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与硅谷: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比较及借鉴
2020-10-07
来源:步旅网
协同创新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国际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是符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适用于 硅谷在协同创新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 高新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 何积极联合双谷(光谷和硅谷)的科技创新力量, 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基于美国硅谷与中国光谷(东 有效聚集双谷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双谷的协同 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差异比 创新模式等[41。 较,深入探讨光谷对硅谷协同创新机制模式借鉴,并 从硅谷模式中总结成功经验,应用于光谷的建设中, 国内外围绕协同创新的研究逐渐增多,从国内外 现有的研究看,对产学研合作以及协同创新研究经验 的研究少;研究视角侧重科技企业内部与国内的协同 创新,国际协同创新的研究少[5]。 构建光谷与硅谷协同创新利益主体联盟、搭建协 同创新平台,从而打破行业、地域、部门的界限,有 搭建硅谷与光谷的协同创新平台,将中国光谷打造成 总结多,机理探讨少;微观层面的研究多,产业层面 像美国硅谷一样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一、硅谷与光谷协同创新平台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 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形势下党中 效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组织能力 ;通 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 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 2011年的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 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聚 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协同创新。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实践,也是依靠 合,构建起完整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区 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和环境,构建国际问科技协 个复杂系统 。基于文献研究构建一个科技协同创新 庆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正式提出“协同创新”:要积极 同创新机制模型。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合作创新是一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 机制模型。这一模型包含了国际开发与合作部门、政 创新的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 府部门、金融机构、专业协会、科研机构与大学、中 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 介与服务机构等部门 。 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三)实践意义 光谷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 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 新示范区科技智力密集的优势,探索完善国家自主协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 同创新机制;有利于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产 创新。”这一战略决策以“更加注重”强调了协同创 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国家中部崛起战 新的重要意义,为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 光电子等特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家自主创新 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 战略 。 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 有利于实现光谷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区域经济发 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展的成功实践一再表明,决定区域经济高增长和可持 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 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自主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而国际 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他指出,未来要促 区域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 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 构建示范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因而光谷要可 力,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 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产学研政用紧密结合。 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 机衔接。 (二)理论意义 有利于光谷在“中部崛起”战略下,加速发展, 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强大引擎。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 在国际化合作与竞争背景下,探索光谷和硅谷的 源过度耗费的基础之上的,走的是一条高能耗、 图/斛协论坛/2o15.03 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道路。光谷作为新型工业 府可以参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政策和管理办 化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其科技协同创 法,在政策和权限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股权激励、投 新活动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改变 融资扶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 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光谷对硅谷模式的市场机制培育借鉴 光谷的发展符合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光 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发展高科技、 光谷的发展是以行政主导为主,这种行政主导模 到一定程度,政府应将重心放在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 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 式有利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早期发展,但是发展 实现产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 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优质投资、创业环境,借 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鉴硅谷的市场机制培养经验。的首选目标,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方 式转变,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 二、硅谷与光谷的科技协同创新比较与借鉴 (四)光谷对硅谷科技金融的借鉴 美国的金融系统为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基于光谷 和硅谷科技金融的比较,光谷可以尝试建立行业金融 团队,开展投贷联动,借助外部专家力量,采取多种 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科技 手段强化风险管理;在有效甄别风险的基础上,开发 创新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核心在于体制机 针对科技企业的创新信贷产品,并根据科技型企业生 制问题,若不加以有效解决,将制约国家的创新发展 命周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战略。光谷的协同创新现状如何?硅谷与光谷在科技 协同创新机制方面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如何有效地借 鉴硅谷成功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如何有效推进光谷 三、光谷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的构建与发晨路径 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合作创新是呈网络形式的, 协同创新,加强硅谷与光谷的协同创新?针对以上四 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基于创新主体的合作竞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光谷协同创新现状和硅谷的成功经 本文引入一个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这个网络框架 验分析,拟从制度环境、创新政策、市场机制与科技 包含了国际开发与合作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 金融等方面来探索,提出符合光谷协同创新发展的政 专业协会、科研机构与大学、中介与服务机构等部门,策建议。 是一个跨区域、跨国界的产学研政用的科技协同创新 本文拟从制度环境、创新政策、市场机制与科技金 (一)构建促进光谷的制度环境 光谷与硅谷在高校资源、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 机制模型。 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光谷与硅谷在制度环境、创新政 光电信息产业为主,硅谷是以电子计算机产业为主; 硅谷的发展是自发演化模式,光谷的发展则是以行 政主导为主;硅谷的法治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优于 光谷;硅谷自发演化模式中培育了内生型创新文化, 策、市场机制与科技金融等方面存在差异。光谷是以 融等方面构建光谷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见图1)。光谷正处于积极培育内生型创新文化阶段 。本文 基于硅谷与光谷的异同比较,深入挖掘硅谷的成功 因素。 (一)光谷对硅谷模式的制度环境借鉴 高科技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建 设是关键。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开发,在技术竞争 过程中重视人才的竞争。 (二)光谷对硅谷模式的创新政策借鉴 光谷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支持。政 图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 2o15.03/秘协论坛/固 重点构筑“四个平台”,即信息发布平台、科技 形成各类金融市场。大力引进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 创新平台、产业对接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信息发布 力争有更多的国内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或其分支机构 平台是以光谷为载体,构建武汉科技信息港,及时 进驻金融创新服务区。 。 发布企业难题攻关、技术招标及项目需求信息,发 布科研院所与高校的最新成果信息;科技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则重点依托光谷科技创业园,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的 [1]Cyert,R.M.,Goodman,P.S.(1997),”Creating effective university— 特色科技产业园,促进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产 industry alliances:all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 业对接平台重点搭建科、企联姻交流平台,推进企 Organizational Dynamics,Vo1.25 No.4,PP.45—57. [2]David Blumenthal(1992),Academic—Industry Relationships in the 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形 Life Sciences:Extent,Consequences,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hte 成产业链,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政府 American MeScal Association 3344 3346. 服务平台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企 [3]Hall,B.H.,Link,A.N.,Scott,J.T.(2001),”Barriers inhibiting industry 业创新和发展提供服务 。 from partnering wiht universiites:evidence from ht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Jon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Vo1.26 No.1/2, (二)构建科技协同创新利益主体联盟 pp.87—97. 科技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要推进科技协 [4]Mariko Sakakibara(1997),’’Heterogeneity of Firm Capabilities and 同创新的顺利实施,还必须完善科技协同创新的体制 Cooperative Research nad Devdop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机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n 。第一,要建立一个有 Motiv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1.18,PP.143—146. 【5]Smart W.Leslie nad Robert H.Kargon(1996),“Selling Silicon 效的协同创新领导机构,定期沟通,及时解决在协同 Valley:Frederick Terman’s Model for Regional Advantage,’’Business 创新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要明确参与协同创新的各 History Refiew 70,p339. 个单位和部门的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制定风险分担 [6ivan Dierdonck,R.,Debackere,K.(1988),”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和利益分配机制,使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够在协同创新 at Belgina universities”,R&D Management,Vo1.18 No.4,PP.341-53. 中受益 ;第三,要注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 [7]Michael E.Porter,and ScoR Stem,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Global Competiitveness Report【R】.102. 氛围,让各个创新主体树立开放的心态。 [8]Saxenian A.,Culture nad Competiit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三)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产学研政用协同创新 128[M1.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平台 【9]杨忠诚.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北京、上海的比较研究【J1.高科技与 促进产学研政用的协同创新以及硅谷与光谷的协 产业化,2003,1:50—51. [1O】温路平.硅谷管理的创新模式[J].企业文化与管理,2005(1) 同发展,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协同创新, [11]郑彦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家高新区转型初探[J】.中国高新 对于推动光谷建设,提升其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将 区,2006(8). 创新资源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 [12]王树海、刘春霞.中国高新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大力推进国内高 200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综述[J1.中国高新区, 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 2006(7). [13]唐良智.扬“中国光谷”品牌建一流科技园区[J】.中国高新区, 国外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光谷发展的协同创新 2006(1). 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一方面要 [14]徐顽强,金曼,张红方.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注重区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差异性与互 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激励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 补性;另一方面要在战略、知识、组织三个层面上实 策,2012(6). [15]钟书华,徐顽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 现协同创新关系 。 济出版社,2005 (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机构集群区 【l6]徐顽强,刘毅.中国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M】.北京:人民出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 版社,2007. 大举措,但它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打造综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新 合发展的金融区,在突出其创新性和与高新技术紧密 丽系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吴开松 结合等特点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各类金融业务, 系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囝/斟协论坛/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