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作者:陆 丹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0年第01期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画面美、哲思美,于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一、 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告诉我们,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把诗歌教学由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感悟语言的能力。 1. 读出语感。各种形式的古体诗具有较强的节奏和韵律感。我们指导学生诵读时,第一步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第二步,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第三步,要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读、比赛读等等。最后,要让学生美读成诵,深入感悟。
2. 读出情感。不论哪种风格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的积淀与升华,都熔铸着作者的情感。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体会出作者的情,进而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去读,要读得字正腔圆,要掌握好诗的节奏韵调。教师在读的时候,还可以配上与诗的内容相适合的一段音乐,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感悟诗的意蕴,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
3. 读出韵味。只有读出诗味来,才能入诗境、明诗意、了诗情。在学生反复吟诵古诗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古诗新唱”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品味古诗的音韵美,进而陶冶性情,培育美感。
二、 巧于引思,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架起诗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启发想象。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细细品味,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比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从前两句中产生这样的印象:“艳阳高照,奇峰罗列、紫气升腾、飞瀑腾空”。“飞流直下三千尺”,则要启发学生从姿态、气势和高度三方面想象瀑布的磅礴气势;“疑是银河落九天”,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好像看到白光闪闪的河水在向人间倾斜时的那种神采飞扬的喜悦神情。
2. 填补空白。诗歌常常截取生活中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式的语言,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抒发自己感情,因而就有了画外之图、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这些空白不妨引导学生去填补,从填补空白中感受诗意。如《寻隐者不遇》的前两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谁问呢?问的什么话呢?是谁回答呢?从字面上都看不出来,这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诗题目以及前后意思,连贯来思考和想象,予以补充。这首诗经过学生补充之后,便成了一组具体形象的连环画,诗的全貌也就勾画了出来。于是,一幅生动的小练笔就诞生了。
3. 情境表演。低年级学生理解力较差,所以我们不妨运用表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所见》一诗。第一步:做好表演准备,请同学扮演老黄牛、知了、牧童和大诗人袁牧,再准备好几棵大树(图)和一根牛鞭。第二步:组织表演。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回荡。树上的一只“知了”“吱吱吱”地叫起来,牧童见了很想捉,就马上从“牛背”上跳下来,一动不动地望着那只鸣叫的“知了”。这情景被大诗人“袁牧”看见了,随即摇头晃脑地吟出了一首诗。第三步:引出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树长得怎样?书上用的什么词语?牧童见了那只知了,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动作快还是慢?古诗中分别用哪些词说明?第四步:讨论,你觉得牧童怎样?
4. 生活架桥。诗歌来源于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将对社会万象的理解倾注于笔端构思而成。所以,只有让学生们在生活实际中去发现、去体验,才能有利于真正领会诗歌的内涵。比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之前,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意盎然,呼吸大自然的芬芳空气,观赏青松翠柏,聆听鸟语花香。学生们置身于迷人的自然怀抱中,无限的风光令他们心潮涌动,自然而然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和向往。这时,学生能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 披文入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1. 借景生情。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高鼎的《村居》一诗,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再现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草长”“莺飞”“杨柳”“纸鸢”等景物,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醉”“忙趁”等字词的情感色彩,来把握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2. 借曲引情。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为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创造条件。比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诗,为了让学生们感悟到诗中孩子们为教师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我播放了一段乐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听着乐曲,心中涌动起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带着这份深厚的情意,再读课文,学生们都会被文中孩子们的童真、童心、童味所感动,领会到了诗中的情感美。 3. 借趣激情。每首诗歌都有独特的情味,能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各具特色的情趣,是教好一首诗歌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诗歌本身的优势,努力增强教学的趣味,寓教于乐,融理于情。如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诗,教师可先播放一段音频:雷声隆隆,风儿哗哗,青蛙呱呱,知了吱吱……接着,让学生猜:听到了什么声音?然后,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特点?最后,引出夏天姐姐。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扮演夏天姐姐,亲切地和学生问答:“想变点儿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情趣,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四、 读诗作画,再现诗歌的画面美
有些诗歌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我们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1. 教师作画。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诗意融于画面,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教师边吟边画,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稀疏的竹篱、悠深的小路、葱郁的树木、飘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而学生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诗成、画毕,学生目不斜视,向往不已,仿佛进入了诗中恬静安逸的田园境界。
2.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了诗的画面美。比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在教前两句诗时,让学生画出“香炉峰”“生紫烟”和“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教后两句诗时,教师在学生画的瀑布上再有力地添上几笔,以突出瀑布的动态和“飞流直下”的气势,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3. 学生自画。学生把握诗意之后,会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例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中的“云深”一词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会“云深”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想象自由作画,从而对诗中的意境美有了较深刻的感受。
五、 巧于启智,揣摩诗歌的哲思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诗歌,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芒。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由事物的形象来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1. 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如教学《锄禾》一诗时,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在“秋收万颗子”的情况下,“农夫犹饿死”?教师给学生补充介绍当时苛捐杂税给农民造成的苦难境遇后,学生就明白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而且悟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
2. 巧妙追问。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在讲清和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可运用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首先问学生:“同样的山为什么时而‘成岭’,时而‘成峰’有不同的形态呢?”学生通过想象可知,庐山本来群峰林立,丘壑纵横,姿态万千,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去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象当然就千姿百态了。老师接着再问:“为什么在庐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这时学生定会积极思维:他们可想象出这么大的庐山,人们站在山中观察,看到的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因而带有片面性,不能看出它的全貌;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必须走出庐山,在远处眺望或高空俯视庐山。这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观察庐山是这样,观察其他事物是不是也要这样呢?”让学生明白,对于任何事物,如果局限在小圈子里面,就不能看清全局,认识就受到限制。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方方面面,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认识。
总之,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一样的意蕴营造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诗意地栖居。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塘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