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2.7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解析版)

2024-04-10 来源:步旅网
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4)

第二部分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专题2.7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

一.选择题

1.(6分)(2019北京通州二模)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图乙为横波中x=2m处质点A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B.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m/s

C.在t=0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振动速度大小为0 D.在t=1s时刻,图甲中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0,20)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由图乙可知,横波中x=2m处质点A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向上,再回到图甲中,根据横波的特征: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可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波长为8m,由图乙可知周期T=4s,因此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v=

=m/s=2m/s,

故B正确;在t=0时刻,图甲中质点A在平衡位置,振动速度大小为最大,故C错误;从t=0到t=1s,即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图甲中质点A运动到波峰位置,所以其位置坐标为(2m,20cm),故D错误。 2.(5分)(2019广西桂林、崇左二模)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t=0时波形如图,波沿x轴负向传播,传播速度v=1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x=1.25 m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B.x=0.4 m处的质点比x=0.6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x=4 m处的质点再经过1.5 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D.t=2s的波形图与t=0时的波形图重合

E.x=2 m处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y=0.4sin(πt)(m) 【参考答案】ACD。

【命题意图】本题以波动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波沿x轴负向传播,此时x=1.25 m处的质点右侧的质点纵坐标较大,故质点向上运动,质点纵坐标大于零,故由质点运动远离平衡位置可得: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A正确;由波沿x轴负向传播可得:x=0.6 m处的质点向平衡位置运动,x=0.4 m处的质点先运动到负的最大位移处后向平衡位置运动,所以 x=0.6m处的质点比x=0.4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B错误;由波沿x轴负向传播可得:x=4 m处的质点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x=4 m处的质点再经过

可运动到波峰位置,又有波

长λ=2m,波速v=1m/s,所以,周期T=λ/v=2s,那么,x=4 m处的质点再经过1.5 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选项C正确;故经过2s(一个周期),波正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形重合,故t=2s的波形图与t=0时的波形图重合,选项D正确; x=2 m处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s,ω=2π/T=π,又有振幅A=0.4m,t=0时,质点位移为零,根据波沿x轴负向传播可知质点向下振动,其初相位为φ=π,故可得:x=2 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 sin(ωt+φ)=0.4sin(πt+π)(m),选项E错误。

3.(2019湖南衡阳三模)图甲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超图象。图乙为血管探头沿x轴107Hz,下列说法正方向发送的简湝超声波图象,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頻率为1×正确的是( )

A.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103m/s B.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C.0~1.25×10﹣7s内质点M的路程为2mm

D.t=1.25×10﹣7s时质点M运动到横坐标x=35×10﹣2mm处

E.t=1.5×10﹣7s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参考答案】ACE

λ=14×10﹣2mm=1.4×10﹣4m,v=λf=1.4×10﹣4×1×107【名师解析】根据图象读出波长为:由v=λf得波速为:103m/s,故A正确;由图可知,波的最前沿传播的是波谷,所以M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故B错=1.4×

10﹣7s,质点只会上下振动,因为t=1.25×10﹣7s=1T,所以质点A运误;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1×

4A=1.25×4×0.0004m=0.002m=2mm,故C正确;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动的路程为:S=1×

10﹣2mm位置附近振动,不沿波的方向传播,故D错误;由图可知,MN之间的距离为:MN=(35﹣17.5)×10﹣2mm=1.75×10﹣4m,波的前沿传播到达N的时间为:t==17.5×

10﹣7s,在=1.25×

1.5×10﹣7s时质点N的振动时间为:0.25×10﹣7s=T,波刚传到N点时N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经过T到达波谷,故E正确。

4.(5分)(2019江西南昌三模)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x=2m处的质点a从t=0时起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 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0.25s时,质点a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

D.t=0.25s时,x=4m处的质点b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E.从t=0开始,经0.3s,质点b通过的路程是6m 【参考答案】AC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波动传播、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T=0.2s,由甲图知,波长λ=4m,则波速为:v=

=20m/s,

选项A正确;由乙图知,t=0时刻,质点a向下运动,根据甲图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选项B错误;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T=0.2s,所以质点A在t=0.25s的时刻的振动情况与t=0.05s时刻的振动情况相同,即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a的位移沿y轴负方向,选项C正确;由图甲可知,a质点和b

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反,所以质点b4×0.2=1.2m,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选项D正确;因为0.3s=1.5T,则S=n•4A=1.5×故选项E错误。

5.(2019湖北黄冈三模)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m处的质点A,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上

B.从t=0时刻起再经过0.5s时间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

C.在t=0时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内质点A经过的路程是24cm D.从t=0时刻起再经过0.35s时间质点B开始起振 E.当质点B开始起振时,质点A此时刚好在波谷 【参考答案】BCE

【名师解析】由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m处的质点A,则此时A质点恰好向下振动,故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下,故A错误;在t=0时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0.5s,因T=

s

s=s,则0.5s相当于有3T,A质点在此过程中振动的路程s=2×3×4cm=24cm,故B、

=0.375s时间质点B开始起振,故D错误;B质点和E质点平衡位置

C正确;从t=0时刻起再经过t=间距18m相当于

,故E正确。

6.(2019成都摸底)(4分)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和B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的距离分别为1m和5m。图乙是波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可沿图甲中x轴传播。已知t=5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B.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m/s C.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m

D.t=11.5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E.若将波源移至x=3m处,则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ACE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振动图像、波动传播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由振动图像可知,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由振动图像可知,振动周期T=4s,根据题述,t=5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可知,振动从坐标原点传播到质点A需要2s(半周期),即λ/2=1m,波长λ=2m,选项C正确;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v=λ/T= 0.5m/s,选项B错误;波传播到质点B需要时间t1=x/v=10s,t=11.5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D错误;若将波源移至x=3m处,A、B两质点分布在波源两侧,且距离相同,所以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选项E正确。

7.(2018武汉4月调研)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A的 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 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t=0. 6s时,质点P的位移为2m B.0~0. 6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6m C.t=0. 6s时,波传播的距离为6m

D.若t=0时,振动刚刚传到A点,则t=1.6s时,x=50m的质点第二次位于波峰 E.若t=0时,振动刚刚传到A点,则t=2.4s时,x=50m的质点第二次位于波峰

【参考答案】(1)(5分)ABE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振动图像、波动图像和波动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根据图(a)所示的波动图像和图(b)所示的质点A的振动图像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根据图乙所示的振动图像,周期T=0.8s,t=0.6s时,质点P运动到波峰,位移为2m,选项A正确;在0~0.6s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是3个振幅,为6m,选项B正确;根据图(a)所示的波动图像可知波长λ=20m,0.6m=15m,选项C错误;若t=0时,振动刚传播到波速v=λ/T=25m/s,t=0.6s时,波动传播距离x=vt=25×坐标x1=25m的A点,振动传播到x2=50m处需要时间t=

x2x1=1s,则t=1.6s时,x2=50m处的质点第一v次位于波峰,选项D错误;若t=0时,振动刚传播到坐标x1=25m的A点,则t=2.4s时,x2=50m处的质点第二次位于波峰,选项E正确。

8.(2017·江西南昌二模)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点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 B.两列波波速之比为1∶2 C.中点M的振动总是加强的 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E.绳的两端点P、Q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 ADE

【名师解析】由题意可知,波在同种介质传播,所以波速相同,由于距离相同,所以两波同时到达M点。故A正确,B错误;由于波长的不同,因此在M点相遇时,并不总是加强或减弱;当两波都刚传到M点时,此时刻位移为零,所以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据波的传播特点可知,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据波形可知,两波源的起振方向都是向上振动,故E正确。

9.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B.质点M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t=2s时刻,质点M的纵坐标为-2cm

D.0到2s这段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20cm E.M点振动后的振幅是4cm 【参考答案】BDE 【名师解析】

P、Q两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不沿波的转播方向移动,故A错误;由同侧法可判断B正确;波的周期为1s,波传播到M点的时间是0.75s,当t2s时,M点振动的时间为1.25s,是周期的

5,两列波4叠加M点振幅为4cm,故E正确;路程为5倍振幅是20cm,质点M的纵坐标为4cm,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名师点睛】本题要理解波的叠加原理,知道当该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此处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振幅的二倍;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此处的位移为零。

10.(多选)(2017·陕西宝鸡一模)一列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中A、B两质点在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0.5 m,且小于一个波长,如图甲所示,A、B两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A.波中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8 cm B.该简谐波的波长为4 m C.该简谐波的波速为0.5 m/s D.t=1.5 s时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E.t=1.5 s时A、B两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ACE

【名师解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振幅为2 cm,波中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倍的振幅,即8 cm,故A正确;由图知,t=0时刻B质点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A质点位于波峰,则有Δx=x2-x1=(n+)λ,n=0,1,2,3……由于Δx<λ,则知n只能取0,故λ=2 m,故B错误;由图知周期T=4 s,则波速为v==0.5 m/s,故C正确;由图可知,在t=1.5 s时刻,A的位移为负,而B的位移为正,故D错误;由图知,t=1.5 s时A、B两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振动的速度大小相等;又由图可知,在t=1.5 s时刻二者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它们的振动速度相同,故E正确。故选ACE。

11 (多选)(2017·湖北武汉模拟)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x=12 m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线如图甲所示,在x=18 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质点a在波谷时,质点b一定在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 B.若波沿+x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 m/s C.若波沿-x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 m D.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 m/s,则这列波沿+x方向传播

E.若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则这列波沿-x方向传播(导学号88094692) 【参考答案】 ACD

【名师解析】由图可知,波的周期为T=8 s,A对;若波向+x传播,波向右平移, 得(n+3/4)λ=ab=6 m,v右=

,选项B错,D对;

若波向-x传播,波向左平移,得(n+1/4)λ=ab=6 m,v左=, 选项C对E错。

12.(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x=1 m处的质点和x=3 m处的质点分别经过0.1 s和0.3 s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

B.该列波在0.1 s内沿x轴传播的距离为1 m C.x=1 m处质点在0.4 s内沿x轴传播的距离为4 m D.在0~0.6 s时间内,x=1.5 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60 cm E.在t=0.5 s时,x=4 m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参考答案】BDE

【名师解析】:由题可知,由于x=1 m处的质点和x=3 m处的质点分别经过0.1 s和0.3 s第一次到达波峰,因此x=1 m处的质点比x=3 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即t=0时刻,x=1 m的质点正沿y轴正向运动,由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项错误;由图可知,波长为4 m.波的传播周期为0.4 s,因此波在0.1 s内传播的距离为1 m,故B正确;质点并不会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C项错误;在0~0.6 s时间内,x=1.5 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6A=60 cm,故D项正确;t=0.5 s时,x=4 m处的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并沿y轴正方向运动,E项正确.

13.(2016·湖北六校调考)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50

B.这列波的波速是3 m/s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 m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回到平衡位置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3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BD

【名师解析】由乙图读出t=0.6 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再由甲图根据同侧法判断出波的传λ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A正确;由甲图读出该波的波长λ=20 m,由乙图得周期T=1.2 s,则波速为v=T2050

=1.2 m/s=3 m/s,B正确;Δt=0.6 s=0.5T,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一个周期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是4倍振2 cm=4 cm,C错误;图示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幅,则经过Δt=0.6 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s=2A=2×

向,质点Q沿y轴负方向,所以质点P将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将此图象与正弦曲线进行对比可知P2040

点的横坐标为xP=3 m,Q点的横坐标为xQ=3 m,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20

xQ-xP3

位置的时间为t=v=50 s=0.4 s,故D正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

3波长差不多,该波的波长为20 m,根据这个条件可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30 m的障碍物,能

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E错误。

14.(2019·武汉武昌区调研)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6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50

B.这列波的波速是3 m/s

C.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晚0.4 s回到平衡位置

D.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 m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BD

【名师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t=0.6 s时A点的振动是向下的,因此可判断这列波是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选项A正确;由题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为20 m,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可得该波的波速为50

3 m/s,选项B正确;由波上各质点振动情况可知,P点向上振动,应该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错误;0.6 s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因此质点振动路程为4 m,选项D正确;该波的波长为20 m,大于10 m,因此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选项E错误。

15.一物理教师某天正在一湖边钓鱼,突然湖的周围起了风,他发现湖中钓鱼的浮标上下浮动。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浮标上下浮动可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他通过观测绘制出了浮标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又根据湖面的波纹绘制出了水的波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图乙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水波在t=0.5 s时的波形图,图甲是图乙中离原点0~4 m范围内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甲 乙

A.浮标上下振动的周期为T=2 s

B.该列波的波速为2 m/s

C.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1 Hz的机械波时能产生干涉 D.图甲是x=2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E.不能确定图甲是0~4 m范围内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参考答案】ABD

λ

【名师解析】由图甲可知,浮标振动的周期T=2 s,由图乙可知波长λ=4 m,该波的波速v=T=2 m/s,选1

项A、B正确;该列波的频率f=T=0.5 Hz,根据波产生干涉的条件可知,当该列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1 Hz的机械波时不能产生干涉,选项C错误;由图甲可知,质点在t=0.5 s时处于平衡位置且沿y轴负方向运动,在0~4 m范围内的质点在t=0.5 s时刻有x=0、x=2 m、x=4 m处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但只有x=2 m处的质点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的,故图甲是x=2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选项D正确,E错误。 16(5分)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E.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不等 【参考答案】ABC

【名师解析】因为波长与孔的尺寸差不多,所以能够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波通过孔后,波速、频率、波长不变,则挡板前后波纹间的距离相等,选项B正确、E错误;如果将孔AB扩大,孔的尺寸大于波的波长,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v

为波速不变,根据λ=f知,波长减小,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错误.

17.如图2所示,在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0.1sin

20πt(m),形成的机械波的波速都是10 m/s。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则( )

A.波的周期为0.2 s B.波的波长为2 m C.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 D.P点可能是振动减弱点 【参考答案】.C

λ

【名师解析】 由简谐运动表达式x=0.1sin 20πt(m),可知周期T=0.1 s,选项A错误;由波速v=T,可得λ=vT=1 m,选项B错误;由于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之差等于1个波长,所以P点一定是振动加强点,选项C正确,D错误。

18.(2016·山东潍坊期末)一列横波在x轴上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中t时刻和t+0.4 s时刻在x轴上-3 m至3 m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3中同一条图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周期一定为0.4 s B.该波最小波速为10 m/s

C.从t时刻开始计时,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在t+0.8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 【参考答案】.BC

0.4【名师解析】 因为机械波每经过1个周期,波形相同,所以T=n s(n=1,2,3,…),选项A错误;根λ

据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所以波速v=T=10n m/s(n=1,2,3,…),当n=1时,波速最小,为10 m/s,选项B正确;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x=2 m处的质点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移动,而x=2.5 m处的质点正向最大位移位置运动,所以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正确;在t+0.8 s时刻,横波的波形与t时刻波形相同,x=-2 m处的质点位移不为零,选项D错误。 19.(2016·河北邯郸模拟)如图4甲所示,OP=s,t=0时刻质点O开始振动,产生沿O、P所在直线向右传

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质点P从t=t1时刻开始振动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质点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2时刻质点P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1

C.该波与另一频率为t2-t1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s

D.若某障碍物的尺寸为2t1(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CD

【名师解析】 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与质点P的起振方向相同,均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t2时刻质点P运动到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B错误;该波周期为T=t2-t1,频11

率为t2-t1,根据干涉产生条件,该波与另一频率为t2-t1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选项C正ss

确;该波波长为λ=vT=t1(t2-t1),根据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若某障碍物的尺寸为2t1(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正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