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和机智。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话的巧妙幽默风趣,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揭题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语文微课堂,我是小李老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一篇文言文,去认识一个聪慧的孩子。
2.解题
读了题目,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这里“之”的意思是——的。所以“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读通课文,理解文意 1.指导朗读,读通课文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学习文言文,朗读很重要,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2.逐句分析,理解意思
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吧。 (1)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惠”是通假字,通“慧”。
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 (2)理解“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 句意: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3)体会:“为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体会:“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5)体会:“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意: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三、体会语言的巧妙
其中文中有两处句子很精妙,就是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
一说一答。精妙在哪里呢?
I.理解孔君平的话
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 2.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
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四、总结升华
杨氏子思维之敏捷,语言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他真是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恰当的把握语言,让魅力的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美丽和精彩。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在这篇课文中,文中杨氏之子的语言表达流畅,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体会到这种语言的巧妙。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21《杨氏之子》 抓住课文中的语句,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体会姓氏在文中的不同意蕴,要通过理解课文,将凝固的语言转化到生活实际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语言的巧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或许是有趣的提示语或广告词,或许是歇后语,谚语,又或许是影视剧中的精彩对白,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的沟通,机会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尴尬的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个才九岁的孩子,他口齿伶俐,与大人交流时妙趣横生,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说话的艺术吧。 1、话说,孔君平来拜访朋友杨氏,恰巧他不在家,就把他的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故意逗弄杨家小儿。 2.拓展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1)为什么孔君平单单指着杨梅说,而不是指着其他水果说?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预设:抓住“杨梅”及“杨氏子”来思考,理解孔君平所说的话,进而把握其言外之 意。 明确: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于是故意 逗孩子:“这是知识讲解 你家的水果。”言外之意是,孩子姓杨,水果叫杨梅,杨梅和杨家就是一家 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难点突破) 很幽默,也很有趣,而且还显得亲切。 (2)那么,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吗? 预设:找出文中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体会他的话中的深意。 明确:孩子听懂了,而且不假思索地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拿孔君平的 “姓”和孔雀联系起来反驳。 过渡:杨氏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如果孔君平这样 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回答他? 1、课件出示反面教材,让学生体会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与人交流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课堂练习 大相径庭。 (难点巩固) 2、通过学习本篇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知道我们的母语有着无穷的魅力。 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学习,认识了聪慧过人的杨氏之子,这里还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 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能给生活增添多少乐趣呀。 学科 课题名称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感受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教学片段 1.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2.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文言文刚刚接触,一些词语理解不到位,重要句子把握不到精髓。比如“家禽”,并不是现代指的鸡鸭鹅之类的,而是谁家的鸟。 难点名称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非常生疏,并且年纪小,阅历浅,暂时难以做到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点拨学习,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幽默。 (课件出示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 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 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 时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导入 导语: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 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还有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课题。对,他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杨氏之子》,在这篇课文中,也有这样精炼的语言艺术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精读课文 1. 师出示课件,范读文言文。 2. 师:现在大家可以停下来找一找,杨氏之子富有魅力的语言。好了,同学们找到了吗?你们的是不是和老师的一样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 出示两句话。师读。的确文中最精妙的语言是这两句话。 4. 师:当孩子端出水果时,课件出示。师读。 师:这两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杨氏之子是多么聪慧啊!课件出“聪慧” 5. 课件出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1)请同学们看图片。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于是故意 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言外之意是,孩子姓杨,水果叫杨梅,杨梅和杨家就是一家 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于是孩子也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孔雀,他们都是在姓氏上做文章,一个说得巧妙,一个回答得更是巧妙。 (2)品味句子。 请同学看看这两句话一样吗?(出示课件)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师:哦,原来下面那句话比上面那句话多了“未闻”两个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出示,师读) B.师:这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加上“未闻”二字,让我们感受到杨氏之子回答得很妙:他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 总结:杨氏之子的妙答,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委婉、礼貌和聪慧。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啊! 6. 课件出示 总结: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生活中出现的尴尬局面;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 三、课堂练习 1.而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发现许多精妙的语言: (课件出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2.练习。试着把下面的提示语改成富有情趣又有警示的语言,体现语言的艺术: 1)请节约用水。 2)新冠肺炎期间,请带上口罩。 师:今天的微课到此结束,谢谢观看,再见!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文言文本身篇幅短小,但是蕴含的内容却很丰富,需要积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比较少,在对文言文的理解上还是比较困难的。 1.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读准每一句话,根据重点字词的意思来理解课文。 难点教学方法 2.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坐相互讨论学习课文,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有一次,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导入 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杨氏之子》,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话语中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 一、揭示课题 课题《杨氏之子》中,杨氏:姓;杨氏即姓杨的人家;之:助词,相当于“的”。课题的意思:姓杨的人家的孩子。 介绍作品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通顺、流利。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跟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韵味。 3.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老师纠正读错的音。 yì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诣 家禽 qín◆需注意的字音:“禽”是前鼻音的字,读“qín”,不读“qínɡ”。 (2)文中“为设果”中的“为”应读“wèi”;“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ɡ”,“答”读“dá”。 (3)教师讲解识记、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三、熟读课文,逐句翻译理解课文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惠:同“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这句话告诉我们孩子九岁,并且很聪明)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见。 乃:就,于是。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 )为( )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有礼貌)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来。 示:给……看。 曰:说。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 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以水果杨梅做文章)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反应灵敏) 2.杨氏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3.从杨氏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的什么特点?(杨氏子思维非常敏捷,语言也机智幽默。) 4.你认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有礼貌、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如果来访的客人不姓孔,而是其他的姓,你会说一句吗? 课堂练习 示例:李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难点巩固) 龙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 小结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妙答,表现了他的风趣、机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