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物权法案例分析

2021-10-10 来源:步旅网


(二)物权法案例分析

一.王某与林某为邻居。1962年王某全家迁往外地,因不知以后是否回来,遂将其四间房屋借给林某使用,并托林某妥为管理。林某自王某离去后,即使用该房屋。1980年林某因儿子结婚需要住房,即将王某的房子整修了一下,并在王某房屋占用的院内新盖厢房三间,共花费1 500元左右。1993年王某因年龄已大,即回老家居住,让林某腾还房屋。于是,林某将王某的原四间房屋还给林某,自己仍住在三间厢房。王某让林某归还厢房,林某称厢房是自己建的,应归其所有,如王某愿意要可以卖给王某。而王某则认为,厢房虽然是林某盖的,但在自己院内,故应归自己所有。何况林某住在自己院内多年也未付过房租,而对房屋的修缮费用他已还给林某。双方争执不下,王某就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林某搬出厢房,归还给他。试问:

(1)试分析本案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

(2)试对运用民法原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甲、乙二人系夫妻,均在A市做生意,2人共同拥有住房1幢、店面3间。二人婚后感情不和,经常闹离婚,因生意不佳,二人于1999年6月将店面租给丙使用,约定租期3年,每年租金10万元。2000年8月,二人因琐事产生争执,甲一气之下前往外地做生意去了。2002年1月,丙找到乙,希望能够续签合同。乙考虑到自己夫妻感情不和,迟早要离婚,遂表示可以,并建议丙也可买下此房,丙询问是否需要经过甲的同意,乙谎称甲早有出卖房屋的意思。2002年3月,二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当即支付房款,双方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2002年5月,甲回到A市,向丙讨还房屋,这时才得知

乙已经将房屋卖给了丙。乙为了独吞房款,趁甲出门不辞而别。试分析下列问题:

1.乙的行为性质如何?并试分析买卖前后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关系。

2.乙对甲是否应承担责任?

三.2009年4月16日,宋某正在家中耕田,被林山县公安局传唤。公安局认为,宋某的耕牛是赃物,应予扣押。宋某申辩,耕牛是买来的。公安局调查后证实,此牛原为陈德所有,2008年12月25日,被王二偷走。王二当天就把牛卖给了刘丕。因为刘丕知道牛是赃物,因此只花了500元。此牛在刘丕家饲养了不到一个月,便再次丢失。刘根拾得此牛,饲养了12天,后又将此牛卖给了宋某。依据《物权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若陈德要求返还耕牛,宋某是否应当返还?为什么?

(2)刘丕饲养耕牛的费用能够要求补偿吗?为什么?

四.甲、乙、丙三人为同胞兄弟。三人父母生前拥有一幢私有楼房,这幢楼房于1996年出租给张某夫妇居住,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2万元,年底支付。1999年1-2月,甲、乙、丙父母相继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于是楼房由三人依法继承。甲、乙均有房屋居住,而丙暂无自己的房屋,办理遗产继承时,把房屋约定由丙管理。1999年10月5日丙将房屋作价给丁,价款为人民币30万元,丁以为丙即是房屋的产权所有权,于是二人签订了合同,丙将房屋产权证书交由丁,二人一并到房产部门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同年11月1日,丙告知张某夫妇其已将房屋卖与丁的事实,并要求张某夫妇搬出房屋。张某夫妇不允,要求购买该幢楼房。后甲、乙得知丙卖房一事,向丁提出异议,遂起纠纷。根

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父母去世后,甲、乙、丙对楼房具有什么财产关系?

(2)丙、丁之间签订的合同有无效力?为什么?

(3)现房屋所有权归谁所有?

(4)甲、乙、丙、丁有无权利要求张某夫妇搬出房屋?

(5) 张某夫妇有哪些权利可以主张?丙应对丁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

五.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将之上交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公示期满无人认领,故通过拍卖行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三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请问:

1.丙可否取得所有权,为什么?

2.戊可否取得所有权,为什么?

3.丁对甲的损失是否负有赔偿责任,为什么?

六.案情:曾大和曾二是亲兄弟,皆是农民且早已分家。2000年11月,二人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六间瓦房和一头母牛。六间瓦房暂时由曾二居住。母牛由两家合伙喂养和使用。后二人发生矛盾,曾大赌气,从此再没有照料过牛。次年母牛生下一头牛犊。曾二喂养两头牛力不从心,加上老母牛又有顶人踩物的毛病让人费神,曾二将老母牛卖给了农民王三。曾大见母牛生了小牛,很眼红但是又恐失了面子不愿与曾二和解,知道曾二卖牛后一直表示反对。

曾二见曾大一直不与自己讲话,便偷偷与曹某签订售房协议,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6间房屋卖给曹某。曾大知悉后表示异议,后曾二答应取得售房款后分给哥哥一半,曾大方表示同意。曾二遂与曹某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曹某当即支付购房款5万元。曹某取得房屋后,又与朱某签订房屋转让协议,约定以5.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朱某。在双方正式办理过户登记及付款前,曹某又与钱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以6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钱某,并办理了过户手续。问题:

1.曾二将老母牛出售给王三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2.王三购买老母牛属于何种性质?王三是否能够取得老母牛的所有权?

3.曾二与曹某签订的售房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4.曹某与朱某、钱某签订的两个房屋转让协议效力如何?为什么?

5.如朱某要求履行与曹某签订的合同,取得该房屋,其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七.村民孙某在耕田时拣到一匹马,并牵回家饲养,同时等待马的证人来认领。事隔一年,仍未有人来认马,孙某也要搬到县城里居住,经人介绍,孙某将马在县交易所以市场价格卖给了邻村的周某,但卖马时孙某并未说明马是他人的。几天后,马的主人李某来找孙某认领马。

[问题]:

(1)孙某在饲养马的过程中,孙某与李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1分)简述理由。(2分)

(2)如果在孙某饲养过程中,马脱逃,但孙某已采取了足够的防护措施,孙某是否应对马脱逃产生的损失向李某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1分)为什么?(2分)

(3)如果孙某拣到马后故意隐瞒信息,意在占有,孙某与李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1分)简述理由。(2分)

(4)本案中,陈某能否取得马的所有权?(1分)为什么?(2分)

八.乙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甲借给乙2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3年后乙归还本金,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另外,乙用自有的一辆汽车设定抵押作为担保,因甲嫌办理登记手续太麻烦,遂未办理登记。后乙无力还款,引发纠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约定,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是否有效?为什么?

(2) 甲乙之间的汽车抵押是否生效?为什么?

(3) 若乙在抵押存续期间想要转让自己的汽车,是否允许?若允许,须履行哪些义务?若不允许,为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