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亲子园教师的能力要求

2024-01-04 来源:步旅网


对亲子园教师的能力要求

如果说蒙氏教师比普通教师要求高,那亲子园教师就比蒙氏教师要求还高。

所以,适合做亲子园的教师,要求很高。

一、基本能力

1、爱——感受爱、传递爱的能力

亲子园的核心使命是传递爱。

一方面,教师必须心中有爱,内心阳光,享受生活。

所以,要求亲子园教师像只快乐的小鸟。那些心灵受过创伤、活得很辛苦、愁眉不展的人不适合。

同时,教师还要具有传递爱的能力,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每天至少三次拥抱宝宝。

所以,要求教师活泼、外向,勇于表现自我。那些内向的、严谨的教师不适合。

对亲子园教师的能力要求

2、跪坐

亲子园教师每天上课时间都要跪坐,这样便于和宝宝交流。长期跪坐,相当于练习瑜

伽,会让整个人气质变得非常好。

对那些年龄比较大,腿、腰椎关节不好的教师,显然不合适。

对亲子园教师的能力要求

3、肢体语言

亲子园的宝宝是动作思维,亲子园的教育是动作教育。

教师的教具操作演示、手指谣、操节、按摩操等教学活动,都需要靠教师的肢体语言来诠释。一节课下来,运动量是很大的。

那些年龄比较大、体力不好的教师,显然不合适。

4、语言能力

亲子园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提供标准规范的语言环境,是我们的任务。

亲子园教师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言有节奏感;同时还要注意目光和宝宝交流,让宝宝看到自己的口型,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重复重复,保持互动。

5、音乐素养

音乐是亲子园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音乐,来为教学服务。

所以,教师必须要听大量的音乐,节奏感强,熟悉各种音乐风格,熟悉0-3岁及幼儿

园使用的主要音乐,了解奥尔夫、妙事多等音乐教育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亲子园的音乐,大多时候都是清唱,不放伴奏,不弹琴,这样便于随时调整音乐的节奏,和宝宝互动。

所以,教师的唱歌能力,主要体现在清唱方面。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增强音乐节奏感。

6、学习能力

一方面,亲子园发展历史很短,相关资源信息少,缺乏系统的学习体系;

另一方面,亲子园处于点状发展,同行交流少。

所以,亲子园做起来很累。

亲子园教师必须注意搜集一切能搜集到资料,加强研究,而不能自我满足;同时要加强和同行的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提升。

亲子园内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拟定一个园本课题研究的方向,一个个解决问题。

比如“如何做好唱名环节”、“如何做好家长接待”等,让我们踏着一个一个的小台阶,不断进步。

7、科学儿童观

科学儿童观是我们从事亲子园工作的出发点和必备素质。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幼儿园教育,科学儿童观的贯彻落实还存在许多问题。

亲子园,因为有家长的参与,对我们的儿童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敬畏儿童生命,相信儿童具有生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个生命系统,并且优先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是我们亲子园教师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和信仰。

教师必须拥有一颗童心,拥有“仰望星空”的激情与追求,无限接近宝宝的生命状态;

正如山东师大丁海东教授指出的那样:宝宝成长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必然需要我们对儿童生命和成长满怀万分的虔诚与敬重”。“在教育中敬畏儿童的生命,是现代学前教育的一种专业精神和信念”。

对亲子园教师的能力要求

二、管理能力

1、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头发、衣着、言行、时间。

要求亲子园教师拥有较强的内省力、自制力与秩序感。

2、管理家长——管理家长的情绪、衣着、教育行为,支援到家长。

比如天气刚变冷,许多家长迫不及待地给宝宝穿上厚厚的棉衣,我们可以指导家长照

顾孩子穿衣的要点:裤子少穿,上衣必穿背心、马甲保护腹部,便于活动,还不易着凉。

比如每次活动结束的时候,要布置作业,将亲子园的学习内容延伸到家庭里,管理家长在家的教育环境、教育行为。

……

这就要求亲子园教师具有很强的语言交流能力、育儿知识和亲子教育理论素养。

3、管理环境

亲子园教师每天都要精心准备环境,成为家长活动宝宝学习环境的提供者。对环境的卫生水平、教育要素、秩序、美感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亲子园教师的秩序感、美术素养要高,眼里有活,反应灵敏。

4、管理课程

每天都要精心准备课程,教具演示、手指谣、游戏、操节等,每天要上的课都要提前演练好,两名教师相互分工配合。

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小结,探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管理课程的能力。

三、综合素养

1、母性的光辉

要求亲子园教师具有母亲般天然的对宝宝的信心和爱,对宝宝的各种反应很敏感,关注宝宝的表现。

要求培训的时候就增强爱心,让宝宝能时时感受到我们的爱,产生安全感,喜欢我们。

2、教师的专业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在理性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方法

3、医师的洞察

对宝宝的体格发育、饮食、衣着、生理变化非常敏感,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家长关注、照顾好宝宝。

4、心理的把握

及时把握宝宝及家长的心理现象,了解宝宝情绪情感变化的规律,及时干预引导,促进心理健康。

5、营养的搭配

对宝宝及家长卫生保健饮食提出合理化建议。

6、社会的阅历

把握人心、人性,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之间、家庭内部的和谐指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