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装机量的快速增加,风力发电也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其中由于地域差异性,导致风力发电装机量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其中截止2018年西北、东北区域的新能源渗透率已达到 93%及100%,而华东、华中、南方地区仍不足 20% ,并且山地风电成为了中东南部山地或丘陵为主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山地风电建设项目具有机位分散、占地面积较大、交通不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点,其工程建设风险及施工难度较大,从2013 年至2018年风机倒塌事故频发,其中云南某风电场在2017 年140 台风机混凝土基础中有至少134 台强度不达标,湖南某风电场2018 年因航线问题有至少两台风机进行移机,甚至不少省区因环保和生态红线问题中断了多个在建风电项目。因此加强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山地风电工程;设计不合理;水土流失 一、风机基础混凝土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恶劣天气、拌和站设备故障、入仓及运输设备故障等因素,使混凝土浇筑存在较长中断时间,导致施工费用及工期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因材料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施工养护不及时、验收监管力度不足等,导致浇筑成型的风机基础强度不高,存在蜂窝、裂缝等质量缺陷,对混凝土使用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对各参建单位制定相应的强制性标准制度,尤其是施工单位,同时还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开仓浇筑加强审批,对仓面及原材料备料进行严格抽检,其中需要对道路状况和气象条件、拌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入仓设备备用及运行情况、运输设备运输能力及运行状态,以及突发情况下应急
工作准备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浇筑过程加强质量管控,对施工配合比加强调控,对旁站监理进行重点监督;对远程视频监控的实施加大推行力度。另外可通过第三方对混凝土试块进行钻孔取芯强度检测或抗压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检测评定,并对试块制作及养护加强监督和管理。
二、土石方挖填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因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部分机位及道路通常需要布设在悬崖峭壁上,同时施工过程中容易因所产生的渣土溜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成本节约,在土石开挖时存在弃渣、抛渣等现象,破坏红线外林地环境。另外还因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导致出现超占林地等违法行为。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在施工前,在陡坡位置处进行临时拦挡措施增设,并在施工后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永久性挡墙进行设置。其次在道路、风机平台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弃渣场进行合理布置,同时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外露面及开挖土石方弃渣加强管理。另外需要使施工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特别是挖掘机操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杜意随意甩渣现象出现。最后应对回填区开挖施工加强控制,并采用分层回填压实作业,避免填方区出现垮塌事故。
三、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山地风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因设计人员能力不足或建设单位为了缩短工期等原因,在项目施工中存在设计精度、深度等不足、技术要求不清晰、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不准确、投标设计中存在漏洞,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边界条件会出现较大改变等问题,使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及合同纠纷等现象频发。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设单位需要确保设计人员设计工期充足合理,设计单位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招标前应确保施工图设计完成且审批合格,在此基础开始招标活动。另外应委托第三方设计单位,严格评审招标设计成果,并且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可采用EPC总承包模式。
四、阻工窝工现象频发及相关解决对策
[2]
[1]
山地风电工程建设通常占用林地面积较广、点多线长,极容易因林权纠纷矛盾等问题,造成工程建设阻工情况的出现,其中引发阻工的原因包括了场外大件设备运输、场内征地补偿矛盾以及施工队伍内部劳资纠纷等。同时阻工现象会造成施工设备及人员窝工,对施工计划造成影响,导致工期延期及施工费用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对征地拆迁工作加强重视,应遵循“先征地、后施工”的管理思路,同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对良好的建设氛围进行营造。其次应对协调机制加强建立和完善,与地方政府加强配合,使矛盾纠纷问题及时化解。另外需要对当地民众合法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在进度款结算中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进行扣留,并可由建设方进行代付。
五、施工期水土流失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在山地风电场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土建施工时段集中、土石方开挖强度高、扰动强度大等、并且搬运、填筑、堆置等施工主要以线状为主,并且作业条件复杂,极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另外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因缺乏永久排水系统,而临时档护及排水措施落实效果不佳,也会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对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科学制定,避免大规模土石方施工在雨季进行。其次应以疏为主、挡疏并用、临时与永久措施相结合以及临措先行等原则,使施工期间水流有序排放得以保证。另外需要对施工期间裸露土地进行及时覆绿处理,使水流对表土冲刷最大程度减少。
六、水保环保验收难度大及相关解决对策
由于山地风电项目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扰动较大,并且生态恢复难度大、时间慢。现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水保环境等政策,但目前采用的水保环保专项验收技术,对山地风电项目验收存在较大难度,同时也无法为施工建设提供专项验收相关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求项目各参与方对项目水保环保工作加强重视,提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水保方案及评审措施等的可行性,并对第三方水保环保监测单位进行委托监测,结合监测结果对水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进行指导。其次
[3]
应对施工单位所编制水保、环保施工方案进行落实,对施工重难点进行明确,并对针对性解决措施进行制定。另外应积极引进水保、环保专项验收技术的评估单位,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水保环保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整改意见。
结束语:为了有效提高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需要根据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根据发生频率及后果加强分析,对重点问题加大研究力度,并结合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制定和摸索,为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防止出现相同的质量问题,从而使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得以保证的同时,施工成本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 丁爱军, 李琳. 山地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水电与新能源, 2019, 33(02):69-74.
[2] 朱少琼. 风电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区域治理, 2019, No.253(27):111-113.
[3] 刘仁泉. 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 城市周刊, 2019, 000(003):P.70-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