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2023-04-06 来源:步旅网
大学—本科

(理、工、农、医类)专业介绍

目 录

工学

一、林业工程类 ........... 1

1.森林工程 2.木材科学与工程

3.林产化工

二、材料类 ............... 1

1.冶金工程 2.金属材料工程 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5.材料科学与工程 6.复合材料与工程 7.焊接技术与工程 8.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9.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10.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11.稀土工程

12.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

13.电子封装技术

三、地矿类 ............... 6

1. 采矿工程 2. 石油工程 3. 矿物加工工程

4. 勘查技术与工程 5. 资源勘查工程 6. 地质工程

7. 矿物资源工程

8. 煤及煤层气工程 9.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四、水利类 ................ 9

1.水利水电工程 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五、化工与制药类 .......... 9

1.化学工程与工艺 2.制药工程 3.化工与制药

4.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5.资源科学与工程

六、公安技术类 ........... 11

1.刑事科学技术

2.消防工程

3.安全防范工程 4.交通管理工程

七、土建类 ............... 12

1.建筑学

2.城市规划 3.土木工程

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5.给水排水工程

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7.景观建筑设计

8.水务工程

9.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1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12. 景观学 13. 风景园林

14.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八、生物工程类 .......... 16

1.生物工程

九、交通运输类 .......... 17

1.交通运输 2.交通工程 3.油气储运工程 4.航海技术 5.轮机工程 6.物流工程

7.海事管理

8.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9.交通建设与装备

十、农业工程类 ........... 19

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4.农业水利工程

十一、轻工纺织食品类 ..... 20

1.食品科学与工程 2.轻化工程 3.包装工程 4.印刷工程 5.纺织工程 6.服装设计与工程 7.食品质量与安全 8.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9.轻工生物技术 1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11.粮食工程 12.乳品工程

十二、武器类 ............. 23

1.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2.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3.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4.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 5.地面武器机动工程 6.信息对抗技术

十三、能源动力类 ........ 25

1.热能与动力工程 2.核工程与核技术 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4.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5.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6.风能与动力工程

7.核技术

8.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9.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10.核反应堆工程

十四、工程力学类 ........ 27

1.工程力学 2.工程结构分析

十五、测绘类 ............ 28

1.测绘工程 2.遥感科学与技术

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十六、环境与安全类 ...... 29

1.环境工程 2.安全工程

3.水质科学与技术 4.环境科学与工程 5.环境监察

6.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十七、海洋工程类 ......... 31

1.船舶与海洋工程

十八、电气信息类 ......... 31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自动化

3.电子信息工程

4.通信工程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电子科学与技术

7.生物医学工程

8.信息工程 9.软件工程 10. 网络工程

11.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12.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13.光电信息工程

14.广播电视工程 15.电气信息工程 16.计算机软件

17.电力工程与管理 18.数字媒体艺术 19.医学信息工程 20.智能科学与技术 21.数字媒体技术

22.真空电子技术 23.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24.电波传播与天线

十九、机械类 ............ 37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工业设计

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6.车辆工程 7.机械电子工程 8.汽车服务工程

二十、仪器仪表类 ........ 40

1.测控技术与仪器 2.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二十一、航空航天类 ...... 40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飞行器动力工程

3.飞行器制造工程

4.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5.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理学

一、地质学类 ............. 42

1.地质学 2.地球化学

二、天文学类 ............. 42

1. 天文学

三、生物科学类 ........... 43

1.生物科学 2.生物技术 3.生物信息学 4.生物信息技术 5.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6.动植物检疫

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医学信息学 9.动物生物技术 10.生物安全

四、电子信息科学类 ....... 45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微电子学

3.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信息安全

5.光电子技术科学

五、物理学类 ............ 46

1.物理学 2.应用物理学 3.核物理

六、环境科学类 .......... 47

1.环境科学 2.生态学 3.资源环境科学

4.地球环境科学

七、数学类 .............. 48

1.数学与应用数学 2.信息与计算科学

八、力学类 .............. 49

1.理论与应用力学

九、化学类 .............. 49

1.化学 2.应用化学

3.化学生物学

十、地球物理学类 ........ 49

1.地球物理学 2.空间科学与技术

十一、心理学类 .......... 50

1.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

十二、大气科学类 ........ 51

1.大气科学 2.应用气象学

十三、统计学类 ........... 51

1.统计学

十四、材料科学类 ......... 51

1.材料物理 2.材料化学

十五、地理科学类 ......... 52

1.地理科学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地理信息系统 4.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十六、海洋科学类 ......... 53

1.海洋科学 2.海洋技术 3.海洋管理

4.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农学

一、水产类 ............... 55

1.水产养殖学

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3.水族科学与技术

二、植物生产类 ........... 55

1.农学 2.园艺

3.植物保护 4.茶学

5.烟草

6.植物科学与技术

7.种子科学与工程

8.应用生物科学 9.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三、草业科学类 .......... 58

1.草业科学

四、动物医学类 .......... 58

1.动物医学 2.动物药学

五、环境生态类 .......... 58

1.园林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3.农业资源与环境

六、森林资源类 .......... 59

1.林学

2.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3.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七、动物生产类 .......... 60

1.动物科学 2.蚕学 3.蜂学

医学

一、中医学类 ............. 61

1.中医学 2.针灸推拿学

3.蒙医学

4.藏医学

5.中西医临床医学

二、护理学类 ............. 62

1.护理学

三、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 62

1.麻醉学 2.医学影像学 3.医学检验

4.放射医学 5.眼视光学 6.康复治疗学 7.医学技术 8.医学实验学

四、法医学类 ............. 64

1.法医学

五、药学类 ............... 64

1.药学 2.中药学 3.药物制剂

4.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5.藏药学

6.中药资源与开发 7.临床药学 8.海洋药学 9.药事管理 10.蒙药学

六、预防医学类 .......... 67

1.预防医学 2.卫生检验 3.营养学

七、口腔医学类 .......... 68

1.口腔医学 2.口腔修复工艺学

八、基础医学类 .......... 68

1.基础医学

工学

林业工程类

1.森林工程

森林工程 (道路桥梁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交通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科学与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学、道路建筑材料、土质土力学、水文水力学、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公路工程造价、CAD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高速公路、工程监理、工程结构检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交通设计院、交通建筑工程公司、施工企业、科研机构、市政等政府有关部门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等工作。

2.木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熟悉木材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造型艺术等方面理论知识。具有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加工和设备选型的基本技能及经营、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木材学、工程力学、胶合材料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木工机械、造型设计原理、制材学、木材干燥学、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家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木材工业、家具制造业、室内装修工程等领域从事木材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室内装修、装修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3.林产化工

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森林植物资源化学加工、精细化学品加工和生物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从事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新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植物资源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工原理、天然树脂工艺学、树木提取物工艺学、木材热解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生物化工工艺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和工厂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林产工业、化学工业、日用化工、食品、制药、商贸等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从事林产品化学加工、精细化学加工及生物化学加工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技术管理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材料类

1.冶金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的专业知识,及信息科学和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在冶金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实验、近代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电工学、微机操作、微机原理、计算

机高级语言及程序设计、CAD基础、冶金过程计算机模拟与应用、冶金常用计算机技术、热工仪表及自动化、金属学及热处理、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化工原理、耐火材料与燃料燃烧、冶金实验研究方法、现代冶金学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科学研究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的相关学术领域;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相关外资企业的专业岗位;各类冶金企业的工程技术、科研、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和国际贸易岗位;同时在机械、运输、军工、船舶、建筑、电力、化工、环保等行业所属的相近专业性质的岗位工作。 2.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本专业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主要培养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高性能金属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等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质量控制、材料表面工程等领域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备从事新材料研究基础的高级研究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电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计算机在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面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计算机、通讯、环境、医疗、仪器仪表、冶金、电力等行业,从事材料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材料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工程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专业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复合材料原理、热工过程及设备、混凝土工艺学、无机材料工艺学等。

毕业生主要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

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道路与机场工程领域相关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性能测试与评价、材料制备与加工等方面的知识,成为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方向高级创新型复合人才。要求学生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了解材料科学发展前沿,掌握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相关知识,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良好的科技信息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管理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可在公路、铁路、民航、市政建设、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材料检测、新材料研究开发、生产与经营、质量控制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技术、材料力学、物理化学、公路工程、沥青材料学、水泥混凝土学、道路养护材料、新型路面结构与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及电子材料)

本专业方向是材料科学与绿色能源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培养能源与电子材料及器件方向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备发展绿色能源材料及电池、电子材料及器件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研发和工程化能力。毕业后可在绿色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界的的企业单位、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教学、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生长、近代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化学原理、固体电化学、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材料化学原理及工艺、电子材料工艺原理、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等。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受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等系统训练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方面的专门人才。系统地学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基本技能训练。运用化学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开发新材料及其应用。具有科研、开发、设计及工艺操作相结合的特点。 主干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含物构)、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普通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机械制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加工成型原理、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 适宜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适宜到与石油化工、化工、轻工、工程塑料、特种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粘合剂与涂料等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公司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5.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组成、组织结构、制备成型工艺及服役性能之间规律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学科,是我国21世纪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的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分析检测、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加工成型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失效分析、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制备方法、工程材料学、轨道交通材料及其工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复合材料、热力学与传热学导论、材料表面技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轨道交通领域从事高速列车、普通轨道客货运车辆、轨道桥梁和轨道工务配件制造的大型企业,也可进入现代钢铁、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企业,从事材料研发设计、工艺制造设计及控制、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设备管理与维护和服役行为评价等工作;可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子电器、汽车、船舶、塑料、橡胶、涂料、医用高分子、建材等行业或领域大型国有企业或合资独资企业从事有关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以及成型加工、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超导材料、先进陶瓷材料、能源材料及表面工程等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6.复合材料与工程

培养在复合材料科学及工程领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从事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与性能、成型加工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的现代研究方法、复合材料原理及工艺、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力学、光学信息功能材料、涂层原理及性能、特种陶瓷工艺学、电子技术与控制、计算机系列课程等。

毕业后可到研究所、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及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7.焊接技术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电工和电子学、机械、力学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热加工工艺、自动化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力学和材料熔接基础及焊接性;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参量检测与控制、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弧焊电源、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材料加工前沿讲座等。 8.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具备从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珠宝及材料工艺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生产管理、商贸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掌握珠宝玉石的性质、合成、鉴定、加工、设计、镶嵌、贸易、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国家关于珠宝玉石、材料工艺科学、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珠宝及材料工艺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本专业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基础课: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含晶体光学)、材料学概论、物理化学、材料工艺学、宝石加工学、宝石包裹体、中国玉器概论、素描与色彩和宝石矿床学。

专业主干课: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有色宝石学、钻石学、宝石改善、晶体生长与合成宝石、珠宝评估、首饰设计、观赏石、珠宝商贸、现代测试技术和宝石学专业英语。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适合于到珠宝公司、宝石加工厂、执法机关、银行、拍卖公司、典当行、报社、杂志社等单位和部门从事与珠宝和材料工艺有关的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和检验、生产管理、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和材料工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9.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体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陶瓷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

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粉末材料的设计、制备技术与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应用等领域,以采用粉末原料,通过先进的制备技术生产各种高性能金属和合金、复合材料、特种电工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并进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要特色。

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粉体工程、粉末冶金原理、成形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等,强调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从事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教学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10.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以材料学、化学、化工为基础支柱构筑专业平台,体现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背景。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废弃高分子材料资源再生”为专业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在培养中以就业市场为向导,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纤维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导论、复合材料、环境工程概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再生资源工艺和设备、废弃物资源化工程原理、现代测试技术、固体废弃物监测与分析、再生资源规模经营和一体化进程、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及综合利用、废弃物复合成材技术、再生资源产业的实践与探索等。 主要就业领域:

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厚、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固体废物资源处理(特别是废旧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开发研究以及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等单位从事再生资源方面的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11.稀土工程

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稀土冶金与稀土材料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稀土冶金和稀土材料学科新进展,充分利用学科知识,从事稀土冶金工艺、稀土材料开发、稀土工程设计等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B、有机化学C、分析化学B、物理化学B、金属学、传输原理、稀土元素化学、稀土冶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工程设计原理、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稀土冶金实验技术等。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稀土冶金企业、新材料研究与生产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12.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品成型加工、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及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机械制造原理、高分子合金设计与制备、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模具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助剂、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模具CAD/CAE/CAM、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高分子

材料成型装备控制技术、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先进复合材料等。

就业方向: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能源、计算机制造、通讯器材、生物医用设备、建材、家电、军工、石油、化工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高校,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和成型加工、成型装备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管理、开发或教学等工作。 13.电子封装技术

电子封装为电子线路和信息处理建立互连和操作环境,由电子元器件再加工和连接组合以构成系统、整机及合适工作环境的设计制造过程。

电子封装涉及的技术内涵:基于电子材料的微小结构设计、微组装工艺及其专用制造设备;满足电气传输特性、冲击振动、高频电磁兼容特性和高功率热流密度传热特性的微小结构设计。电子封装技术是现代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制造的一项关键技术。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从事电子封装的结构设计、制造、分析及自动化领域中科学研究、应用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机电一体化复合型高级人才。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在通信、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 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研发、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下两个:

1)微小结构设计:完成将单裸芯片或多裸芯片集成电路通过基板技术封装为模块化物理结构的设计,解决封装电路与裸芯片电路的信息传输特性匹配、冲击振动、电磁兼容 性、热传输特性、温度应力及可靠性等机电参数耦合的设计问题,保证产品性能、可靠性、加工效率和质量。

2)制造工艺:实现芯片、基板及相应结构之间的互连、封装单元之间的电气连接与机械固定,掌握相关自动化生产线及其专用设备的研发。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

1)电子方向的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微电子技术概论、微电子测试技术。

2)结构设计方向的课程: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传热与微流体理论、机械设计及模具设计、电子封装结构设计、嵌入式技术及机电控制、光电检测。

3)制造管理方向的课程:电子封装设备、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电子封装测试与可靠性、微机电及其封装技术、自动化设备概论、质量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

4)计算机技术方向的课程: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计算机及通信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

电子制造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电子封装技术是电子制造的重要造成部分。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封装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地矿类

1.采矿工程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全面的专门知识,能独立进行技术开发、数值计算、现场工程实践,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从事采矿工程及相关工程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究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固体矿床开采、岩石力学、爆破及井巷工程、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矿山安全检测技术、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工程力学等。

就业方向:可在矿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院、研究所、公司、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2.石油工程

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督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油气藏地质学、石油工程测井、油层物理、油气层渗流力学、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天然气工程、海洋石油工程、油藏数值模拟、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等。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陆地与海洋油气田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与规划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3.矿物加工工程

本专业培养既懂矿产地质,又懂矿产开发与加工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学习矿产地质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而学习矿产勘查和矿山采矿设计的相关课程,在专业课方面主要学习矿物加工技术的方法、设备的构造、操作方法、流程配置以及选矿厂设计。使学生具备找矿、采矿和选矿的综合知识。

主要课程设置有: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勘探学、地球化学、选矿学、矿石可选性研究、固液分离、非金属矿深加工、球团工艺与理论、矿山开采与设计、选矿厂设计等,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地质学理论、找矿勘探方法、矿山开采设计、矿物加工和选矿厂设计方面的试验、研究、设计综合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分配在各大型钢铁公司、矿业公司、矿山设计、地矿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4.勘查技术与工程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及较系统的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成为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勘查技术与工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物探、勘查技术与工程概论,勘探工程、岩体力学、土力学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类建筑场地的勘察与评价,或在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与防治,地质环境的调查与综合评价等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5.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本专业培养具备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勘查工程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动力地质学原理、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与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矿相学、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资源勘探学、测量学、遥感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资源经济评价、地球物理学、计算机制图等专业课程。从而使学生掌握基础地质及成矿的基本理论、勘查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综合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与资源勘查有关的基本实验技能、测试方法和分析枝术;具有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现代勘查方法的信息采集、处

理、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掌握勘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具有从事矿山地质及开采设计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资源评价与管理能力。

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高校、国土资源、矿产勘查及开发、资源信息、环境保护、国际资源贸易与管理、矿业公司等部门从事科研、勘查、开发、贸易、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6.地质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和岩土工程设计能力,既能从事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又能进行各类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和相应防灾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所学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学、基础地质学、矿物岩土学、构造地质学、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探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交通工程(铁路和公路)、水电工程、机场、港口码头、国土资源、环境和市政工程等单位设计研究院、工程局和管理局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7.矿物资源工程

本专业涵盖两个培养方向:矿物资源开发工程和安全工程

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方向培养从事矿物资源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矿物资源开发、工程设计、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安全技术及监督、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可在矿物资源开发、岩土工程、爆破工程、隧道桥梁工程等多个方向发展,并受到文献检索、规划设计、科学试验与研究、工程实践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训练。

主要专业课程:测量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爆破工程、岩土工程、矿物资源开发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信息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与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在铁路、公路、化工、建材等行业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安全工程方向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通风与安全工程、爆破安全技术、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安全检测技术、防火防爆工程、职业安全与卫生学、安全心理学、交通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经济学等。 8.煤及煤层气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煤层气勘探、开采和利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在煤及煤层气资源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在煤矿瓦斯抽采,煤层气地面排采、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煤层气勘探、开采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国内外煤及煤层气开采技术,熟悉我国矿产资源的概况、开采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及技术前沿、动态和应用前景。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教育及科研等部门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系统工程、地学基础、矿山测量学、煤田地质学、煤层气资源勘查、钻井工程、煤层气试井与测试技术、完井工程、煤矿通风与安全、煤矿瓦斯抽采、煤层气地面排采、煤层气储配工艺、煤层气综合利用等。 9.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数理及地质基础扎实、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能够从事地下水资源勘查、规划、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及水环境保护、场地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英语、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基础课程外,主要学习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原理、专门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接受水文水资源工程认识实习,地质、地貌及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毕业生可到国土资源、水利水电、煤炭、农林、城市建设、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部门就业,从事相关的研究、开发、管理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

水利类

1.水利水电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水力学、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工程测量、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土木工程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论证、水文水资源勘测、规划设计和管理、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水旱灾害预测与防治、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与水资源管理方面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地质地貌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原理、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力学、水文地质学、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资源工程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水利、农林、环保、城建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区域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和管理,水文水资源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运行与管理、科研和水政管理等工作。 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近海工程、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力学、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港口工程学、航道工程学、海岸工程学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与该专业相关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单位及海军部门。

化工与制药类

1.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专业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生产的化学过程、物理过程;研究其构成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操作、优化共同规律;研究以石油、天然气、煤及生物物质为原料,生产各类有机化学产品并提供相应过程技术与成品的工程技术科学。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基础化学和化工理论、基本工程知识和实践技能,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化工研究开发和生产新需要,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泛适应性,有一定研究、开发和管理的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设计及计算机实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制药工程

该专业培养以化学、基础医学和化学工程学为基础,掌握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制备、工程设计和生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从事医药产品开发、研制、工程设计、工艺研究、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概论、化工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单元操作与传递过程、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厂房设计、制药工艺学、药物分离工程学等。

毕业生主要在各类化学合成药厂、中药制药厂、药物研究院(所)、医药商业企业及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医药产品研制、生产、应用、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3.化工与制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系统掌握现代化学、化工、制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投身于发展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热情,参与国内外技术竞争的潜力,在化工原材料、药物与精细化学品等开展领域,研究能从事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过程设计、化工与制药工艺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及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化工、石油、轻工、医药、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4.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立足于服务于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能源、食品等传统石油化学工业及生物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等新兴产业。使学生掌握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同时掌握化学工程的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其成为能在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产品及过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模拟与优化、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工基础、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培养工程、工业微生物等课程。

5.资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注重宽口径培养方向,专业知识涵盖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植物资源的生态、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主要是植物资源)分离、转化与利用等领域的理论和工程,学习各类生物质材料、能源、药物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开发技术。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术,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适应宽领域工作的要求。

本专业根据国内外资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方向,设立以下专业课程:自然资源学,植物资源与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含实验),工业微生物,生物质资源分离与转化技术(含实验),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造纸林木定向培养,生物质材料与化工,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制药,工业生态学,天然高分子物理,天然纤维化学与物理和生物质资源工程进展等。 学生毕业后:(1)可到国家各级行政及各类事业部门从事各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勘查、管理和规划工作;(2)进入资源领域有关工业行业部门,如能源、化工、材料、医药、食品、轻工、自然景区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质量控制等工作;(3)报考国内外大学与科研机构设有资源科学与工程尤其是生物质资源分离、转化与应用的研究方向与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公安技术类

1.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是集刑事图像、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微量物证分析为一体的工学门类中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司法、犯罪案件侦查以及司法鉴定活动中,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发现、识别、鉴定、确认证据,侦破犯罪案件和进行司法技术认定,发挥着揭露、预防和遏制犯罪,解决纠纷,保障稳定的重要作用。

本专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优良,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具备痕迹检验、笔迹检验、文书鉴定、图像处理、微量物证分析鉴定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审判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勘验、物证技术和司法鉴定工作,以及进行刑事侦查、刑事执法、预防遏制和揭露犯罪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逻辑学、刑事科学技术概论、治安学总论、侦查学总论、犯罪心理学、刑事证据学、犯罪现场勘查、法医学、刑事照相、图像处理技术、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笔迹学、指纹学、足迹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学、声像技术、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该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专业实验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 2.消防工程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消防政策法规,具有消防安全技术研究、设计、监测、管理和火灾安全评估、控制及火灾事故调查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工程热物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燃烧学、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水灭火工程、火灾烟气控制、火灾识别与设备控制。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全国各行业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研究、设计、评价、监测、施工、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范围:消防技术与工程研究和开发部门,武警消防部队,地方消防行政管理部门和消防检测机构,各级建筑设计院,消防工程施工和安装部门,大、中型企业单位消防事务管理,各种大型企业、机场、港口、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等专职消防队,各类消防产品的生产企业,各类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及运输管理,城市及社区消防安全管理。

3.安全防范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警察技能,系统地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部门、科研部门、企事业技防部门等单位从事入侵报警、视频

监控、安全检查、行动技术、网络传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行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管理与法规、安全防范技术、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等。

4.交通管理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公安学、法学、交通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机关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实际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侧重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两个方向,现已形成一支有较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主要课程有: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与交通设施、交通心理学、机动车构造、交通工程、交通流理论基础、交通规划与组织、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通信与监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交通事故再现、交通安全工程等。

土建类

1.建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知识背景,具有“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建筑相关科学研究、建筑相关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新生入学后需加试美术,成绩不合格者调整到其它专业学习。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美术、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原理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地为全国各大城市,就业主要面向建筑设计及相关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 2.城市规划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发展史、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法规、城市规划管理等。 3.土木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开发、管理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桥梁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等课程。接受工程设计、结构实验和现场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研究、管理的能力。

毕业后,主要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水利与水电工程、道路、桥梁和矿山建筑等领域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项目开发及科研、教学等工作。 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专业是在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涵盖建筑环境、燃气工程及其它建筑设备工程等内容而拓宽整合成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安装施工等企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英语、制图、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基础课程外,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暖通空调、燃气输配、建筑自动化、安装工程经济、制冷技术、锅炉房工艺与设备、供热工程、空气污染控制、施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接受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课程设计、综合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工作,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设计、研究、安装、物业管理以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5.给水排水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校期间,学生系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计算机应用、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建筑电气、物理化学、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基础和专业主要课程;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绘图、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主要从事城建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各类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建筑行业、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等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相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画法几何及建筑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地基基础工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地下结构、地铁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及隧道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市政工程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勘测院、监理公司就业,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及市政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7.景观建筑设计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管理及项目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学习景观规划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景观设计、风景区规划、各类绿地设计、场地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综合分析、协调解决城市景观建设问题的能力和景观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中外园林史、景观工程、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综合社会学、行为学、风景区与公园认识、美术实习、设计院实践、毕业设计等实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等。

8.水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适应首都城市建设需要,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城市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恢复、城市水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城市供排水工程、建筑水工程、节水产业等相关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经营管理工作,具备较全面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水务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城市水文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健康水循环、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道系统、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水系治理与水体恢复技术、工程技术经济学、城市节水理论与实践、城市防洪与减灾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成为首都城市水务和环境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力军,主要需求包括各部委、省、市的专业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技术部门;以及水务局、规划局、市政工程局和各部委相关职能机构等管理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集团、中外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咨询公司、大型物业管理 9.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控制、通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建筑环境、建筑设备、建筑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信息科学与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有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专业知识面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现场总线技术、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房屋建筑基础、建筑设备、楼宇自动化技术、通讯网络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管理及建设监理、数据库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产品研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相关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10.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水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水的社会循环,包括水的开采、净化、输送、回收、处理、再生利用以及清洁排放等。用科学的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保持良性的、可持续的水的社会循环,是“水工业”产业的支撑学科。 本专业培养城市水工程和水科学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的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节水技术、城市水系统、农业给排水等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流体力学、水泵与水泵站、工程力学、城市水工程计算机应用、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和特点,到水务、环保、市政公用等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其他各工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教学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相关研究单位继续深造。 1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备土木学科与信息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技术、智能建筑环境学、网络与通信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等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并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智能建筑环境学、建筑供配电及照明技术、综合布线、建筑电气施工与概预算、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控制理论)、建筑物联网技术、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智能建筑通信与网络工程、建筑安防与消防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与工业控制网络。

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院所、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智能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方面的设计、开发、研究、管理、教学、调试、监理、验收等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12. 景观学

景观学专业教育围绕不同尺度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技能、相关自然与人文学科综合知识、景观工程技术应用及职业素质等方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景观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在规划设计研究院、企业、政府部门从事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旅游项目策划与开发、城市景观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内容

景观学专业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学科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基于对有关土地及人类户外空间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认知与问题分析,通过规划设计找到解决方案和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营造人类美好生活环境。 课程设置 ①主要课程

景观学导引,景观设计初步,近现代景观史,景观资源学,景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景观建筑设计,居住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场地规划设计,公园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规划,种植设计,景观工程与技术,中外园林史,景观认知训练,室外物理环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生态学基础,游憩学,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政策与法规。 ② 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美术实习、模型制作、景观测绘、外埠参观实习、自然与人文景观认识实习、规划设计院实习、景观设计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各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事务所,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可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13. 风景园林

本专业培养具备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城市管理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多就业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的部门。

主干课程:城市规划、园林树木学、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植物造景等。 14.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

本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常用桥梁设计与施工及交通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方面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或城建部门从事本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桥梁工程)

本专业培养桥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维护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城建或其它部门的交通基建系统,从事桥梁工程方面的勘测、设计、施工、监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岩土与隧道工程)

本专业培养公路隧道工程与岩土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从事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部门或城建部门从事公路隧道工程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学制四年。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基地班)

本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及隧道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桥梁设计、公路隧道与地下结构勘测

设计及施工、养护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科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中优秀学生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毕业生主要在交通或城建部门从事本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

本专业面向国际工程市场的需要,培养既掌握道路、桥梁及隧道专业知识,又通晓英语的外向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部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用英语授课;要求学生获得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常用桥梁设计与施工及交通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方面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熟悉国际工程市场广泛使用的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国际工程招投标程序及管理。

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咨询监理工作。

生物工程类

1.生物工程

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生物学、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生物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等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生物产品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生物工程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工程机械与设备、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艺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工、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均可在与生物工程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科研、设计、制造、教学、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运输类

1.交通运输

培养从事交通运输组织、研究和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学习交通工程学、运筹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作现代运输技术与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和交通工程学等。

毕业去向:可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等。 2.交通工程

培养公路及城市道路规划、交通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施以及公路与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以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为主要学习的内容,并学习有关交通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

主要课程: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系统工程、运筹学、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经济、计算机辅助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等。

毕业去向:可在城市规划、交通研究、市政工程等城建部门以及交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事交通控制、管理和研究工作。

3.油气储运工程

培养能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油气储运管理等部门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石油、石化、民航、城市燃气、给排水等各个行业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油气管输工艺、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城市燃气输配等。 4.航海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STCW78/95国际公约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海船船员适任标准的要求,掌握现代航海驾驶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级航海技术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航海力学、船舶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航海学、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仪器、船用雷达与ARPA、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远洋运输业务、船舶安全管理、内河引航、航海英语、GMDSS 通信设备与业务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海洋船舶运输、内河船舶及江海直达船舶运输,同时也能适应船舶引航、海事管理及航运企业管理、航海院校教学与科研、边防、海关等单位工作。可直接在国际航运市场上就业。国内的分配去向以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为主。 5.轮机工程

轮机工程专业(船舶机电控制专业):培养轮机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监造、检测、试验与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理论,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学、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掌握船舶动力装置与轮机自动化的设计与计算、性能测试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控制理论基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CAD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可靠性工程、船舶电力系统与装置、船舶动力装置、动力机械振动噪声与测量、轮机自动化原理、海洋开发装置与系统。

毕业去向: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设计单位、船厂、船舶检验与保险机构、航运、港埠及海运部门、高等院校、海军及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等有关单位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工作。 6.物流工程

现代物流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在传统的制造业、运输仓储业、商品流通业与信息产业融合重组基础上提升形成的新型产业,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经济系统和产业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物流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具备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运用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策划、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物流企业管理及企业物流运营等工作的跨工学、管理学两类学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修课程:现代物流概论、物流工程基础、物流成本管理、现代仓储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输管理理论与实务、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生产与库存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制造系统、项目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产业组织理论等。

毕业去向:可就职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物流园区、各类物流企业、大型商贸公司、进出口代理公司、企业物流部门以及管理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从事社会物流、生产物流等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及相关的运营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实际操作等工作;也可就职于科技院所、大专院校及其它与物流相关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从事物流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专业教育等工作。 7.海事管理

本专业培养掌握海事管理理论与技术、航运业务和海事法律,适应涉外运输业务、涉外海商法律事务、海事管理,从事国际、国内海洋船舶运输、内河船舶及江海直达船舶运输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航运管理、行政法学、民法学、海商法、船舶代理与货运代理、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学、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船舶防污染技术与监督管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海事管理信息系统、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载航行设备、船舶碰撞法、船舶操纵与水上搜救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海事管理机构、对外贸易企业、海事法律、航运企事业单位、货运代理与船舶代理、船舶运输、海事院校科研教学等单位就业。 8.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交通设备结构设计与原理,交通设备领域有关检测与控制、网络通讯与传输、信息处理、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运输各部门从事测试、控制与信息工程的技术工作,培养研究交通设备如铁路机车车辆、汽车、船舶、飞机等的检测控制技术与智能化交通设备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车辆构造及原理、车辆动力学及强度、计算机软件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交通设备控制技术、振动冲击及噪声测试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交通设备虚拟样机与仿真技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交通运输领域各生产和管理部门、电子电器研究和开发部门、测控和仪器仪表研制单位、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公司等单位就业,也可进入高校从事、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9.交通建设与装备

本专业培养熟悉交通建设装备结构性能和施工工艺,能依据交通建设要求从事交通建设装备运用、管理、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基础、工程装备运用技术、交通工程学、建设工程学、交通建设设备性能理论、工程经济学;在熟悉交通建设装备设计与性能、交通工程施工工艺

和建设工程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工作装置与介质相互作用机理、工程设备液压与液力传动理论等与施工设备研究相关的主干课程;学习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机械设计工程师和机械化施工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既具有交通建设装备设计,又具有施工设备运用与维护、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设备贸易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交通和建设部门、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从事交通建设工程中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施工设备优化配置、施工设备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也可在贸易和金融等部门从事设备贸易工作;还可从事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农业工程类

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作业工艺设计、机械装备设计、使用、维修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从事机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设计制造、试验、维修、鉴定和推广工作。 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电力系统需要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有:电路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电力工程、供电技术、用电技术、电网规划、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控制技术、地方电力经营管理等,学生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地方电力系统和大型企业供电系统从事有关的科研、设计、建设、运行、供电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同时,针对我国地方电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而设置的专门综合培养方案,将使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成为我国地方电力系统的当代高级经营管理者的较全面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 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理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施农业工程、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及工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测量、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自动控制工程、农业设施系统工程与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及工程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能在建筑与环境、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4.农业水利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方法、技术及实验技能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建筑物、灌溉排水工程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水保、农业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灌排系统、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水库枢纽、渠系建筑物等)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轻工纺织食品类

1.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熟练运用食品贮藏加工工艺技术、食品工程设计、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工厂设计、食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展各项训练,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全面适应市场需求。

主干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实验、食品工厂设计、果品蔬菜加工学、畜产食品工艺学、粮油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实验、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从事食品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食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 2.轻化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轻化工程与轻化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轻化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生产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轻工、化工、环保、轻工机械、商检等部门从事工业生产、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植物纤维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造纸专业实验、制浆造纸专业分析、制浆造纸助剂、造纸湿部化学、制浆造纸环境保护概论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在制浆与造纸、外贸商检、环境检保护、技术监督、化工等有关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与分析检测及废水处理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与经营、科学研究等工作。 3.包装工程

本专业学生要学习保护商品、方便流通、促进销售的包装基础理论,包装设计原理和方法、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测试、包装工艺设计、包装设备、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运输包装、食品与药品包装等基础知识。培养具备包装系统设计、包装产品制造与销售以及包装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商品生产企业(如电子电器公司、制药厂)与物流公司、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包装工艺制定、包装技术研究、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研究、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包装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包装材料、包装测试、包装动力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及装潢设计、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包装管理、出口商品包装、运输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广告设计、食品包装、测试技术及包装工艺与设备等。 4.印刷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彩色制版、数字印刷和激光防伪印刷等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制版工程光学、印刷色彩学、版面设计与美术、彩色桌面出版技术、印刷工艺

与质量控制、包装防伪印刷、包装印刷设备与电气、电子出版和网络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报社、出版社、制版与印刷公司、装潢广告公司、研究所和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印刷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5.纺织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外语、计算机能力,熟练掌握纺织产品工艺设计、功能性纺织品研制与开发、纺织CAD应用、纺织品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培养工程及管理适应性较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开设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纺织品加工技术、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品进出口实务、网络信息处理、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等课程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外企业、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产品开发、软件开发、贸易商检等工作。 6.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与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开发、市场营销、生产与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工效学、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中外服装史、素描色彩、时装画技法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公司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品牌策划、服装贸易、服装企业管理、服装相关理论研究及时尚传媒工作。 7.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专业培养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熟练掌握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分析评价、监督控制及相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展各项训练,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全面适应市场需求。

主干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艺学、食品环境学、食品原料安全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食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生产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8.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学、化学、发酵工程以及葡萄酒产业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以及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习所设置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按照市场需要开展有益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特色:该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葡萄酒从原料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知识,教学活动紧扣生产环节,使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和操作技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充分肯定。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微生物学、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生态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分析检验、葡萄酒卫生学、葡萄酒化学、软饮料学概论、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市场学、现代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葡萄酒法规、营销策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果露酒的新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商品检验、贸易及学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 9.轻工生物技术

培养掌握坚实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轻化工程行业特点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轻化工生产技术、生物质转化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绿色轻化工与环境保护等30余门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轻工、纺织、食品、环保等领域的相关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以及商贸等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质量控制、商检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10.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非织造布工业是一个新兴的纺织工业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非织造布工业在高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非织造行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非织造原材料制备与选用、非织造工程工艺设计、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以及相关贸易等工作,能够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能够胜任现代化非织造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非织造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商品贸易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企业、外贸等部门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相关贸易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工程力学、电工学、程序语言设计、纺织材料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非织造布性能与测试、粘合剂与助剂、干法非织造布工艺原理、湿法非织造布工艺原理、聚合物挤压成网法非织造布工艺原理,非织造布后整理。 11.粮食工程

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粮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粮油加工、粮油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内从事粮油深加工方面的工业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和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业微生物、基础生化、化工原理、发酵工艺原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天然产物化学、粮油加工学、粮油贮藏学、粮油化工产品工艺学、粮油产品分析与检测等。 就业去向:主要在粮食加工、粮食贮藏、粮油深加工、粮油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2.乳品工程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乳品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扎实的乳品加工和质量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其它食品领域的知识,能从事乳品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乳品深加工和乳品品质检测等方面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通过食品生物化学、乳品化学、管理学和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乳品科学、乳品加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在乳品加工、新产品开发、乳品厂设计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乳品检测、加工为研究对象,以各种乳品生产工艺及检测为学科主体,同时具备乳品机械、乳品厂设计、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检测和乳品生产质量管理等多种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乳品化学、乳品机械设备、乳品微生物学、液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固态乳品科学与技术、原料奶生产技术、乳品工厂设计、乳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商业经济学、乳品分析等。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乳品加工领域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乳品相关的科研院所等。

从业岗位:乳品及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乳品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

武器类

1.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在航空航天及兵器科学领域内从事武器系统、火箭导弹发射技术与设备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与试验、工程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内容:本专业以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内弹道学、发射装置设计等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方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主要课程(群):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气体动力学、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发射动力学,测试技术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面向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科学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主要从事武器系统、航天地面工程、武器发射系统的总体论证、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设计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2.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导航与定位技术、目标及环境的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跟踪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系统分析与综合应用,以及电子系统控制技术、系统软硬件设计与集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特点是在广泛学习现代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现代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与综合能力,信息处理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计算机软、硬件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能力。 本专业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统计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现代通信网、导航原理、导航技术及应用综合实验、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原理、自动控制技术、航天技 术概论、视频跟踪技术、制导跟踪与控制综合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深空探测技术、电子产品创作设计、学科前沿讲座等必修课程 及30多门选修课程等。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考取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及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能在航天、电子、航空、兵器、船舶和电力等领域的科研、高等 学校、公司、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 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军事、经济、科研和政府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 3.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内容:本专业以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战斗部工程设计、爆炸应用及装药、安全与防护、爆炸技术等学科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方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主要课程(群):工程力学、应用力学、物理化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爆轰物理学、动态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CAE数值技术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主要在国防科技领域从事战斗部工程、爆炸应用及装药、安全与防护、武器弹药及爆炸技术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测试与制造、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4.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

在特种能源工程和烟火技术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设计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内容:以力学、化学、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能源材料的制造和性能评价,火工品与烟火系统设计,燃烧及爆炸理论研究等学科方向所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方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主要课程(群):工程力学、应用力学、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燃烧与爆轰、动态测试技术、CAE数值技术、烟火学原理、火工品设计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主要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从事含能材料的制造和性能评价、火工品与烟火系统设计、燃烧及爆炸理论研究、试验、开发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地面武器机动工程

培养适应我国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强的研究发展型人才;培养军用车辆研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兵器科学及车辆工程领域从事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车辆工程及相关机械工程方面的设计、产品开发、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专业内容:本专业以军用车辆(包括履带式车辆、轮式车辆、军用机器人)研究为特色,主要内容包括:①军用车辆总体技术;②车辆传动系统技术;③军用车辆行动系统技术;④车辆操纵系统技术;⑤军用车辆综合电子信息技术;⑥军用车辆制造工艺技术;⑦军用机器人技术。 主要课程(群):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机械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坦克学、液压与液力传动、轮式车辆技术、现代车辆试验学等。 6.信息对抗技术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的一个特色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信息对抗、信息安全、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一般理论及方法。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与波、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信息对抗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DSP技术、随机信号分析、计算机通信网、信息对抗原理、信息编码与加密、防火墙与病毒等。

毕业走向:可到厂、所、校、公司等行业从事电子系统设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可在航天航空、电信邮政、能源交通、金融证券、公安国防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培训等工作。

能源动力类

1.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优良、富于理想与追求、勇于求实和创新、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与低温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就业方向:可到发电厂及各大电力公司、电力设计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业、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制冷和空调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等单位。 2.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要,胜任“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各项工作,具备核电及热能工程设计、安全分析、控制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在核电工程及自动化具有一定专长,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科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分析、辐射与防护,核反应堆安全学、核动力系统与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就业方向:可到核电相关电厂及各大电力公司、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和环保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等单位。 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空调制冷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生产必须高效、清洁。本专业集合了热学、力学、材料、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高新科学技术,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能源转换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冷与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设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空调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等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涉及能源利用与节能、制冷空调、能源环境保护、人工环境自控、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能源设备制造与管理等工程领域。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工程设计、技术研发、施工安装、运行管理、设备营销等领域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4.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能从事在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及利用、电力生产及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等传统能源领域及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且一次能源匮乏,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夏季时间长,空调和食品冷藏需求旺盛,液化天然气(LNG)的引入及惠州、湛江等几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将使广东能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本专业将为能源工程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技术、工业催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石油炼制等基础及专业课程。学生将在专业学习阶段分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利用两个模块。

毕业生可在石油炼制、天然气输配、电力生产、制冷空调、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开发、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攻读更高学位。 5.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本专业研究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设备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大型先进发电动力设备和流体机械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清洁性,以及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能源、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较高的外语水平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测试及智能化仪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动力设备原理、动力设备调节及控制、发电厂集控运行及自动化、制冷及空调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动力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等。

毕业生可在大型能源、发电、动力工程部门以及相关的管理机关、研究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等从事有关热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抽水蓄能发电、跨流域调水以及制冷空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调试、管理、教学工作。 6.风能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培养在风力发电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空气动力学、热工学、控制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风电场电气设备、风力发电规划与设计、风力机、风力机检测与控制、风电场施工与管理、近海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数字仿真等。 学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可在风力发电、水利水电、太阳能利用、其他电力和动力工程等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7.核技术

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核科技工业发展需要的,能在核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等的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面较广、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适应核技术各个方向发展的需要。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原子核物理、电动力学、核探测实验方法、核电子学、加速器原理、核技术应用、核分析方法、核工程与核工业概论、反应堆原理、核辐射效应等。

8.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各个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保障核行业及核科学与技术在生命、环境、安全等相关领域应用提供高素质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辐射物理、辐射探测、核电子学、核工程原理、核数据获取与处理、辐射防护、辐射剂量学、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 9.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核反应堆、工程热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反应堆工程及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生产、运行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原子核物理、两相流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反应堆物理分析、反应堆热工分析、反应堆安全分析、反应堆控制、核辐射探测、核电子学、辐射防护、环境监测与评价、核电站辐射测量技术、核技术应用概论等。 10.核反应堆工程

核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逐年增加,在能源、资源、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本专业培养具备以核工程技术、工程热物理为主,以机械、电工、计算机技术等为辅的基本知识结构,理工结合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等基础知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动力装置与设备、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反应堆设计原理、核动力装置测试技术、核动力装置运行及控制等专业知识。

毕业生除攻读硕士学位外,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工程力学类

1.工程力学

本专业属于技术科学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工程力学专门人才,与一般工科专业相比,有更系统而扎实的力学、数学基础知识,更强的计算与力学实验能力,并具有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种工程领域或设计、科研单位中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振动力学、板壳理论、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分析软件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此外,还开设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土木、建筑、交通、冶金、船舶、车辆、飞行器、化工设备等行业的研究院、设计院、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强度分析、软件开发、计算机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事务处理,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2.工程结构分析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值仿真能

力,又有工程基础知识的工程结构分析专门人才。本专业采用“多渠道”培养模式,将学

生培养成较高科学素质和较强工程意识的开拓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基础知识主线为数学--力学--结构--软件应用与设计,除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外,主要开设有力学与工程概论、机械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与VB、土建结构CAD、计算机绘图、电路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学、振动测试与分析、基础力学实验、力学创新性综合实验、复合材料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可靠性理论、ANSYS原理与使用、MARC原理与使用、程序设计训练Ⅰ、程序设计训练II、工程实习等课程和实践环节。

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结构分析、工程软件开发、应用及设计等工作,可以面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工及运载工具、核工程、航空航天等各种工程结构的强度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等。也可在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测绘类

1.测绘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空间信息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测量学、测量平差、控制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测量仪器学、土木工程概论、房地产概论、工程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可到国土资源、土木工程施工、勘察、教学及科研等单位或部门。 2.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遥感理论基础、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空间信息理论基础,并适应21世纪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进行遥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所学课程包括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遥感技术与系统集成、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遥感信息与模型、遥感图像解译、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GPS原理与应用、普通地质学、地貌学等课程。

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环境、交通工程、海洋、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与行政管理及生产部门,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研究描述地球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理论与技术,它将空间信息的各种载体向数字载体转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加载到各个专业领域,支持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主要研究与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密切相关的数字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如:数字国防、数字政府、数字国土、数字规划、数字电力、数字水利、数字公安、数字交通、电子政务等。

本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与复合知识结构,掌握数字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软件环境和工具以及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的大型数字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空间信息导论、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项目工程管理、空间决策与支持等;同时本专业也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软件操作能力、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在“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以后,随着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表现出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的强劲需求。

毕业生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铁道、国防、公安、旅游、国土资源、海洋、建筑、金融、冶金、水利、电力、石油、煤炭、农业、测绘等)、政府机关、各类高新技术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各类数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

环境与安全类

1.环境工程

培养能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微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理论为基础,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原理、污染物治理技术、清洁生产和工程设计等系统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水力学、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等。

毕业生主要在研究所、设计院、工矿企业及规划部门、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规划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2.安全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具有较宽的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生产监察与管理、安全检测与诊断、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设计、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质量控制与咨询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人才,就业可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技术监督局等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工矿企事业单位、公安、消防、商检、海关、交通运输、安全咨询中介等部门从事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测控技术、通用安全技术原理及应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灾害学、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防火防爆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化工安全技术、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起重运输安全等。 3.水质科学与技术

水质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专业是研究水在社会循环过程中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控制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化工、材料、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等学科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个工业领域的水质控制技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具备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水质科学研究、水质工程规划、水处理系统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材料保护、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相关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质科学基础、水化学、水生态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护、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水工业法学、水工业经济学等。

毕业生可在电力、环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业、冶金、军工、电子、生物、制药、造纸、食品和饮料等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施工监理、经营管理等工作。 4.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环保设备设计、电工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工艺设计、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专业外语、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工程与优化、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导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环保、化工、冶金、能源、交通、轻工、医药、农业、军工等行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环境监察

本专业培养各级环保系统从事环境执法管理、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污染纠纷仲裁、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现场监察、生态监察的执法人才及企业从事自身环境监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法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监测、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监察系列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分析问题、研究政策法规、解决环境监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环保系统从事各类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到企业从事自身环境监督管理及污染控制工作。 6.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和系统、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学习现代防雷技术与防雷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其应用、电磁兼容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大气科学基础、网络工程及综合布线、建筑设计基础、雷电科学基础、雷电风险评估、防雷规范、防雷技术及工程应用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毕业生可向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大气科学,微波与电磁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大气探测等方向继续深造。

海洋工程类

1.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及力学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以及大型工程设计相关软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可从事船舶与海洋等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及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高级语言及程序设计、计算机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结构振动与噪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海洋工程学、船舶动力学、船舶静力学、水运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等。

毕业去向: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设计单位、船厂、船舶检验与保险机构、航运与港口部门、海运及海事部门、高等院校及海军等有关单位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工作。

电气信息类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硬软件和网络技术、电力工程和电气信息技术等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扎实,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能力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电网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数据库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检测与传感技术、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科研院所、技术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及自动化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电力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网络通信与监控、电力电子与电器产品的科研开发与设计生产工作。 2.自动化

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自动化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

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现代集成制造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网络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元件、检测与转换技术、电磁场、创新认知与实践、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控制系统设计、核电站设备与电气系统、核电站运行与控制、船舶控制原理、船舶控制装置与系统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是航海、造船、航空、航天及各种含自动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就业面极宽。 3.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能从事通信、信息处理、航空电子、计算机等民用军用先进电子系统设计,以及大系统综合自动化测试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线路、脉冲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导航与雷达、飞行控制系统、现代航空仪表系统、航空计算机系统、自动测试系统、飞机电子系统与维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应用等。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民航系统的民航公司、机场当局、民航维修企业、外企及IT类高科技企业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研究所、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特别是航空电子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电子系统故障诊断及自动化检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管理工作。 4.通信工程

培养具在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内、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将能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掌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数字程控交换等学科深厚的基础理论,能够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图像通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DSP原理和程序设计等。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可选择科研机构、工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有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面向工程领域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计算机网络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数字信号处理、移动计算、网络安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等。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主要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高新技术产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6.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元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微电子领域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制作及应用,与同类专业相比具有覆盖面宽、面向企业应用等特点。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领域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从事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电子电路、微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电子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设计、物理电子器件、光电子与光子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通讯与网络、微波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毕业生可在通信、邮电、广播电视、电子仪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学校从事有关教学工作。 7.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等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开发用于医学诊断、治疗、人体功能辅助和卫生保健的医学仪器、设备及系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专业培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及医学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控制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物学与医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生命科学导论、解剖学、生理学、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医学电子及智能仪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医学电子工程、医学仪器、医学信息处理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8.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集成及制造、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宽口径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信号系列课程、信息与编码理论、通信原理、电子测量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通信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企业、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国防工业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工作。 9.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与应用高级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与国际接轨,通过培养计划实施及理论、抽象、设计实验等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技术,具备从事大型软件工程组织、管理、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方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Internet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JAVA语言程序设计,XML技术,软件工程计量学,软件质量控制,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体系结构,CMM与ISO9000,软件过程,电子商务等。

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教育、企业、事业及软件产业部门的教学、管理、研究与开发工作,或在本学科、相关学科及国外继续深造。 10.网络工程

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网络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基础、模拟与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TCP/IP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完成课程设计、实验以及毕业实习和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毕业后可就职于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军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网络软件的开发、测试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11.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半导体工艺技术、信息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能够胜任在现代通信、电子信息显示、半导体器件、光电成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等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业务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教程、数字图像处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通讯网、单片机原理、TFT技术与应用、TFT-LCD技术、信息显示技术、显示器件驱动技术、液晶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工艺技术、固体物理、发光原理基础、色度学、光谱学等。 12.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以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基本理论,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术与技能,熟悉通信、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电路与系统相关知识,具备从事集成电路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应用,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特色课:半导体物理导论、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继续深造与就业方向

按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志向,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国外著名微电子、集成电路公司在国内设立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微电子、集成电路研究院、所、公司或企业。

13.光电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以光电信息工程为主干的光电信号获取、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存储、光显示及光电信息应用等信息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工农业生产、生物医疗、环境监测、国防军工、文化娱乐、科学研究等领域相关的行业与部门从事光电技术与系统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教学、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光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谱技术、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光学CAD、光存储与显示、光度学与色度学、光电仪器原理、微光与红外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光电信息工程,包括CCD光电成像器件及在图像工程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 嵌入式系统开发, 医疗及家用光电仪器设备、光纤应用等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教学工作。

14.广播电视工程

本专业为培养适应我国广播影视业飞速发展需要,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具备广播电视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交互电视、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开发或管理工作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外语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了解广播电视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电路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视原理、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图像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电视的传输与组网技术等。主要选修课程有当代影视文化专题、影视作品观摩、社会心理学、文艺社会学、广告创意与策划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在广电、通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作。 15.电气信息工程

本专业强调强弱电并重,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以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通讯及信息管理、资源网络化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系统的电气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程控交换原理、通信网络及工具、网络信息安全、电力信息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电力工程造价。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电力输配电企业、大型用电企业、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企业、建筑电气设计单位、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 16.计算机软件

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软件研发和管理人才。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方向,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具备较强的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能力。教学注重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技术与质量保证、大型数据处理基础、大型联机事务处理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技术(IT)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管理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开发等工作。 17.电力工程与管理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能够胜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工作,又具有从事电力企业(项目)经济分析 和营销管理等工作的潜力,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学科理论、较宽厚的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理论基础和经济管理理念。

本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势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该专业课程设置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为主,同时辅以电力经济分析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设专业课程都是由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讲授,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课程设置有:电路理论、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概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运行技术、电网运行技术、配电网运行与管理、发电厂经济运行与管理、电力营销、电力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计算、电力系统 综合实验、变电站仿真综合实验、发电市场仿真实验、发电厂经济运行课程设计、电力营销课程设计、电力经济综合实验、电力工程与经济拓展研究等。

就业去向: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超(特)高压公司、电力科研开发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公司等。 18.数字媒体艺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实用型、能力型、创造型的人才,首先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深入挖掘其艺术潜能、培养其创意能力。本专业将致力于在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交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新的人文、艺术、科技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四年的系统培养,学生将逐渐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成为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码设计、交互式媒体等创意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新媒体艺术、美术造型基础、三大构成、视听语言、动画运动规律、数字音视频制作、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网络艺术设计、短片创作、广告创作、游戏脚本及设计等课程。 19.医学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医学信息工程是电子、计算机、通信、智能仪器、传感检测、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现代医学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和医学信息类的科研院所、医药卫生单位、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企业等,可从事科研、开发、应用设计制造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是面向前沿高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应用需求的新型专业。该专业以光、机、电系统的单元设

计、总体集成及工程实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为主要内容,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学工程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电路基础、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技术、智能工程等。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在相关领域的研发中迫切需要的智能技术与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面向产业需求,在信息技术、智能家居、控制工程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的教育、开发与研究工作;还可以在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诸多方向继续深造。 21.数字媒体技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影视技术、动画制作,网络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适合到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数字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字媒体导论、媒体设计基础、传播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编导基础、项目策划与管理、数字音频制作、影视特效制作、游戏引擎、人工智能、音乐史与作品鉴赏、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角色与场景设计、游戏动画创作实践等。 22.真空电子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真空电子技术与光电信息处理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在真空电子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和通信与计算机等研究领域从事光电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理论物理基础、软件技术、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原理、光电阴极、电子光学、光电子器件、真空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真空镀膜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固体电子器件(双语)、真空电子技术学科前沿讲座等。

23.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培养具有较强的电磁场理论与工程基础,较强的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和天线设计及研发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通信和雷达技术基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将能够从事有关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涵盖射频与微波系统、无线通信、雷达、遥控遥测、遥感、电子测量、电子对抗、射电天文、无损检测、电磁散射、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等领域。

主干课程及基础课程设置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波技术基础,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和射频电路,通信原理,雷达原理、无线通信等。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可选择科研机构、工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4.电波传播与天线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本专业以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为支撑,基础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重,高标准培养本科专业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波传播与天线工程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电磁波散射、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磁场数学方法、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自适应天线、天线与微波测量、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等。

毕业走向:可到信息电子、航空、航天、船舶、电信等工业部门和国防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机械类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发展需要,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潜能、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优化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测试技术、数控机床等。

该专业毕业生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队、大型企业、公司和技术管理部门等。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深厚的材料、机械、计算机、电力电子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较强实际工程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可从事先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在高速列车焊接、高速轨道焊接、大型金属结构焊接、先进修复及再制造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物理化学、工程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材料加工成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控制基础、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冶金、材料焊接性、无损检测、表面工程技术。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轨道交通、汽车、机械、船舶、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通讯、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外资与合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3.工业设计

主要培养能在企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设计管理、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展示设计、信息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专门人才。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为广泛的造型艺术、科学技术、人机工程、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扎实的设计技能和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公共设施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形态设计、构成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设计史。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各大小企业、设计公司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也可以在各高校、中学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可以自己开办设计公司等,同时也可以做公共设施方面的设计。 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掌握生产过程在线检测与控制的专业知识,培养从事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自动化仪表的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内容:专业以生产过程为控制对象、过程控制理论为基础、计算机与自动化仪表为技术手段,对过程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和控制,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及生产管理最优化。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化工原理、电路和电子技术、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基础、过程机械、过程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仪表、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装置设置、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集散控制系统、过程动态学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从事科研院所、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自动化仪表及微机应用的研究开发工作。 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能在相应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设计、研究单位、学校)、公司企业具有很好发展潜力、胜任工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规划、研发、设计、制造、试验、监控检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专业内容:①机电一体化产品及设备的研发、设计;②机械产品的现代化制造;③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监控检测,监控检测设备的研制;④质量控制、可靠性、制造经济性分析;⑤机械设计制造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⑥航空宇航制造。 主要课程(群):数学、外语、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课群、电工和电子技术、控制与测试、机械制造工程学、微机与数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D/CAM原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必修课及各类选修课。

就业与深造:主要在民品、军品、航空、航天的机电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以及生产设备的开发与设计、产品及生产过程加工质量可靠性分析控制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各种管理方面的工作。 6.车辆工程

培养具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控装置和工程机械设计、开发、研制、测试、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控技术、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工程制图、测试技术基础、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车身制造工艺学、专用汽车技术、汽车网络技术、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就业范围:可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车管部门、车辆检测、机电行业、部队等单位从事与汽车产品开发、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工作。 7.机械电子工程

本专业在知识结构中充分体现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并重的特点,具有专业面宽、基础牢固、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

合素质;能够从事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并具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综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信号分析和处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现代测试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微机电系统、机器人技术、机械工程CAD/CAE/CAM技术、网络数据库基础、企业信息化概论、工业机器人控制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工程,企业管理及技术经济、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船舶、兵工等领域的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 8.汽车服务工程

本专业旨在培养汽车维修、销售、生产、金融保险和管理等汽车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机械电子技术、机电控制理论与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学、汽车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汽车使用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营销、金融与保险、汽车再生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技术、经营、服务复合型的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行业和管理部门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在金融与保险领域从事与汽车服务相关的业务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仪器仪表类

1.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信息科学的源头,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信息应用的学科,是建立在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光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高新技术。本专业培养自动测试技术、计算机仪器系统设计、自动控制、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精密仪器电路,精密机械制造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工程光学,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与VC++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精密测控与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DSP原理与应用,测控网络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虚拟仪器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就职于大型国企、三资企业、政府机关、事业等各类单位。例如电子研究所、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自动化研究所、鉴定中心、仪器仪表公司、工程物理研究所、航天部门及卫星测控中心等从事电子产品研制与开发,自动化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光机电算控一体化等方面的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2.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本专业培养具备传感器信息检测、转换与处理、自动化仪表、测量与控制、网络集成及智能装置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强创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光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工电子仪表、精密仪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态设计等课程。

本专业的特点是以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为基础,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掌握在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方面较系统的知识。学生毕业后,可在仪器仪表制造、工矿企业、交通、电信、医疗设备、质量技术检测等行业从事电子信息系统、传感器、精密仪器、仪器仪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

航空航天类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试验、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内容:本专业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飞行力学与控制等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方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主要课程(群):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制导与控制技术、结构设计、飞行器系统设计、测试技术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面向航天、航空及兵器科学技术领域,主要从事飞行器,特别是制导飞行器设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方案设计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2.飞行器动力工程

培养具备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含气体)力学、固体推进剂、燃烧理论基础、航空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原理、测试技术等。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到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研究所、设计院、高校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教学等工作。 3.飞行器制造工程

课程设置: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工程材料、飞机结构力学、飞机构造学、飞机液压与燃油系统、现代飞机制造技术、飞机结构损伤与维修、飞机故障诊断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航空维修管理以及航空器适航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航空维修工程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外现代民航发展需求,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数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英语能力强,系统掌握飞机维护、大修、飞机改装、结构件深度维修以及飞行器适航性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从事飞机运行监控、故障诊断、飞机维护与修理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航空公司、机场、航空维修企业、适航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单位。 4.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人机与环境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航空、航天领域人机环境系统总体设计、环境模拟与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研究能力,能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在飞行器综合设计乃至工业设计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传热学、空间环境工程、航空航天生理学、控制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机工效学、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空调制冷技术、航

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航空航天安全工程、人工智能工程导论、飞行器总体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元基础等。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究所、厂,大型中外资企业,民航公司、民航维修企业等。 5.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培养具备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的设计与试验(验证)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质量工程基础、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系统工程基础、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试验技术、结构可靠性、疲劳可靠性等。 该专业被原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防紧缺专业。毕业生可在核动力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汽车等其它专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从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理学

地质学类

1.地质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地质学主干学科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地质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以及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理论基础,掌握宽广的地质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质学主要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系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部门如能源、交通、矿业、冶金、建材等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 2.地球化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实用技能的地球化学专门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具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地球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地球化学专业工作和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并有较广的知识面,具备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础,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地球化学人才多方面的需要。既可从事理论研究,也能胜任应用领域的工作。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编写;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野外和室内的研究工作方法、有关测试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地球化学及地质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邻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专业主干课:矿床学、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地球化学野外调查方法。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机关以及国土、资源、石油、环境、海洋、农业、城建等部门从事科研、生产或管理工作。也可就业于大型国有企业及所属的研究部门、公安及武警等部门。

天文学类

1.天文学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天文学理论,掌握天文观测和处理技术,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天文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有4 类:(1)物理类: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普通物理实验)、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数学类:大学数学和数学物理方法;(3)天文类:天文入门,天文学导论、天文实验、实测天体物理、射电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恒星结构和演化、太阳物理、星系天文学、宇宙学、球面天文和天体力学等;(4)计算类:算法语言、计算方法、天文数据处理、天文软件操作与多媒体等。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方向到天文台进行观测实习和科研能力训练,完成毕业论文。

毕业去向:到科研单位、国防部门、天文科普和中学等单位工作。

生物科学类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转基因植物和生物信息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物技术、制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3.生物信息学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与技能以及熟练的生物信息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能力。注重软件设计与计算机编程,突出在数据库及管理、生物信息资源与数据挖掘、分子模拟与计算机辅助创新药物设计以及分子检测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实践与协作精神并具备生物信息学专门知识的高级研发和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Java语言与程序设计、Perl程序设计、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药物结构与作用原理、分子模拟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部门、教学单位、生物与医药高科技公司等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药物研发与管理、诊断检测试剂研制等相关工作;也可到生物、医疗、

农(林)业、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从事高通量、快速检验、检疫工作;还可从事生物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开发应用等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学习。 4.生物信息技术

生物信息技术是随着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和相关生物数据的爆炸性增长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各种知识与工具,研究解决生物信息的获取、管理、分析、解释与应用等各方面问题,特别是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极大促进对生命本质和疾病机理的了解,并将在生物医药研究和相关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面向生物医药研究与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包括生物制药、农、林、牧、渔、环保等),培养掌握生物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生物信息技术参与生物医药研究或解决生物技术相关产业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外语、数理化类、计算机类、生物类、生物信息类、面向应用类等。 5.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目标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外,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信号传递、实验动物学、基因工程技术、模式生物研究技术、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等。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还开设了生殖生物学、复杂疾病的分子遗传学、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精神疾病分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选修课。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既有医学基础理论、一定临床知识又掌握了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综合医院、及制药业等单位工作。 6.动植物检疫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动植物有害生物的化验、检测、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有害生物的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3.熟悉国家关于动植物防疫检疫、动植物进出口检疫、农畜产品卫生安全流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动植物检验检疫理论与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组织切片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卫生检验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虫害检疫、植物检疫、农药学基础、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检验检疫法规等。 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成为适宜从事科研、教学以及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等行业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计算机基础等。 8.医学信息学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等方面知识,具有信息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医疗卫生、生物技术和医学工程等相关部门和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究及开发、网络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统计学、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语言、软件工程、通讯与网络、数据库系统、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医院信息系统(HIS)、网络信息资源、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文献检索等。 9.动物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动物生物技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系统的动物生物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研技能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动物生物技术在动物生物制品、生物制药、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等领域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能在动物生命科学领域承担科学研究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具备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及动物科学与水产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检疫学、生物制药、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就业方向:可在动物生物制品与生化制药、食品安全与动物检疫、动物保健品与生物饲料、生物技术育种与胚胎工程等部门和有关院校从事相关的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技术服务与品质控制、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10.生物安全

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生物安全、动植物检疫、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论、法规和技术,具备从事有害生物的管理和研究、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安全和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药学概论、分子生物学、生物安全导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因工程、生物化学、生物地理学、动植物检疫学等。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生产企业、海关、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国家安全部门、外贸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类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振动与声基础、水声学、声纳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为科研院所、高校、部队、通信公司和技术管理部门,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2.微电子学

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微电子领域从事微电子相关技术与集成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新器件、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工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与工艺、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VLSI测试方法和可测性设计、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SOPC技术与应用等。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为该专业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3.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在光通信技术、光信息处理以及光通信器件等方向上形成特色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光学、应用光学、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通信原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光信息技术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教学以及管理工作。 4.信息安全

步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信息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资源,计算机网络则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然而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日渐突出,如高科技犯罪、泄密、黑客入侵、病毒侵扰等。因此,国家已将信息安全列为今后十年优先发展的领域。本专业是由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密码学概论、信息论与编码、网络安全概论和计算机安全等。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可在银行、通信、邮电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及军事国防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及相关信息领域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和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5.光电子技术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红外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在红外技术、现代安防技术及其它相近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和相应产品、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的军地两用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四大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红外物理、红外探测器、红外电子学、红外系统、现代安防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利用现代的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红外系统、安防系统及其它光电子系统仪器整机的设计、应用的基本能力。

物理学类

1.物理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科学工作者。

主要课程 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力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物理学系二级学科系列专业方向课、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微机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开放综合实验)、C++、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物理教育学)等。 2.应用物理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计算机运用基础、电路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激光技术和无损检测等高新技术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用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本专业在检测技术特别是无损检测技术方面具有特色。决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相关领域中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应用物理专门人才。

专业发展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物理学、光电检测等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物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分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3.核物理

本专业培养在核物理与核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并获得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后劲,能在工业、农业、国防、医学及环保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物理专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管理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技术基础。

环境科学类

1.环境科学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环境污染机理研究、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学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2.生态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生态学及环境科学,尤其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普通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等。

毕业生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和地方海洋监测、海洋管理和环保部门,从事同环境生态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3.资源环境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分析及评价,熟悉国家有关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土壤资源、水资源、养分资源(尤其是肥料养分资源)、生物资源等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基础知识,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及退化防治等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学习开设的选修课程,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主干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资源环境分析、资源环境科学、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微生物学、肥料资源学、养分资源利用与管理、应用微生物学、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退化与国土整治、环境污染与修复技术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能在农业、生物、环境、工业、水利、林业、草业、食品、农资、自然保护区等部门或单位,从事资源规划、管理及利用,环境分析与评价、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生态建设、遥感与信息技术、生物资源及应用等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和推广等工作。 4.地球环境科学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球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得到城镇化人居环境的地球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及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生态和环境控制与治理的基本知识、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物理过程,大气物理学基础,地球环境现代分析技术,地球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系统监测,城市规划,城市气象与气候学,年代学,环境信息与数据处理,环境模型与数值模拟,城市生态与景观。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

数学类

1.数学与应用数学

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科学、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的理科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有:数学分析、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离散数学等数学类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方法、数据库等计算机类课程,数学建模、运筹优化、生物数学、保险统计等应用类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及计算机定性、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体会和理解现代高科技的思想、原理和方法。

毕业生可以从事科研、教学、软件开发、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数学以及与数学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信息与计算科学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数据结构与算法、C++程序设计、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离散数学。

主要就业行业有研究所、大中专院校、大中型企业以及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政府部门、IT行业等。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信息与信号处理、计算机理论和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教育工作等。

力学类

1.理论与应用力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系统地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数值计算与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能力,对力学学科的新发展及其在相关领域应用有一定了解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理论、计算力学、力学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的院校、研究设计部门和企业从事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管理工作。

化学类

1.化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胜任在重点中学进行化学教学和化学研究,既懂化学专业知识、又懂教育规律的教学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化工基础、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学前言知识讲座等。主要专业实验: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综合实验、化学设计实验、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等。 2.应用化学

该专业是培养化学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意识,能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成为对化学研究充满热情和创新的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精细合成化学、计算机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现代测试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化工原理等。

毕业生面向材料、生物、环保、能源、医药、轻工和化工等部门就业,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 3.化学生物学

专业课程包括: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结构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原理、微生物学、计算化学、化学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细胞生物学、药物分子设计与模拟、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

该专业培养从事化学生物学领域科研院所的科研辅助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与化学生物学有关的新产品研制开发、分析检测工作人员;承担中等学校化学课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的教师。

地球物理学类

1.地球物理学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从事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动力学演化、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水利、电力、交通等重大基础工程勘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监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数学、物理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能源及矿产资源勘探、地球深部探测、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工程无损检测等基本技能;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基础主干课:工程数学、物理学、综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岩石学、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地球物理系列课程、工程勘探、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级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就业于国土资源、能源、环境、水利、冶金、有色金属、电力、环保、信息技术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和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2.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与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

本专业理工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是一个专业交叉性强,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专业基础雄厚,在师资及教学实验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

设置有光电检测技术、光信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天文学、天体力学、空间环境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按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

心理学类

1.心理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管理等实践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史、临床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实验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2.应用心理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能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基础研究,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选拔与测评、企业员工拓展训练、市场研究、人机交互设计以及经济心理与行为等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心理学咨询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法律机构、工业设计部门、市场调查机构、广告与消费调研机构、体育运动机构等,同时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辅导、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心理学等。

大气科学类

1.大气科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三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分析与预报、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热带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统计分析与预报、边界层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 2.应用气象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以及较广泛的应用气象学基础知识,对与应用气象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高新技术以及新兴的应用气象学业务有所了解,有较强的适应性,具备从事应用气象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业务工作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等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应用气象业务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现代防雷技术基础、信息系统防雷、建筑物防雷设计、雷达气象学、应用气象学、环境气象学、边界层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

统计学类

1.统计学

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偏)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最优化方法、数学建模、控制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微分几何、信息论基础、拓扑学、随机过程、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常(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学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微观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金融分析、贝叶斯统计、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软件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统计咨询工作。

材料科学类

1.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专业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并掌握材料科学基本理论与技术,从分子、原子、电子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行为与规律。为高性能物理性能功能材料与器件开发培养理工结合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学、材料物理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半导体物理、纳米材料、电子材料物理、光电子材料、真空与薄膜技术、磁性材料与磁测量等与IT相关材料及新材料的课程。

专业学生具有宽厚的数理基础,较系统地培养掌握材料物理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数学、物理、IT相关材料及新材料、计算机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新材料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利用现代材料制备技术来研制新材料、强化材料性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IT相关材料及新材料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2.材料化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基础、材料物理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学、聚合物成型加工、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科研、生产、技术开发、管理工作。

地理科学类

1.地理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地理专门人才,为国家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一流的师资,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地理科学研究者。

主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技能训练、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 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城乡区域规划、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土地评价与估价、计算机、遥感、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资源环境评价与开发、城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及管理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土地估价、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等部门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 3.地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空间信息科学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遥感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方法、GIS设计方法、遥感解译与地图编绘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地理信息等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学习开设的选修课程,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遥感原理与方法、地图学、遥感图像分析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地图制图、地图设计与编制、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GIS设计与实现、WebGIS、空间分析与模型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能在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建设、测绘勘探、基本设施、区域规划、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地图测绘、计算机制图、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4.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外语基础,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质,掌握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海洋)地球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可视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数字信号分析、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地球科学、地球信息处理技术、可视化系统分析与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软件平台、信息软件系统工程开发等。

毕业生主要到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石油、环境工程与监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等部门从事开发、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

海洋科学类

1.海洋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 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和具有物理海洋及海洋工程水文专长的高级研究和技术研发人才;系统而坚实地掌握海洋科学及应用(包括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与生态等)专业知识,尤其是物理海洋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熟练的英语交流、外文文献阅读和撰写;具有良好的海洋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的业务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包含宽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如高等微积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物理、流体力学、英语、程序设计语言等;又包含特色鲜明、适应物理海洋学教学研究的专业基础课,如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学、海洋调查方法和海洋要素的分析方法与预报; 同时还包括为满足海岸与近海工程和海洋管理等社会需求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海洋工程水文、海洋灾害与预报、海洋环境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主要面向全国的海洋管理部门,如国家海洋局和省市地方海洋局等业务化部门和管理部门,海军航保部系统和总参海洋气象的业务保障部门,以及交通、水利等部委、中交集团各大设计院、各大工程局、沿海各省交通、水利部门、海岸工程以及相近行业的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施工和管理、教学、科研等单位。 2.海洋技术

本专业以海洋探测与通信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为主要方向,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具备海洋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胜任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工程建设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海洋科学导论、声学基础,水声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海洋遥感,信息处理技术、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海军所属单位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与监测仪器及其它与电子信息、声信息相关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3.海洋管理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海洋政策与法规等理论知识和基本规律,能在政府海洋管理部门、相关科研院校及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海洋开发管理及有关科研、教学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海洋学、管理学、行政法学、海洋法、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渔业管理、海岸带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监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

就业去向:可在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行政管理机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行政管理机构等政府机关和机构从事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渔业行政管理等工作;在有关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科学、水产科学的研究机构、教学机构等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管理科学、环境管理科学、渔业管理科学等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有关海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4.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学、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具备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与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及海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普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普通动物学、鱼类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概论、资源生物学、生物资源评估、普通生态学、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资源调查技术,增殖资源学、生物资源评估、海洋生物经济与管理等。

毕业生主要到高等院校,海洋、水产、环保系统的中央及地方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等工作;从事海域区划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

农学

水产类

1.水产养殖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与管理、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水产品加工、水产动物疾病检验检疫、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鱼类增养殖学、海水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水产生物技术、水域生态学、鱼类学、水环境化学、水生生物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水生生物生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工作。 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以生物学、环境学、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平台,以研究海洋生物(特别是增养殖对象生物)与各种渔业设施和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核心内容,以研究海洋生物的增殖、养殖、农牧化平台的构建技术为特色。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使毕业生能胜任水产增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等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海洋和水产系统的产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与技术工作,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水化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概论、鱼类行为生态学、资源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资源增殖学、环境生态学、工程CAD、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增殖工程学、海洋牧场规划等。 毕业生主要到海洋、水产系统的企业和相关产业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或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水族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的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养殖学、游钓渔业学、水族景观设计、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处理技术、水族景观生态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保护、海关检疫、动植物检疫、现代渔业技术等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生产类

1.农学

培养具有宽厚的农学基础,熟练掌握作物遗传、育种、栽培、耕作、生理生化、种子生产及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从事与作物有关的教学与科研、生产与管理、推广与开发等工

作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规划、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耕作学、生物统计、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生物技术概论、农业生物工程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有关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国家机关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和经营等工作。 2.园艺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园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园艺植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采后处理和营销等方面基本能力训练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普通土壤学、气象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产品贮运学、园艺产品加工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林艺术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科教、产业、商贸、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3.植物保护

本专业培养具有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且具有良好的研究能力、研究潜能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综合治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植物有害生物识别、发生规律、监测预报和防治等基本技能,熟悉与农业生态和植物保护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及程序设计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4.茶学

主要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叶品质形成的基本理论,掌握茶树高产优质、经济贸易、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茶叶加工、茶叶审评检验和市场营销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农业、工业、商贸、茶文化管理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与文化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有机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茶叶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茶树栽培及病虫防治、茶叶加工学、茶树遗传育种、茶叶审评检验、市场营销学、企业经营管理、茶文化、民俗与经济地理、绿色食品开发、食品卫生原理等。 5.烟草

培养具备作物科学与技术、烟草遗传育种、烟草栽培、烟草调制、烟草分级与检验、烟草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生产、烟草加工、烟草经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烟草生产、烟草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育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烟草病理学、烟草昆虫学、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烟草分级、烟产品营销学、机械学原理、烟草检验。

就业方向:可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烟草生产,烟草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自主创业以及相关涉农单位的工作。

6.植物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熟悉国内外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植物生产、生物环境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技术、植物产品提取与加工等有关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试验设计、组织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遗传学、土壤与植物营养、植物产品加工与利用、植物资源学、植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植物产品贸易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农业院校(大中专)、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国家机关等从事食品、医药、园林、农业、林业、畜牧等与植物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7.种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熟悉农业生产、种子经营管理、农村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处理农业信息技术和方法,具有植物育种、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植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植物育种学、种子质量检测与技术、种子经营管理学。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农业院校(大中专)、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8.应用生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应用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菌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菌种生产、指导栽培、产品加工、品种选育以及生物发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菌物学导论、菌类资源学、发酵工程、食用菌育种学、食用菌栽培学、药用菌产品开发与利用、食用菌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去向:面向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政府机关、药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用生物经营公司从事菌类药物及食用菌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研究、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营销等工作。 9.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设施环境调控、生产管理、设计与建造、园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受到设施环境调控、设施生产、设施工程、园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基本能力训练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土壤与植物营养、测量学、工程制图、农业设施设计基础、园艺设施学、温室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工程学、设施园艺栽培、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园林艺术、休闲农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科教、产业、商贸、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设施与观光农业的科研与教学、工程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草业科学类

1.草业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草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基本专业知识,接受草业资源规划、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草产品加工、草坪绿化等技能训练。具有草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动物生产、草品生产、草坪绿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牧草育种学、耕作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植物生态学、草地保护、植物栽培学、种子学、草地学、草坪学、牧草饲料调制与保藏、草业资源与管理学、动物营养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够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方面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动物医学类

1.动物医学

培养具有动物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熟悉动物正常和异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接受动物医学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动物保健、疾病诊疗、疾病预防、防疫检疫、兽医卫生管理和动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结合所设置的选修课程,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求实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主干课程: 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中兽医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 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兽医业务主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检疫、兽医卫生管理等工作。 2.动物药学

培养具有动物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本知识,掌握从事动物药及相关生物制品研究、开发所需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动物药、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分析、药用动物养殖学、药用动物疾病学、兽医生物制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药材加工学、实验动物学、生物制药学和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就业去向:在动物药生产、管理及检验等相关部门从事药物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管理、检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环境生态类

1.园林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园林学科基础理论,掌握园林艺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运用艺术设计原理、计算机技术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美术、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3D及图象处理技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栽培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主要在城市园林和环保部门、园林设计公司及花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园林及风景区规划设计与施工、园林植物繁育、花卉生产和园林管理等工作。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学习开设的选修课程,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主干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概论、流域水文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力学、土壤学、水力学、工程CAD、地学概论、林草培育学、草场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能在国土资源、水利、水保、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3.农业资源与环境

培养具备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科研动手能力,掌握土壤、水、养分、生物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以及具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农业资源利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农业资源利用有关的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环境学、地质学基础、测量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监测、土壤农化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等。

就业方向:还可在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机关管理部门及大型企业、公司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与规划等工作。

森林资源类

1.林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林学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和城市林业建设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具有苗圃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能力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主要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从事林业生物技术、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2.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本专业培养具有森林有害生物监测及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能从事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森林病虫害鉴定、森林病虫害检疫及综合治理等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灾害防治等工作。

主干课程:昆虫分类学、真菌分类学、微生物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学、林木化学保护、资源昆虫学、资源微生物学、森林植物检疫。 3.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本专业培养能在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产业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管理和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管理以及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主干课程:动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鸟类学、兽类学、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营养学、野生动物管理学、自然保护区学、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饲养学、野生动物疾病防治。

动物生产类

1.动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科学研究及现代动物生产方面基本知识的高级科技人才,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物化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饲料厂及养殖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管理、饲料加工与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同时结合所设置的选修课程,加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求实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主干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饲料学、饲料生产学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设计、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技术推广和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2.蚕学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具备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蚕业及农业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应用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家蚕遗传育种学、茧丝学。 3.蜂学

培养掌握蜂学(含蜂产品)方面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蜜蜂基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饲养管理学、育种学、蜜蜂保护学、蜜粉源学、养蜂机具学、蜜蜂授粉学,以及蜂产品研发、加工、检测、评审,蜂产品贸易与蜂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开发工作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蜜蜂生物学、蜜蜂饲养管理学、蜜蜂生理与病理、蜜蜂保护学、蜜粉源学、养蜂机具学、蜂产品分析、蜂产品加工学、蜂产品经营管理学。

毕业生适宜在各级蜂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土畜产品内贸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就业,可从事蜜蜂科学研究,蜂产品研发、加工、检测、贸易和管理,蜂学教学及蜂业管理等工作。

医学

中医学类

1.中医学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针灸推拿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现代医学知识,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临床型高级复合性人才。能在各级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相关教学部门从事中医、针灸、推拿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课: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影象诊断学、预防医学、医事法规;

专业基础课:针灸医籍选、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处方学、内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外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妇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儿科中医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急症学、西医内科学、推拿基础学、推拿治疗学。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各级医院以及相关单位从事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中医针灸涉外临床医疗和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 3.蒙医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蒙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蒙医临床诊疗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蒙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蒙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蒙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蒙医内科学、蒙医疗术学、蒙医温病学、蒙医儿科学、蒙医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 4.藏医学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藏医理论和藏医技术的高级藏医师、教师及科研人才。通过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并能养成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具备新世纪对医学人才所要求的医生素质、知识与技能。

专业培养要求:系统掌握藏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够较熟悉、准确地运用藏医理论进行诊断、治疗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毕业后能够从事藏医临床、现代医学临床和高原疾病的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藏医药学史、藏医概论、藏医生理解剖学、藏医经典、藏药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方剂学、藏医保健学、藏医治疗学、藏医内科学、藏医妇产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五官科学、藏医神志病学、藏医热病疫病学、藏医外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基础、西医外科学。 5.中西医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具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中西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熟练、准确运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临床诊疗,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在各级医院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实用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课: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预防医学、医事法规;

专业课:针灸学、中医伤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学。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各级医院以及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从事涉外临床医疗和科研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

护理学类

1.护理学

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基础、诊断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研究等。

就业方向:在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保健及社会医疗服务单位工作。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1.麻醉学

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麻醉学、急救医学、疼痛治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物理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重症监测治疗学。 2.医学影像学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等。

3.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专业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初步的临床医学检验实际工作能力,有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发展潜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临床检验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大学英语、政治理论课、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生物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学、医学导论、医学史等)、医学基础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专业课程(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毕业实习以及选修课。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相关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工作。 4.放射医学

培养适应向21世纪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放射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放射卫生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学等。

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单位从事放射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5.眼视光学

眼视光学(Optometry)是一门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理论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培养以掌握现代视光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具有能够应用视光学知识指导并帮助人民群众进行视觉保健和矫治的高级视光学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眼科学、视光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能够以其专长从事于眼睛健康与视觉的保健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眼解剖生理学、眼科学、眼科影像学、应用光学、眼镜学(眼镜光学及配镜学)、临床双眼视与低视力、眼屈光学与验光学、眼科激光治疗学、角膜接触镜学、视觉科学等。 6.康复治疗学

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基本知识、较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康复实践技能的高级康复治疗师。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定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够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康复指导站、社区医疗等单位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与预防工作、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力学、运动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康复心理学、物理疗法评定学、作业疗法评定学、基础作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作业疗法学、理疗学、职业关联活动学、临床运动疗法学、假肢与矫形器学、日常生活技能与环境改造、物理疗法研究、作业疗法研究、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等。 7.医学技术

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具有从事医学技术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医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包括呼吸及危重症监护、影像技术、营养与饮食、视光学四个方向。

主干课程:前期课程:物理学、医用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后期课程:1.影像技术专业:影像物理学、断面解剖学、摄影位置学、现代摄影技术、影像诊断学、临床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2.呼吸治疗与危重症监护专业: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呼吸治疗学、呼吸治疗设备学等。3.营养与膳食学: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疾病营养学、疾病营养治疗学、膳食制备、医院膳食管理学。4.视光学:生理光学、临床视光学、眼镜学、隐形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眼科特殊检查、眼科诊断学等。

就业方向:影像技术专业:在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从事技术工作;呼吸治疗与危重症:在ICU、呼吸科等从事呼吸治疗师的工作;营养与膳食专业:临床营养工作、社区营养工作;视光学专业:医院眼科、科研单位。 8.医学实验学

医学实验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生物学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医学基本实验技术的,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医学实验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课程为:普通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应用)、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医学实验学专业课程(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核医学、形态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信息学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各类医学院校、医院及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实验工作和教学辅助工作。

法医学类

1.法医学

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的医学、法医学和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在公安、检察、司法机关、保险公司、社会鉴定机构等从事法医学鉴定,高等医药院校或相关机构从事法医学研究及相关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招生录取参照公安部相关标准执行,主要招男生,男生身高1.7米,女生身高1.6米以上。

主干课程:法学理论、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分析。

就业方向:在公安、检察、司法机关、保险公司、社会鉴定机构等从事法医学鉴定,医院从事医疗管理或其他专业技术,高等医药院校或相关机构从事法医学及相关专业工作。

药学类

1.药学

该专业培养具有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品鉴定、营销、药物设计、药物制剂、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应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和药物营销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概论、免疫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等。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各级综合性医院、药品检验机构、医药院校、药学研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工作。 2.中药学

培养从事现代中药研究、中药品质鉴定、中成药生产、中药质量分析与控制、中药新药研究、企业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高层次中药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学基础、药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方剂学、中药药剂学、药理学(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与分析等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等传统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学会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数理统计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中药及其制剂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药理学(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及制剂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等。

毕业去向:可在医院药剂科从事中药调剂与研究工作;在制药企业及药品营销部门从事中药生产和营销工作;在科研部门及大型企业从事研究工作;在药品检验所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药品检验及管理工作;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3.药物制剂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广博而坚实的化学、生物学、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药物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设计与开发,药物制剂及其生产管理、工艺设计与技术改造工作的高级药物制剂专门人才以及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药物制剂学是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基础理论与现代制药工程手段进行药物制剂的研究、设计、开发与生产。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程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新药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适于报考药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药物研究机构的新剂型和新给药系统的开发研究;适于制药公司和药厂药物制剂开发研究、新产品的研制、生产工艺和质量保证工作;有关高等院校的药物制剂教学工作;医院药剂科中制剂的制备与管理及相关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医药营销等;报考医药管理部门的公务员。 4.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中草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中医学和中药制药基本知识,能在农业、生物、中草药栽培与加工炮制、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相关的生产管理、推广开发、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生物学、农学、中草药学基本理论,深入进行中草药品种资源鉴定与保存、野生中草药归圃与新品种选育、中草药栽培管理与加工炮制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锻炼,培养出具有从事中草药品种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加工炮制、经营管理和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设施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病理学、农作物昆虫学、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栽培基础、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

中药加工与炮制、中药制剂分析、中药方剂学、人体生理与解剖学、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就业方向:可在涉及农业、生物、中药或综合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推广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推广和经营工作。可通过选干或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可通过“双向选择”到中药生产、制药、园艺、植保等企业从事科研、开发、推广、生产及经营工作,还可应征入伍到部队从事管理、技术及后勤工作。

5.藏药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藏医药学和现代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藏药生产经营管理、藏药质量分析鉴定、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新药和保健品开发等工作的藏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藏医学概论、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药物学、藏医方剂学、藏药炮制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生药学、民族药物学、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医药生产与经营企业,医药科研、教学单位,各级医疗、保健、康复机构等。 6.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获得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生产加工、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中药新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培养、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ⅠⅡ)、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法律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基础生物学、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资源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加工和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开发概论、药事法规。 7.临床药学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临床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药学及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接受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本培训,具备承担临床药学技术工作、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践、实施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从事临床药学教育、临床的药学工作和研究、以及药物开发研究工作的高级临床药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临床药理学、生物统计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体内药物分析学、医学伦理学、药物经济学、药事法规、药事管理等。 8.海洋药学

本专业旨在通过药学、海洋生物学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制基本专业技能等的传授,培养从事海洋药物研究、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海洋药物研制、生产、质量控制和工艺设计以及从事生物工程的研究。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海洋药物生物技术原理与实验、海洋药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病理学、医学基础、生物信息学以及文献检索等。

9.药事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法学相关知识及管理技能,能对医药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和研究,探索药学事业科学发展规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药事各部门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药品价格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中从事药事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化药学、生物学、生理药理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药基础、中国药事法规、国际药事法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社会保障学、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学、民法、经济法、药物经济学、经济刑法、人力资源管理、医药市场营销、运筹学、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信息检索等。 10.蒙药学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蒙医学与蒙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蒙药制剂的制备原理、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能够充实蒙药剂型的研究开发,充实蒙药制剂的生产及质理管理,从事制剂工艺技术的设计以及承担蒙药调剂和临床应用指导等工作。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 , 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蒙药学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蒙医基础理论、蒙药学、蒙医方剂学、蒙药制剂学、蒙药鉴定学、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蒙药炮制学、蒙药化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

预防医学类

1.预防医学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以及预防医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基础课程:政治、体育、英语、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 专业课程: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社区卫生服务等。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检疫所,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卫生监督、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指导、卫生检疫及卫生检验等工作;也可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院及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研究、疾病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学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卫生检验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卫生检验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预防医学、检验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统计学、病毒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细菌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适宜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商检、海关检疫、医院等机构从事空气、水、食品及生物材料的理化检测及微生物学、病毒学、细菌学和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也可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3.营养学

本专业按照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和不断调整专业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概论、食品加工与工艺、食疗保健和预防医学科目的学习,达到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营养科的工作,也能够担当保健食品开发研究、食品卫生检验的工作。 基础课程:政治、体育、英语、化学、正常人体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等。

专业课程:营养学基础、社区营养学与实践、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程工艺学、营养实验技术、食品卫生学、毒理学基础、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保健食品、临床营养学与实践、特殊人群的营养、烹饪学基础、营养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医食疗等课程及生产实习。

口腔医学类

1.口腔医学

培养从事口腔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基本教学、科研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口腔疾病的临床医疗和高等院校,研究部门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医学基础及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毕业去向:可在省、市、县各级综合医院,口腔医院从事口腔临床医疗工作;在医学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口腔修复工艺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口腔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医学及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基础,掌握多种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有熟练的和独立的技工工作能力,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修复工艺技术人员。毕业后可在学校、医院、义齿加工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合 学、口腔科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美容学、固定义齿工艺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正畸技工工艺学。

基础医学类

1.基础医学

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生命科

学,基础优秀恶等等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一般的掌握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接受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重点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医学实验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具备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及熟悉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并了解临床医学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并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

就业方向: 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科研院所、生物技术公司等单位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