关系中,不同程度地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或援助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国中,欧洲占2票 –对中东地区而言,亚洲是一个买方市场

•历史上,日本在与中东的长期石油买卖合同中,接受了带有目的地港口的贸易方式

•输往亚洲地区的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价格,以原油价格为参照 •石油贸易能否做到“公平”?

–选择不协调行动的国际/地缘政治机遇 五、中外关系中的石油问题

•1949-1971年,西方国家对中国贸易禁运 –抗美援朝

–西太平洋的反共包围圈 •1964年基本实现石油自给自足

–中国建设现代石油工业历程中苏联援助的政治与经济代价 •1973年向美国的亚洲盟国出口原油 –日本、泰国、菲律宾 •外交和经济收获

54

•1978年起中日长期贸易协定中的原油出口 –资源换设备,2006年期终结 •石油进口,1982(?)年-

–从为调剂国内“北油南运”而进口到弥补国内生产不足 –2000年,进口石油的可获得性开始受到关注 •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2006年,37个国家 •长期供应协定(?) •进口依存度 –是不是一个问题 –有没有安全红线? •原油进口定价权(?) •运输通道的安全性 •战略储备

六、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国内政策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节能降耗

–抑制石油消费的增长

•油价的变化与承担经济压力的公平性 •生活方式的改变 •外交政策选择 –“走出去” –“引进来” 七、结语

•国际石油形势的不确定性将持续是常态 •外交是国内形势的延伸

55

–关键在国内石油消费效益的提高

56

第六讲 世界体系与中国

一、世界体系与“国家的兴衰” (一)世界体系的变迁

 1500 1750 1850/70 1900 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英国 英国  葡萄牙 法国 法国  荷兰 西班牙 葡萄牙  英国 葡萄牙 西班牙  法国 荷兰 荷兰  德国  俄国  美国  日本

 1945 1970 2034?  美国 美国 尼日利亚 中国?  英国 南非  法国 印度  苏联 巴西 阿根廷

 “四小龙”  东盟  中国

(二)世界体系的动力

动力(1)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一直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认为它改变了欧亚关系,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的政治效果是把欧洲与亚洲的关系颠倒过来,因为在中世纪时,欧洲被关在南

57

面不可逾越的沙漠、西边无边莫测的大洋,和北面、东北面冰或森林覆盖的荒原之间,而东面和东南面又经常受到骑马和骑骆驼民族的优势机动性的威胁。欧洲现在出现在世界上,它能到达的海域和沿海陆地增加了三十倍以上,它的势力包围着至今一直在威胁它本身生存的欧亚陆上强国” 生存空间/财富(殖民地/原材料)

“地理大发现”之于西方之意义与“郑和下西洋”之于中国之意义/“西方的”?:中国的火药与指南针

动力(2):贸易与金融

贸易:重商主义 1500-1750

西班牙、葡萄牙(黄金贸易/奴隶贸易) 英国(农业)、法国(工场手工业) 荷兰(中间贸易)

金融:金融和银行业 荷兰的贡献 荷兰的奇迹 欧洲强国 :

(1)纺织业(英国)/印染业(荷兰): 1614-17/47%(产业链) (2)造船业:英国(1300)/荷兰(800)

(3)金融和银行业:银行票据/期货、商品投机、股票、国库券 世界强国:亚洲香料(战略性物资)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荷兰西印度公司(1621) 动力(3):战争

1500年以后,欧洲国家彼此之间竞争更为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它们对欧洲本土霸权的争夺上,而且也表现在它们在领土扩展过程中对海外势力范围的争夺。虽然我们很难统计在1500-1648年之间在欧洲大陆上到底发生过多少场战争,对欧洲人为什么进行扩张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之间的争夺既是欧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它对国家体系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指出的:这150年中,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的斗争,在程度上和类型上都不同于15

58

00年以前时期的那些战争。以往几百年来,破坏欧洲和平的斗争都是局部性冲突,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冲突,英国国王和法国国王之间的竞争,以及条顿武士反对立陶宛人和波兰人的战争,都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进入16世纪后,欧洲的这些传统的地区性斗争都被纳入或者被掩盖在当代人称之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更大的斗争中

霸权

(三)世界体系的历史遗产

“西方世界”与“世界经济”

“地理大发现”之于西方之意义与“郑和下西洋”之于中国之意义/“西方的”?:中国的火药与指南针

民族国家体系:1648

年《威斯托伐利亚条约》

主权国家/霸权国家(荷兰、英国、美国)

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货币、贸易

贸易与战争(两大动力)

二、世界体系与东亚 (一)东亚体系的变迁

 1500年 1511 1895年  以中国为中心

 (朝贡体系) 东南亚 日本(1868)  中国(1840)

 1900 1945 1965-1985 1990s  以日本为中心 “经济帝国”  (军国主义 “四小龙”(1970s)  殖民主义) 东盟(1980s)  中国(1978)

(二)东亚国际体系(1800年以前)

59

(三)制度建设:日本的两个“20年”

日本的三次机遇

10世纪的唐朝中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1868-1895(第一个20年)

(1)完成了国内制度的全面改革 (2)抓住了国际机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第一个黄金周期 英国霸权

国际货币体系(1897年)

1945-1965(第二个20年)

工业变化:彩电、洗衣机和冰箱:1950/0;1960/50%;1970/90%

发展程度(人均GDP):日本/1950=美国/1850;日本/1973=美国/1963(25

年/日本=100年/美国)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 “第二个黄金周期” (2)美国霸权/美日联盟 (3)美国/日本的贸易摩擦:

1965/3.65;1968/10(纺织品);1971/25.17(彩电);1976/38.81(汽车);

1981/133.2(计算机和电讯器材);1985/394.85(日圆升值)

(四)新加坡:20世纪最大的赢家 新加坡数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00美圆/1959年-22000美圆/1999年 国土面积:640平方公里 人口:300万

60

战略自我评价:“60和70年代的冷战时期,在哪一方会获胜还是个未知数时,我们选择同西方为伍。冷战使国际环境更为简单。当时我们的亚洲邻居都反共,所以我们既能享有区域团结,也能享有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国际支持。到了80年代末,我们很明显地站在胜利一边”(《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9页)

开明的“强人政治”与制度建设(1968年10月哈佛之行)

“怎么盖房子、怎么写书,都有专著教导。但是从没见过有这样一本书,教人如何把一群来自中国、英属印度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不同移民塑造成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如何在岛国转口贸易港的传统角色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养活岛上的人民”

“我们新加坡的华人是中国广东和福建等地南方人的后裔,祖先都是目不识

丁、没有土地的农民;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则全留守中原开支散叶。没有什么事情是新加坡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或没法子做得更好的”

(五)东亚“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日本)/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美国) 儒家资本主义(新加坡)/西方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