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一部史诗。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它源于苏美尔时期的多种口头传说的神话故事,主要内容是英雄吉尔伽美什和半人半兽恩奇都为民除害。这部早在公元前19世纪就刻在泥板上的史诗,表达了统治者应该“为民立业”的民主思想。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他们认识自然法则的朴素愿望。史诗艺术上体现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吠陀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吠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吠陀愿意为知识、学问,后来转化成教义、经典之意。《吠陀》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4部,是印度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思想和哲学等方面的记录。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文学指的是《吠陀》中具有文学性的部分。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不少神话故事想像丰富、气势豪迈,有的诗则写得美丽而有哲理。吠陀文学是印度文学的源头之一。 “往世书”:“往世书”是中世纪印度文学在史诗的基础上出现的又一种卷帙浩繁的作品。“往世书”是关于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的叙事诗,规模宏大,共有18部之多。流行最广的是《薄伽梵往世书》,作品以勇敢而有反抗精神的牧童黑天的故事为主线展开。迦梨陀娑的《云使》、伐致呵利的《三百咏》、胜天的《牧童歌》等。 《万叶集》:日本最早的抒情诗总集,或称和歌总集。作者包括天皇、贵族和普通民众,除大量的是来自民间的未名氏外,代表诗人有柿本人麻吕、山上忆良和大伴家持等。时间跨度400余年,多数是7世纪至8世纪中的作品。内容丰富,包括相闻、挽歌和杂歌。形式有长歌、短歌、旋头歌和佛足石体歌四类。诗风清新质朴。《万叶集》较广泛地反映了日本奴隶社会末至封建社会初的社会状况,是日本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的基石。《万叶集》是中日文化融合的产物,很多诗人受中国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诗歌内容也反映了当时日本向唐朝派遣汉使的史实。《万叶集》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都是借用汉字即“万叶假名”记录下来,故称“万叶集”。 物语文学:中世纪日本的物语文学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受中国传奇文学的影响产生的。初期的物语可以分作两类:带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和以和歌为中心的和歌物语。这些短篇物语以它情节的离奇、描写的细腻和人物性格的突出而具备了短篇小说的形式。短篇物语在发展中逐渐合流。11世纪初出现的《源氏物语》是物语文学发展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此后出现反映武士驰骋战场、叱咤风云的战记物语。较早的是《保元物语》和《平治物语》,最有代表性的是《平家物语》。
能乐、谣曲和狂言:日本最早的戏剧称为能乐。能乐是歌舞剧,由音乐、舞蹈和道白等构成,简短精练。能乐后来渐渐演化为谣曲和狂言。谣曲反映贵族生活,气氛严肃,语言文学色彩重;狂言表现民众生活,在谣曲上演的间隙中演出,活泼诙谐。狂言的情节简单,以武士、僧人等为讽刺讥诮的对象,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兴起,被称为庶民的戏曲,在日本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谣曲和狂言的脚本都具有高度的语言艺术成就,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能:又称为能乐、猿乐猿乐能。它源于中国的散文,后吸收了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形成融音乐、舞蹈、念、唱、做、服饰,面具及独特的舞台服饰为一体的综合性
舞台艺术,在镰仓、室町之交逐步发展起来,是颇具代表性的古典戏剧。内容分为五类,胁能戏、修罗戏假发戏杂类戏、尾能,内容多取自《伊势》《源氏》《平家》等古典物语,也有取材现实的世俗剧。能的风格庄严、凝重,富有象征意义,能乐大师有观阿弥、世阿弥。
狂言:与能同时产生的,以科白为主的笑剧,以模仿为中心口语,风格滑稽、轻松,有一定的讽刺性。代表作《两位侯爷》《侯爷赏花》《附子》等,都嘲笑了统治者的愚蠢。反映了当时“下克上”的时代精神,深受下层民众的喜爱。
俳句:17世纪中叶在日本出现的一种古典短诗。俳句原称俳谐,形式短小(只有17个音节),以含蓄见长。代表作家是松尾芭蕉,其代表作为《俳谐七部集》。他的作品被推崇为俳句的典范,具有优雅和宁静的情调。他追求严肃的诗的意境,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悬诗: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出现在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每年到麦加朝觐天房时在欧卡兹举行赛诗会,优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在克尔伯的古墙上,任人诵读,即为悬诗。据说有7首悬诗是阿拉伯诗歌的不朽之作。代表诗人是乌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 悬诗:诗歌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形式,主要体裁为“卡色达”,有特定的格律和结构7篇“悬诗”是卡色达体诗中的瑰宝,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7篇悬诗中最优秀的是乌姆鲁勒·盖斯的作品。 《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的经典,也是阿拉伯文学的第一部散文巨著。《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真主“启示”之名颁发的经文,共30卷,由穆罕默德的后继者在伊斯兰时期编定。内容包括历史、文学、风俗、习惯、教法教规等,反映了公元6世纪到7世纪初阿拉伯人思想、文化和生活的状况,也渗透了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古兰经》用优美的散文写成,语言清新,具有节奏感,对阿拉伯文学发展有深刻影响。
印度两大史诗:印度两大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包括《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1.《摩诃婆罗多》
史诗所写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内争,而是显著对立的两类统治者的斗争,是弱小对强暴、受侮辱损害者对加侮辱损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贵族对高踞王位骄横残暴的贵族的斗争。基调是颂扬以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以难敌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坚战公正、谦恭、仁慈,而难敌贪婪、傲慢、残忍。难敌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连俱卢族内一些长辈也同情和袒护般度族。史诗表现了人民在乱世希望由比较贤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统一天下的愿望。当然,史诗也是忠于现实的,它描写每逢大战关键时刻,般度族都是在黑天支持下采用诡计取胜的,因而使他们减却光彩。这说明作者对统治者的认识是清醒的,并未违背生活真实而一味进行美化。
纵火阴谋、五子同妻、赌博骗局、俱卢大战、尾声 2.《罗摩衍那》
1.序曲:毗湿奴降生;吉祥天女2.宫廷阴谋,罗摩流放3.林中生活,悉多被劫4.神猴相助,楞伽大战5.悉多入地,罗摩归天
新感觉派: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派别之一。主要指1924年10月创刊的《文艺时代》的同人作家以及其他一些与之持相同观点、探索新的文艺表现的作家们。此派作家的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
响,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主张以表现新奇的感觉来代替对现实客观的描写,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里追求虚幻的美。该派的代表作家首推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
俳句:由和歌脱胎而出。每首俳句由17个音节构成,句式分为上五、中七、下五三个节奏。每首俳句都必须有一个能表示季节的词,称为季题和季语。举凡与四季推迁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都可成为季题。著名的俳句诗人有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等。松尾芭蕉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俳圣”。 物语文学: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一种特有的体裁,“物语”的意思是将发生的事向人仔细叙说。物语文学脱胎于日本古代神话故事与传说,发展至成熟状态即成为小说。物语文学在形成之初有两大类型:一是“传奇物语”(又叫“虚构物语”),即富有传奇色彩的物语,其代表是《竹取物语》;二是“歌物语”,即以和歌为中心的物语,其代表是《伊势物语》。其后,传奇物语和歌物语逐渐合流。 和歌:和歌也叫“倭歌”,即日本诗歌之意,它是跟很早就流行于日本的汉诗相对的名词。日本最初的诗是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和歌是一种有严格规范的日本古典格律诗。分长歌、短歌、旋头歌等几种形式,均由五、七音节相配交叉而成。 净琉璃:净琉璃又称“人形净琉璃”,是由说书演化成的木偶傀儡戏。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原指用三弦伴唱的一种曲名。净琉璃是由说书深化而成的木偶傀儡戏。 歌舞伎:歌舞伎又称“歌舞伎狂言”,是由充满世俗的色彩、肉感和挑逗的舞蹈演化成的歌舞剧。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女歌舞伎—若众歌舞伎—野郎歌舞伎。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近松门左卫门,有“日本的莎士比亚”之誉。一生共创作净琉璃110脚本余部,歌舞伎脚本28部。代表作有《曾根崎情死》(德兵卫、阿初)、《天网岛情死》等。歌舞伎是由充满世俗的色彩、肉感和挑逗的舞蹈深化而成的歌舞剧。 《约伯记》:对话体哲理诗,约伯记出自《旧约.圣经》,该书的形式是诗歌,书讲述了约伯的故事:一位男人失去了财产和子女,并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生活坎坷,不过约伯很坚强,他的忍耐常被看作对于信徒是一个榜样。 约伯记写一个好人遭遇了种种大灾难∶丧失所有的子女和财产,身上又患了令人厌恶的疾病。在三篇诗体的对话中,作者描述约伯的朋友们和约伯本人对这一连串灾难的反应。最后,上帝亲自向约伯说话。关于上帝怎样待人类这问题是本书讨论的主题。约伯的朋友们以传统的宗教观点来解释约伯的灾难,认为上帝赏善罚恶,约伯遭受灾难,无疑是他犯了罪。但是,约伯不接受这种解释,不承认自己应受这样残酷的惩罚,因为他是一个良善正直的人。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让这么多的灾难落在像他这样的人身上,因此大胆地质问上帝。但约伯没有失掉信心;他渴望能在上帝面前蒙嘉许,重新享受义人的光荣。对于约伯的问题,上帝没有回答,可是对他的信心,却用满有诗意的话表示了自己神圣的权能和智慧。约伯终于谦虚地承认上帝的智慧和大能,深悔自己曾对上帝说了激烈任性的话。本书的结尾记述约伯恢复了从前的景况,甚至比从前更加昌盛。上帝谴责约伯的朋友们不领悟约伯遭受苦难的意义。惟有约伯真心地意会上帝远比一般传统宗教所描绘的更为伟大。 《沙恭达罗》: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诗剧中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理想妇女形象沙恭达罗。她在自然界中长大,秀色天成,洁质自生。她敢于突破种种清规戒律,勇敢地去追
求自己的幸福爱情,跟国王豆扇陀相恋相爱。后因其思夫心切,无意间得罪过路仙人,仙人发出咒语,使其夫记不起她,她去找丈夫途中又将作为结婚信物的戒指失落,以致被豆扇陀拒认和遗弃,她不卑不亢,怒斥其夫背信弃义。当豆扇陀恢复记忆,万分追悔时,在天帝的斡旋下,她又能宽恕丈夫,跟其言归于好。 《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作品风格:因为作者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作品影响:《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作品评价:《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主要讲述的平安时代日本皇族、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以主人公光源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已经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 《旧约》:《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它的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来从犹太教直接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其中两个,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并随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对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亡灵书:《亡灵书》是宗教诗篇的庞大总集,其中汇编了大量的歌谣、祈祷文、颂神诗、咒语诗神话诗等,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它即是一部具有文学遗产价值的诗歌总集,又是一部保存了重要生活习俗的历史文献,它是宗教观念、冥
事崇拜和来世思想的产物,《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尼的纸草》。对希腊神话及后世文学在题材和主题上有深远的影响。最早出现于新王国时期的第十八王朝。
味论派:是印度古典文艺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婆罗多,代表作是《舞论》。《舞论》是印度现存最早的戏剧学著作。该著作从经典意义上阐明了味论,建立了味论理论,10到11世纪。味论学派出现了从朴素唯物审美倾向的转变,古典味论分为三支,一支是以婆罗多为首的味论客观派,一支是新护为首的味论主观派一支是孟加拉毗湿奴派文论家的味论实践派。(“味”是印度一个几本的诗学概念,是读者对作品感情基调的艺术享受。)
庄严论派:庄严论的奠基者是6至7世纪的婆摩诃,著有《诗庄严论》。庄严(修辞)是印度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诗歌魅力的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对诗歌价值进行评判的标准。与味论一起并称为印度文艺理论的两大支柱。庄严论者几乎都拒绝承认味具有独立品格,将其视为修辞的一种。 《云使》:是迦梨驼娑的长篇抒情诗,分《前云》与《后云》,共115颂。这部作品是印度文学史上抒情长诗,被誉为印度梵语诗歌的“六大名诗”之一,不仅奠定了长篇抒情诗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代表了印度古代长篇抒情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云使》充分发挥了抒情诗四大艺术因素,即炽热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形象的语言、优美的韵律的功能,使得其之后,在印度出了“信使诗热”。 中古波斯三大诗人:欧玛亚·海亚姆(1048-1122)他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启。自海亚姆开始波斯诗风大变,诗人的目光开始移向民间,把昔日酬酢唱和的清歌慢曲换成了凄楚沉郁的悲歌愤词。海亚姆的思想接近于泛神论的范畴,导致了其思想上的悲观主义。海亚姆的诗集有《鲁拜集》。萨迪(1208-1292),被誉为“诗圣”、诗人之“先知”,1958年被尊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有两部著作《果园》和《蔷薇园》。萨迪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概念。哈菲兹(1320-1391)抒情诗大师。他的诗歌集中于两个对象物,一是女人,二是酒,其诗特点是一为没有固定的钟情对象,第二是没有感官观的欲念。其抒情诗大多符合追求-哀怨-迷惘或幽愤-超脱的心理模式,在精神特质上豁达。哈菲兹的诗为波斯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歌德为此写下了《东西诗集》。
《吉檀迦利》的艺术特色: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哲理性与抒情性的紧密交织。诗集处处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沉思,又时时流露出丰富而真挚情感的抒发,带有浓郁的抒情味。其次是散文等的优美而富于变化的韵律。《吉檀迦利》由有韵的格律诗译成散文诗的形式,这是诗人的一次新的艺术创造。诗人时而采用诗歌中常见的重章叠句的结构形状时而采用音节相同的原则,散文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内在的韵律。其三是质朴自然而超逸的美学风味。印度生活是诗人创作的源泉,印度人民朴素的日常生活和秀丽的风光在诗人笔端诗意盎然的表现出来,显现出诗集所特有的质朴自然的美感,诗集中还大量使用象征、比喻等手法,使自然与抽象事物形象化、性灵化、因而整部诗集呈现出一种即朴质自然而又超逸朦胧的美的境界。
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1.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2.纯真、聪慧、勇敢;3.是受侮辱迫害又有不满的善良的妇女典型
沙恭达罗温柔、美丽、纯真、多情,也有几分坚韧和刚强。她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纤丽妩媚的外表与纯洁质朴的内心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尤其是在对待爱情上,她羞怯中透出纯真,腼腆里包含柔情——这就是东方女性的特点,在
西方文学中很难找到这样的女性形象。沙恭达罗温柔但并不懦弱,她还有坚强的一面。当然,她的性格是以温柔为主,即使发怒也不蛮横失态,而是依理辨情,不失矜持与庄重。纯真善良、温柔敦厚、柔中带刚——这就是东方女子的典型特征。
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理想妇女的典范和女性美的化身。她具有半人半神的性质,但自幼在净修林中长大,身上具有的基本是平民女子的特点。她从外表到内心都是完美的。不仅天生丽质而且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即内在美。表现在她的纯良质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
单纯质朴是沙恭达罗最鲜明、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她身上处处体现一种自然的本色。她天生丽质,纯净无华,浑身洋溢着自然美的气质。她的自然质朴还表现在对大自然和动植物的热爱上,以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她对净修林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充满了深厚的情意,她对义父母尊重而有礼貌,对女友相互关心、爱护、信任。
在爱情上,沙恭达罗单纯、热烈、忠贞。她天真无邪,未经世事,没有金钱和权势的考虑,也不会扭捏作态。
然而,沙恭达罗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她还富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当她在宫廷遭到豆扇陀的拒绝时,气愤之余,她对豆扇陀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斥责。
总之,沙恭达罗是古代印度既温柔多情又坚贞不渝的理想妇女的形象,在这一形象的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本人和印度人民较为先进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观。 《王书》:是中古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全书长达10万联,从波斯远古神话传说开始,共讲述了4千多年25个王朝、50个帝王的故事,还收入大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全诗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历史故事。诗篇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异族侵略,谴责暴君苛政,向往太平盛世。《王书》因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成为波斯文学史上的古典名著。
摩西五经:指的是开头五卷,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是《旧约》中最早被确定为“圣经“的书卷,其中主要内容是神话和历史故事。同时它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来法律汇编,并作为犹太国国家的法律规范。其主要思想是:神的创造、人的尊严与堕落、神的救赎、神的拣选、神的立约、神的律法。犹太国被灭亡后,它仍以习惯法的形式自动调节犹太人的生活。犹太人相传它是由摩西接受上帝的启示而撰写,内容是古代的以色列人民间故事。
奥义书: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指附在森林书之后解释吠陀奥义的一类书籍。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吠陀》的最后一部分,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的吠陀文献思辨著作。较早的奥义书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他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奥义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我”和“梵”。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这个最高真理就是奥义书主要宣扬的观点。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有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之誉。
森林书:印度婆罗门教典籍。主要内容在阐述祭祀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神等关系之哲学问题,其说幽微,在性质及形式上与梵书无大差别。现存之森林书有广森林书、鹧鸪氏森林书、他氏森林书、憍尸多基森林书等四种。印度婆罗门教圣
典吠陀类文献之一。相传其内容具神圣性,且有秘密宗教性质,须于森林中传授学习,故得此名。内容主要在说明有关祭祀规定之秘义,此外,亦包含《奥义书》中所见象征性、哲学性之思辨内涵。在思想方面,此文献兼具《梵书》与《奥义书》之性质。 《古事记》:记载了凭稗田阿礼口诵之《帝纪》和《旧辞》,以及一些历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其中一些故事与中国的上古故事相同或类似,对此存在着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日本人模仿了中国的皇权天授的故事,杜撰了日本天皇的故事;还有一种解释是,中国或朝鲜早期的移民及僧侣带去了这些故事。 《舞论》:印度古代戏剧理论著作。作者传为婆罗多牟尼,即婆罗多仙人。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后,但其中引用了一些歌诀式传统诗句,可见来源应更早些。这是一部诗体著作,采用史诗的格律,有几处用散文解说。书中主要论述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但兼及舞蹈、音乐,甚至语法、修辞。所谓《舞论》的“舞”实指戏剧,其中包括音乐和舞蹈动作,应是戏曲一类。书中接触到的文艺理论问题,成了后来各派理论的依据。其中首先把文学作品中的情调(即“味”)列为8种: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后来有的加上“平静”为第九种,又有的再加上“慈爱”为第十种。
迦梨陀娑:印度古典梵语诗人 ,剧作家。现存公认属于他的作品有7部 :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抒情长诗《云使》,叙事诗《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剧本《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剧作以宫廷生活为背景 ,以国王为男主角 ,以爱情为主题。其代表作《沙恭达罗》。作品语言优美,风格爽朗,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它是梵文古典文学代表作之一。 《风姿花传》:是世阿弥所着的能剧理论书。此书以亡父观阿弥的教导为基础,加上世阿弥自身领会的对技艺的理解着述而成。 “幽玄”“模仿(物真似)”“花”这些讲述艺术神髓的说法可以在本书里找到根据。它是最古老的能乐理论书,可以说是日本最古老的戏剧理论。《风姿花传》的内容包括能剧的修行法、心得、演技论、演出论、历史、能剧的美学等。它既可作为能剧的技艺理论来读,也是日本美学的古典作品。东方最早的戏剧理论著作。
信使诗:在印度古代,自从《云使》问世后,不断出现后人模仿《云使》的诗作,如《风使》、《鹦鹉使》、《蜜蜂使》、《天鹅使》、《月使》、《杜鹃使》和《孔雀使》等等,文学史家统称为“信使诗”。 印度两大史诗:两大史诗使用的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梵语。现存两大史诗抄本,《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有两万四千颂,其篇幅之长,在世界各民族古代史诗中也是不多的。《摩诃婆罗多》是一部科全书式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非文学成分。在古代印度,它们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流传。因而,它们的文本是流动性的,经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和扩充,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两大史诗诞生以来,对印度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几乎成了支撑印度教文化的一双巨足。同时,它们也成为后来的古典梵语戏剧和叙事诗创作的重要源泉。
卡色达:它是一种想象丰富、富有战争色彩的诗歌体裁,也是流传至今的最古的阿拉伯诗歌。
它具有特定的格律和结构。一般长20到100多行,一行诗分成前后两截,诗的第一行前半截末尾和后半截末尾,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是,以后每一行诗的末尾,必须押韵,而且一韵到底,读来琅琅上口。卡色达是蒙昧时期文学的精华,它不仅生动地记录了上古阿位伯人的游牧生活,而且以丰富有力的语汇、
严整复杂的格律和简洁质朴的风格,为后世阿拉伯诗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柔巴依:又名“鲁拜”,意为四行诗,波斯传统诗体,第一、二、四行押韵,类似中国的绝句。主要探讨自然、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抨击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谴责权贵和上层宗教人士。海亚姆被称为“鲁拜”诗圣。
梵书: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典籍,是附在吠陀之后解释吠陀的一类书籍。亦译“净行书”、“婆罗门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他氏梵书》、《二十五梵书》、《鹧鸪氏梵书》和《百道梵书》。内容基本有 3个方面:①仪轨,即解释吠陀的祭仪和行祭的细则;②释义,即吠陀赞歌、祭词的诠释;③吠陀终极,即森林书和奥义书,阐述吠陀终极的目的。梵书虽然主要在于解释吠陀的仪轨和词义,较少涉及哲学问题,但它们在神学上和哲学上则上承四吠陀之宗义,下启奥义书之玄门。 《怀风藻》: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天平年间成书。诗集名为《怀风藻》,意即“缅怀先哲遗风”。作者都是当时的皇族显贵,例如文武天皇、大友皇子、川岛皇子、大津皇子和其他官吏、儒生、僧侣等。诗歌以五言八句为主,内容方面包括侍宴从驾、宴游、述怀、咏物等,借用儒道老庄典故,文风浮华,讲求对仗,似是深受中国六朝文学影响。《怀风藻》的出现,象征自奈良时代起日本文坛对汉文学的重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中的诗歌有很多是宫廷诗宴这种官式场合的酬唱,这也反映当时尊尚汉风文化的潮流。
六歌仙:指的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的六位杰出的和歌诗人藤原业平、小野小町、大伴黑主、喜撰法师、文屋康秀、僧正遍昭,被称为六歌仙时代。六歌仙时代之前的平安前期,汉文学仍很盛行,和歌衰落,日本文学史上称为“国风黑暗时代”。但这时日本文学开始逐渐摆脱汉文学的影响。随着嵯峨天皇等人的陆续的改革,古代国家经济崩溃,庄园制产生。这一时期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文学开始登场了。和歌这种31字的短歌是民间文学,受到一般人的轻视。贵族只把它看作余兴,不能列入文学。但到六歌仙时代,和歌开始与汉诗分庭抗礼了。
东方: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东方精神”: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还有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东方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强烈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方学”是19世纪初由欧洲人建立起来,继而在欧美获得了大的发展。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考古、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按照国内通行的概念,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的特质: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④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亡灵书》:又译成《死者之书》,成书于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一部庞大的宗教
性诗歌总集,集中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死者崇拜思想。全书27篇,计140篇,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祷文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是古埃及神话与咒语最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部书。书的结构松散,章与章之间并无有机思想联系。一部图文并茂的诗集。帮助亡灵顺利通过冥国考验的指南性读物。中心内容是指导亡灵如何应付冥王在公平殿上的审判,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太阳神拉和冥王奥西里斯的礼赞,此外就是大量的劝诫之作。 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的思想: 贯穿着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1)般度族五兄弟的人生历程,体现了印度教的人生理想。印度教认为的人生有四个目的依次是“法”(宇宙与人生的基本法则)、“利”(财富)、“欲”(情欲)、“解脱”(脱离俗世)。
与之相应,人生也分为四个阶段:“梵行期”(拜师学习宗教经典的求知时期)、“家居期”(过俗世生活并满足俗世欲望的时期)、“林栖期”(在森林中修行的时期)、“逾世期”(抛弃现实人生、严格修炼苦行,为“解脱”做准备的时期) 2)伦理学与超验哲学的双重含义。 伦理——俗人俗世、正法、非法
超验——人内心最高的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展现 《罗摩衍那》:“罗摩的漫游”,被印度人称为“最初的诗” 以罗摩和妻子悉多一生的悲欢离合为线索。
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四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罗摩被流放——森林中悉多被楞伽城十首罗刹王劫持——罗摩在神猴帮助下打败了罗刹王,救出悉多——悉多遭怀疑,投火自明被烈焰托出——仍遭怀疑,出宫,被蚁蛭仙人收留,后者把悉多及出生的两个孩子带到宫里,并给罗摩讲述“罗摩衍那”,罗摩醒悟,悉多跳入大地,最后一家人升天团聚。
谣曲:能乐的文学剧本。其中有科白也有唱词,并且有一定格律,唱词大部分直接引用现成的和歌或者汉诗。其基本结构分为“序”、“破”、“急”前后三部分。“序”交代剧情、“破”是情节的发展,“急”是情节高潮。 狂言:狂言是一种兴起于民间,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是猿乐能与田乐能的派生物,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狂言属于喜剧型科白剧。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它的创始人是阿国,阿国的“念佛舞”是歌舞伎的最初形式。进入17世纪80年代后,歌舞伎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出现了文学剧本。
木偶净琉璃:是与歌舞伎同时产生的一种日本独特的木偶戏,简称“净琉璃”。“净琉璃”原是指用三弦伴唱的一种曲子,称为“净琉璃曲”。17世纪初,盲艺人目贯三郎等人最初把净琉璃曲与木偶戏结合起来,创立了所谓“木偶净琉璃”这样一个新剧种,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后又经过不断完善,净琉璃更进一步戏剧化了,代表作家有近松门左卫门等,其代表作有《景清》、《曾根崎情死》等。
1神话与宗教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1、都认为世界上有神的存在。2、都讲善恶有报,劝人向善积德。3、大多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
二者的区别:1、神话传说大多在民间流传,或一些学者根据民间的传说整理记
载下来的,读者基本没有固定人群,适合大多数人阅读。2、宗教是后人对信仰群体的定义,如:耶稣二千年前向信众传播自己对生命、世界、宇宙的认识和观点,引导信众如何回到天国世界,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整理下来,就是今天流传的《圣经》,信他的人,按照耶稣说的话去做,达到标准的话,将来就可以到“天国世界”。印度的释迦牟尼传道和耶稣类似,也似他的弟子把他的讲话记录下来写成《佛经》,供信徒学习,将来修成罗汉、菩萨或如来,到“娑婆世界”。宗教的书籍一般由信徒学习,有大致固定的人群。3、按宗教修炼以前可以出神通,如高僧等,而神话传说只是一些零星的得道高人的行为记载。 (一)从产生的角度看,神话与原始宗教具有同源关系。 神话和原始宗教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神话和原始宗教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低下。原始社会的有神论最早来源于“万物有灵”,由于对生理构造的不理解,原始人无法解释生、老、病、死和做梦等现象,于是就认为人有好几个灵魂,人死后灵魂却永远存在,由于相信灵魂不灭就逐渐产生了祖先崇拜。神和人们的祖先崇拜信仰是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创世神的神话就是原始社会早期神话的一个部分,而原始人的这种信仰就是原始宗教信仰。 原始人为了生存,必定要和自然发生关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人一样都有生死,于是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近一步就发展成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又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总之,“原始初民将各种自然现象加以人格化、神化这一特定的思维定势,不仅形成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而且也成为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从特征角度看,神话与原始宗教都充满着神秘性且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神话与原始宗教是在人类童年时期试图揭开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们都具有功利性,即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原始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从自然界中获得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和资源,于是就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无限的感激之情,因而就产生了对自然力的乞求和崇拜。此外,无论是神话还是原始宗教,都离不开幻想,且充满着神性。由于原始初民对最初的自然现象和自身生理现象的难以解释,于是一方面对自然界万物产生了恐惧,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界万物存在着感激。可见,神话和原始宗教的最主要特质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解释。神话和原始宗教征服自然的理想和探求自然、探求社会奥秘的精神是积极的。许多流传下来的原始人的信仰,在宗教家看来是宗教的起源,而在神话学者看来则是远古时期的神话,神话与原始宗教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且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原始宗教中的神灵常常出现在神话中,而神话中的神灵往往也就是原始宗教中的神灵。从这个层面上说,原始宗教和神话确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日本创世神话中的太阳神为女性: 对于女性的崇拜。她在上层世界中确立了女性中心的世界,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着女性的绝对权威。
农业生产与女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女性在农业劳作中与男性并无差异,充分体现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日本民族在农业生产文化方面也有着女性崇拜的渊源。
母系社会传统在神话传说中的残留,与日本的社会发展史有关,日本脱离原始社会比较晚,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社会发展是被周边强大的文化(中国)给催熟的,这就不免造成其文化传统中留下了较多的原始残留。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体现了日本先民对于某种理想女性的期待。
世界上保存的关于日本文明的材料最早是从公元3世纪开始的,那是女性在日本掌权的时代。
4谈谈东西方史诗的不同文化品格与内涵:
史诗中塑造的英雄群像,无一不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浪漫的;既具有传奇性,又充满写实性;既有民族英雄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把人物置于重大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来描写,例如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阿客琉斯和赫克托耳的矛盾斗争等。其次是史诗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和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的结合。特洛亚十年大战,头绪纷繁,人事众多,作者却能去粗取精,以小见大,以卓越的艺术概括才能,截取战争结束后的几个片断来写,紧凑集中,性格鲜明。同时这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历史史实,又是通过实际现实中的人和事的具体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有惊险、悲壮、催人感奋的场面描写,也有生离死别、使人泪下的爱情描写。广泛深刻的历史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活动表现出来,使史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再次,史诗创造的完美的文学形式,明显的口头文学特征,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传记式体裁等,也都是史诗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并使之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典范。
人本主义,神与人的同形同性。以人的形象塑造神,将人之形体的极美融入到神的形貌中,使后者成为人的极美的“神”;伸不进要有与人相似的性格特征,还要兼具人性中美与丑、善与恶的两个方面。相比东方的人格道德都完美无缺的道德神祇,其形象上的“人味”的确是浓了很多。 阿喀琉斯——忘我残忍的战斗精神、天真敦厚善良的情感、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个人本位。 阿喀琉斯对自己的荣誉、尊严极度重视和敏感。对于所做的事绝对地认为出于自己的能力,他是骄傲的,他重视在自己的荣誉,为了自己的尊严,他不惜损害本民族的利益。摩西完全不同,摩西的行事不是助于自我而是他人,不是骄傲而是谦卑,不是自我有能力而是借助神力。在摩西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的个性的遗失。通过摩西,我们看到的是基督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认识。基督教的要旨在于谦卑。基督教哲学与希腊哲学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 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货赞扬。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它充满了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神力即人力越强,享受的就越多,生活的幸福就越大。更为突出的是希腊神话中对于来世的观念与态度,他们的冥界也充满了明朗与人间的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含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的不
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那时侯,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能力、知识有限,这就使得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在他们的观念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的事。古希腊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也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5东方精神的态度和立场:
东方文化的统一性,政治制度上的“东方专制主义”,经济制度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文化意识形态上的“东方精神”。 东方精神,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以氏族或宗族血缘关系为根基的伦理道德在东方的意识形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宗教成为东方文化意识的核心。
1. 生存状况:个人强烈地依附于社会和群体,个人只有作为群体的一员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人的职责就是不断巩固和强化这个群体,个人的最高最求便是与最高的抽象实体——天、道、梵、佛、自然等合一。
2. 心理状态:知足常乐,保守内向。努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于和谐,灵魂上的安逸和恬然,一般不重视冲突、对立、和矛盾;思维方式基本属于综合性,喜欢通过静的直观把握事物;力求顺从大自然,而不是企图驾驭和改造自然;缺乏持续不断的开拓和进取精神。
6试析《沙恭达罗》中豆扇陀与沙恭达罗的爱情。 沙恭达罗和豆扇陀是故事的主角,故事的开始和展开都是围绕着他们的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而展开的。诗剧的基本主题也就是对他们之间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歌颂,以及对天真善良、勇敢大胆,渴望自由和幸福的沙恭达罗的热烈赞美,同时也包含了对豆扇陀的称颂和夸耀。对于沙恭达罗我们都没有什么的异议了,她是诗人理想化的形象,是戏剧中一切美德的象征。但豆扇陀,他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对立的。现在我不想调和这两者对立的观点,只是想就他和沙恭达罗的爱情他一下他的个人品质问题。 作者的确是要把豆扇陀塑造成英明的君主,既是一个英武善战、情操高尚的国王,又是一个风度翩翩、多情负责的男人,他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也有勇气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但是作为一个国王,他和大多数的封建统治者一样,寻欢作乐、荒淫无耻,其追求谈情说爱,爱慕欣赏沙恭达罗,并不是对爱情理解和追求(至少一开始并不是如此),而首先是为了追求美色、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从书中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正如一个延误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一样,万岁爷享受过了后宫的美女,现在又来打她的主意。”“家花不及野花香”,豆扇陀喜欢沙恭达罗的第一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媚艳和动人——这是国王最原始和最本质的冲动——并不是因为沙恭达罗在语言或行为上表现出她多么高尚和可爱。另外,他谈情说爱的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双方的幸福”,而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生一个圣洁的儿子,以使自己的统治能传承万代。“给豆扇陀生一个儿子,勇武无敌”。因此爱情一开始就没有涉及到多少关于爱情的真实内容和
品质道德等更高层次问题,他们的感情完全都是些若有若无的微妙感觉。同时,尽管豆扇陀的爱是强烈,但也是有局限有条件的。即使他是国王,他仍然不敢越种姓制度的雷池半步,不敢碰那森严的封建伦理纲常半点,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在算计着沙恭达罗的种姓,以至于当他得知他与她是同样的种姓时表现得大喜过望——他对沙恭达罗的感情完全是在自己不需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还有,我们从中多人的口中也可以得知,国王并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正如他的皇后恒娑婆抵所哀怨的那样:“蜜蜂呀!你贪吃新蜜曾吻过芒果的花苞/你愉快的呆在荷花心里,为什么把它忘掉?”。对于这个抱怨,国王是很不以为然的,“这个人以前被我爱过,我受到皇后恒娑婆抵的谴责。朋友摩陀弊耶!请你把我的话告诉皇后恒娑婆抵:‘我应该被你谴责’。”现在国王也如以前爱皇后一样爱着沙恭达罗,至于沙恭达罗是否最终也会像皇后一样的命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不是沙恭达罗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的话,以国王的性格,我们是可以预见的。即使我们承认国王对沙恭达罗的确是真诚的、忠贞不渝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对他人格缺点的批判。最后,国王也违背了诗人的愿望——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他含糊敷衍、反复无常,对自己的行为转眼就可以翻脸不认账。“她是林子里的草叶之人,不懂得调情卖俏,才这样生气。”“就算我承认,我是这样的人,我欺骗了她,又会怎么样?”这是多么明目张胆而又恬不知耻的表白,就从他的语言逻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丑恶的内心。“即使我欺骗了她,又会怎么样”,多么有恃无恐,多么肆无忌惮!人么可以说这是由于神的诅咒而产生的误解,但我想说,那只是为国王的卑劣行径找一点点掩饰而已。 从上面的这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热按这个结论并不是诗人所要向我们传达的,而是我们从戏剧中揣摩出来的),国王在和沙恭达罗的爱情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有限的而且也是有局限的,国王对沙恭达罗的爱情也并不是纯洁与真实的,其中夹杂着过往更多的个人利于和世俗规范,并且从国王的个人品质和爱情观众我们也知道这种爱情其实是不牢固的,注定不是为了双方的幸福的。
7“达摩”与“双昧”:
达摩——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固有的秩序、维持事物从内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或法则,即“法”。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道德伦理的涵义。认得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社会义务等。具有法律意义。具有宗教意义,表示一种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或者一个思想体系。也是人生价值观念。达摩高于利于欲,是实现利与欲的离职保证,又是实现解脱的前提。一个人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道义和义务,使自己在离职上和对人生的认识上得到充分地提高,那么他才能合理地利用和享受世俗的价值,才能真正走上精神觉醒和灵魂解脱的道路。所以,达摩正是结余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之间,并骑着一种调和和媒介的作用。
8结合沙恭达罗和美狄亚这两个女性形象,谈谈你对女性美的理解。
《沙恭达罗》是反映古印度奴隶社会妇女喜怒哀乐的戏剧,是浸透了东方伦理文化和审美情趣的优美动人的意境剧, 诗剧中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单纯质朴且温柔善良的理想妇女形象沙恭达罗。她在自然界中长大,美丽善良,对人真挚,对待大自然和动植物充满了深情,有自然的性格,在爱情上,体现出一种平民妇女和“自然人\"的特点:单纯,热烈,忠贞。浑身上下透露这一种朴实无话的自然美。
沙恭达罗嫉恶如仇且富于反抗,性格柔中带刚棉中藏针,对爱情勇于追求,敢于反抗清规戒律,为爱付出一切,当爱情面临为难,就努力追求不放弃,生只认定豆扇陀一人,不得到他的爱决不放弃,死都不放弃,这种对爱的忠贞,让她有勇气与一切对她爱情有阻力的恶势力对抗。但她也有柔弱的一面,多愁善感,她曾被蜜蜂所困“为爱情所扰而不能自拔”,女友们也说她“柔弱得像新开的茉莉花”,像水一样柔美。
沙恭达罗身上寄托了作者对那种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者作者的理想,是作者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人物身上带着作者的思想与观念,沙恭达罗身上不仅仅有那些美好的性格特征,同时她身上也带有听天由命的弱点,这与作者的世界观不可分割,与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也不可分割,当沙恭达罗失去豆扇陀的爱,被否认不是豆扇陀的妻时,她觉得自己完全失去了依靠,完全失去了力量,她的一切仅凭丈夫的一句不认便崩塌,这是她性格中的弱点,幸运的是最终作者用想像力给了她一个完美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点上是有进步意义 《美狄亚》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是洋溢着西方个性精神与悲剧色彩的惊心动魄的性格剧,它是古希腊奴隶制时期妇女命运的写照。主人公美狄亚是是一个美丽、智慧、勇敢,心思缜密的女人,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报复手段残忍、凶暴的女人,她有对自己作为女人的无奈,也有坚强 女人冲破不公命运的勇气,古往今来最著名的复仇女性,也是所有受背叛、嫉妒所苦的女性的守护神。她是一个鲜活的现实的女子,同时她又是超脱于现实而存在的。美狄亚敢于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可以为了爱情而背叛国家,为了爱人而奋不顾身,这或许是作者对于女性的一种期望吧。但这种期望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是行不通的,欧里庇得斯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他的笔下,美狄亚虽然勇敢地去追求爱情,却必须付出为父兄不容,遭世人遗弃的代价。 美狄亚人物形象分析:
1、美狄亚是一个美丽、智慧、勇敢的女人。 美狄亚多次救丈夫的命,替伊阿宋高擎着救命之光。她又是极为心思缜密的女人,她请求科瑞翁让自己多住一日,使自己的计划有机可施。在实行计划之前,先为自己寻找到出路。美狄亚为了报复做了一系列的策划,报复成功之后就去了已发誓要保护她的雅典国王的领地。
2、美狄亚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报复手段残忍、凶暴。 她为复仇做了极好的策划在整个复仇过程中,美狄亚表现的极为果断,伊阿宋来看望美狄亚,希望通过一种物质的补偿来弥补自己对美狄亚母子的欠缺,美狄亚果断地拒绝,直到最后乘龙车离去,美狄亚都没有一点悔过之心。
3、她有对自己作为女人的无奈,也有坚强 女人冲破不公命运的勇气。
她自己曾说道:“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购买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她向天神问道:“啊,宙斯,为什么只给一种可靠的标记,让凡人来识别金子的真伪,却不在那肉体上打上烙印,来辨别人类的善恶?”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女子对丈夫的依赖,可是当她为了丈夫抛弃抛弃所有的时候,丈夫却要去娶别国公主为妻,这引起了美狄亚极强的报复心,“女人总是什么都害怕,走上战场,看见刀兵,总是心惊胆战;可是受了丈夫欺负的时候,就没有别的心比她更毒辣”,于是她对伊阿宋进行了一系列报复。这与当时
创作背景有关,反映了“妇女地位”问题。
思想自由,敢于追求自由。美丽、智慧、残忍、冷酷、有自尊、为爱情牺牲一切。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美狄亚的报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毫无人性、丧尽天良的,但如果结合当时她所处的具体环境,造成她残忍行为的深层次根源进行探究,事实并非如此,美狄亚的反抗主要是由于夫权、王权对她的压迫,她的行为和情感在剧中是合理地,其女性自我意识也是满满觉醒的。
9“好人受难”叙事模式:受难的是人,没有好人或坏人之分。苦难是对信心的试验,特别是基督徒。心中有神的人,面对受苦是用积极的态度,相信神不会坐视不理,相信神仍掌管生命,神同时也在我们受苦时试验人对信仰的信心。不信神的人受苦时,很多时会走入死角,感到没有出路而对自己绝望。更加突显出神的威严。受难在人眼中看为坏事(特别是在好人身上发生),在神看来原有美意。信
他的人必有出路,不信他的人,才是最大的苦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