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税总公告2011年第25号:新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办法有8大亮点
为进一步做好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 《关 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办法》,国 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年第 25 号)。《办法》共分八章五十二条,分别对申报管理、 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 和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 2011 年第 25 号公告重新制定了《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原2008 年1月1 日起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 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 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 号)、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10]196 号)文件同时废止。研读这一文件,笔者认为新《办法》有以下 8 个亮点。
亮点一:资产损失范围扩大
新《办法》将资产损失范围扩大至无形资产损失、各类垫付款、企业之间往来款 项损失、不同类别的资产捆绑(打包)出售损失、企业自身原因及政策原因而发生的资 产损失、因刑案原因或立案两年以上未追回资产损失等其他各类资产损失。办法没有 涉及的资产损失事项,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也 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这样就把原来 88 号文件未列明的无形资产、其他应付款等 损失均包含其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争议。
亮点二:自行申报扣除及审批制改为申报制
新《办法》由原来的自行申报扣除和审批扣除改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扣除。征收管理上的重大改变,即都要报备,如果出现问题,责任在企业,税务机关有追查的权利。企业应特别注意《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 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亮点三: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的概念性界定
不是所有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都是法定可以扣除的资产损失。新《办法》明确, 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是企业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资产损失。法定资 产损失强调实际发生或未实际发生但符合办法限定的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 年度可以在税前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
亮点四:增加以前年度未报损的处理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772 号)废止,新《办法》规定,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 年税前扣除的,应做专项说明进行专项申报扣除。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特殊原因(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 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明确多缴税款的处理方式只能是抵扣而不能退税。追补后发生亏损的处理方法,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 所得税税款,多缴税款只能抵扣。
亮点五:增加了汇总纳税资产损失的管理规定
新《办法》规定,分支机构要双重报送,即要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又要向 总机构报送。总机构对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以清单申报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 进行申报。
亮点六:对报送资料细节的修订
新《办法》强调计税基础资料报送要求等。对各类资产损失确认证据提供时的具 体要求进行细划。明确假币没收可以作为现金损失扣除,而不是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 出不能扣除。
亮点七:增加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资料要求
新《办法》规定,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 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 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亮点八:办法适用 2011 年汇算清缴
25号公告自2011年汇缴时适用,企业应在平时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2010年汇缴适用此前的规定。
来源:2011 年 4 月 20 日中国税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