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XXX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作者姓名 班级 学号
1工程概况(小三号黑体,居左)
XXXX(可列表)
2施工部署(小三号黑体,居左)
2.1施工组织机构(空一个字符)XXXXXXX(四号黑体,居左)
2.1.1(空一个字符)XXXXX(小四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a.XXXXXXXXXXX(小四黑体) (1)XXXXXXXXXXXX(小四宋体) 1)XXXXXXXXXXXXX(小四宋体)
2.1.2(空一个字符)XXXXX(小四号黑体,居左)
2.2 施工管理目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2.3 XXXX施工程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2.4 施工准备 2.5主要施工机械
3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1 XXXX 3.2 XXXX
参考文献:
【1】 龙飞.浅谈混凝土柱纵筋偏移.安徽建筑,2007.7
【2】 陈烈成.现浇框架柱筋偏移或强度不足的加固处理.工程质量 ,2009.7 【3】 佚名.框架柱筋偏位如何处理.建筑工人, 2004.3
框架柱柱筋偏位的控制方法
姓名:XXX 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 要 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中框架柱主筋发生位移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和控制钢筋位移;对已经发生钢筋位移的情况,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 框架柱;钢筋偏位;原因分析;植筋法;防治措施
1 框架柱柱筋偏位的主要原因分析
框架柱主筋位移位置,一般可分为基础插筋位移和楼层柱外伸钢筋位移。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分析,造成钢筋位移的原因一般可分为: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纵筋被挤歪而造成柱外伸纵筋偏移;
柱子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柱子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使主筋位移;
基础或梁内柱的插筋位置不正确,或安装后虽已检查合格,但由于固定措施不可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又没有及时校正,发生主筋位移;
2 框架柱柱筋偏位的防治措施
2.1预防措施
2.1.1 检查校正
无论基础或楼层,在浇灌混凝上前均应检查柱插筋或外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加以校正。 2.1.2 绑扎固定
基础插筋要绑扎方正吊直,插筋要有足够的箍筋固定,以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插筋低端定位垃准确、牢固,必要时可将插筋接在基础底筋上。 2.1.3 预制垫块,预埋铁丝
为保证框架柱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可预制混凝土垫块,垫块中预埋铁丝,绑扎在主筋外侧。
2.1.4 适当增加撑筋,保证钢筋正确定位
必要时,可在基础或柱模板上口,用Φl6mm钢筋焊接的井字型套箍掸住模板,固定住钢筋;或在柱主筋上口模板的一侧补上一截短粗钢筋,用以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图 1);如果截面尺寸大、钢筋多时,可适当增加撑筋(图 1 中虚线)。实践证明,只要柱模板不位移,就能保证钢筋的正确位且不变。
a. 矩形柱
b. 圆形柱 图1 钢筋井字架
2.2 处理方法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若出现柱钢筋位移的情况,可根据偏移尺寸大小,采取对应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2.2.1 钢筋弯折法
当基础插筋偏移尺寸在允许范围以内时,插筋可按1:6斜度调整至设计位
置,并在此段范围内加密或加粗箍筋,进行补救(图2);如果偏移尺寸较大,当地面以下至基础台阶面间尺寸允许时,可以另做一级台阶重新插筋,或者在基础台阶上钻孔,浆锚柱主筋(图 3)。
图2 插筋偏移尺寸不大的处理
图3 插筋偏移尺寸过大的处理
2.2.2 调整插筋法,增加混凝土锚固柱主筋
当基础插筋偏离柱截面外尺寸较大,若地面以下至基础台阶面间有较高尺寸时,可以采用穿靴的办法,即加大一段柱截面,插筋按 1:6斜度调整到正确位置;如果高度尺寸有限,加大截面会露出地面影响使用时,可局部增加一块混凝土锚固柱主筋,并割去移位插筋;如果偏移尺寸不大,也可凿开一部分混凝土,
按 1:6的斜度调整钢筋。 2.2.3 柱筋植筋法
在框架柱主筋伸出楼板之后位置偏移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常用的拐筋法 、 割筋焊接法等都会大幅度地降低柱的抗弯承载力。比较科学的做法是采用 “植筋法 ” 。植筋用的化学粘结剂有国产的以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的结构胶 、无收缩高强灌浆材料及进口的植筋胶 。这些粘结剂使用前可在施工现场作抗拔试验 ,要求被植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标准值 、持荷 30min 后 ,植筋根部无滑移 ,植筋用的粘结剂及混凝土基体无损坏方为合格 。为保证框架柱根部位承载力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需采用植筋技术予以补强 。柱的每边植筋1根,约为原配筋量的20%,以弥补原柱筋锈蚀损失;柱主筋偏移较大者,按要求植筋。
采用植筋法的注意点:
(1) 框架梁负筋一般较密,在柱位十字(或者T字) 交叉的梁筋更是纵横交错,需先凿开柱位上梁筋保护层,找准钢筋位置,方能从主筋与主筋之间的空隙处下钻。
(2) 梁主筋布置,规范规定间距不小于25mm(或不小于主筋直径),植筋宜采用Φ18、Φ20钢筋 。植筋直径过大,钻孔必深,不但钻孔困难,还可能碰到框架梁底筋而钻不下去;若强行下钻,就有可能伤及梁筋。
(3) 有别于素混凝土基体,框架柱植筋的直径有限,当柱主筋的原设计直径较大时,若偏移1根,植筋1根,可能不足以补偿,需酌情多植1根;若柱筋偏位根数多,原设计钢筋直径又较大 ,可考植二排筋,以补偿柱根的抗弯承载力 。当基础底板作为地下室地坪使用时,柱插筋位移可采用植筋锚固的方法处理,具体施工程序如下:
1) 准备:割掉已偏位的钢筋,根据设计图纸放线,确定钻孔位置;
2) 钻孔:根据钢筋直径和JGN.AC建筑结构胶产品要求,确定钻孔直径和深度,其数据如表1:
表1 钻孔直径和深度
钢筋规格 钻孔直径 钻孔深度 14 20 210 16 22 240 18 24 270 20 26 300 22 28 330 清孔:先用钢丝刷或毛刷将孔壁浑尘刷落,然后用吹气筒或吸尘器将孔中灰尘清除干净,重复上述步骤 1-3次即可。
3) 植入钢筋:用专用注胶器将适量的JGN.AC建筑结构胶注入孔内 (配肢方法详产品说明书),然后缓缓旋入钢筋。
4) 养护:已经植入孔内的钢筋应在常温下养护,不得扰动,24h后可进行下步
施工作业(如帮扎、焊接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o JGN.AC建筑结构胶完全固化时间和温度有关系,温度高、固化快。具体固化情况见表2:
表2 建筑结构胶完全固化时间和温度关系
固化温度 /℃ 固化时间 /d 5 15 10 10 15 7 20 5 25 3 6) 抽样检验:施工完毕5d后,对所植钢筋进行现场抽验一拉拔试验,抽验钢筋数量每批不少于三根,拉拔力度按JGN.CN建筑结构胶说明书的要求,不得低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 2.2.4 加焊角钢法
楼层柱钢筋在柱截面范围以内偏移尺寸较小时,也可以 1:6斜度调整;但在柱截面范围以内偏离尺寸很大时,按 1:6斜度调整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可将粱顶混凝土凿开,加焊角钢(角钢下部切割缺口,卡入梁筋内,上部与柱主筋焊
接),同时将下柱移位钢筋按 1:6斜度拨正,与上柱主筋焊接如图4。
图4 加焊角钢法
2.2.5 其它方法
楼层柱钢筋偏出柱截面尺寸较小时,可凿开梁顶表面混凝土,参考(图4)方法拨正钢筋;当偏出柱截面尺寸较大时,由于该部位主、次梁交叉,钢筋很密,浅凿不能解决问题,深凿又有困难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采用加大柱截面的方法,到上层再收正;如果加大柱截面不可能,可割去已偏出的钢筋,采用钻孔浆锚主筋、或采用JGN.AC胶锚主筋。
3 本工程对于柱筋偏移的防治措施
3.1对于防止柱筋偏移的措施
正确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预防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处理偏移钢筋的同时,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工程的上部结构施工中再发生类似问题,结合现场情况 ,我们提出了防止柱中纵筋偏移的措施 。
a. 在钢筋尚未接头之前,对柱子的外伸纵筋也要绑扎一定数量的箍筋,绑扎要牢固或适当点焊,使钢筋骨架有较好的刚度 。
b. 在模板上口的四角纵筋应采取加焊L形支撑钢筋的措施 ,以保持纵筋在模板内的正确位置,防止纵筋发生整体偏移。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便于操作,采用了在四角纵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的措施,垫块的厚度为柱净保护层厚度 。 c. 在拼装柱模板前,应该对柱子钢筋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正,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上 口纵筋的固定情况再作一次复查,以确保柱子外伸纵筋不发生偏移 。 经过以上所述处理后,整个基础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在施工单位采取预防措施后,上部结构柱纵筋只有极小部分发生偏移现象,现在本工程已经顺利结构封顶。
3.2 对于柱筋偏位处理方法
a. 外伸纵筋偏移较小时,一般可按 1:6的坡度将偏移的纵筋调正。本工程发生纵筋偏移的混凝土框架柱中有80%左右属于这种情况,故采用此方法直接进行校正 。
b. 外伸纵筋偏移较大时,可以采取按纵筋正确位置钻孔、插进新纵筋 ,并灌浆锚固的措施,此方法较为常用。若钻孔有困难时 ,可采用凿去部分混凝土在梁纵筋上焊接角钢 ,
角钢与新插纵筋再焊接的措施,此方法应慎重采用。本工程采用了钻孔植筋的方法对纵筋偏 移较大的柱进行了整改 。
c. 外伸纵筋偏移严重造成框架柱相对于定位轴线错位偏差过大使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时,如果采用植筋和焊接的方法都有困难,在征得建设、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可以采用在与偏移方向相反的柱柱测加大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方法进行补强加固。当柱加厚值 <50mm时,可以采用砂浆面层加固的处理方案,即将柱子加固面的混凝土凿毛、清洗湿润或刷界面剂,将钢筋网片与柱子锚固,再用1:1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并及时进行养护。由于本工程外伸纵筋未发生严重偏移现象,所以没有采用加大柱截面的方法补强加固。
4结论
现代建筑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占据了很大比例。虽然柱纵筋偏移对整个
工程质量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要在正确了解其产生原因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防止柱纵筋偏移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在柱定位放线前仔细参阅设计图纸,掌握各种尺寸关系,在放线时使用精准的仪器,同时对放线成果要进行复核,在混凝土振捣时尽量不要过多的碰触箍筋和主筋等,并可采取措施进行板面以上柱钢筋的定位。只有防微杜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使我们的工程质量更上一个水平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