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巢老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2 【内容摘要】 ............................................................. 2 【关键字】 ............................................................... 2 【正文】 ................................................................. 2
第一章 “空巢老人”的概述 ............................................ 2
一、定义及分类 .................................................... 2 二、性格特征 ...................................................... 2 第二章 “空巢老人”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3
一、我国空巢基本现状 .............................................. 3 二、社会影响 ...................................................... 3 第三章 空巢老人所存在的问题 .......................................... 3
一、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 3 二、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 3 三、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 4 第四章 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 4
一、子女照顾不周 .................................................. 4 二、政策保障不足 .................................................. 5 三、社会帮助缺位 .................................................. 5
【结尾】 ................................................................. 6 【参考文献】 ............................................................. 6
1
浅析“空巢老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容易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他们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
空巢老人、家庭“空巢”综合征、现状、精神孤独、
【正文】
第一章 “空巢老人”的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一代的家庭。“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独守空巢的老人。
二、性格特征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2
第二章 “空巢老人”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一、我国空巢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空巢老人”现象形式相当严峻。
二、社会影响
2009年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日的当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省兰州市同时举办,标志着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第三章 空巢老人所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凉心态。据报道,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因为太想儿女,屡次轻生,在今年重阳节时跳楼自杀。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调查表明,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空巢老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孤独感。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有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多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有社会交流。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个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自身健康状况。
二、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浙江衢州的空巢老人柳大爷曾因高血压两次昏倒在家,“一个人在家,最怕的就是生病。” 柳大爷常说。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
3
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
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
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到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其中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是他们常见的病症。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减退,做饭、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些年纪较大身体较差的老人甚至连起床、穿衣、洗漱、进食、室内活动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也无法自理。由此,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使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2004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87岁的许大爷独居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小区,今年冬天连续的大雪让许大爷家里“断粮”了,老人无法外出买菜,到了深夜,刚刚忙完工作的外孙才给老人送来了食物。家住北京五棵松的王奶奶家中供暖出现问题后久等未能解决,无奈中只能抱着暖水袋躲在被窝里,给儿子打去求助电话。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第四章 谁来关爱空巢老人?
一、子女照顾不周
一项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到家庭关系融洽的仅仅50.1%,对子女的照顾表示满意的仅9.2%。经济支持、精神赡养等方面,子女对独居父母亏欠不少。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
4
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但在农村,由于子女自身经济压力,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还得不到子女的经济救助。
经济支持之外,许多子女常常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如上文提到的空巢老人,其儿女在经济上很宽裕,经常给老人寄钱,每次都说:“想吃什么尽管买,钱不用担心!”却忽略了老人精神需要。赡养父母、关爱双亲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面对空巢父母,作为子女是否应该自问“做了多少”?
二、政策保障不足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据统计,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三、社会帮助缺位
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通过开办老年公寓、老人院、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生活、医疗和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目前,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超过80%的老人仍希望能够居家养老。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人们最需要的服务有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也就是说仍有84.1%的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
5
【结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由于子女工作、学习等原因,独守“空巢”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虽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跟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他们的安慰。但这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社会的关注能改变空巢老人的现状吗?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成就,但这不代表他们乐意远离自己的子女,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影响子女的工作生活。这份苦心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我们做子女的,只有理解老人的这份心意,才能真正考虑自己的事业与家庭的和谐相处。
如果父母已经习惯了原有生活方式,离不开生养他的故土,无法跟随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让“空巢”不再空,让那个饱含着我们往日欢笑的“空巢”继续充满欢笑,让独守“空巢”的父母不再孤独与寂寞。
空巢老人中或许就有你我的父母、长辈,有一天,我们会老,可能也会成为空巢老人中的一员。尊老爱老,既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所以,请伸出关爱的手,陪他们一起走,在他们老了孤单了的时候,远离困苦和忧愁。
【参考文献】
1、《家庭空巢化过程的养老问题》穆光宗
2、《空巢老人特征及其生存质量状况分析》王武林、安和平 3、《“空巢”老人面临3大挑战: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 ——2010年06月17日(来源:人民日报)
4、《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有多少老人与无助相伴?》 ——2009年12月02日13日(来源:中国文明网) 5、《中国“空巢老人”问题凸显 破解困境遇三大挑》 ——2011年02月10日(来源:法制日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