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一、教学设计合理
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基础会计》中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一节实践性较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出纳岗位工作任务,掌握日记账的记账依据、记账规则,做到准确规范记账。因此,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为:(1)了解出纳具体工作。(2)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会登记日记账。(3)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职业意识。教学重点: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登记日记账。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李 涛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方法得当。在原有知识回顾与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实际工作情景和分组角色演练,使学生了解岗位经济业务流程,明确了出纳及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巩固了上一项目知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新授环节,首先结合实际工作对教材进行处理,摒弃了教材中不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法,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次,通过演示模拟教学项目,设计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老师在做中指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再次,通过学生对出纳工作的再认识,使得学生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不再陌生,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总之,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基础会计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促使学生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1.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对于小部分比较模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辅导,基本也能掌握。
2.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3.从课前预设和课堂过程的配合看,许多问题都是学生来
解决,教师只作点拨,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突出。
三、存在的问题不少
1.缺乏教学设施,如果能在模拟实验室操作,则更具有实际工作的情境,效果会更好。
2.操作中发现部分学生记账的规范性做得不好,还有待于反复操作练习。
3.语言表达缺少风趣和幽默感。由于本人性格决定了教学的习惯,教学上的严谨,因而语言也缺少磁性,难以形成抑扬顿挫的教学情景。
本节课基本上还是展现出了我的全部精神风貌,有成熟的,也有不足,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教学反思,并把它作为提高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反思 ——物资采购成本的核算
姜 静 芳
2009年月4月15日本人在经贸部管理部会计083上了一堂公开课,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收获颇多,有优点也有缺点,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公开课进行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入研究教材,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2.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了例题教学,以一仿真的例题为主线,使这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我选的练习题针对性强,层次性强。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3.教学环节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式思维为手段,复习归纳总结知识,力求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真正做教师导、学生学,并且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5.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1.也许是因为紧张的缘故讲话速度太快,教学仪态显得不是很大方
2.课后巩固不够,没有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布置相应的练习,只是
盲目地让学生完成作业、课时训练,缺乏作业的反馈,这样也就不清
楚学生到底掌握了没有。
3.新课新知识点的导入,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够到位。 4.课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强。
有待改进:1.温故知新, 让课堂内容充实完善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
2.多向老教师请教,弄清楚重难点再备课,备好后请老教师提意见,修改后再上课。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今后要督促自己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以期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