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工区级配碎石试验段报告

2022-10-27 来源:步旅网


k13+600~k13+800级配碎石垫层

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k13+600~k13+800左幅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全长200m。位于齐心庄互通煤矿路跨线桥西,考虑运输方便,粒料由一工区供应,级配碎石垫层宽度为14.39m,厚0.18m,共需级配碎石518m3。

二、人员组织

我项目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了合理组织,安排情况如下:

总负责:李袁宗 现场总负责:邢增楠 技术负责人:王彪 试验负责人:王庆利 安全负责人:李占 拌和站负责人:孟凡永 拌和设备操作人员:金旺

试 验 员:张帅(摊铺现场);左文良(拌合场) 摊铺现场负责人:赵国忠

劳务人员:参与施工的劳务人员34人。

三、机械组织 WZC600拌合站1台

1

250kw发电机组一台 50型装载机6台 自卸汽车25辆 洒水车2辆

VOLVO摊铺机1台、ABG423摊铺机1台 22T振动压路机2台 宝马20T双钢轮压路机1台 四、材料组织

级配碎石拌合场设在k8+000主线左侧,现场储备碎石120000m3,其中石粉50000方、5-10mm30000方、10-20mm30000方、10-30mm10000方。经项目部、驻地办、总监办现场取样符合规范要求(详见试验报告),可用于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

五、施工参数及工艺 1、级配碎石配合比

(1)石料。碎石选用优质碎石集料,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碎石由4种粒径规格的骨料组成,实行分仓配料。按10-30mm、10-20mm、5-10mm、粗石粉分级,然后按比例掺配。碎石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

(2)混合料组成设计。项目部实验室按规范或设计推荐的比例进行混合料配比方案试验。并报驻地试验室批准,确

2

定配合比设计为10-30:10-20:5-10:0-5=16:32:27:25,最大干密度为:2.383g/cm3,最佳含水率为:5.0%。

2、确定松铺系数

按照试验室确定的最大干密度计算松铺系数为1.3,松铺厚度为23.4cm。

3、施工工艺 路基检测、验收 级配碎石试拌 级配碎石拌和、运输 级配碎石摊铺 级配碎石碾压 不合格 检测各项指标 报检、整理形成成果 洒水养护2天 级配碎石摊铺施工工艺流程

4、混合料拌合

(1)下承层准备工作

3

复检路基顶高程、宽度、纵横坡度、边坡和平整度均符合要求。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土、杂物),并洒水碾压,保持下承层湿润密实。

2、混合料拌合

(2)拌合设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拌合场集中拌和,拌和机具由WZC-600型,实际拌合时控制出料速度为450T/h。ZL50型装载机6台交替上料。

(3)原料输入。按照按10-30mm、10-20mm、5-10mm、粗石粉分级要求分别入仓,通过电脑控制,进行掺配,然后通过皮带输给拌缸。水采用水称控制直接输入拌缸。

(3)试拌。先检查集料的含水量,根据设计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含水量、级配满足设计要求,混合料筛分和含水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正式生产,并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对含水量进行调整,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运输的最远距离为10km,运输时间为0.5小时,运输车辆总重不超40T,车辆进行覆盖避免含水量损失和扬尘污染。

4、测量放样

在碎石路基层上恢复中线,埋设控制桩,每20米设一中桩,同时放出对应断面的边桩。两侧采用钢钎挂钢绞线,

4

中间采用导梁控制摊铺厚度和高程。水准仪现场实测下基层高程,用水稳顶面设计高程,减去下基层高程得其高差后,按1.3系数计算。

5、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两台摊铺机(VOLVO、ABG423)梯队式摊铺,摊铺机使用传感器沿钢绞线和导梁自动找平,松铺厚度为23.4cm,(松铺系数为1.3),在摊铺混合料前对培土小埝的培土踩实,以免施工中掉落在下承层顶面,造成夹土层,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摊铺前对下承层清理干净,保持下承层的湿润状态,中间设5米长的铝合金直尺,调整两台摊铺机熨平板振捣幅度一致,两台摊铺机前后间距小于15m,纵缝搭接10cm-15cm,摊铺速度为1.5m/分钟。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料“窝”,并用新拌合料填补。

6、碾压

配备22T振动压路机两台、宝马20T双钢轮压路机一台。 碾压时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静后振的原则,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相邻两轴压要重叠1/2轮宽,碾压过程中不能在工作面上调头,为了达到的更好的压实效果,特采用两种机具组合,具体工艺为:

初压:震动压路机静压两遍,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且每轴的终点要呈阶梯式,每梯不小于0.5m。

5

复压:用22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轻振2遍。

用22T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重振n遍

终压:用双钢轮压路机赶光收面。 碾压段落长度:50m。

级配碎石试验段每层组合按照“稳压1遍+弱振2遍+n遍强振(n=3、4、5、6……)+静压1遍”进行,弱振两遍后和每强振n遍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并记录各项原始数据,直到压实度满足压实标准不再增长后终止。

7、检测指标

(1)高程:纵断高程检测4个断面,共计8个点,合格率为100%。

(2)横纵向平整度检测40处,最大值为4.1mm。 (3)压实度共检测40点,第六遍分别为:99.0%、99.5%、99.5%、99.0%。

六、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取得预期目标,项目部成立了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李袁宗

副组长:邢增楠、王庆利

组员:王彪、赵彦明、张凤新、张帅、赵国忠 七、安全保证措施 6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作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风气,严禁违章作业。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做到各级领导、业务科室、项目负责人、作业班组的安全责任明确。设置项目专职安全体系检查人员,坚决贯彻有关规章制度,消灭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根据各工种、各工序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实行奖罚制度。

4、严格按施工组织组织生产。避免因安全制度不落实而盲目施工的现象出现。

5、做好开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工序开工前进行专业安全技术交底,经过考核,持证上岗;坚持每天班前安全教育,收工后安全评议制度;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牌,明确安全责任人。

八、试验段成果总结

根据试验段施工总结出的技术参数有最佳级配、最优含水量、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技术参数。

下面说明各项参数的确定:

最佳级配的控制:按照驻地办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混合料

7

的试拌,对混合料进行筛分,确定级配曲线,经过现场取料筛分施工配合比满足驻地办批复的配合比设计为10-30:10-20:5-10:0-5=16:32:27:25。

最优含水量的控制:根据试验检测数据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为:2.383g/cm3,最佳含水率为:5.0%,在施工过程中经检测级配碎石的含水量为5.5%,满足了施工前确定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范围以内的要求。

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施工总结出来的松铺系数为:松铺23.4cm,压实厚度17.6cm,松铺系数为1.33,松铺23.4cm,压实厚度18.3cm ,松铺系数为1.28,平均松铺系数为1.30。

碾压遍数:稳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静压1遍,压实度检测合格。见试验检测报告。

根据以上试验数据结果,从达到验收标准和提高机械效率出发,确定以下施工工艺:

1、级配范围满足批复的组成设计,即10-30:10-20:5-10:0-5=16:32:27:25。

2、压实遍数控制在为6遍:双钢轮稳压1遍+22t震动压路机弱振2遍、强振2遍+双钢轮静压1遍(表面密实、消除轮迹)。

3、松铺系数为1.3时,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为1.5-2m/分钟、夯锤在1.5左右。

4、含水量根据现场温度和运输距离进行调整,控制在8

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范围以内,并对车辆进行覆盖,避免含水量损失和污染。

通过对试验段各项技术参数的总结,说明机械设备、人员配置和施工工艺合理,为以后级配碎石垫层大面积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九 级配碎石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时级配碎石拌合料含水量应控制在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范围以内,当含水量偏低时,适当洒水,含水量一般以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为宜。现场另选取两组含水量作为验证参数,进行比较验证。

2、级配碎石碾压时,各碾压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碾压后的压实层面不得有明显的轮迹,并不得有松散、起皮现象。

3、纵向接缝为保证段落连续和不出现冷接缝,摊铺机在当天铺筑结束后不抬板,摊铺机后2-3米采用压路机静压1遍,第二天施工时用人工将其翻松、补水,与第二天施工段落同时碾压。

4、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应在2天内每天进行洒水养护。

5、进行级配碎石施工前,必须对路基进行浇水湿润,使上下两层紧密粘结。

6、施工完成地段宜禁止车辆通行,尤其是大型车辆。无

9

法禁止时必须限速。

附件:

试验检测资料汇总表 检测试验报告。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