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既有铁路隧道衬砌裂损的治理

2022-08-15 来源:步旅网
探讨既有铁路隧道衬砌裂损的治理

1 概述

随着铁路建设大潮,我国运营的铁路隧道越来越多。经过数十年的运营,隧道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的诸如隧道衬砌裂损、渗漏水、衬砌腐蚀等类型的病害,尤其是衬砌裂损,是隧道较为多发的一种病害。由于大部分铁路需要维持正常运营,因此铁路隧道病害整治措施既要求安全可靠,又需要考虑在极短的天窗时间内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2 工程概述

長梁山隧道为双线隧道,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与原平市交界处,在恒山山脉南段穿越桑干河和滹沱河的风水岭,南接吕梁山系的云中山脉,隧道走向为北东110°。隧道进口里程为K19+734.7,出口里程为K32+516.2,全长12.7815km。工程自1995年12月开工,至2000年3月工程完工,开通运营。

2.1 工程地质概况

长梁山隧道通过的地层成因以河流相为主,岩性变化频繁,细层理和交错层理十分发育,层间结合强度较低,尤其是砂岩夹的薄层泥岩,页岩,非常容易剥离。长梁山隧道岩层倾角一般为5°~20°,属缓倾岩层,层理十分发育,层面之间结合强度较低,在断层,节理的切割下,拱顶部位易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锥形体或沿层理面,节理面发生剥落,而产生塌方掉块。

2.2 衬砌裂损情况

长梁山隧道范围内上、下行线衬砌存在不同程度的纵裂、斜裂、环裂、网裂、月牙形裂缝等病害,本文选取三处比较典型的裂缝、掉块作为分析对象。

2.2.1 K20+324下行拱顶月牙形裂纹、掉块。K20+324下行拱顶裂纹呈月牙形,长1.8m,最宽处0.3m,缝宽2~10mm,错牙3~5mm。

2.2.2 K26+431~436上行拱腰混凝土裂缝。K26+431~436上行拱腰混凝土裂缝长5m,缝宽超限,并错缝10mm,此处衬砌有脱皮现象(见图2)。2012.08.07现场工作人员对裂缝附近拱腰部位钻孔,结果显示衬砌背后密实,二衬厚度为43cm。

2.2.3 K27+924~930拱顶二衬大面积剥落。K27+924~930混凝土纵裂长6m,错牙50mm,2012.08.04日拱顶裂缝纵向长6m。裂缝严重超限,并有错牙50mm,并掉块0.6m*0.4m*0.1m。根据现场钻孔结果显示,衬砌厚度27cm,衬砌背后脱空20cm。2014.02.10拱顶K27+928~930段纵向两个模版二衬剥落,并剥落防水板,出露初支。K27+924~928段拱顶存在衬砌剥落掉块,局部严重点可见防水板(见图3)。剥落的衬砌厚度为8~20cm。2014.02.18对初支钻孔20cm左右,见初支钢筋网,初支衬砌坚硬。

3 病害原因分析

纵裂主要分布在拱顶及拱腰,多为张拉裂缝,主要由承受较大围岩压力或松散荷载所致,其发生处多伴有隧道衬砌厚度不足缺陷;环裂多为施工缝,非衬砌结构受力所致,但易引起渗漏水,现场调研也表明,隧道渗漏水多发生在环裂施工缝处;月牙形裂缝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月牙形裂缝主要是接缝处施工质量差,衬砌背后存在空洞,围岩松散体掉落,衬砌受集中冲击荷载造成的;斜裂缝主要分布在拱腰位置,其主要由软硬围岩过度造成,隧道衬砌存在较多厚度不足缺陷,也是导致斜裂缝的原因。

4 病害整治原则

既有隧道病害整治处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施工安全,又涉及运营管理安全,病害整治干扰行车正常运营,而短时间的天窗又不能进行大机械、大范

围施工。因此,既有隧道病害整治设计原则可归纳如下:(1)尽量不大拆大改,以补强结构和修补结构缺陷为整治手段;(2)对严重的病害应考虑一次性彻底治理,不留后患,对一般病害整治应确保结构安全和功能使用;(3)对隧道同一部位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病害的情况,应结合几种病害的处理措施,统筹考虑,综合治理;(4)病害整治前应全面、客观、准确地查明病害类型、原因、机理以及根据病害严重程度、病害类型、病害发展趋势研究处理措施;(5)隧道病害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建设、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单位紧密协调配合,根据现场实际优化设计和落实施工工艺,确保设计意图实现。

5 隧道衬砌裂损整治措施

5.1 K20+324下行拱顶月牙形裂纹、掉块和K45+450拱顶月牙形裂缝、掉块 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砂浆+挂网修补处理措施,具体如下:(1)清除所有松动、腐蚀的衬砌部分,清除衬砌表层油污、油漆等杂质及污垢;(2)将该段砼表面凿除10cm,挂设间距为20cm×20cm的Φ8钢筋网一层,并用Φ16的钎钉固定;(3)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砂浆修补掉块和掉角的部位;(4)用抹刀在结构表面刮涂P-32混凝土防护底涂料;(5)将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粘铺在P-32防护底涂料上压平;(6)P-32防护底涂料和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施工48小时后进行P-33混凝土防护面涂料的涂装施工。

5.2 K26+431~436上行拱腰混凝土裂缝、K30+785~791下行拱脚至拱顶斜裂缝

采用锚杆+碳纤维布加固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1)沿裂缝纵向约0.75m间隔施做Φ32自进式注浆锚杆,锚杆在裂缝两侧交错布置,锚杆深入坚硬围岩长度不小于1m;(2)沿裂缝延伸方向每隔150cm采用针管式注浆法,对裂缝进行注浆回填,注浆材料选用水灰比为0.4的加固型TGRM水泥基特种灌浆料,推荐注浆压力为0.3~0.5MPa。注浆前应用封堵胶对裂缝进行封堵,并采用堵漏修补剂进行修补;(3)注浆完毕后,对衬砌表面进行清理,刷水泥基渗透型结晶防水涂料,并贴碳纤维加固层;(4)碳纤维加固层宽度不小于60cm。

5.3 K27+924~930拱顶二衬整体剥落

采用嵌入钢拱架+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砂浆回填修复二衬的处理措施,具体实施如下:(1)清除所有松动、腐蚀的衬砌部分,清除衬砌表层油污、油漆等杂质及污垢;(2)对衬砌损坏段落的拱部采取挂网修补,方案同衬砌掉块处理;(3)对钢架安装拱脚位置,凿出支撑孔洞,深度保证钢座及钢筋完全放进去为宜。拱部限界富余部分可不开凿;(4)每榀钢架分5段安装,安装前应对钢架进行防锈处理;(5)钢架纵向采用Φ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0.5m,钢筋与钢架焊接牢固,凿槽部分通过锁脚锚杆将钢架固定到衬砌中,并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砂浆回填,并对表面采取防护处理;(6)对外露钢架、扁钢刷氟碳漆两遍,再刷一层绝缘漆,且钢架应采取接地措施。

6 结语

由于长梁山隧道每天天窗时间为4个小时,因此需要在实施前做好充分的协调及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对长梁山隧道几处衬砌裂损的整治,消除了衬砌病害,达到了衬砌结构安全的目的,整治措施施工中具有可操作性,可为今后其他隧道裂损整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