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2024-05-31 来源:步旅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根据积累填空。

(1)《七步诗》中曹植有感于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发出感叹:“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古代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______”。

(3)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请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这个意思。

(4)请借用古人的诗句(上下句)或借用一副对联描述春节。

(5)清风、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请用诗句表达这样的情感。

(6)下面关于名人和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这首诗属于 诗。

(3)中“莫”的意思是:______。

(4)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的情怀。

4.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______笔下的夹竹桃______(填特点):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

(3)至理名言寓水中。水______,______,从无惧色,它好像______。万物人水,必能______,它好像______……由此看来,水是______啊!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低头思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2)诗中划线字“疑”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念之情。

6. 王刚所在班开展了一次“好店名”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是他和同学搜集的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比作载人的小船。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1)你认为好的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2)王刚的姐姐开了家报刊亭。请你帮助拟一个合适的店名,并简要说明。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2)填空

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从“______”可以看出来。

(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8.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元日”是农历______,即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______:一年已尽。

②______:药酒名。

③______: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

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 )

(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阅读《清平乐·村居》中词句,完成练习。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解词。

相媚好:______

翁媪:______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词。

无赖:______

卧剥:______

10.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

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 自选一首送别诗,书写成一幅美观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写出你所选古诗的大意。

1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罢了,只有______罢了。

(3)______,万事成蹉跎。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会锻炼出______。

13.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谁写得最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 先讲划线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1)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

诲:______

弈: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

(2)其一人专心致志 , 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

惟:______

句子意思:______。

15. 古诗词联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2)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

(3)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5)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6)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7)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8)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16.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母亲河

①她像大海一样奔流,

用潮水

哺育人们

和人们栽培的庄稼。

她是食用的麦粒,

又是做衣裳的棉花。

她是我们欢乐和希望的

永不枯竭的源泉!

为人民造福——

是她的生活准则,

她对一切人公正无私,

殷勤灌溉着每块土地,

不分贫富,

她一律带给丰收,

你一旦收获,

就赶紧耕耘吧!

②她永远奔流不息,

乍一看——却像凝然不动。

一望无际的河水倾泻奔流,

是如此雄浑,又如此安详;

可是只要稍微激怒,

汹涌的水流便泡沫飞溅,

带着雄狮般的怒吼,

掀起惊涛巨浪。

③像甜蜜的希望,

她的玉液琼浆对我们无比珍贵。

像龙涎香一样,

她的两岸碧波荡漾,四季芬芳。

尽管她泥沙浑浊,

却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神圣,浩瀚的黄河啊,

是我们永恒的母亲!

(1)诗的第①节,为什么说母亲河是“食用的麦粒”“做衣裳的棉花”?

(2)第①节中的哪些词语突出体现了母亲河的美好品质?

(3)诗的第②节,我们诵诵时如果配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曲调应当是( )

(4)诗的第③节,母亲河为什么能使世界上最美丽的江河黯然失色?

(5)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写下几个来。

17.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转回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才华横溢、才智过人的人?找出有关语句

(2)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你能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吗?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8.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① ,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9.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______,______。”唐朝魏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2)《村居》中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请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作为一条古训,流传至今不知有多少年,纵观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有多少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宁愿献身而不愿苟全生命。他们的光辉形象彪炳于史册,为后人所崇仰。

(4)“______,______。”可用来表现教育者应当了解儿童发展的状况和时机,及时促进儿童当下的发展。“______,______”。可用来表现对儿童的教育应当潜移默化,而不是强制灌输。(填写古诗《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20.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1. 下列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③细看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重阳节 ④除夕

B .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元日

C .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春节

D .①元旦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22. 读《四时田园杂兴》,按要求作答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昼:______ 当家:______

解:______ 供:______

傍: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

2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就像______ ,只要______,总______。

(2)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 。

(3)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______。它们大声鸣叫着,______,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来……

24. 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胸前飘动的红领巾,犹如火苗在闪动。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2)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了人们的心里。

这句话用______来比喻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4)《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演化成了成语是鹬蚌相争,______,这一成语用来比喻______。

25.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_

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

2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使:______ ②浥:______ ③客舍: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7. 古诗词及名言警句填空。

(1)诗歌中有丰富的联想,如《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______。”

(2)读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邓小平爷爷说的______,______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班主任老师教育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学生,我不由得想起古人告诫我们的名句: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鞠躬尽瘁,我想借用一副对联“______,______”颂扬革命斗士——鲁迅先生。

2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 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

(2)螳螂捕蝉,______。塞翁失马,______

(3)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画眉鸟》

(4)______,人直朋友多。

(5)有朋友的人,像 ______ ;没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29. 根据学过的课文或积累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随风潜入夜,______。

(2)修身治国生死无惧,______。

(3)写一句赞美青春的话:______。

(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诗中的“故人”是指______,诗中描绘了诗人______(作者)在长江边上的______(地点)送友人离去。

(5)春天是美丽的,古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诗作也不计其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默写在下面:______,______。

(6)《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让“孔子不能决也”,“决”的意思______,于是,孔子受到了嘲笑:“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孔子的实事求是体现了诚信,商鞅南门立木也是因为诚信,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关于诚信的名言:______。

(7)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历来强调探索与实践,爱因斯坦也强调:______更为可贵。

(8)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

①孔明借箭《______》;______

②西天取经《______》;______

30.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名言警句)

(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