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doc

2020-07-01 来源:步旅网


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

题号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踌躇衣shuāi 既使jì 天癞.chú 蓑...lài B.呜咽.yān 不屑.xiāo 充沛.pèi 蝉蜕.tuō C.阻塞跎chā 大厦.sè 蹉..shà 确凿.zháo D.蹂躏róu 朔气shuò 婆娑...suō 雾霭.ǎi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车和标语等进行了大力宣传,使“城乡清洁工程”家喻户晓。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

D.我们不赞成应付考试想出的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实有些比较省力的方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我校园、清洁校园。 B.在我少年和进入青年早期的时候,祖母玛利亚是我最亲近的人。 C.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D.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4.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移山》——寓言——《列子》 B.《史记》——司马迁——汉

C.《智取生辰纲》——施耐庵——明末清初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古诗文名句默写(任选6题,6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④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 ,出则我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⑥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两个诗句是: , 。 ⑦《<论语>十则》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 ⑧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6.假如你是班长,一次班主任老师误以为你将作业借给其他同学抄袭,而当众狠狠批评了你一通,你觉得很委屈。课下你终于找到老师,说: 。(3分) 7.百色市正式启动“创三城”活动后,这对改善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以及推进了城市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现在,全市又全面铺开了“城乡清洁工程”,这又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请你结合这两项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答: 。

得分 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帽子的故事》,回答8-10题。(11分)

①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②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③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④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⑤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⑥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绩。世间凡有善良和爱的光芒普照,就会有温暖,有希望。对付死亡和疾病,战胜痛苦和不幸,善良和爱心的力量绝对胜过任何特效药。

8.文章第②段,班主任郑重宣布 ,她对帽子的要求是 。老师这一举措的意图是 。(4分)

9.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这一描 写,反映她 的心情。第④段“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 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这又表现她 。(4分) 10.最后一段划线处的句子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回答题(10分)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1.选出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 )(3分)

A.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B.这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解说事理的。

C.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的作用: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D.“凡是”“都”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12.文中运用了 、 、 等说明方法。(3分) 1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列举两例。用“观察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来回答。如“白云飘高——天准晴。”(4分)

答:(1) 。

(2) 。 (三)阅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题。(11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嘴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球赛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4.把握本段的中心论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乐业。 B.不做工就不苦。 C.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D.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5.选出对本段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作者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B.作者分析两种“苦人”:无业游民、厌恶自己本业的人,他们的“苦”在于不会“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C.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D.“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作者为了解释“为什么要乐业”而引用的。 16.作者在文章中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能为作者这个观点提供两个事例吗?(2分) 答:

17.结合文段和自己的体验,说说怎样生活才有价值?(3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完成题。(5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C.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是写实,也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前途渺茫。 D.诗人想到吕尚、伊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这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19.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对此的启发。(3分) 答:表现的思想感情: 。 启发: 。

(二)阅读《口技》(节选),回答4题。(13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 ..②曳屋许许声 (曳 ) ..③虽人有百手 (虽 )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21.下列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 撤屏视之 .C.楚人怜之 .D.策之不以其道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23.文段中众宾客的反应是从 、 及情感心理这些方面表现的,作用 是 。(3分) 24.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所了解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分) 答:

四、作文(50分)

得分 评卷人 25.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幸福就是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

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幸福就在你手上,幸福就是因为你拥有了爱……

先在“幸福就是 ”横线上填上有关词语,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00 600 700 800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二)

一、1.D 2.B 3. B 4.C 5. ①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④海日生残夜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⑧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略) 7.(1)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2)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城乡工程”。(3)做文明市民,为“城乡清洁工程”做贡献。(4)“创文明城、做文明人、清洁从我做起”,“创三城,环境优雅美家园,从我做起。”

二、(一)8.全班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 自己最喜爱,越新奇越好 让同学们不去注意安娜的帽子,化解她的痛苦和尴尬,从而消除她的心理障碍。 9.痛苦和尴尬 对学习、对生活有了信心和希望(或“快乐”等均可) 10.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力量。平凡的小事中也有温暖,蕴涵着深深的爱,就是这种爱——它能让学生对学习、对生活有了信心和希望,这就“胜过任何特效药”。

(二)11.B 12.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13.(1) 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2)蝌蚪水中游——春已到人间。(3)大雁编队往南飞——秋天已在我眼前。(4)老鼠搬家——要地震。(5)蜻蜒低飞——雨将来。

(三)14.A 15.B 16.(1)如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2)上海市政局工人徐虎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3)雷锋在平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他们都体会到了职业的趣味。 17.(意思符合即可给分)我认为:(1)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2)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3)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总之一句话,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三、(一)18.C 19.(1)诗人面对彷徨歧路的困扰,仍作不懈地探索;(2)体现诗人坚信未来、奋发进取的乐观精神。 启发:面对困难、挫折,要坚定信心,执着追求,激流勇进,乐观进取,美好前景,终会到来。

(二)夹杂 ②拉 ③即使 ④说出 21.A 22. ①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②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23. 神色、动作 反衬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4. 答案举例:微雕(如明朝王叔远雕刻的“核舟”)剪纸、踩高翘等。(理由略)。 四、25.作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