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研究

2021-05-27 来源:步旅网


关于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研究

——《2004年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总报告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美丽的古城南京,历史渊远流长,文化光辉灿烂,从汤山古人类文明到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乃至当代文化,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脉络。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这座城市全部的精髓所在,为这座城市在新世纪的发展腾飞创造了新的机遇,增添了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巨大力量。2003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志军提出,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南京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一、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背景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关于世界遗产城市的称呼。“世界遗产城市(World Heritage

City or Town),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类型,指某一类历史地区(Historic Area),这类历史地区代表了形成它们的历史生活特征,记录了某一时期明确的文明特征和文化、区域和社会活动的多样性。世界遗产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对人类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的极高荣誉。南京市提出要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从当前广阔社会背景出发对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道路作出的必然选择。

1、日益加剧的城市经济竞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出总体强力向前推进的良好势头以及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也带来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竞争对于城市而言,既表现为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生态环境等诸多要素在内的全方位的开发式

竞争,也体现为在不同阶段逐步提升的以不同主题为重点的阶梯状的递进式竞争。特别是发展到今天,城市竞争迎来了文化经济竞争的崭新时代。事实也证明仅靠发展GDP对于任何一个城市已经很不够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城市也已经回过头来重新捡起城市的历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南京要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要在与苏锡常以及上海等城市的经济合作竞争中多争取发展机会,务必要以文化经济的观念统筹运作全市的经济工作,务必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打造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2、城市地域文化的相互比较。文化的特色、优势与价值,是在文化的相互比较鉴别中获得的。地域经济激烈竞争,直接导致了城市对地域文化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城市间对社会文化资源的争夺与竞争的加剧。南京是十朝故都,历史文化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质上,都是其他同类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其中,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民间流传等文化资源是非南京莫属的。比如夫子庙、秦淮小吃。但也有一些文化资源是大家都可以做文章的,比如郑和、孙中山。因此,在这场城市优势文化资源的争夺战中,南京就面临着如何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早用先用、用足用好问题。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既需要历史文化资源作基础,也需要按照真实性和独特性的原则,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形成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体系;既在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选择与比较中充分展示历史文化的光彩,也把这种历史文化的战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转化为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转化为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和不竭推动力。

3、城市发展的趋同化。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雷同的趋势。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大型广场、七彩霓虹,这些似乎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共同追求。但这种趋同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城市大同小异,个性丧失。如何保持每座城市的独特个性?世界上成功城市的实践表明,文化才是城市立城之本。而文化是南京市最丰富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近年来,南京城市化进程明显

加快,目前城市化率已达到70%。因此,在这场城市建设发展的激烈竞赛和深刻变革中,南京要想在世界城市之林中保持独特的光彩,就必须坚持“文化南京”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一座最有文化品位和人文魅力的城市。

4、强烈深远的社会发展惯性。南京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留给这座城市的是俯首皆拾的历史遗迹,是千百年依然流传的古朴民风。这种历史文化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发展惯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南京城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南京人的生活与命运。这种发展的惯性,是难以抗拒的。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正是顺应这种历史文化发展的巨大惯性力量,也是在尊重城市发展的内在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5、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面向新世纪,文化从特征到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直接作为一种经济业态,正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诱人的发展前景,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及相关服务已经成为欧美、日韩等国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突破口。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居前列的就有时代华纳、美国在线、贝塔斯曼等一大批知名文化产业集团。从国内看,“九五”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去年,我市的两个媒体集团年收入也已达8亿多元。2003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从根本上肯定了文化产品生产活动的经济属性,肯定了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指明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各地在规划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来大力发展,以增强经济总量和竞争实力。面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直接开发利用。只有及早研究,及时把握,充分利用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才能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为南京争先进、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二、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

2002年召开的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这里面都包含了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挥南京历史文化作用的内容。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其意义绝非仅是文化工作范畴的,它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更加深远。

1、促进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之初,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遗产城市含金量的提高,其将大大改善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布局、提高运行水平、增强总体实力等方面取得质的进步。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其经济作用可具体反映到:

一是推动我市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巨大发展。作为世界遗产城市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道光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旅游观光、投资创业,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带动城市商贸、服务、文化交流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为经济活动和产品增添文化内涵和推动力。商品经济竞争,使得产品的文化成分的增加成为企业的自觉追求。从而催生企业文化,南京的企业注重打历史文化牌。把历史文化精华倾注其中,不仅会大大提高本地产品的质量及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还会反过来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

三是培育支柱型文化产业。参照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历史文化资源可供开掘

利用的附加值很高。南京文化资源丰富,实现产业转化的可能性和空间十分巨大。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产业发展外,还将促进文化娱乐、广电出版、信息服务等产业的竞相发展,最终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

四是为城市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对市民进行教育的生动教材。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治安,文明的风尚,必然会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出高素质的城市劳动者,为城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增添不竭的动力。

2、提升文化品位

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将是对南京文化的一次全面的提升。

第一,有利于对南京现存历史文化遗迹的发掘与保护。南京的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是,也存在着零散、杂乱,缺乏系统化的整理,发掘和保护不够等问题。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对照世界遗产城市的申报要求,对目前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普查、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全面提高南京对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水平。

第二,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城市现代文化品位与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表现出的往往只是一架经济的机器。把南京建设成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能够极大地促进城市在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普及、文化场馆建设、民间文化弘扬等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第三,有利于发展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历史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两者并不矛盾,如何有机的结合,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关键。南京建设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是对于历

史文化的开掘和光大外,更应包含着铸造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它将为我们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城市先进文化,提供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3、优化城市环境

南京钟山水之灵秀,集十朝之精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创造一个更加整洁优美、富有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的城市环境,是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展示“文化南京”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是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规划是凸显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和前提。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必然会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对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城市中旧城整体保护、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景观设计等作出更科学的整体规划,从而将城市文化品位、时代气息和世界眼光结合,充分展现南京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风貌格局。

二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将充分体现城市六朝建筑、明代建筑、民国建筑的鲜明风格。同时,建设一批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一大批适应广大市民需要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公园等基础设施,为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阵地。

三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一半靠规划建设,一半靠加强管理。管理有序才能展现文化内涵。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将推进我们在城市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标准规范方面积极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为市民创造更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更加优美清新的自然生态环境。

4、推动文明进步

城市是见证社会文明发展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南京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意义十分深远。一方面,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利用这些资源去教育人,对提高公众素质、构建良好人文环境、促进文明风尚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保护城市发展的延续性,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促进南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化的力量无所不在,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焕发出巨大的贡献力。文化除了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外,还将更加紧密地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的各项工作相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南京可持续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对南京各项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将塑造南京在国内外的崭新形象,把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俱佳,既符合自身文化传统,又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新南京介绍给世界。

三、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与潜力

南京提出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的良好愿望,而且也是改革开发以来南京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必然道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在经济方面:南京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多年来,南京经济一直呈现持续、高速、稳步增

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九五”期间,GDP年增长水平达12.2%。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近两年来,南京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建设、沿江开发、对外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的力度,在镇江、扬州、马鞍山等6个周边城市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扩大,一个崭新的“南京都市圈”正在形成。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达26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外商直接投资15.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154元和4579元。

在文化方面:南京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科教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南京文化有着自己的历史源头和相对完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风土民俗,是国内许多城市无可比拟的。而到了近现代,丰富的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资源也成为南京的明显优势。南京地区拥有经营性艺术表演团体28家,各类娱乐经营场所近700家,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81处,省级文保单位142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4处,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6家,电影发行院线3条。

在科技教育方面:南京当代科教文化十分发达,拥有各类高校43所,在校学生32万人,独立研究和开发机构109人,两院院士69人,各类科技人才30多万。

在城市环境方面:南京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城市格局完整清晰,历史遗存点缀其间。依托南京依山、襟江、抱湖的地理优势,展示了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风貌。

此外,南京的文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连贯性,南北兼容,包举并蓄,社会认同率很高。所有这些,都为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南京经济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

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中心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勇开拓,使我市的文化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一批优秀的精神产品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大大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兴建和改造了一大批有较高水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体育场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进步;文化市场健康繁荣,依法管理成效明显;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报业和广电集团的改革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展示活动和文化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初见端倪;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正在逐步理顺,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专业人才脱颖而出,整个文化战线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只有从南京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与其他城市和地域文化的比较中,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滚滚潮流中,充分认识到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富有南京特色的先进文化对于建设现代化新南京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服务,转变为推动“富民强市”的重要文化生产力;才能把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全市各项工作中去,在“富民强市”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与建议

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新形势下全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把南京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来推动“文化南京”发展的新要求、新举措。要做好这项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文化观念,积极营造把南京建设成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的浓厚氛围。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我们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来对待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焕发出新

的光彩。

一是增强特色意识。历史文化是展现南京独特文化风貌的重要基础。独特性是其价值和实质所在。因此,要着重在挖掘和弘扬这个“特色”方面狠下功夫,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立足建设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之都,把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作为发展先进城市文化的不竭源泉来高度重视。在全体市民中普及“文化南京”的自觉意识,强化把南京建设成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意识。

二是增强保护意识。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基础。完整的保护昨天的历史、文明,恰恰是现代社会进步、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从原真性、整体性、协调性入手大力倡导历史文化保护的全新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引导全体市民树立和形成“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的共识。

三是增强开放意识。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要善于从与其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较中,来认识和发掘南京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善于从世界各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城市的激烈竞争中,来筹划南京建设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各项具体工作。要善于在与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学习中,进一步增强把我们的历史文化推向世界的勇气与魄力。要善于利用国际惯例意识,以一种更加开放、开明的态度来推进我们的工作。

四是增强产业意识。历史文化遗产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因素。我们既要明确立足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和新兴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又要顺应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指导各种经济运行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

2、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积极有效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有效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至关重要。

一是不断完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现有的城市规划,要重点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格、当代文化特征和城市总体文化品位。中长期规划要重点对历史文化遗迹及其相关联的绿化、河道等附属、配套设施的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通过规划把历史文化资源,完整有效地保护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规划对城市新一轮的建设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设计,延续南京古城已有的文化风格,营造新南京古今浑然一体的文化氛围。

二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整理和研究,按照不同情况制定出分阶段进行保护开发的进度表。加强对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使其形成系列。确定一批重点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重点做好南京老城的保护工作,规划南京历史文化的重点保护区域,全力彰显老城的文化魅力。

三是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的优美环境要和优质的历史文化遗产相配套。加快“绿色南京”建设进程,加快各类绿地系统和风景园林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显著的城市绿化系统。积极防治城市各类污染,营造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

四是加紧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的法规建设。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迫切需要一系列法规作保障。要围绕文物古迹保护、城市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加紧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人为损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制止。

3、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申报世界遗产城市,是当前全市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但却不是我们的全部目的。南京应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推动各项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建设先进的富有特色的现代城市。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按照“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工程。紧贴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努力创作更多的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富有浓郁特色的艺术精品。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热爱生活的激情,不断丰富和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着力发展业余文艺团体,重点扶持具有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和艺人,鼓励多创作具有民间特色和较高艺术质量的文艺作品。要加快图书馆、文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整理、创新南京白局、抖空竹等群众喜爱的民间文艺样式。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针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总量急剧增长、形式日趋多样的新情况,坚持管理与繁荣两手抓,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抓好书报刊、音像、演出、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大力开拓南京的夜晚文化消费市场,打造精品,形成特色,提高品位,使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加快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荟萃国内外各类优秀文化人才,为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人力和智力保证。努力培养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培养一大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全市的文化人才高地。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把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转化为商品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反过来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种提升和增值。

提升旅游产业的成熟度。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产业走向成熟的巨大动力。以新的思路对现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设计编排组合,调整旅游产业的布局,最大限度地体现南京历史

文化的个性与光彩。围绕日益增多的来宁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大力发展壮大商贸、餐饮、酒店、娱乐、服务等行业,培育成熟的旅游市场。充分利用梅花节、雨花石节等节庆活动,积极为招商引资服务,不断提高旅游活动的附加值。提高服务水平,把文化作为旅游服务的灵魂,展示南京人良好文化素质和修养。

推进传媒出版产业升级换代。目前,南京市传媒产业的发展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要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进一步做强、做大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重点提高对节目内容的策划制作能力,推进内容产业的发展。积极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吸纳社会资金扩大自身体量。以两大传媒集团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以广播电视、文化出版、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信息等行业为骨干支柱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培育和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展览、演出、拍卖等文化中介机构,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实行许可证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各类文化行业协会。推进社会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的提高。

5、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必然拥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大力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的整体形象。深入开展“做诚信南京人、建诚信南京城”活动,弘扬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市民群众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巨大热情。

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学习节”、“讲坛文化”、“百万市民学外语”等多种形式和载体,推进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和家庭建设的不断深入,构建市民终身学习体系。

广泛开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学习借鉴我国已经加入世界遗产组织(OWHC)的平遥、丽江、承德三座城市成功申报历史遗产城市的经验,通过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对话、论坛、研讨等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增强申报世界遗产城市的有效性。

把南京建设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对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浓郁的氛围和强大合力。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依托强势媒体,向国内外进行大密度有重点全方位的宣传,让世界了解南京,让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走向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