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与金融产品创新
摘 要:农村商业银行牢固竖立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思想,紧紧抓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这个突破口,通过积极不懈的努力创新,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电子渠道、贷款方式、服务方式等创新,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着力缓解农民融资困难,使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关键词:农商行 服务“三农” 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长期支持“三农”经济的金融机构,一直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金融需求日益加大,现有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对金融业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也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传统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有效服务“三农”领域的金融产品创新,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城乡业务的不同特点,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渠道、贷款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地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一、电子渠道创新
随着电子渠道逐步拓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产品传统服务的延伸,使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客户深感足不出户的
金融服务。
(一)电话银行创新
电话银行是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型产品,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创新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宽服务种类,将电话银行打造成为集交易、理财、营销和客户服务于一体的普及型金融服务渠道,可为外出务工的农民排忧解难,不但满足务工者的汇款及时,而且对银行而言,把监柜压力化解在了网点之处,使网点的客户“分流”变成了提前“引流”。
(二)网上银行创新
网上银行是以银行的信誉、信用和基本功能为平台,延伸出来的虚拟网点。随着农村文化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很快,农村网民队伍与日俱增,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为农村商业银行面向“三农”发展网上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发展空间。
1、业务整合,推进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只有把握住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把传统的银行业务与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突破传统银行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服务空间。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并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新品种。例如,网上销售、网上或电话客户服务(如通过网上、电话申请信用卡)、客户远距操作及结算(如电子信用证)、网上产品资讯服务(如网上查询存贷款利率)、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现金产品(如电子货币)等。对传统金融工具进行电子化改造,提高这些业务的办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收益水平。例如,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电子承兑汇票、电子信用证、电子抵押担保等业务的开发与运营,
不仅会给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更能服务三农,为农村经济市场开拓出广阔的天空。
2、精诚合作,增值服务
凭借目前的客户资源优势、资金存管优势、支付体系优势,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协作,为农户提供包括基金、保险、证券、担保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和低廉的费用优势,广泛吸收开展金融服务,触角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凭借网络利器,共同向农村广大农民提供高水平、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三)手机银行创新
手机银行是电子银行业务的新型产品,手机银行发展即将达到创新“起飞期”,进入快速扩散阶段。在银行的信用、支付的便利性及信用卡消费的移动远程支付优势下,随着农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新一代农民对移动金融服务的需求更旺、要求更高。农村商业银行为满足需求,提供一流的移动金融服务,在原有短信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推出贴膜式手机银行业务,可为新一代农民进行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捐款、缴费及消费支付等,打造独特的农村金融服务。
(四)自助银行创新
充分利用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优势,在确保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托全国农合系统实现联网运营和“万通卡”的发行,扎实推进自助机具进乡入村。设置附行式、离行式自助银行服务网点,安装存取款一体机,利用“居家银行”设立小额便民服务点,
布放移动式POS机具,为农村提供日常消费、贸易结算,为农民享受就近、便利的金融服务提供基础平台和载体。
二、贷款方式创新
(一)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全面提高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在信用户、信用村评定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户建档工作,建立建全农户信用和经济信息档案,对守信者开辟信贷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失信者给予必要的制裁。
1、拓宽范围,提高额度
在现行小额信用贷款只对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基础上,将种养业大户、加工业、运输业、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所需贷款都纳入小额信用范畴,同时要根据地域异、生产规模、产业特点,合理确定不同的小额信用贷款限额。这既符合农民生产经营需求,又有利于农商行贷款营销,增加收益。
2、期限灵活,动态核定
打破“当年放贷、当年清收”的常规,要根据农户生产季节特点、产业周期,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将农户贷款与银行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3、减少环节,提高效率
简化农户小额信贷程序,对重点客户和优质客户实行发放与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相结合,对信用好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化、利率优惠、制度放宽、手续简化的激励机制。在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同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一些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纯创新类金融产品,盘活各类资源,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探索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等,这有利于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三)加快“阳光信贷”工程建设,推行涉农金融业务产品的流程、价格、贷款公开制度,稳步推进农户贷款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着力打造一个简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的信贷支农服务平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三、服务方式创新
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和涉农理财业务等,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一)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机构,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这是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投放金融产品的桥梁,是农村社区信用组织、担保组织、融资组织的协调管理机构。通过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站方式,贯通农村的金融服务通道,使农民需求及时变成金融产品。
(二)鼓励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代理适合农业发展的保险销售业务,充分发挥保险对农业和涉农信贷的补偿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涉农贷款风险。协调建立信贷资金与保险资金的对接机制,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寻找信贷与保险的对接点,发挥保险与信贷的强农惠农合力。
(三)理财产品作为新兴财富管理工具,市场十分火爆,理财产品的繁荣景象正从城市扩展至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理财知识储备和对市场的了解,已经有足够的资金能力购买部分涉农理财产品。农村商业银行利用网点深入城镇、乡村的优势,宣传推广到位,得到农民认可,使农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业的银行代客涉农理财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电子渠道、贷款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并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充分发挥网络和系统优势,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提供外汇、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理财等高端产品,为“三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使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农村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取得农村经济和自身效益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怡.沙县实践可持续、易复制、易推广[J].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2(15).
[2] 孙程程.农村信用社支农困境及纾解之策[J].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2(17).
[3] 韩明,姜洋.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特征与趋势[J].中国金融杂志社,2012(17).
[4] 吕妍,吴耀祥,黄忆寒.农户贷款不再难[J].中国金融杂志社,2012(15).
[5] 李冰洁.银行竞相争夺农村市场 涉农理财产品存疑[N].农村金融时报,2013-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