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庆荣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11期
摘 要:英汉语中隐喻不只是修辞手段,更是重要的概念工具和认知过程。本文通过对源域与目标域映射关系的研究,认为隐喻中存在着大量的源域拓展和延伸的现象,这种映射是跨域的、不对称的,并且基于特定语境的,丰富了隐喻认知的手段。 关键词:隐喻;概念域;概念隐喻
引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又一次成为认知范式中的研究焦点。 因为,隐喻处于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的心脏部位,负责意义的产出、传送和加工。此时的隐喻不仅被看作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更 重要的是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以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隐喻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 一、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偏离常规的语言使用, 是一种修辞手段, 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这种观点目前依然有很普遍的影响, 尤其是在教学领域。80 年代初, 随着Lakoff 和 Johnson的 Metaphors We Live By的问世, 一种和传统观点相悖的崭新理论登台亮相, 引发了新的隐喻研究热潮。Lakoff 把之后在这 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 并冠之以当代隐喻理论 (Lakoff 1993) 。现在, 人们一般把它称为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认为隐喻不是语言而是概念的, 隐喻不是建立在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之上, 而是建立在以已有经验的跨域的相互关系之上, 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是在两域的投射的过程中产生的(Lakoff, 1980:244), 而且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不仅是言语表达的修饰手段, 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 二、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互映射
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
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2)隐喻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源域的意象图示结构以与目标域的内部结构相一致的方式投射到目标域。也就是说,源域的空缺、源域的关系、源域的特征、源域中的知识都会相应的映射到目标域中。
3)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的日常经验及知识。例如,我们在理解“人生”这个抽象概念时,可以列出一系列的概念隐喻:
人生是宝贵的财富;人生是一场戏;人生是一个旅程;人生是火;人生是一份责任;人生是一杯水。
这些隐喻的表达都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
三、概念域的拓展和延伸
隐喻概念域的拓展和延伸的现象大量的出现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源概念的拓展和延伸对于目标概念的意义勾画将会更加具体和清晰,对于目标概念的认知将会更加深刻。源概念(源域)在同一范畴中拓展或者在有相似关系的范畴中延伸,在英汉语表达中比比皆是,往往是说话者为了把目标概念表达的更加透彻,或者是借助规约化较高的隐喻来创造出新的隐喻表达。研究英汉语中的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隐喻的认知意义。
英汉语表达中的某些现象,如说话者在同一个句子中接连不断的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隐喻表达(目标概念不变,而源概念变化);或根据一个隐喻表达演绎出更多的隐喻表达,如: A. life is a play, sometimes a tragedy, sometimes a comedy. B. 他简直是一只狐狸,一只老狐狸。
C.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在上述三个隐喻表达中,目标概念都是固定的概念,而源概念却拓展到了其他概念上。例A中,源概念分别是“play”、“tragedy”、“comedy”,他们属于上下位范畴关系。在例B中源概念(源域)分别是“狐狸”和“老狐狸”, 例B中的源概念也是同一范畴中的两个概念,他们分别属于范畴的上下位关系。在例C中源概念(源域)分别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源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这些概念与目标概念皆有相似之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都各自把部分特征映射到了“目标概念”上,并与目标概念的部分特征映合。
隐喻的概念域的跨域(拓展)及延伸是隐喻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解过程就是是将源域的日常经验及相关信息转移到目标域上以使得源域原有的含义得以延伸并由此来理解目标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跨域的、有选择性的系统理解过程。也就是说,为了对抽象复杂的目标域有所了解,人们需要对源域的事物或現象的经验进行取舍,即用熟悉的、简单的域来理解抽象的域。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其实是一种认知手段,而并非语言修辞。 结语
总之,英汉语表达中为了达到对目标域的准确传达,人们在表达中大量地使用了隐喻的手段,有时候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会基于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意义关联,对源域进行有目的地拓展和延伸,使得目标域的概念更清晰、更具体,或者表示某种强调,可以说,源域的拓展和延申伸丰富了人们认知的手段。 参考文献:
[1]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s. In A. O rtony (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张庆荣(197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项目编号:FX20132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