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个会写,这就面临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大的问题,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一、游戏识字法 1、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以猜谜的方法让孩子记忆生字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牛过独木桥 ----“生” “四口上下站,犬字在中间。”—— “器”。
2、做游戏。每个学生一张字卡,在教室里随便跑,遇到谁就考考他字卡上是什么字,同时读读对方手里字卡上的字。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识字效率高。 3、大转盘。 转盘周围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转盘可以反复使用。学生有兴趣,可以作为在紧张学习过程中所做的调节心情的游戏。
二、比较识字法
在低年级独体字教学中有很多字都是加一笔,减一笔,变一笔的.如:日—白(目由甲申电田)—口—中;王——主(玉)——土(干)——壬.可引导孩子观察,比较两个字的一笔变化.然后记住字音,分别组词,这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汉字的积累和记忆. 三、形声识字法
汉字是属于表义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qīng”,整个字也读“qīng”.再比如“蜘蛛”两个字。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孩子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四、迁移识字法
迁移识字法是利用熟字迁移,认识熟字加偏旁的字,熟字去偏旁的字,熟字换偏旁的字.这一识字方法是小学生最易接受的识字方法,因为这种识字利用熟字迁移,降低了识字的难度,熟悉熟字的同时,再记一个偏旁的变化就可以了.如学习了“见”字再学“现”可用熟字加偏旁记,学习了“娘”字再学“良”可用熟字去偏旁;学习了“娘”字再学“浪”可用熟字换偏旁记. 五、加减识字法
在教学识字中,一些复杂的字,不能利用以上识字法识记,可以使用加减识字法。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
一年级语文认字游戏
1.找朋友找实物与汉字之间的朋友。比如带着不同颜色头饰的学生,与拿着汉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字卡的学生之间找朋友。 优点:学生操作简单。缺点:准备比较费力。
2.找朋友 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中的各词素找朋友,共同组合成词语, 优点:适用范围较广。缺点:不适宜单音节词。
3.摘苹果 树上苹果的背面写着汉字,读对了,苹果作为奖品发给他。“树”可以反复使用。
优点:学生兴趣高。缺点: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费时多而学习密度小。
4.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可以轮换当。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识字效率高。缺点:这是一个需要动手的游戏,不适于学习超过15个左右的生字时使用。
5.对同桌说悄悄话,读出其所出示的生字。优点: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识字范围较广,可以针对几课书的生字做。缺点:老师不宜掌握识字情况。
6.连故事 每出一张字卡,就说出一句话,字卡不断地出,这些话要连成故事。可从复述课文开始练习。优点:这是一个需要合作完成、连带想像和表达的游戏,能提高综合素质。缺点:因为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以至游戏无法进行。没有较强的教育直觉和教育机智不容易组织好这个游戏。
7.接龙 第一个同学写出一个字,第二个同学用这个字组词出来,第三个同学再用上一个词末尾的字组词,以此顺延。也可以不写只说。优点:识字范围较广,利于积累词语。缺点:难以避免同音替代的问题,造成错别字隐患。这个游戏需要改进。
8.开火车 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优点: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缺点:只适合在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初读阶段,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认读的生字,并拼一拼,加强了识字的练习,然后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给自然段写出序号。学生在反复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在精读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段读课文,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学生识字量少,读书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调。所以老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加强指导,还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只有在反复地读中,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读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待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