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2013形势与政策答案_ctbu

2021-11-07 来源:步旅网
重庆工商大学2012-2013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答案

一、问答题

1、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师生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坚持开放办学,强化社会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奋斗目标 通过5-10年的努力,实现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型,把学校建成整体办学实力位居中西部同类型高校前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经、管、文、工、法、理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2 、当前全球经济有“惊”有“险”

201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总体形势,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多种风险因素导致全球经济有“惊”有“险”,加大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概括地说就是面临“六大风险”,背负“三座大山”,即:经济增速明显减慢导致市场信心缺失(风险1);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严重,导致全球经济走向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风险2);欧债危机久治不愈(大山1),债务危机威

胁着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安全(风险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风险4),发展减速(大山2);美国“财政悬崖”或致衰退(大山3);宽松货币政策集体“亮相”,引发全球通货膨胀(风险5),气候引发新的世界粮食危机(风险6) 1)经济增速明显减慢导致市场信心缺失 这是风险1

2012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之忧弥漫全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充满了悲观情绪。与4月的报告相比,最新报告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为3.5%和3.9%,其中发达经济体今年增速为1.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降为5.6%。

美国经济反弹减弱、欧债危机持续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等都成为威胁全球经济的关键因素。

受经济减速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股市骤然“风生水起”。在极度恐慌的氛围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股市恐慌性下挫,投资者对经济下行的忧虑难以消除。

2)欧债危机久治不愈(大山1) ,债务危机威胁着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安全(风险2)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相关各方多次商讨,推出了花样繁多的政策措施,然而,危机却愈演愈烈,导致发达经济体国家人人自危。

2012年上半年欧债危机的深度恶化导致欧洲许多债务高危国在经济、金融、政治和社会各领域危机四伏,甚至涉及到欧元的存续。

虽然欧元区解体或欧元崩溃的结论还为时太早,也不能怀疑欧元区和

欧盟捍卫欧元区和欧元的决心与能力,但需要强调的是,欧债危机的深度恶化将带来的后果不可低估,欧元区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 3) 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严重,导致全球 经济走向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风险3

欧洲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陷入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尽管在2012年6月的二十国集团(G20)墨西哥峰会上,各国就欧债危机,承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但是,至今,各国对如何解救欧债危机、阻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以及稳定全球经济,未能拿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也仍未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欧盟统计局8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欧元区17国及欧盟27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第一季度环比持平,第二季度同比分别下降了0.4%、0.2%。英国下降0.5%(昨日)。

美国国会预算局前不久发布的报告表明,若出现“财政悬崖”,201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1.3%,即重陷衰退,全年经济增速将仅为0.5% 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也很难到达2.0%。 4)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 风险4大山2 )

由于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的下滑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拖累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到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增长虽仍然较快,但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困扰,普遍实施了紧缩政策,使201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速大打折扣。

国际社会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仍普遍表示不乐观。认为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可能面临严重的,“二次衰退”,全球经济可能面临“全新且更危险”的局面,将滑入长期衰退,确保经济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5)经济刺激政策致使通货膨胀风险增加(风险5)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将刺激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各大央行不得已纷纷选择了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集体“亮相”。

这就会带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的波动,并导致全球性通胀抬头。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剧和通胀压力增大,有可能会引发又一轮的货币竞争性贬值,从而使各有关国家的货币摩擦升温,逐渐演变成一场新的“货币战”和“汇率战”, 演绎出新一轮的“贸易战”, 从而导致世界贸易发展受阻,甚至将严重影响到金融体系脆弱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特别是威胁到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复苏和金融的稳定,严重危害全球经济。

(6)全球气候异常可能引发新的粮食危机

2012年6—8月,美国、俄罗斯、印度、黑海周边地区大旱,可能导致世界粮食严重歉收。

美国农业部7月份把粮食产量预测下调12%,8月10日宣布再下调15%,全球对2008年粮食危机可能重演的恐慌升级。

当粮食价格开始上涨,金融投机活动放大了粮价波动造成的影响,

投机商豪赌价格涨得更高,由此进一步推高了粮价。

目前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中有85%是投机者,自6月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货价格,已经上涨超过60%,农产品市场的金融化成为初级农产品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 、3、当前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意义和作

(1)有利于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平衡。 短期宏观经济是否平衡,可以观察当前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是否匹配。潜在增长率是指在正常条件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或高于潜在增长率都意味着宏观经济的平衡被打破,经济会分别面临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问题。

根据测算,在考虑外需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因素后。我国“十二五”期间的潜在增长率仍在8%以上,林毅夫先生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8%,仍将有20年时间。

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7.6%,已经低于了当前的潜在增长率,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稳增长,防止经济进一步偏离潜在增长水平。 (2)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效益急剧恶化。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造成企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是市场需求萎缩。今年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增长都比上年同期出现回落,二是财务成本高。虽然今年连续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着审批周期长、

贷款规模较小、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三是停工项目大量增加。全国处在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的铁路工程占到全部项目的90%。如不采取措施将会出现大量烂尾工程半拉子工程,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就很难在短期内打破,使经济增长较长时间陷入停滞而难以自拔。当前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

(3)有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正处于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从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达到中等收入阶段后,仍需保持经济的较高增长才能顺利跨入高收入阶段。 在中等收入阶段如果经济出现明显减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难度就会明显加大。我国当前人均收入水平基本相当于1966年的日本和1987年的韩国,从日韩的经验看,我国也必须继续保持一段时期的高增长.才可以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因而,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的时候,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经济增长,以确保我国高速发展的进程不会中断,从而为改善民生、结构调整和保护环境奠定基础性条件。 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条件

一是我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1.27%,要达到一般发达国家约7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有广阔的投资增长空间,还不能轻言投资过度。

二是政策调整空间较大。当前,CPl已回落到2%附近,处于调控

目标区间内。夏粮已经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价格稳定的基础坚实。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有较大的运用余地,可望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四是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方向对我国有利。近期一些主要经济体已出台或拟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危机防火墙,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为化解危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我国经济“稳增长”原则和措施

一是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要协调好货币政策和其他各项金融政策,继续促进社会融资总额的合理增长。

二是加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改善民生支出,加大对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加快“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实施。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释放城市化需求。加快交通、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户籍、社会保障、农村土地制度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障碍。

四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庆金融学院 11金融三班何】

4、大会的主题

报告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直辖十五年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重庆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发展形势,科学制定了今后五年的总体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报告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市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的行动纲领,是推进重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工作指南。

报告起草伊始,张德江同志就明确要求,报告“主题要与中央的指导方针相一致、与中央对重庆的要求相一致、与重庆的实际相一致、与干部群众的期望相一致”。这为确定党代会报告主题指明了方向。市委以对人民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反复慎重研究,最后将报告主题确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1)这一主题承载中央的重托,把握了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314”总体部署明确的重要任务。确定这样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对重庆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办好重庆事情的科学态度。

(2)这一主题彰显时代的要求,把握了当今社会的发展大势 走科学发展之路、为“全面小康”奋斗,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和方向,是新阶段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发展前进的新趋势。作为“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重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小康进程,更是必由之路和大势所趋。确定这样的主题,切合重庆客观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

(3)这一主题反映群众的期望,把握了重庆3300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的是百姓福祉。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市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仍不富裕,广大群众对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满怀憧憬和期盼。确定这样的主题,集中反映了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是民心所向、民心所盼。

5.“六个切实”保障民生发展

把民生作为专章,这本身就表明市委对民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报告开宗明义地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报告围绕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出:扶持创业兴业,切实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城乡医疗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民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非常实在的举措。

在创业就业方面,报告提出要大兴创业之风,激发民间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教育方面,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响亮提出要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通篇唯一的数字“保持教育经费不低于GDP4%”就在这部分,在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基础上,特别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富民兴渝的战略任务,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对于促进产业升级、转

移农村劳动力、帮助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在改善居住方面,报告强调既要发挥政府保障的补充作用,也要发挥市场供给的主体作用,要稳步推进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在医疗服务方面,报告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强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医疗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

在社会保障方面,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在提高收入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尤其强调“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以上措施都非常实在具体,没有高指标和空口号,应该做到,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

二、1.胡锦涛在7.23讲话中值得关注的四个方面

要做到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转变发展方式,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未来的改革发展将更加注重目的性。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具体说来,要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精彩,特别是要解决好民生方面的公平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重庆金融学院 11金融三班何]

关于经济领域,总书记号召,要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四化”

是个新概括,表明农业现代化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政治建设方面,总书记要求,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一讲话表明,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法治方面将更有力度,将会跃上新台阶。

社会建设方面,总书记在讲话中突出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两“多”、三“更”,这种表述是以前没有的,折射出进一步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信念和决心。

党建方面,指出“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五大建设的排序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制度建设”前面。这样更具有逻辑性,也突出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体现了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开拓奋进的精神,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定下了基调,吹响新征程的前进号角,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 道德风气如何提升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长期教育和灌输,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也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 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的普遍开展到“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道德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而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断对道德建设提出新课题。面对当前道德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改进创新,提高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注重实践养成。道德建设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重在实践的养成。应紧密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把道德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鼓励人们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开展喜闻乐见的道德实践活动,让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2、抓住重点人群。道德建设既应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又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应大力推动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完善“官德”考评,使之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公众人物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应该时刻加强自律,树立良好形象,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发挥积极引领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治理突出问题。当前道德领域问题很多,不可能短时期一并解决,应该从最突出、影响最恶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集中力量,抓出成效。当前要围绕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深入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努力使这几个方面问题得到明显改变,增强群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

4、善用榜样带动。“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推出的郭明义、林秀贞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道德建设的鲜活教材。短短一年多,郭明义的微博粉丝就突破1000万,爱心团队遍布全国17个省市。应该继续精心选树典型,特别是动员群众

发现身边的感动、评选身边的好人,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5、加快我国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6、 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推动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