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清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审美本质

2020-11-29 来源:步旅网
综合学术论坛 看清美 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审美本质 杨 阳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体 现。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意识,对构建艺术审美体系中的社会 不例外,也就是说,它也只能来自客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 物的一种熟悉、反映、判定或评价。它熟悉和反映了一种审美价 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值,具体地说,它应该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 关键词:美的本质;审美价值;社会意识 美价值的一种审美熟悉、审美反映、审美判定或审美评价。 那么,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 绥化学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SJ1 0003 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就在于 它与人之间具有着一种现实的联系或本质上的统一性,即客体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层次。美的本质 主体的统一,这就是审美价值,这实际上也就是美作为一种社会 也是如此。具体地说,美的本质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主要表现 为三个层次,即美的本质论意义、美的根源论意义和美的中介论 意识所熟悉和反映的具体客观内容或实际意义。 三、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意义。 美这种社会意识对审美价值是怎样进行熟悉、反映、判定 一、美是主观的 美是什么?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同意中国当 或评价的呢?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对美的思考就进入了中介论, 代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 因为“一切都在中间环节融合,通过中介过渡到对方”(恩格斯 语),而关于这种“中介”的理论,在哲学界就叫中介论。我认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美,这是人人都知 为,从中介论视界来审阅,客观事物的审美价值符合人作为审美 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 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 主体的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客观事物美,就给予客 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 观事物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定、审美评价,从而美又显著地呈 现出一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本质特征。 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 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一种观念。这实际上就是说,美作为一种社 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对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的审美熟 悉、审美反映、审美判定或审美评价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 会意识,就在于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 复杂的、间接的。具体地说,它要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或 种熟悉、反映、判定或评价。 在历史上,西方很早有人就已从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关系 者说,它要以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为“中介”。审美观念作为人 这个审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审美熟 上提出美是主观的,比如,像朱狄所说,是十七世纪荷兰的唯物 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是主 悉、审美反映、审美判定或审美评价的一种理性熟悉,实际上也 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的观点、意识、看法 观的观点”。斯宾诺莎说: “假如神经从呈现于眼前的对象所接 或意见等等,无疑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具体衡量和实际确认客观对 受的运动使我们舒适,我们就说引起这种运动的对象是美的;而 象美与不美的主观尺度或意识标准。既然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 那些引起相反的运动的对象,我们便说是丑的。”后来十八世纪 对象的审美判定、审美评价以自己主观的审美观念为尺度,为标 英国哲学家休谟,不仅提出美是主观的,是人的感觉或意识,而 准,即客观对象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它 且他“并不完全否认美与客观事物的秩序和结构有关”,也就是 美,那么从中介论意义讲,美就显著地表现为一种客观与主观相 说,不否认美与客观事物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和关系。他说:“虽 统一的根本特点。 然美和丑还有甚于甜与苦,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完全属于感 上述我们从本质论意义上探讨了美是主观的,从根源论意 觉,但同时也须承认:事物确有某些属性,是由自然安排得恰适 义上探讨了美是客观的,即美源自于一种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 合于产生那些非凡感觉的。”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研究在批判地继续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 从中介论意义上探讨了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而把所有这些联 系、综合起来看,对美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就比较具体的理解,即 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为武 器,把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进一步明确地、大刀阔斧地引进 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审 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角度比较全面、系统 美观念对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统一性即审美价值的一种审美熟 悉、审美反映、审美判定或审美评价,在最终和根本的意义上, 和深入地提出了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思想。我认为,对美的主观 论看法上的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 美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 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二、美是客观的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美是从哪里来的?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 [2】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1)04 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 【3】吕荧,《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熟 『4】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3. 悉、反映、判定或评价。社会意识源自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 【5】文杜里著,《西方艺术批评史》,海南人民出版社,1983. 的熟悉和反映,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社 【6】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会生活中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自然也 [7】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也不能进行使用,以免留下安全隐患。其次对使用期限的考虑, 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对城市标识设计的知识性、前瞻性 根据标识的使用时间,有的标识做为短期使用,比如展会会场、 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因此,城市标识设计应规范化统筹管理, 销售现场,有的需要长期使用比如公 标识、道路标识、楼梯 精心打造城市标识系统,以利于城市形象和名城地位的形成与提 标识等。因此需要考虑标识的寿命。临时性标识使用时间短,普 升。如果每个城市都能用心规划和设计城市标识,我们的城市会 通材料基本能够满足使用,只要充分考虑视觉效果和使用成本即 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人性化。 可,长期性标识就要着重考虑材质的使用寿命。还有要考虑使用 场地的选择。根据建筑环境分为室内和室外。由于户外使用时要 参考文献 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取。 …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2 城市标识的灵魂在于创意,创意的内涵在于文化。标识作为 [2]{德}安德烈亚斯・于贝勒导向系统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2 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是城市形象、特征、文化的综合和浓缩, 城市标识设计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使 作者简介 城市旧貌换了新颜,标识的发展更为城市文化锦上添花。在知识 扬帆,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