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
2024-03-30
来源:步旅网
2017年第7期 (总第28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7,2017 (Sum No.281)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 张金波 (贵州省铜仁公路勘察设计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针对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在明确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分别对A路段与B路段路线 设计要求和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路线方案,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路线设计要点。 关键词: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 ̄':U41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7)07—0027—02 1 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原则 横跨河流。本路段的推荐线设计方案为沿着原有 路线进行布线,路线的平、纵地段都与极限指标接 普通公路改扩建是指在最大限度利用老路的 近,在KI2+620等位置上借助自然坡面回头,并在 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改造使公路达到最佳使 该位置上降低一级设计指标,因该段的总体线形相 用状态,满足交通量要求,与新建公路工程有很大 对较差,而且技术指标也不高,所以又提出一套比 的不同。在对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路线设计 较线方案以供选择,此方案主要为沿山体南侧进行 时,为确保设计合理性与有效性,需严格遵循以下 布线。推荐线方案的走向和现有路线完全相同,起 基本原则:保证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与服务社 点桩号为K11+600,沿北侧山坡回头指向下方,利 会。 用预应力空心板桥横跨河流,终点桩号为K14+ 2路线设计方案 400,线路全长为2.8 km。比较线方案的起点桩号 与推荐线方案相同,路线向南侧充分利用山体,同 2.1 A路段路线设计方案 样利用预应力空心板桥横跨河流,线路全长为 A路段路线穿过某集镇,穿越段长度为1.4 km 3.1 km。 左右。该路段在集镇的进出口处各有一条长度为 通过对比较线与推荐线两套方案的综合对比, 300 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路面宽度为5.5 in, 推荐线方案主要优势为:完全采用原路线进行布 中间段长度为800 m,路面结构同样采用水泥混凝 线,旧路利用率较高,工程量少、成本较低;但该方 土路面。原工程可行性路线主要运用穿越该集镇 案也存在一些不足:线形相对较差,为满足线形要 的布线方式,即比较线,在已有的路线进行布线,与 求不得不降低技术指标。除此之外,因沿线内山势 正线相对应的路线起点桩号是K8+000,横穿该集 陡峭,改造与扩建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难以进行 镇的街道,与正线相对应的路线终止桩号是K9+ 保通组织。 400。在公路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根据政府及主 通过综合对比,尽管推荐线方案存在技术指标 管部门的要求,决定采用远期的规划线方案,即推 低、线形不佳等问题,但其能充分利用老路,工程量 荐线,该方案的路线起点桩号保持不变,沿老路不 少,造价低廉,符合复杂环境下公路改扩建路线设 断向北方延伸,在穿越农田之后和老路进行相接, 计基本要求。因此,经政府与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正线长度为1.4 km。 将推荐线作为本路段施工图设计首选方案。 通过综合对比,尽管推荐线方案存在成本高、 工程量大等问题,但其具有良好的线形,并且能避 3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要点 开集镇单独存在,可从根本上防止公路市场化等现 3.1原路线测量 象的发生,符合集镇远期规划要求,有利于促进集 原路线测量是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 镇未来发展。因此,经政府与主管部门研究决定, 的重要基础,其测量精度能对路线设计效果造成直 将推荐线作为本路段施工图设计首选方案。 接影响。在行车荷载与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原路 2.2 B路段路线设计方案 线经长时间使用会产生一定程度不均匀沉降,其平 B路段沿线内山体坡面陡峭,属于山岭重丘山 纵面数据和竣工资料因此会存在误差。路线设计 坡回头展线,路线经过曲线范围内的最低高程点, 初期,拟合原路的平纵线形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收稿日期:2017—04—28 作者简介:张金波(1984一),男,贵州铜仁碧江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勘察设计。 ・27・ 总第28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7期 通常情况下,在原路两侧及中线施测一次即可,测 量间距为:直线段50~100 m,曲线段20~50 m,主 要利用GPS技术测量路面高程。施工过程中应对 原路实施细致的测量,测量内容应包含:挡墙、桥涵 与曲线段等。 3.2原路线拟合 逐一对比。在纵断面分析过程中,同样将里程作为 坐标系x轴,将实测路面高程和拟合路面高程的差 值作为坐标系Y轴,以此绘制全线里程中纵断面拟 合路面高程误差的实际分布图。再按照相同的方 法求取平均差值、标准偏差和最大正、负偏差,为原 路线拟合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从而达到确保 路线设计合理性的目的。 4总结 为对原路线实施有效拟合,需根据原路线测量 资料对平纵断面的线形实施拟合。然而,由于原路 线施工中易产生误差,加之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沉 降等问题,所以在进行拟合时要结合原路利用状 况,严格控制拟合偏差。尤其是对改造有较大难度 的大中型桥涵工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控拟合偏 差,特殊情况下拟合线位需要适当迁就线路上的桥 涵。为从宏观角度明确拟合情况,需要拟合后得出 的平纵面线形实施分析与评价。在平面分析过程 中,将里程作为坐标系x轴,将拟合差值作为坐标 系Y轴,以此绘制在全线里程中拟合偏差的实际分 布图(见图1),同时根据分布图经数理统计得出平 均差值、标准偏差和最大正、负偏差。 (1)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必须遵循保 证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与服务社会等基本原 则。 (2)A路段路线设计考虑降低对集镇车辆通 行、占地与施工干扰等方面的影响,将推荐线作为 首选路线方案,即沿老路不断向北方延伸,在穿越 农田之后和老路进行相接。 (3)B路段路线设计考虑复杂的外界条件,尽 管在技术指标和线形等方面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依 然将推荐线作为首选路线方案,即沿北侧山坡回头 指向下方,利用预应力空心板桥横跨河流。 (4)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在对普通公路改扩建 工程进行路线设计时,应切实做好原路线测量与拟 合工作,要求掌握健全的测量资料和线形拟合分析 结果,以此为选择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提供先决条 件。 参考文献: L.1- 止“IIII..jI…』lIIJ上』I- ’ ’下’ 岛 桩号 一嚣蓉釜蓦冒量萎孽詈囊蚕茧嚣i墓誊 爱 ∞∞∞卜曲=譬譬霉器霜鬣高8簧 [1]石长贺.线形设计在农村公路改建中的应用[J].中国 公路,2016,(17):116—117. [2] 李志强.普通公路改扩建设计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16,(9):134—136. 图1拟合误差分布图 此外,针对存在较大拟合偏差的路段还要进行 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有竣工图资 料的条件下,还可对竣工图和拟合平曲线要素实施 (上接第26页) 2.3做好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开挖、填筑以及压实 等作业 在开挖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时,一般有 [3]周洋.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方法[J].技术与市场, 2016,(5):219—220. 载。所以,为了避免路基地表水对坡面造成冲刷,避 免风化和剥落的问题出现,就需要维持好环境,强化 维护过渡段路基,目前,圬工砌筑防护施工技术是应 用最为频繁的技术之一,主要是针对路基坡面的差异 性来设置具体的施工技术。即路堑边坡选择连片带 窗孔的墙型护坡;路堤边坡则要选择混凝土预制块护 坡施工技术。如果前者针对的是易风化破裂的岩石 边坡,则要选择高强塑料网格喷浆、锚杆挂铁丝网、喷 射纤维混凝土等维护措施,不过圬工砌筑防护施工技 术、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施工技术的成本都较高,耐久 性不足,应用并不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三种掘进方式可供选择,即纵向全宽掘进、横向通 道掘进以及横向与纵向相互结合掘进。在路基填 筑前,应该将路床完全的清理干净,然后与土层的 实际特点相互结合起来,做好具体的分层和检测等 相关的工作,进而满足其厚度与坚实度的要求。农 村道路桥梁的过渡段路基路面压实会选择分层压 实的问题,同时,与填筑作业相互交叉,这样也可以 满足均匀压实的要求。如果区域之内的路面土层 含水量偏大,就应该将压实的力度进一步增加,确 保其承载力与稳定性。 2.4加强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的维护 [1] 夏文涛.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特点分 析[J].建材与装饰,2016,(6):271—272. [2] 李鹏.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黑 龙江交通科技,2016,(10):30—32. 之所以要加强对农村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 的维护,原因在于在修筑路基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既有 的土层状态出现失衡问题,路基就会面临巨大的荷 ・[3] 曹博仁.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特点 [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7):74—75.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