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
作者:白平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0期
【摘要】传统“标签”主要是帮助人类区分不同事物的工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屌丝”、“90后”、“钉子户”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签化新闻报道有越演越烈的态势。新闻报道的“标签化”不仅扭曲了事实,误导了舆论导向,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针对新闻报道的标签化现象进行研究,并联合其他新闻工作者和外部监督力量共同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新闻报道;标签化;新闻媒体
目前处于信息化时代,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会不自觉地将新闻事件形象化、典型化,影响大众对事件的判断力。过度的标签化炒作只能衍生出多个伪话题,新闻真相往往被媒体所掩盖,导致大众对新闻事件的误解。作为一个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重要社会机构,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是要深层次地去探讨社会的发展方向,秉承审视的态度去报道新闻。
1.新闻报道标签化的类型 1.1特定人群倾向性报道
当前多数新闻媒体在对特定人群进行报道时会不自觉地贴上一些标签,对待特定的人群有失公平。例如在报道山西煤老板形象时都会贴上“暴发户”、“炫富”、“土大款”等标签。一般而言,标签与财富、权力集中的特定人群形影不离,只要是涉及该人群的新闻报道,媒体和大众就会贴上特有的标签。 1.2特定事件报道失真
许多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经常对新闻进行筛选,将一些大众喜欢、饱受争议的新闻片段进行报道,而忽略新闻事实的真相,新闻报道缺乏全面性以及客观性。例如媒体对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装载有狗的大货车并将狗释放或带走的行为称赞为“爱心行动”,而对抢狗后的真实行为报道较少,只报道新闻的一方面,使得特定事件报道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1.3特定区域新闻报道不平衡
新闻报道除了对特定人群和特定新闻事件报道以外,对特定区域也有标签化现象。特定区域标签化是在不全面、不真实、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概括和总结。新闻报道的标签化主要由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以标题的形式呈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主标题或副标题,这种标签化的形式比较直接,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另一种则是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方式比较含蓄,但对大众的影响力却更为广泛和深远。 2.新闻报道标签化产生的原因
新闻报道标签化产生的原因由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构成,客观原因是因为一些社会问题确实存在,但一部分媒体工作者倾向于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呈现。而主观原因分为无意和有意两种,分别以刻板印象和注意力经济理论进行分析: 2.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理论下使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常常将特定的人群和事件先入为主,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或一个群体的概括性看法。在相同外部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人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对某些事件或群体会形成统一的概括,集中化就会形成刻板印象。虽然刻板印象可以简化人的认知过程,但如果个人认识比较僵化,就会形成片面或错误的过度化概括。新闻媒体工作者也难逃刻板印象的限制和约束,在编辑和报道时会受已有认知经验的影响,从而进行先入为主的标签化报道。 2.2注意力经济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的,相反是过剩的,稀缺的是人们的注意力。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人的注意力就显得十分有限,也成为多个企业竞争的焦点,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少新闻媒体采用过度标签化的形式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以保证现有的广告资源。虽然这种做法并非新闻媒体的初衷,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长此以往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平稳健康发展,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 3.新闻报道标签化的矫正 3.1新闻媒体恪守职业道德
要想真正矫正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新闻媒体要恪守职业道德,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不偏不倚,尊重新闻事件的真相,最大程度上还原事实,因为新闻本身就要具有真实性,否则新闻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另外,拓展新闻工作者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也十分重要。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媒体往往会给新闻套上一个夸大、扭曲的标题,增大了大众对新闻歪曲的可能性,影响大众最基本的判断力。因此还原新闻事实和真相是作为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也是开展一切活动的主题和中心。 3.2规范新闻标签的媒介选用机制
矫正新闻报道标签化的另一重要措施和手段就是要规范新闻标签的媒介选用机制,避免以偏概全的情况发生,坚决制止无休无止的炒作,消费大众的注意力。重复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特点,通过多次重复能够加深大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也能起到更好的传播作用,拓宽新闻的影响力。但新闻报道的反复也要控制在一个界限之内,一旦超过这个度事情往往会往反方向发展。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件新闻时多次反复极易引起受众的反感情绪,导致大众对事件产生错误的意识。因此,规范新闻标签的媒介选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目前矫正新闻报道标签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3.3启动大众监督机制
大众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监督的重要参与者,大众在接受新闻的同时进行监督能够有效防止新闻报道的标签化。目前新闻媒体十分注重与大众的互动,充分发挥大众监督对新闻媒体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让媒体与大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新闻媒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为大众监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利用网络能对大众进行更好的监督,实现良好的监察功能和观点加速器的功能,丰富网络的用途。
3.4避免舆论挟持
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了博取观众眼球,对某项事件有很严重的标签化倾向,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丧失了新闻原本的真实性。一些媒体为了附和观众的好奇心理也开始对特定人群进行标签化描述,这些都暴露出了媒体在工作中的不负责。网络时代中的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应当吸取社会舆论的精华,但一定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避免受到舆论的挟持,应当保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被舆论牵制而对特定人群标签化定义。 3.5坚持客观公正立场
新闻媒体应当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不能随意地对任何一件事情定性,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受众负责,也为事件相关人负责。天津许云鹤扶老太反被讹诈事件,在法庭还没判决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报道中就将该事件定性为“彭宇案的翻版”,使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因此,在不清楚事件过程之前,媒体不应自主定义,不能将任何事件标签化,不能为了争取新闻上线时间而盲目报道,要做客观公正的负责任的媒体。 3.6多元化、多角度报道特定对象
新闻报道中对特定主题的阐述应当多角度、多方面,不能过分报道某一对象的缺点和过失,使社会公众只看到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对某一对象产生片面化的理解。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当有多个切入角度,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和偶然事件,要通过全面的分析和报道让受众看到事情真实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避免由于片面报道而让受众对事关群体产生标签化的印象。
3.7选择适当的报道主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徽阜阳是负面新闻的重灾区,“大头娃娃”事件、“白宫”事件、将阜阳推上了风口浪尖,以至于人们对阜阳产生了很多负面印象。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揭露问题,如果对阜阳的负面新闻进行过分的报道将不利于该地区的发展。因此,媒体在选题时应当慎重,提前考虑选题对特定对象的影响,不能盲目跟风,淡化地域倾向,才能抑制观众的标签化心理。 结语
标签化的新闻报道只反映事件的一个方面,不利于公众全面了解新闻真相,另外标签化的风格报道很容易让大众审美疲劳。新闻报道的标签化还不利于社会的对话沟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还原新闻真相,采用多种形式的风格进行新闻报道,坚决杜绝新闻报道的标签化。 参考文献:
[1]郭奇,姚亚楠.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3,30(4):351-353 [2]文秋萍.从“僵尸肉”事件看新闻报道“标签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7):266,289
[3]刘丽.“标签新闻”的符号学分析[J].编辑之友,2014,(6):967-968 [作者简介:白平,大学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