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程天第三次课:与运用(二)
古诗积累
龙文教育教师1对1个性化教案
学生 姓名 课题 程 天 教师 姓名 朱红玉 授课 日期 13-04-23 授课 时段 19:00-21:00 专题突破:古诗词积累及应用巩固 1、温故知新; 教学 目标 2、作业讲评与答疑; 3、古诗词背诵检查; 4、古诗词练习巩固及应用。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教学过程:
一、教学衔接(课前环节)
1、回收上次课的教案,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2、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
3、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教学内容
知识点1:答疑与温故知新; 知识点2:古诗背诵检查 知识点3:真题演练讲评 知识点4:古诗练习巩固
三、教学辅助练习(见学案)
四、知识总结
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六、布置作业
教导处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中学生易错点归类 作业布置 一、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O 特别满意 O 满意 O 一般 O 差 学习过程评价 二、 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O好 O较好 O 一般 O差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O 好 O 较好 O 一般 O 差
家长 意见
家长签名:
小升初古诗文专项复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 伤悲 C、 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A 、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A 、花重绵阳城 B、 花重锦州城 C、 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A 、《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A 、 王勃 B、 李白 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 、 汉青 B、 汗青 C、 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是王昌龄的诗句。 A 、 阴山 B、 边关 C、 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 A 、 因为 B、 坐下 C、 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 多少楼台风雨中 C、 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 、 王维 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 、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 C、 《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诗句。 A 、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 B、天下 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 《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 A 、李延年 B 、李龟年 C、李贺
22、“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 )。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23、下面哪一组不是“唐初四杰”中的人物( )。
A、王昌龄、 王维 B、骆宾王、 杨炯 C、王勃、卢照邻 24、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 )。
A、李贺、杜甫、李商隐 B、李白、李贺、杜甫 C、李白、杜甫、李贺 25、被人合称“王孟”的诗人是( )。
A 王维、孟浩然 B王昌龄、孟浩然 C王勃、孟郊 2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28、表达深切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9、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 )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E、庐山
3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E、圣诞节
3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 )
A、白居易《忆江南》 B 、苏轼《水调歌头》 C、李白《古朗夜行》 D、杜牧《秋夕》 E、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F、韦应物《滁州西涧》
32、以下哪一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潮带雨晚来急 E、春风又绿江南岸 F、春来江水绿如蓝 33、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
A、落花时节又逢君 B、朝辞白帝彩云间 C、闻郎江上唱歌声 D、劝君更尽一杯酒 E、青春作伴好还乡 F、山外青山楼外楼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热爱自然 B、人事辛酸 C、报效祖国 D、朋友之情 E、母子情深 35、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 )
A、遇到大灾害 B、干活不努力 C、制度不合理 D、有志难报国 二、填空题(每句2分,共13分)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离别好友的的祝愿。
8、来到瀑布下,仰望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这真是 。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打住爷爷的话: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古人尝尝要面临分别。同样的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 , ”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 , ”表达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 , ”而诗人高适在《别董大》诗中则说:“ , 。”豁达开朗,劝慰勉励,溢于言表。
12、古诗虽然多为描写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涵着深刻道理的诗句。《游园不值》中的“ , ”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无法阻拦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
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 ”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朱熹的诗句“ ,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13、你问我春、夏、秋、冬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 , ”的烂漫;夏,就是辛弃疾惊喜的“ , ”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
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
“ , ”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14、要想学好语文,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陆游所说的那样:“ , ”。
三、请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每题1分,共4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四、填写动物名、植物名。(每题1分,共4分)
(1)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 )肥。
(3) 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才能没( )蹄。 (5)儿童急走追( ),飞入( )无处寻。 五、猜谜语。(每题1分,共5分)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艺术品) 谜底是: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打一自然现象)谜底是: 3、似鸟不是鸟,爱在高枝唱。夸口都知道,其实全不晓。(打一动物) 谜底是:
4、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它,此花开尽更无花。(打一花名) 谜底是:
5、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 谜底是:
六、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题。(每题2分,共8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季 《 》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季 《 》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季 《 》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季 《 》 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季 《 》 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季 《 》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季 《 》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季 《 》 七、写出下列古诗中作者直接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 《墨梅》: 。 《竹石》: 。
《石灰吟》: 。 八、活学活用(7分)
春天,太阳正从江边升起,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漫步在田野里,看到四周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水里,几只鸭子在嬉戏着,真是“________________”啊!柳树在迎风飘动,我仿佛看到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外晓寒轻”的美丽情景。乡村四月里那一派“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的农忙景象深深地感动了我。一阵《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远远传来,多美妙的音乐啊! ,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时,我来到一座花园旁,那伸出墙头的花枝,使我不禁想起宋代叶绍翁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累了,想找个地方喝杯酒,可那个侧坐在草丛里钓鱼的小孩却“ ”。正好有个牧童过来了,我亲切地问小朋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快步向前走去。 九、仿照例子各写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8分)
例:表达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1) 表达思乡之情:
2) 表达朋友之间的情谊: 3) 有哲理的诗句: 4)描写四季的诗句:
十、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
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朝诗人( )。
十一、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庐山: (2)柳树: (3)小草: (4)春雨: (5)西湖: (6)梅花: (7)泰山:
十二、小试牛刀。(8分)
有人说,唐代诗人李白是“仙”。他爱喝酒,被称为“酒仙”;他善作诗,被称为“诗仙”。可是,你注意到没有,李白还有他作为一个平常人的思乡之情、朋友之谊以及爱国之思。你能从他的一些诗中看出来吗?请你以“李白是人”为话题,结合有关诗句,写一篇短文,畅谈你的理解。题目自拟,200字以上。
附加题:1分一个 (后面)
1、“唐宋八大家”为唐代( )、( ),宋代( )、( )、( )、( )、( )、( )。
2、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 )诗歌传统。
3.被称为“初唐四杰”的诗人,除了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还有( )。 4、他的诗歌作品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 ) 。 5、我们把( )、( )、( )父子三人称为“三苏”。 6、那“三曹”指的是(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