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习题
中医一般护理作业
1.用实例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与药物的关系,饮食护理的目的2.试用病情观察的方法,对你的同桌进行观察并记录成文。 3.熟悉“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善医者,必先医心,而后医其身。”的含义。
4.用本章所学内容,对一位65岁女性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进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病情观察,用药等护理,并指导病证后期调护。
(以上作业要求在一般护理内容上完后一周由各班学习委员负任课老师)
中医用药及护理习题
中医用药及护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甘味药的作用是( B)
A、泄、燥 B、补益、和中、缓急 C、软坚、泻下
D、收敛固涩 E、渗湿、利尿 2.下列不属于为升浮药作用的是(D )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3.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
“七情”中的 ( B )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反
4.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C )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5.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是(B) A、桂枝 B、麻黄 C、香薷
D、紫苏 E、荆芥
二、是非题
1.咸味具有收敛固涩和利尿作用。( × )
2.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3.归经即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的所指部位相同。(×) 三、问答题
1.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 2.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
3.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 4.简述下法的概念及护理要点。
阴阳五行题目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中医五行学说 3.相生
4.相克 5.相乘 6.相侮 二、填空题
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 、互根互用、 和相互转化。
2.按照五行归类,黄色属 ,北方属 。 3.疾病按五行相生关系传变,如肾病及肝,称为 ;按相克关系传变,肝病传脾,称为 。 三、单选题
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属于( )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平衡 2.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 )
A、曲直 B、炎上 C、从革
D、润下 E、稼穑
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心之“母”是( )
A、心 B、肺 C、脾 D、肾 E、肝
4.下列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 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E、腹部
5.治疗肺气虚的咳喘用健脾的方法称为( )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暖土法 C、培土生金法
D、佐金平木法 E、泻南补北法 四、简答题
1.简述五行的特性。
2.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中医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种中医学独特理论和方法。
3.相生: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4.相克: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5.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相克。 6.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克。 二、填空题
1.对立制约,消长平衡 2.土,水
3.母病及子,木乘土 三、单选题
1.D 2.A 3.E 4.B 5.C 四、简答题
1.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答:(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诊断
(5)确立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原则
(6)指导养生防病 要保持体内阴阳协调,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
藏象题目
藏象题目.doc (31 Kb)
气血津液测试题
气血津液题目.doc (35 Kb) 病因病机测试题
病因病机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六淫 2.病机 3.阴阳失调 4.亡阳 5.气虚 6.血热 二、填空题
1. 为百病之长。
2.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有 ,
和 。
3.七情致病的特点是 , 和与病势密切相关。
4. 阴寒内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的病理状态称为 。
5. 气的运行、流通障碍称为 。 三、单选题
1.被古人作为外感致病因素总称的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2.暑邪与火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 A、性质重浊 B、易生风动血 C、多夹湿邪致病 D、易耗气伤津 E、易致肿疡
3.下列哪项不是瘀血致病的共有临床表现( ) A、刺痛 B、肿块 C、出血 D、恶心呕吐 E、面色黧黑
4.下列的病理状态,除哪项外均表现为症状与本质不符( ) A、至虚有盛候 B、格阴 C、大实有羸状 D、格阳 E、悬饮
5.梅核气的病机是( )
A、痰迷心窍 B、痰浊上犯头目 C、痰气凝结于咽喉 D、痰留经络筋骨
E、痰阻于肺 四、简答题
1.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 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4.简述气逆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六淫: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分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形态、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
3.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4.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6.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 二、填空题 1.风(邪) 2.七情,饮食,劳逸
3.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 4. 格阳
5. 气滞 三、单选题
1.A 2.D 3.D 4.E 5.C 四、简答题
1.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
答: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 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湿性粘滞;湿性重浊;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答: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4.简述气逆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
答:气逆即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病变多由于情志内伤,或因饮食冷热不适,或因痰浊壅滞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四诊测试题
四诊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有神 2.腻苔
3.郑声 4.战汗 二、填空题
1.我国人的正常面色是 。
2.望小儿络脉可概括为 分表里, 辨病性,
定
虚实和 测轻重。
3.五脏在舌面分布中,舌尖属 ,舌边属 。
4. 脉来快速,一息六至的脉象是 ;滑脉主 、 和实热。
5.胀痛主 ,刺痛主 。 三、单选题
1.望姿态时,见患者喘促抬肩,喉中痰鸣,难以平卧,多为( )
A、肝风内动 B、中风 C、痹证 D、外感风寒 E、哮喘
2.头发突然大片脱落,称为斑秃,多属( ) A、精血亏虚 B、血虚生风 C、饮食积滞 D、肾虚 E、血热
3.裂纹舌提示( )
A、中毒 B、水湿停滞 C、心脾两虚 D、阴液亏虚 E、热郁
4.病室内有尿臊味多见于( )
A、水肿病晚期 B、消渴病 C、食积肠胃 D、肺痈 E、湿热下注
5.消谷善饥为( )
A、脾胃虚弱 B、胃阴不足 C、胃火炽盛 D、虫积 E、肝胆湿热 四、简答题
1.简述食欲和食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2.简述面色白的主病与机理。 3. 简述问诊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有神:又称得神。主要表现为神志清楚,精神良好,两目精彩,面色荣润,表情自然,呼吸平稳,反应灵敏,动作自如等。提示脏腑精气充足,正气强盛,生命活动正常;即使有病,也属轻病,预后良好。
2.腻苔:舌面上覆盖着一层颗粒细腻而致密的滑黏苔垢,刮之难去,称为腻苔。
3.郑声:神识不清,言语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称为郑声。
4.战汗:恶寒战栗,继之出汗,称为站汗,为正邪相争剧烈,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二、填空题
1.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浮沉,络色,淡滞,三关。 3.心肺,肝胆。 4. 数脉,痰饮,食滞。 5.气滞,血瘀。 三、单选题
1.E 2.B 3.D 4.B 5.C 四、简答题
1.简述食欲和食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答:病程中食量渐减,多为脾胃虚弱;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消谷善饥,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胃中灼热、嘈杂者,多为胃阴不足;厌食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内蕴;嗜食生米、泥土等,多见于小儿虫积。 2.简述面色白的主病与机理。
答: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主虚证、寒证、失血证。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3. 简述问诊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患者的主要痛苦,疾病的起始、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既往病史、个人生活史等。现在症状的问诊是其中的重点,可参考《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经络测试题
经络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 2.十二正经 二、填空题
1.经络是 和 的总称。
2.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是 ;经脉外部,筋肉受经络支配分为 ,皮肤按经络的分布分为 。 三、单选题
1.下列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正确的是( ) A、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B、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
C、阴经与阴经在四肢部交接 D、阴经与阳经在胸腹部交接
E、阳经同名经在四肢部交接
2.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太阳小肠经后的是( )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3.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为( )
A、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D、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E、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四、简答题
1.简述十二正经的组成。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 1.经脉,络脉
2.奇经八脉,十二筋经,十二皮部 三、单选题
1.B 2.A 3.C 四、简答题
1.简述十二正经的组成。
答: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足三阴经、三阳经。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
答:联络脏腑、沟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辨证测试题
辨证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八纲 2.实证 3.脾不统血证 4.肝风内动证 二、填空题
1.表里是辨别疾病 和 的两个纲领。 2.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 和 。 3.气虚类证包括 、 和 。 4.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 、 、 和 四种。 三、单选题
1. 八纲辨证是( )
A、各种辨证的综合 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E、病因辨证
2.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 )
A、外邪直中 B、劳倦所伤 C、里邪表出 D、六淫初袭 E、情志所伤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 证属( )
A、血虚证 B、气虚证
C、气血两虚证 D、气不摄血证 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
A、血虚证 B、温燥证 C、阴虚证 D、津液不足证 E、阳虚证 四、简答题
1.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2.简述肝阳上亢证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 2.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衰,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征。
3.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以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泛指出现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二、填空题
1.病位内外深浅、病势趋向。 2.气虚、阴虚。
3.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
4.血虚证、血热证、血瘀证、血寒证。
三、单选题
1. B 2.D 3、B 4、C 四、简答题
1. 辨别虚证与实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萎振,声息强弱,疼痛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和脉象等。一般说来,病人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声低息微,痛处喜按,舌质娇嫩,舌淡少苔或无苔,脉无力者属虚证;病人形体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有力者属实证。此外,辨别虚证和实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等。 2. 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表现以亢阳上扰为特征的上盛下虚的证候。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脉弦或弦细数。
中医养生
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中提到指导养生防病,请谈谈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保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