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策略

2024-08-12 来源:步旅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策略

2017-07-14 09:20:07 教育界·中旬2017年5期

耿霞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围绕学习过程形成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历史教学应关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实现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培养策略

为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学科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历史学科素养是指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是多种素养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关注是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型,它改变了过分关注知识和应试教学的现状,适应了信息时代和当今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应体现教育本质,与中国学生的九大核心素养保持一致;应体现历史学科独特的思维特质,融汇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记忆、反思、明智;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紧紧围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围绕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及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为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实的认识和理解。一般而言,理解包含两个要素:领悟个别历史信息和综合个别历史信息形成一个总体感知或概念。理解的行为既是综合,又是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同时,理解还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历史理解要求我们有历史性的视域,从现在回顾和理解过去,又能够共情地理解过去,仿佛身临其境。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组织学生参观遗址遗迹、观看历史录像资料、运用历史图片资料等方式都是将历史信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直观教学不但能加深印象,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历史,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兴趣需要。

二、比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意义不等于文字意义,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解读的实践、文化意义。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知理解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辨析历史信息,知道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后人对历史史实的解释。同时,学生还要能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叙述,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达到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的学习目的。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例如,讲清朝历史时,我们可以将真实的历史资料与电视里播放的“清廷剧”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辨析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再如,讲中美建交的过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

的内容,引导发现两份公报对待“台湾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台湾问题是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并联系现实,对中美当前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和能力

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实证意识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是学生了解历史的证据。历史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凭证并被当作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客观论证的实证意识就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历史学科最有特色的素养要求。在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论证素养。为此,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必不可少。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或利用历史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客观而具有说服力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史料论证的素养。

四、绘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概念

历史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离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很难准确理解和正确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很难发现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因此,历史课程标准将时空观念列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历史的客观性的尊重,也是对学科思想价值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绘制历史时间图和空间示意图,以此描述历史,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有深刻的认识,也能让学生对历史发展的空间有比较直观的印象。例如,每个单元复习时,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历史时间尺,标注重大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所学知识点用时间连成一条线索,构建单元学习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概念。再如,讲《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绘制“三国鼎立示意图”。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了解了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也有助于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军事冲突和策略。

五、德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步的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人类社会在追寻美好与进步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价值取向。历史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学生形成积极进步的历史价值观,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因此历史学科离不开德育,德育也需要历史教学这片土壤。在历史教学中,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为德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让学生产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保持積极乐观、团结进取的品质。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实证意识、时空观念、价值观五大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准确认知和理解历史事件,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客观理性评价历史与社会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