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学年第一学期青浦区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及解答

2021-06-17 来源:步旅网
2020学年第一学期青浦区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及解答

物 理 试 卷 Q.2018.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有答题纸,请同学把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那么不得分。 2、本试卷考试时刻120分钟,总分值150分,共33题。

2

cos3700.8。 3、本卷重力加速度取值均为g=10m/s,sin3700.6,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中第1题至第8题,每题2分,第9题至第16题,每题3分。

1、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杯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当这杯水静止时,水分子也处于静止状态;B.每个水分子都在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这些水分子的动能总和确实是这杯水的内能。 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进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奉献,以下表达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法拉第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C.奥斯特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坚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故。

3、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以下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C.〝点电荷〞〝总电阻〞 〝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

阻〞

4、如右图所示,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时,那么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应该:………〔 〕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5、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行驶,图为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的示意图〔图中O为圆心〕,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O

f F O F O F f f O F f 6B A 、如右

图所示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这时位于平稳位置的质点A正向y方向运动,且经0.2秒质点A再一次通过平稳位置并向y方向运动,那么这列横

C 8 0 -8 y〔cm〕 6 A D x〔m〕

12 波:………………………………………〔 〕

A.向左传播; B.波长为12米; C.周期0.2秒; D.波速为20米/秒。

7、以下措施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后面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B.小汽车内有一根露在不处的小天线; C.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D.在地毯中夹杂0.05mm-0.07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8、以下关于磁感线的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磁感线一定是闭合曲线;

B.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C.永久磁铁的磁感线不闭合,而是从N极发出终止于S极;

D.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处时,N极所指的方向必沿该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9、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不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刻变化的规律。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v s s 0

A.

At

t 0 B. At

t 0 C. At

t 0 D. At

t2

10、如右图所示〔俯视〕,原先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水平向东的力F1的作用,假设要使物体获得东偏北30º方向的加速度,那么必须同时对物体施加另一个作用力F2,那么F2的最小值为:……………………〔 〕

30º F1 北 东 133

A. F1 ; B.F1 ; C.F1 ; D.3F1 。

232 11、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假设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击发到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W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为W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为W3,那么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

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1+W2+W3 ; 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 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1;

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W1。

12、如右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不挂有二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稳状态。如在木棒的A、C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那么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稳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能保持平稳状态。

13、如右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下端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现将玻璃管向上慢慢提起,直至玻璃管离开水银槽,在这一过程中,管内空气柱的压强p和长度L的变化情形是:……………………〔 〕 A.p不断增大,L不断减小; B.p不断减小,L不断增大;

C.p和L始终不变; D.p和L只是在开始一段时刻里保持不变。

/ A O C B

14、如右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粗细相同的圆形导线圈,能够绕通过公共的轴线xx自由转动。初始时,两线圈互相垂直。现分不通以相等的电流,设每个线圈中电流在圆心处产生磁感强度为B,当两线圈转动而达到平稳时,圆心O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是:…………〔 〕

A.B; B.2B; C.2B; D.0。

15、目前,有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如右图所示是这种装置的示意简图,铁齿轮P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铁Q,M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刹车时,磁铁与齿轮相互靠近而产生感应电流,那个电流经放大后操纵制动器,由于a齿在通过磁

O x x/ PaNQSM铁的过程中被磁化,引起M中产生感应电流,其方向

是:……………………………………………………………………………………………〔 〕

A.一直向左; B.一直向右;

1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开始时电键K1、K2均闭合,现先断开电键K1,那么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均发生变化,设它们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为M1=U1/I1,再断开电键K2,两表新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为M2=U2/I2,假设R2<R3,那么比较M1与M2的绝对值大小应有:…………〔 〕

A.M1>M2 ;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

A R2 R3 V R1 K1 K2 C.先向右,后向左; D.先向左,后向右。

二、多项选择题〔16分〕 本大题为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那么……………〔 〕

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此物体在0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此物体在0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18、如右图所示,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机械横波,在相遇的某一时刻〝突然〞消逝。设在这一时刻两波相遇的介质里有a、b、c三个介质质点,那么关于这三个质点的情形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现在质点a、b、c的位移都为零; B.现在质点a的振动速度不为零且方向向下; C.现在质点c的振动速度不为零且方向向下; D.现在质点b的振动速度为零。

19、如右图所示,点电荷+4Q与+Q分不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

+4Q A

C

D +Q B

a b c W / J 30 27 20 15 10 0 3 B A 6 9 S / m

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那么该粒子在.CD..之间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时刻t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 ..

v v v v

t O t O t O t O A B C D

20、如右图所示,通以恒定电流的螺线管置于MN和PQ两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之间,ab、cd两条金属棒分不搁置于导轨上,当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发

I 生变化时,棒ab、cd的运动情形是:…………………………〔 〕 M a d N A.电流增大时ab、cd相互靠拢;

P b c Q B.电流增大时ab、cd一定分开;

C.电流减小时ab、cd一定分开;

D.电流减小时ab、cd相互靠拢。

三、填空题〔20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 21、如下图为一逻辑电路符号及其输入输出真值表,此

A Z 输入 ≥1 A 0 0 1 1 B 0 1 0 1 输出 Z 0 1 X 1 逻辑电路为_____门电路,在真值表中X处的逻辑值B 为 。

22、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正常工作近8个月了。假设〝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当〝嫦娥一号〞与月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r时,它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___;假设〝嫦娥一号〞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月球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那么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s/m 30 23、一物体在某一行星表面被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

20 阻力〕。取抛出时t=0,得到如右图所示的s-t图象,那么该行 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被抛出时 10 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0 1 2 3 4 5 t/s

24、如下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绝缘细杆长为l,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带电小球,处于水平方向、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两小球带电量分不为+q和-q,轻杆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在轻杆与电场线夹角为θ时,忽略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两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对O点的力矩大小为 。取O点为零电势能点,两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为 。

v0 h θ

25、如下图,一个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从斜面顶端以不同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物体,得到物体在空中运动时刻t与初速度v0的关系如下表,试求: 〔1〕斜面的高度h m。

v0/m·s-1 … 2 … 9 10 … 〔2〕斜面的倾角 。

t/s … 0.30 … 1.000 1.000 …

四、〔24分〕实验题

26、〔6分〕〝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电路如下图。实验讲明:当穿过闭合电路的___________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在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应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电键S闭合后还有多种方法能使线圈C中产生感应电流,试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右图所示是利用DIS测定电动机效率的电路,试完成以下咨询题:

〔1〕在实验中,通过B、C测得的物理量的数值分不是X、Y,电动机的内阻为r,那么现在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的表达式P入=__________; 〔2〕在实验中,电动机的转动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t时刻内匀速上升了h高度,那么电动机的效率η=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电源 C B 电动机 A 运算机 C a P b + - - A S

28、〔6分〕如下图是在〝用DIS实验系统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以下有关咨询题:

〔1〕本实验中,采纳的传感器是 〔填写传感器名〕。 〔2〕本实验中,先选取零势能面再进行实验,那么零势能面位置的选取对验证摆锤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为常数 阻碍〔选填〝有〞或〝无〞〕。

〔3〕每次都准确从同一位置静止开释摆锤,改变传感器安装的高度,以同一零势能面测得四个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数据。

动能〔×10-2J〕 重力势能〔×10-2 J〕 机械能〔×10-2 J〕 0.00 2.46 4.91 7.34 7.50 5.00 2.50 0.00 7.50 7.46 7.41 7.34 摆锤 传感器

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发觉,动能与势能之和〔机械能〕随测量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减小,其可能的缘故是: 29、〔6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

T(s) 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h 2 2所示。将悬线拉离平稳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开释,设单 a 摆摆动过程中悬线可不能碰到筒壁。假如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l图像,那么能够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假如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像应该是a、b、c中的_____________。

〔2〕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m/s2。

五、〔50分〕运算题 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讲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要紧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运算咨询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0分〕如下图电路,电源由4节电池串联而成,每一节电池的 电动势为1=2伏,每一节电池的内阻为r1=0.5欧,电表差不多上理想的, R2 K1 V A 电阻R1标有〝6伏,9瓦〞字样,电阻R2=3欧,R3=6欧,咨询:

R1 〔1〕电池组的总电动势和总内阻分不多大? R3 K2 R4 〔2〕当电键K1闭合,K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3〕在电键K1断开,K2闭合时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为5伏,那么R4的

阻值多大?

p/×105Pa V/m3 3 1.5 1.0 2 0.5 1 1.2 b c l -30 0 40 l(cm) -1.6 甲 乙 0 200 400 600 T/K 0 200 400 600 T/K

31、〔12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下图,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1〕温度600K时气体的压强。

〔2〕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K升高到600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32、〔12分〕如下图,质量m=1kg的小物体从倾角θ=37°A 的光滑斜面上A点静止开始下滑,通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

θ 〔通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水平〕。SAB=3m,C B SBC=7.6m ,0.5。试求:

〔1〕假设在小物体上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发

觉当F=F0时,小物体恰能从A点静止动身,沿ABC到达水平面上的C点停止。求F0的大小。 〔2〕某同学依照〔1〕咨询的结果,得到如下判定:〝当F≥F0时,小物体一定能从A点静止动身,沿ABC到达C点。〞这一观点是否有疏漏,假设有,请对F的范畴予以补充。〔sin37°=0.6,cos37°=0.8〕

33、〔16分〕如下图,MN、PQ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电导轨,间距L为0.5m,导轨左端连接一个2Ω的电阻R,将一根质量为0.2kg的金属棒cd垂直地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电阻r大小为1Ω,导轨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对金属棒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棒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棒的速度达到3m/s后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3W,从现在开始计时,即现在t=0,从现在直至金属棒达到稳固速度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做的功为2.2J。试解答以下咨询题: 〔1〕金属棒达到的稳固速度是多少?

〔2〕金属棒从t=0开始直至达到稳固速度所需的时刻是多少? 〔3〕试估算金属棒从t=0开始直至达到稳固速度的过程中通过 电阻R的电量大约在什么数值范畴内?

M c N     B R F      P d Q

F (N) 乙 0 1 2 3 t(s) 青浦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物理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8.1

一.单项选择题. 〔40分〕第1题至第8题,每题2分 1. C 9. C 2. A 10. A 3. D 11. B 4. B 12. D 5. C 13. D 6. D 14. C 7. B 15. C 8. C 16. B 第9题至第16题,每题3分。 二.多项选择题. 〔1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全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 BC 18. ABD 19. BC 20. BD 三.填空题. 〔20分〕每题4分

21. 或、 1 ; 22. G

Mm2πR

; 23. 8、 20; 2 、 rT

24. qElsin 、 qElcos ; 25.5 、 37。 四.〔24分〕实验题. 每题6分 26.磁通量、 a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线圈A在线圈C中拔出或插入、断开电键等〕 〔每空2分〕

27.〔1〕XY ; 〔2〕

0mgh 〔每空3分〕 XYt28.〔1〕光电门; 〔2〕无; 〔3〕摆锤在摆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 〔每空2分〕

29.〔1〕a ; 〔2〕 0.3 、 9.86 ; 〔每空2分〕

五.〔50分〕运算题. 30.〔10分〕

〔1〕E8V,r2 〔2分〕 〔2〕IE8A1A 〔3分〕

R23R1r242〔3〕I/EU外r85A1.5A 〔2分〕 2R4U4I4U455 〔3分〕 U541.5I/46R1R35331.〔12分〕

〔1〕p11.010Pa,V12.5m,T1400K〔2分〕 1.5 p/×105Pa p2?,V23m3,T2600K 〔2分〕

p1V1p2V2 〔2分〕 T1T21.0 0.5 0 200 400 600 T/K p1V1T21.01052.5600p2Pa1.25105Pa

T1V24003〔2分〕

也能够从图像解,但要有必要的讲明

〔2〕画出两段直线,每段2分,共4分

32.〔12分〕

〔1〕对A到C列动能定理:

F0(SBCSABcos)mg(SABsin)mgS.BC0 〔4分〕

F0=2N 〔2分〕 〔本小题也能够分段列式,或用牛顿定律求解,请老师自己决定评分标准〕

〔2〕有疏漏,F太大物体会离开斜面,而不能沿ABC运动。 〔2分〕

临界状态为物体沿斜面运动但与斜面没有弹力,现在

F=

mg =13.3N 〔2分〕 得13.3N≥F≥2N 〔2分〕 tan

33.〔16分〕

〔1〕匀速:FF安 PB2L2vmv mRr

〔2〕依照动能定理:

WFQ总12mv212mv2m0 Q2总I(Rr)tQQ总3.3J 2RIRt〔3〕qRrB(lS)Rr16S

依照画出的vt图象得:

Smin9m 〔1分〕

Smax10.8m 〔1分〕

〔1分〕

〔2分〕 vm6m/s 〔1分〕 2分〕 2分〕 t2s 〔1分〕 2分〕 v(m/s) 6 3 〔1分〕0 2 t(s)

1.5C<q<1.8C 〔2分〕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