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茹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
李玉茹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院本文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对江苏苏州渭塘———世界珍珠荟萃之地进行了访察、分析,针对蚌埠市珍珠产业眼下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蚌埠珍珠养殖属于淡水珍珠养殖范围,品种单一、规模膨胀、行业内部管理不明确、养殖,加工技术存在落差、跟不上现阶段市场需求、销售渠道传统,宣传力度不足等或多或少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未解决的问题、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可行的销售通道,我们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以利于蚌埠珍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院蚌埠;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
蚌埠,坐落在皖北平原,淮河岸边。自古以来盛产珍珠,故又称珠城。1947年年初蚌埠经过城市环境建设经济快速发展改为蚌埠市,而这其中,推动经济大发展的就是蚌埠著名的珍珠产业发展,因为珍珠,蚌埠在安徽省闻名,到目前珍珠产业的发展已形成养殖、培育、经营、发展为一体的产业链组织,井然有序的发展着。
1蚌埠珍珠产业形成尧发展的因素
1.1有利的地理位置。全国重要的枢纽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大,素有两淮重镇之称,是沪宁的咽喉。不仅如此,蚌埠是跨越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拥有淮河第一大港口之称,也是京沪高速铁路所在地,同时现在在建的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埠,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在蚌埠设有分点。
1.2有利的科技发展。珍珠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蚌埠整体的发展速度,政府加大对珍珠产业的开发,积极推动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投身于新技术的研究中,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对新科技的开发及应用,总结完善传统技术,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应用。通过科技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养殖,使珍珠产业不断完善。
1.3有利的人才支持。蚌埠珍珠产业从起初的养殖开始,都是清一色的农民,没有单独搞科研的人士出来专业培育珍珠,所以,从不懂开始,逐步摸索,不断试验研究。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目前形成了大批熟练工人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专家队伍为一体的优秀团队,他们提供专业技术理论,发展创新意识,为蚌埠珍珠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1.4有利的宣传开展。品牌的建立与推广是蚌埠珍珠产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对此,市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宣传服务平台,加大珍珠产业的发展,扩大蚌埠珍珠产业在国内知名度。加大媒体合作力量,开展品牌营销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蚌埠珍珠。
1.5有利的政府支持。市委市政府重视蚌埠珍珠产业的发展,在政府补贴、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给珍珠养殖户和珍珠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从而减轻负担,使珍珠产业持续发展。
1.6有利的市场快速拓展。自珍珠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加大与主要珍珠企业的合作,拓展国内市场,不断提高蚌埠珍珠产业的知名度。
2蚌埠珍珠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初步探究
2.1技术不成熟,科技含量低问题及对策
蚌埠珍珠养殖水面4000余亩,养殖珍珠20多年。目前来看,产业技术依旧属于传统技术,现代高新技术含量较低,与其他地区先进技术相差甚远,技术设备落后,加工质量粗糙,样式单一。使得珍珠降低档次,极大影响了蚌埠珍珠在国内的名誉。其原因无疑是科技的发展没有跟上步伐,加工技术没有得到及时升级,科技创新战略没有得到巩固发展,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借鉴。
针对珍珠产业技术缺乏的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对策值得考虑:一方面要立足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定是要建立在总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养殖,选择并改进品种,我们应有计划地发展珍珠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引进先进的插核技术和加工技术,和其他地区优秀的珍珠养殖基地建立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2.2市场开发不足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富裕的人越来越多,对奢侈品的购买欲望不断加大,珍珠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不断提升地位。然而,在中国,很多人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消费能力也比较有限,而珍珠作为传统的装饰品,它的消费对象群体大致在三十到四十五岁之间。蚌埠珍珠发展到今天来看,商家通常是靠珍珠的情感基础、市场的自然轨迹来进行销售的,和其他地区的的珍珠产品比较,蚌埠的珍珠市场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积极拓宽市场,珍珠的生产厂家可以把销售地点设在山下湖珍珠交易市场,同时通过授权和相关经营单位签订协议进行市场销售。
第二,开拓年轻人市场,使珍珠的消费群体实现多元化,所以,要求珍珠深加工方面要精细,具有创新元素涵盖在里,努力实现珍珠产品的创意化和趣味化,吸引年轻人的眼光,扩大消费市场。
第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把珍珠做精做细,提高珍珠产业的美感和质感,满足不同人群的购买需求。
第四,对于珍珠组合样式要创新,市场上常见的红绳串珠方式要加以改进,可以编绳串珠,用链子串珠等创新方式进行改进,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3管理的缺乏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政府部门没有对珍珠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且方式方法也都不到位,社会性的行业组织也没有壮大起来。蚌埠的珍珠现在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养殖层面上,生产、经营无序、无度现象严重。目前珍珠生产的养殖场几乎都是各自为政,珍珠流通、销售的主体是个体户。他们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个体户毕竟实力单薄,经不起市场的风浪,难免随着行情时沉时浮,时好时坏。一些为了摆脱困境、追求暴利,随意提高价格,甚至以假乱真,最终造成了秩序紊乱,珍珠行业萧条的现象。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参考:
一是从生产者的长远利益来看,统一规划,合理进行布局,适当控制珍珠的生产规模和供给量,才能保证珍珠作为珍品的价值所在。我们的目的是要把珍珠做精做细做得有创新。如果,盲目的扩大生产,不仅浪费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大量的资金也会跟着流失,导致大量次质珠充斥市场,降低经济效益,这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加大珍珠产业的灾难风险,会使珍珠产业走向滑坡。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珍珠产业管理规划,以及开发和保护政策。成立有权威有活力的行业商会,来对珍珠产业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销售。
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的投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珍珠的开发投入,加强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环境的治理、保护,使珍珠养殖业走向依法开发、规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4企业内部制度问题及对策
现在,蚌埠珍珠企业还存在内部制度还不完善,而且用人并不合理,管理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就约束了蚌埠珍珠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用人的方面,许多工作人员与上层管理人员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不从技术方面考虑,降低企业的发展速度,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参考:
一是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要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科学领导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努力实现在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人性化。
三是要立志于调动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鼓励工作人员学习,不断进取。
2.5宣传力度不足问题及对策
珍珠产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宣传,只培育珍珠,仅靠周围身边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全面宣传。宣传手段不只是口头传送,现在科技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建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不出门得以知天下。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参考:一是建立珍珠服务宣传平台。建立以蚌埠珍珠为主题的网站,为蚌埠珍珠产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根据不同时间段,开展珍珠节、展销会、洽谈商会,加大对蚌埠珍珠产业的发展。二是定期举办以蚌埠珍珠为主题的歌舞活动,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2004年广西北海珍珠节以珠为媒,以珍珠为平台,以南珠文化为主题的第四届珍珠节正式拉开帷幕,采取全新的办节和运作方式,即珍珠节由北海市政府举办,北海各有限公司、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使珍珠节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节日。1000多名中外嘉宾云集北海,100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聚焦北海,增进海内外对北海的了解和认识,扩大北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北海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让北海走向世界。2015年,蚌埠在新区建立了蚌埠珍珠坊,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家来到蚌埠投资,使蚌埠珍珠加大了宣传力度。
以上问题充分证实蚌埠珍珠产业需要进一步改进。随着人们对珠宝消费理念的转变,蚌埠珍珠产业将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政府、企业和社会如能顺应潮流,积极应对,有效提高珍珠质量,优化市场结构,相信蚌埠珍珠产业将是持续发展的蓬勃产业。
参考文献:
[1]张莉.世界珍珠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2002,26(11):11-13.
[2]庞许明.黄庆锐.贾友宏.石坚.李芳.广西珍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2011,3(29):104-108.
[3]傅萍.诸暨市山下湖珍珠产业发展问题初探.现代经济,2008,11(7):48-89.
基金项目:
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蚌埠地区珍珠产品的包装开发计划”(AH20141130505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玉茹(1993-)女,安徽阜阳人,学士,蚌埠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主修专业:视觉传达平面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