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Z计分模型分析法

2020-04-20 来源:步旅网
(三)Z计分模型分析法 1. Z计分模型简介

1968年,关国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奥特曼利用多变量分析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判别分析,他首先选择了1946年至1965年间33家破产的制造业企业,再通过抽样选取了跟其配对的33家正常经营的企业作为样本,运用22个财务指标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分析筛选,最终建立了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而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著名5变量模型,即Z计分模型。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支持Z计分模型的有效性,企业管理者可运用Z计分模型进行财务分析,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防范财务风险,避免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可利用其评价企业,并可作为投资等相关决策的依据。 Z计分模型的判别函数如下:

Z =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2.Z计分模型应用分析的前期准备

Z计分模型主要用于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可用于判定企业经营的状况,是目前在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型,故本文首先用z计分模型来进行判别分析。先根据z计分模型分别计算三家乳品企业的z值,再按z值对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其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分布状况,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财务失败的可能越小: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股东权益一股本一资本公积)/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的积累水平,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积累水平越高,财务失败的可能越小: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财务失败的可能越小:

X4=股东权益市价/负债总额=(非流通股总股数+流通股)*每股市价/负债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或净产)与企业债务之间的关系,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越高或净资产越高,企业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

X5=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或营运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越高,效果也越好。

(X3中的利息费用无法直接从年报中获取,故以财务费用代替,对结果应无实质性影响;X4中的每股市价以股票当年股市收盘价计算。) b.样本指标数据准备

根据三家公司的财务报表计算得出如下指标:

年份 X1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 资产总额

蒙牛X值计算表 2010 2011

9664.31 10386.50 6238.29 7225.83 3426.02 3160.67 17305.84 20201.69

2012 9847.01 6856.55 2990.46 20915.89 2013

16321.14 18063.33 -1742.19 40339.39

X1= X2 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 X2= X3

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 X3= X4

股东权益市价 负债总额 X4= X5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X5= 年份 X1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 资产总额 X1= X2 股东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 X2= X3 利润总额 0.20 0.16 2433.07 3074.34 17305.84 20201.69 0.14 0.15 1538.10 2060.63 17305.84 20201.69 0.09 0.10

9758.06 11471.05 7547.78 8730.63 1.29 1.31

30265.42 37387.84 17305.84 20201.69 1.75 1.85

伊利X值计算表

2010 2011 7557.61 8727.44 10198.50 12865.80 -2640.89 -4138.36 15362.30 19929.50 -0.17 -0.21 4512.04 6305.47 799.32 1598.65 2653.63 1851.18 1059.09 2855.64 15362.30 19929.50 0.07 0.14 853.62 2136.42

0.14

3745.84 20915.89 0.18 1734.29 20915.89 0.08 12489.24 8426.65 1.48 36001.07 20915.89 1.72 2012 6207.30 11477.90 -5270.60 19815.40 -0.27 7524.98 1598.65 1844.50 4081.83 19815.40 0.21 2086.76

-0.04 4940.42 40339.39 0.12 2228.70 40339.39 0.06

15360.91 24978.48 0.61

43399.99 40339.39 1.08 2013

16467.20 15517.01 950.19 32877.40 0.03

16312.80 2042.91 7538.69 6731.20 32877.40 0.20 3060.38

财务费用 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 X3= X4

股东权益市价 负债总额 X4= X5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X5= 年份 X1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 资产总额 X1= X2 股东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 X2= X3 利润总额 财务费用 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 X3= X4

股东权益市价

-20.71 -49.16 832.91 2087.26 15362.30 19929.50 0.05 0.10 5120.40 8054.70 10850.30 13624.01 0.47 0.59

29665.00 37451.40 15362.30 19929.50 1.93 1.88

光明X值计算表

2010 2011 3107.31 3750.53 2561.92 3817.23 545.39 -66.70 5974.55 7374.01 0.09

2686.79 1049.19 447.84 1189.76 5974.55 0.20 240.96 26.76 267.72 5974.55 0.04 5679.00

-0.01 2834.83 1049.19 454.27 1331.37 7374.01 0.18 240.47 47.12 287.59 7374.01 0.04 5483.00

49.15 2135.91 19815.40 0.11 13249.80 12290.41 1.08 41990.71 19815.40 2.12 2012 4962.24 3959.81 1002.43 9339.30 0.11 4424.67 1225.04 1676.84 1522.79 9339.30 0.16 419.07 64.62 483.69 9339.30 0.05 7467.00

-33.09 3027.29 32877.40 0.09

20127.80 16564.40 1.22

47778.90 32877.40 1.45 2013 6411.09 5948.06 463.03 11568.10 0.04 5023.79 1224.50 1756.14 2043.15 11568.10 0.18 708.33 53.16 761.49 11568.10 0.07

10379.00

负债总额 X4= X5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X5= 3287.76 1.73 9572.11 5974.55 1.60 4539.19 1.21

11788.80 7374.01 1.60

4914.63 1.52 13775.10 9339.30 1.47 6544.27 1.59

16290.90 11568.10 1.41

3.Z计分模型的应用分析

笔者将2010-2013年三家乳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用Excel计算出这几家上市公司四年的Z值及其增长情况,并搜集了6家国内上市的乳品企业计算出该行业的平均Z值及其增长情况。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三家乳业上市公司及行业2010-2013年的Z值统计及增长率表 Z2010 增长率 Z2011 增长率 Z2012 增长率 Z2013 蒙牛 1.76 5.79% 1.86 -6.91% 1.74 -37.68% 1.08 伊利 1.93 -2.47% 1.88 12.89% 2.13 -31.10% 1.47 光明 1.62 -0.62% 1.61 -7.47% 1.49 -4.46% 1.42 行业均值 1.20 5.32% 1.27 7.9% 1.37 -17.57% 1.13 a.蒙牛在可比年度期间,Z值普遍高于光明低于伊利。由10年度增长了5.79%,达到了峰值1.86,但由于2012年度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Z值降低了6.91%,使得2012年的Z值不敌伊利,并于2013年加速下降。虽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增长速度却不及行业平均,体现出现今乳业市场竞争压力大,新兴乳品企业迅速发展的业内态势。

b.伊利在可比年度期间,Z值是三家公司中最高的,同时也大大高于业内平均水平。但是伊利在近四年Z值的变动幅度却是三家企业中最高的,说明伊利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做到逐步调整战略,适时抓住竞争对手的萧条期,于2012年大部分乳业企业减缓发展的形势下,积极提高自身发展,拉开了与蒙牛、光明的差距。 c.光明在可比年度中,发展情况远不如蒙牛、伊利,但仍高于行业平均,说明三家企业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光明的Z值却在逐年下降,尤其在2012年,更是下降了7.47%,和业内均值相比,更是由2011年的高于业内均值0.4缩小至0.1,说明光明的发展脚步开始放缓。但光明在2013年积极改善经营模式,主打常温酸奶及鲜奶,继续主推南方市场,终于使Z值下跌幅度减缓,将与伊利的Z值差距缩小至0.05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