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娟
来源:《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10期
摘 要:今天的“廖”姓,源自于先秦时期三个以“蓼”为名的古国。拟以“姓氏”义为基本单位,对它不同的历时层面的有关用字进行描写。文献搜索范围限定于甲骨文、金文、十三经和二十四史。希望通过对这些字料的分析,全面、具体地展示姓氏(廖)①在不同历史时期用字记录的情况和字词关系。
关键词:廖;用字;字词关系
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词语的用字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前沿问题,但历来关于姓氏的研究,多在溯源与文化发掘,极少有人关注其用字情况。所以本文从国族姓氏(廖)用字的角度切入,通过部分实例的梳理分析,探讨其各用字的字词关系。
“廖”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未出现,《说文解字》:“廖。人姓。从广未详。当是省應字尔。力救切。”用来记录过“古国名”“姓氏”。
(1)湖阳,故廖国也。(《汉书,地理志第八上》)
(2)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三国志,蜀志》)
小篆作摩,从字形结构来溯源并没有结果,当从历时用字进行研究,探讨记录国族姓氏(廖)的本字。
一、姓氏(廖)的历时用字描写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和古今学者的考证,一般认为,先秦时期曾经存在三个以“蓼”为名的国家:①位于南阳盆地的蓼国,颺叔安之后嗣,己姓,在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一带;②淮河中游南岸支流史河下游的蓼国,颛顼高阳氏后裔,出于庭坚,姬姓,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③“群舒”之一的“舒蓼②”,出于皋陶,偃姓,位于江淮之间的今安徽省境。、
1963年,山东肥城小王庄一座墓葬中出土一批青铜器,计有鼎2、篮2、鬲2、壶2、盘1、厘1等。其中两件鬲的口沿部位铸有一周相同的16字铭文(图一):.
“器士父作蓼妃篱鬲,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蓼”是国名,此蓼国文献也作颺、廖,当是“《潜夫论》‘己姓之嗣颺叔安,之后和《路史》中‘己姓廖也…。
1990年,湖北襄阳老馆铺发现一件青铜铭文盏,该盏底和器内底均有6行31字铭文,铭文内容相同(图二)‘5):
“唯八月初吉乙亥,蓼子鞘择其吉金,自作鲧鼎,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
在盏铭中,“蓼”是方国或封邑的名称,原不识。邹芙都先生疑为蓼字,刘彬徽先生隶作“萎”。细审原器将该字隶定作蘸,读作蓼,亦指己姓蓼国。
己姓之族是先秦时期的古老部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颺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坛、曹、斯、芈。己姓之嗣颺叔安,其裔子曰董父……”颺叔安,《汉书,古今人表》作“廖叔安”。杜预注:“颺,古国也。叔安,其君名。”
己姓颺国。《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于随、绞、州、蓼伐楚师。”杨伯峻注:“蓼,音了,国名,亦作廖,古为颺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稍西八十里。”《路史,国名纪》:“颺,己姓廖也,今唐之湖阳。”郦道元《水经,比水注》引《竹书记年》云:“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湖阳即楚胡阳县。《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有“湖阳”县,班固原注:“故廖国也。”
换言之,“蓼”“颺”可以记录“蓼国”,但当两者用来记录姓氏时,用“蓼”“颺”都属于假借。《汉书,古今人表》:“颺叔安。”《风俗通》:“古有廖叔安,《左传》作颺,盖其后也。汉有廖類,为巨鹿太守,今衡山、南剑多廖氏。或言周文王子伯廖之后。”颺、蓼、廖都可以用来记录姓氏(廖)。又《故训汇篆》:廖作颺。《中华大字典》:颺通廖。《通志,氏族略》:“廖氏,亦作颺。并力救切。今呼为料。”
1979年3月,河南省文化局会同南阳地区文化局成立丹江水库抢救文物领导小组加强丹江库区的文物考古工作。此次共发掘了大中型春秋楚墓5座,小型春秋墓15座,车马坑5座,汉墓8座,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根据墓葬的分别与时代的先后,把这批墓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M36属于南端的甲组。[6llM36出土的一柄铜戈上,刻有“鄹子妆③之用”5字铭文。[7]45-6
此“鄹”字与包山楚简29、105、116、143、153、154中楚国鄹县的形体结构完全一致,写作霽。‘‘’在今河南固始县城及其以北的北口的北山口古城,是姬姓蓼国故城邑。
简153:口口之田,南与鄹君但疆,东与薤君但疆,北与鄹阳但疆,西与鄱君巨疆;
简154:[啻且]之田,南与鄹君但疆,东与蔆君但疆,北与鄹阳执疆,西与鄱君执疆。
另外,鄹子妆戈器主的氏称与竹简、玺印中的鄹氏、鄹族用字相同,如鄹傾(包山简21)、鄹叔义行戈‘10—1u、鄹族之称[12]183等。鄹氏当是姬姓蓼国后人,国亡后人楚,以国为氏。
《左传,文公五年》:“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此六与蓼都是皋陶的后裔。《路史,国名纪》:“舒蓼,鄹也,楚灭之,武德四年为蓼州。”又《经籍纂诂》:《左传,桓公十一年》随、绞、州、蓼,释文“蓼”本作“鄹”;《左传,文公五年》楚公子燮灭蓼,释文“蓼”本作“鄹”;《左传,哀公十七年》是以克周蓼,释文“蓼”本作“鄹”;《左传,宣公八年》楚人灭舒蓼,《谷梁》作“舒鄹”。从上述文献可知:“鄹”与“蓼”记录(蓼国)时相通用。再如《正字通》:《左传》随、绞、州、鄹四国名,鄒国在义阳亦作蓼,借姓通作廖,按《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湖阳故廖国也,师古曰:廖,《左传》作颶,今考南阳郡无义阳笺误,《说文》泛云地名,非。也就是说当“鄹”用来记录姓氏时,与“廖”相通用。
二、姓氏(廖)不同用字的字词关系与字际关系 字词关系就是从“字”出发,考察字位④先后记录过哪些词项,描写的是相关字与词的关系;字际关系就是从“词”出发,研究某个词项历时被哪些字位记录的情况,描写的是字与字的关系。文献中记录某个义项的不同字形都不是该义项的本字,而是用的通假字或假借字,那几个字形之间对于这个义项来说就是借用与
借用的关系。[13]236故对于该义项而言,这几个字形之间的字际关系就是借字与借字的关系。
蓼,小篆作“甓”,根据“蓼”的字形结构,本义应是指植物名,种类很多,有水蓼、红蓼、刺蓼等。《说文解字》:“蓼,辛菜蔷虞也,从帅翌声。”当是古人使用的一种调料品。
(1)其笠伊纠,其缚斯赵,以薅茶蓼。(《诗经,良耜》)
此“茶”和“蓼”当是两种野草名。
(2)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礼记,内则》)
(3)蔷虞,蓼。(《尔雅,释草》)
此“蓼”当是一种调味品,郝懿行义疏:“《内则》烹焦用蓼,取其辛能和味,故《说文》以为辛菜。”
(4)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左传,文公五年》)
此“六”和“蓼”指的是古国名。又如《汉书,地理志》:“蓼,故国,皋陶后,为楚所灭。”
(5)王曰:“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菲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服虔曰:“蓼太子,淮南太子也。”文颖曰:“食菜于此,或言外家姓也。”师古曰:“蓼自地名,而王之太子岂以食地为号?文言外家姓,近为得之,亦犹汉之栗太子也。”从上可知,蓼太子,即淮南太子。从母姓蓼。故此“蓼”当是指姓氏。
(6)帝高融功,下诏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封融为安丰侯,弟友为显亲侯。(《后汉书,窦融列传》)
此“蓼”当是指古县名。
(7)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诗经,小雅,蓼莪》)
毛传:“蓼蓼,长大貌。”《汉语大词典》:“Lu,长大貌。”此“蓼”是一个形容词,当是“长而大的样子”。
“蓼”字本用来记录“植物名”,后被借用来记录“古国名”“姓氏”“古县名”义。
颺,《说文》小篆作缓,“颺,高风也,从凰寥声,力求切。”从“颺”的字形结构来看,是一个形声字,“凰”是义符,“翌”是声符。“颺”的本义表示“高风”当可信。
(1)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颺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此“颺”当是本义,指“高风”也。
(2)对曰:“昔有颺叔安,有裔子曰董义,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杜预注:“颺,古国也。叔安其君名。”此“颺”当时指“古国名”。
(3)廖叔安。(《汉书,古今人表》)
师古曰:“《左氏传》作颺,同音力周反,又力授反。”
“颺”字本用来记录“高风、疾风”,后被借用来记录“姓氏”。
鄹,《说文》小篆作戮,“地名,从邑翌声。”
(1)楚人灭舒鄉。(《谷梁传,宣公八年经》)
(2)舒蓼,鄉也,楚灭之,武德四为蓼州。(《路史,国名史》)
此“鄹”指的是“古国名”,也应是“鄹”的本义。陆德明在《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中释文:蓼,本或作鄹。在《左传,文公五年》“楚公子燮灭蓼”中释文:蓼,或作鄹。在《谷梁传,宣公八年经》“楚人灭舒鄹”中释文:鄹,本又作蓼。国名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古鄹国,汉蓼县。”鄹即蓼,其地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当地现在仍有蓼东、蓼西之称。
根据“鄒子妆之用”出土铭文,及鄹叔义行戈‘10—1u、戮族之称等出土材料,我们认为“鄹”还表示“鄹氏”,是姬姓蓼国后人,国亡后人楚,以国为氏。所以“鄹”字当是姓氏(廖)的本字。
廖,《说文》小篆怍摩,“人姓,从广,未详。当是省應字尔,力救切”。此“廖”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未出现,应是此字出现的时间较晚。
(1)湖阳,故廖国也。(《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通典》《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著作都认为古湖阳县是古蓼国所在。自古以来,湖阳县(镇)附近还存在着蓼山、蓼水等一系列古蓼国遗传下来的地名,[4]55也同样证明湖阳是古蓼国所在地。故此“廖”当是“古国名”。
(2)六年夏,魏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锺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於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三国志,蜀志》)
此“廖”当是指“姓氏”。
另外,“廖”与表示“痊愈、恢复”义的“瘳”字并无联系。在一些史书中会把两者弄混,如:
(1)其三年十一月壬子,太皇太后诏曰:“皇帝宽仁孝顺,奉承圣绪,靡有解怠,而久病未廖。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畸、汾阴后土如故。”(《汉书,志第六,天文》)
(2)公卿不思助明好恶,将何以救其咎罚?咎罚既至,复令灾及小民。若上下同心,庶或有廖。(《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3)周必大言熹上殿之日,足疾未廖,勉强登对。(《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
(4)天叙在太学时,尝闻父疾,驰六昼夜抵家,父疾亦彦。(《明史,列传第九十一》)
以上四例的“廖”都应作“瘳”,表示“病愈”义,没有“廖”与“瘳通用的情况。并且在《金石大字典》中也有用(瘳)表示廖人印,这明显是误用。
综上所述,“颺”“蓼”“廖”三者的本义都不是指姓氏(廖),而是后借此来记录了姓氏(廖)。所以,我们认为“颺”“蓼”“廖”三者之间的字际关系互为借字与借字的关系。但是,“鄹”是姓氏(廖)的本字,与其他三者的字际关系应为本字与借字的关系。
结语
今天的“廖”姓(严格来说当是“廖”氏),源自于先秦时期三个以“蓼”为名的古国,即“蓼”“颺”“鄹”。“鄹”字当是姓氏(廖)本字,“蓼”“颺”字当是借字。“廖”则记录了“古国名”“姓氏”,今只取“姓氏”义,并只由“廖”表示“廖姓(氏)”。
注释
①我们用加I|来作为区别字与词的符号,I廖|表示一个词语。
②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合称为“舒蓼”,也称“众舒”。
③《浙川下寺春秋楚墓》一书中释为“妆”字,目前古文字学界多隶作“+疼”。
④字位是指结构属性和职用属性相同的字形单位。
参考文献
[1]胡煆,群舒史迹钩沉[J].安徽史学,1986(6).
[2]何浩,楚灭国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10 -11,223 - 224.
[3]徐少华,古蓼国历史地理考异[J].历史地理,1998(14).
[4]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54 - 56,118 -123.
[5]田成方,爨士父鬲、蓼子蒋疆与己姓蓼国[J].华夏考古,2015(3).
[6]郭国权,河南浙川县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集释[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浙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8]田成方,鄧子妆戈的年代、国别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1(5).
[9]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五则[J].江汉考古,1996(4).
[10]邱东联,等,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铭文铜器[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1(8).
[11]王立华,长沙馆藏文物精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38.
[12]施谢捷,古玺汇考[D].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李国章,赵昌平,二十五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土海古籍出版社,1988.
[16]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中华书局,2013.
[17]闵齐饭,订正六书通[M].上海古籍书店,1981.
[18]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9]郭冬冬,《世本,氏姓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0]何余华,汉语常用量词用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5.
[21]武媛媛,数词I三|的用字演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