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礼貌的精华。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书《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中国人饮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据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制茶方法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茶叶和茶文化就传入我国,并以“茶道”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中国茶叶的文化传统。唐代陆羽、宋代陆羽等人撰写的《茶经》对饮茶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茶艺
茶艺是指用茶或茗汤来招待客人。它是中国民族饮茶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
文化修养,是一种艺术追求。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中国人饮茶非常讲究仪式,讲究品茗、赏言、赏行。一杯清美、高雅、芳香、雅趣和幽雅和谐之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乐趣。饮茶也称品茗、焚香、赏味。
2.饮茶习俗
饮茶习俗由来已久,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也不尽相同,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的茶俗。我
国唐代即有饮茶习俗,《茶经》中明确记载:“饮后以茶送人,有茶送人之义”。唐宋时期饮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和规范的习惯,如“送茶诗”就是反映唐代饮茶习俗的代表性诗篇。唐宋时期将饮茶习惯发展成集饮、点、饮于一体的新风尚,并将茶叶作为礼仪形式之一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饮茶中不仅有一般人饮酒时需要做的事而成为习惯,更是为了消遣娱乐而形成了一种新风尚及对生活质量要求之心理状态。宋代文人张先在《茶赋》中记载:“寒食迎客至家自奉,饮茶当得与君长”;陆羽《茶经》也将饮茶当成饮酒消遣之物,并提出了饮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说。
3.饮茶文化的表现
中国的茶文化表现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它包括饮茶、行善、乐茶等各种形式。
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饮茶,饮汤,烹茶,饮汤等,其中“饮茶法”更是被称为中国传统饮茶文明之核心。所谓饮茶法就是把茶水放入器皿之中,以沸水冲泡,待茶水呈黄色时,即为饮茶,待茶水呈褐色时即可斟饮。品茶时最讲究品尝茶叶鲜绿而有光泽有弹性或软滑细嫩香之品。一杯清纯的茶、一杯高洁雅洁的茶一般要饮三遍左右。品完一杯后就要用勺将整个杯口慢慢的抿一遍,然后再慢慢地喝下另一杯里面的茶水,这种茶水才是纯正美味有层次茶汤时最好的饮法。
4.茶的饮用方法
茶道有八法,即“三冲”、“二净”、“三留”、“四慢”、“五喝”、“六饮”、“七赏”。所谓“三
冲”就是冲泡、冲饮、分茶;所谓“二净”就是洗茶与品茶;所谓“三留”就是要留三种不同品种茶叶、不同陈化时间的老茶芽;所谓“七喝茶”就是要将每一种茶都品至极致,各具风采;所谓“七喝”就是要把每一种好茶都喝至极致;所谓“八喝”就是对每一种好茶都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所谓“七赏”就是要赏茶之美。冲泡要讲究手法及用壶方法。冲泡时还需注意冲泡水与空气及水温及浸泡时间等变化。
5.中国制茶工艺
茶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烘焙、干燥等。加工工艺与绿茶、黄茶、白茶相比,
具有明显优势。杀青,是利用茶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杀灭叶面过氧化脂质,促进茶叶中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吸收。揉捻,是利用茶叶中挥发性物质和茶叶表面活性物质相互摩擦,使茶叶中含有粗纤维转化为粗蛋白,使其形成絮状结构,从而提高茶叶品质。烘焙,是将干燥后得到干燥剂,使茶叶中水分快速挥发,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干燥工艺与黄茶、白茶相比有显著特点:其物理变化明显;其外观特征是由青绿色变为黄褐色;其内在质量以香气为主;味道以醇厚为主;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持久;叶底厚、绿;汤色黄而明亮等。
6.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越来
越认识到,文明是一种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进步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茶叶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饮茶活动盛行于中华大地。饮茶活动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增进人民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饮茶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
7.以茶道为核心而形成的中国特色茶文化》,见载于《茶叶与农业》2011年第3期。 茶道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代茶王的饮茶艺术都为茶叶本身提供了极高的艺术
享受和审美价值。而现在流行的茶文化则是在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这种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地体现在内容和思想模式中。茶道可以从饮茶开始培养对茶事、茶艺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以达到使饮茶与人格升华为美、健康、快乐,并影响人们生活幸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茶道既可以帮助后人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理想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又可以净化人心,陶冶情操;更可以使人认识到人生意义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