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

2021-01-27 来源:步旅网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

(大学经济类必看经典!)

1. 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

一般公认,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 “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微观经济学”.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宏观经济学”。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2.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1640年,其间战乱、灾荒和瘟疫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黯然失色,人称黑暗的“中世纪”(Middle ages)。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学大全》,根据上帝意志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应当受“上等人”统治。同时,提出公平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商业理论和利息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了折衷和辩护,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1492年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国际贸易成为当时西欧主要经济增长点,催生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认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促进商业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实行贸易管制。第一次正面肯定商业和商品经济,堪称“革命性”突破.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只出口不进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于英国匿名发表的《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晚期重商主义主张“贸易差额论”,即少进口多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克列钦(Antoine de Montchrétien,1575—1622,又译“蒙克莱田\",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以及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又译托马斯·曼,1621年发表《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

3.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雏形,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主要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等)、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要著作是1776年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不同于重商主义的观点:(1)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2)市场自动调节比人为地调节更能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即“看不见的手原理”(Principle of invisible hand),据此主张自由放任政策.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分支是法国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s),主要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1758年发表《经济表》,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但由于法国小农经济比重较大,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认为只有农业才是

社会财富的源泉,货币只是流通手段;工业只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是农业的附属物;对外贸易只是一种等价交换,都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4. 新古典经济学

183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分化为两支,即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school),马克思主义者一般称之为“庸俗经济学”(Vulgar economics).

“新古典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辩护”,认为:市场完美有效,能够自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该学派没有明确研究宏观经济现象,一般认为其宏观经济学观点是: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不需要政府干预。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除马歇尔外,早期还有英国的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国的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等,晚期则有英国剑桥学派的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罗伯逊(Dennis Holme Robertson,1890-1963)、霍特里(Ralph George Hawtrey,1879-1975)等;属于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Leon Walras,1834-1910)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ado Pareto,1848-1923);属于奥国学派的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维塞尔(Freidrich von Wieser,1851—1926)、庞巴维克(Eugen von B?hm—Bawerk,1851—1914)等;属于瑞典学派的威克塞尔(Knut Wicksell,1851-1926)、卡塞尔(Gustav Cassel,1866—1945)

等;属于美国学派的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柯布(Charles W。 Cobb)、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1892-1976)等。

5.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1929年10月24日,以纽约股市暴跌为起点,爆发了持续7年之久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在1933年3月4日就职后,立刻大规模干预经济,史称“罗斯福新政”(Roosevelt New Deal)。在此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一书,严厉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主张由政府干预来拯救资本主义,人称“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弥合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分歧,遂形成所谓“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认为新古典经济学适用于经济繁荣状态,属于微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适用于经济萧条状态,属于宏观经济学。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经济学》(第1版)是这一学派形成的标志,1961年《经济学》第5版开始使用“新古典综合”一词。至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波尔丁1948年版《经济分析》一书第2版中。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因此政府应根据“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干预,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该学派的理论核心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1937年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

经济学家》一文中最早提出,后来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1953年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推广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汉森模型”(Hicks—Hansen model).

直到1980年代以前,新古典综合派一直占据西方经济学主流地位。但由于不能解释1960年代通货膨胀和1970年代“滞胀”(Stagflation),受到了许多非凯恩斯主义流派的激烈指责,催生了“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 school)。非凯恩斯主义流派基本情况如下:

(1) 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m)又称“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急先锋,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50年代就开始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内存在“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当劳动市场在竞争中达到均衡时,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固有的失业率,包括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自然失业率是保持零通货膨胀率的最低失业率,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短期内由于货币幻觉,实际工资(Real wages)暂时下降,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但长期内,由于“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工人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Nominal wage),引起实际工资和失业率回升,结果仅仅是通货膨胀(Inflation)。

弗里德曼还提出“恒常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of consumption),认为消费者不是根据现期收入而是根据“恒常收入\"来安排消费,因此短期内扩张性政策不可能刺激消费,再次否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

弗里德曼认为“唯有货币最要紧\",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Single—rule

policy of money),即每年根据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按某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以稳定货币,稳定经济,根除滞胀.而要稳定货币,就必须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主义。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纳(K. Brunner)在《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首次袋子使用“货币主义\"一词。

(2) 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expectations school) 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穆思(John F。 Muth)1961年发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一文提出“理性预期”概念,1970-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卢卡斯(Robert Lucas,1937—2001)进一步阐述,受到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华莱士(Neil Wallace)、巴罗(Robert J. Barro,1944-)等人重视。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对经济发展作出正确预测,即所谓“理性预期”。在存在理性预期并且工资与价格具有弹性的前提下,人们将会预料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并采取相应对策,使之无法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失业,即所谓“政策无效性定理”(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主张政府放弃干预经济,或实行公开的永久不变的政策。

该学派还提出自然率假说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一种内在的动态平衡,外力可以暂时打破这一平衡,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平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s theory)由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朗恩(John Long)、普洛塞尔(Charles Plosser)等人提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随机波动现象,由技术、战争、人口、自然等实际因素对供给发生冲击引发,市场能够自动调整适应,无需政府干预.

(3) 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又称“里根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刺激总需求,使人们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导致高税收,抑制企业家

的积极性,影响供给,结果导致经济滞胀.该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Say's law),主张减税节支,减少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业家精神,促进供给。但实际执行时,“减税容易节支难\",造成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外债等一系列恶果。

供给学派又分“极端供给学派”和“温和供给学派\",前者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拉弗(Arthur. B。 Laffer,1940-,又译“拉弗尔”、“拉菲尔”等)为主要代表,用“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描述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为减税提供理论依据。后者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 )为代表,提出“费尔德斯坦曲线”(Feldstein curve),认为: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条件下,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引起资本形成率下降,即财政赤字与资本形成存在替换关系;在保证资本形成率不变的前提下,财政赤字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关系。强调要靠资本积累和市场刺激而不是利用政府干预来减轻社会弊病,代表作《美国税收刺激、国民储蓄与资本积累》。

(4)新自由主义学派(Neo-liberalism)广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狭义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仅指以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为主要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要阵地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等,故又称“新奥国学派\"、“新维也纳学派”、“伦敦—芝加哥学派”和“弗莱堡学派”等。

该学派崇尚个人自由,认为自由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强调个人无需服从任何人,只需服从法律,法治的关键在于保证个人自由。反对人治,认为人治导致权力被滥用,即使权力被思想高尚的人掌握,也会给社会带来祸患。主张思想自由,认为思想国家化是“真理的末日”.主张经济自由和私有制。对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认为是由于货币供给不足或投资过度造成的,市场能够自行调节,无需国家干预.对于1960—1970年代发生的失业

和通货膨胀,认为是由于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使市场机制受到干扰,以及政府扩大财政赤字造成的。因此,主张“货币非国家化”,由私营银行提供竞争性货币。

(5) 新剑桥凯恩斯学派(Neo-Cambridge school) 又称“凯恩斯左派”、“李嘉图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1903—1983)。从收入分配角度着手,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投资率,而投资率取决于储蓄率,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为工资和利润两部分,储蓄率也分解为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与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两部分,当利润占的比重提高时,整个储蓄率上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伴随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既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的财政干预政策,也反对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前者只强调充分就业,不问就业的具体内容,导致“繁荣中的贫困”;至于后者,则认为市场机制是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器,1930年代的大危机就证明了它的失败.对于货币主义者推崇备至的货币嗤之以鼻,认为货币与产量之间仅存在微弱的联系。最后,该学派主张通过税收和补助来消除社会收入不均等和阶级差别等改良主义措施。

(6) 市场非均衡学派(Unequilibrium school) 以法国经济学家贝纳西(Jean-Pascal Benassy)等人为代表,认为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在非均衡条件下,经济运行遵循“短边法则”,即由最短缺的一边来决定经济变量的取值.现代宏观经济既可能由于总供给不足,导致“新古典失业”,也可能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凯恩斯失业”,新古典政策和凯恩斯政策都有用。

(7) 新制度学派(Neo-system school)该学派主张研究整个社会制度,实际上囊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也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该派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支以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 )和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1898—1987)为代表,主张政府干预;另一支以美籍英国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10- )为代表,主张自

由放任.

加尔布雷斯1973年出版《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一书提出“二元体系理论”(Dual economy system theory),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少数大企业组成的计划体系(Planning system)和大量小企业组成的市场体系(Marketing system)组成,计划体系实力雄厚,能支配环境,市场体系则只能受制于环境,政府通常偏袒计划体系,导致市场原则让位于计划原则,企业不再追求最大利润,而代之以稳定和增长.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统统失灵。主张扶持小企业,抑制大企业,实现收入均等化。希望科技教育界培养一批有新观念的人进入国会,通过立法施行改革。

缪尔达尔1944年发表《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一文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Theory of circular and accumulative causation),认为: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不是均衡关系,也并非趋于均衡,而是一种循环累积运动,“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据此解释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黑人的生活水平低下,认为二者互为因果,累积循环。后又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提出改良主义政策主张,包括权力结构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教育的改革等。

科斯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认为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则只要产权明晰,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来消除外在性现象,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8) 公共选择学派(Public choice school)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19-),1962年他与图洛克(Gordon Tullock,1922- )合著《同意的计算》一书,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行为,认为:政治家是理性经济人,旨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活动就是许多不同利益集团出于自利动机进行的交易。政治交易

通常通过一定的投票规则进行决策,在民主前提下,政府的决策会反映“中间投票人”(Median voter)的利益,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政府的决策往往倾向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而特殊利益集团则会有意识地影响政府决策,从中谋取好处,即所谓“寻租”(Rent seeking)。政府的职责本来是代表公共利益,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提供公共物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导致“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或“公共失灵”(Public failure)。因此,对现行民主制度表示怀疑,主张按市场机制思路,完善政府规则,防止滥用权力.经济方面,主张有规则的经济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干预。

6。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新动向

199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进入新发展阶段,帕金(M. Parkin)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 school),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蒂格利茨,哈佛大学的曼昆和萨墨斯,麻省理工学院的布兰查德和罗泰姆伯格,哥伦比亚大学的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1933),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1940—)和耶伦,威斯康辛大学的格特勒,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伯南克等.主要特点:(1)强调政府有用;(2)强调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宏观经济现象;(3)加强了对市场垄断势力、价格歧视、信息不对称、外在经济、博弈论、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物品等现象的研究;(4)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取代IS—LM模型;(5)各流派融合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