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及模式
作者:史卉
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6期
摘 要:高速公路绿化在美化路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路基上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环境特点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与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绿化植物模式,为绿化工程继续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模式
高速公路绿化不仅绿化美化路容,呈现美丽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路基、降低噪声、净化空气、防眩避险。高速公路如何绿化是建设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其中绿化的植物选择及模式是问题的焦点。只有在植物选择及模式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保障出行安全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1 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 1.1 高速公路绿化的防护作用
高速公路的绿化尤其是边坡绿化可对高速公路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路基;同时高速公路绿化树种还能有效的吸收汽车散发的有毒气体并降低噪声,为出行者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1.2 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作用
自20世纪末以来,高速公路的绿化与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已从单纯的追求美化目的到追求生态效益。高速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绿化根据造林学、生态学、环境学、路桥工程等原理,通过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和科学的进行配置建立起具有特定生态功能植物群落,从而进行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恢复生态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2.1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中选择绿化植物是高速公路绿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遵循的主要原则有:①以乡土植物为主,这样能更好的做到因地制宜,提高苗木成活率,并突出地方特色,也可以引种一些适应性好、景观效果好的外来植物,但一定要考虑是否会引起生态入侵;②绿化植物要与公路周围的生境、气候相适应;③根据高速公路的特殊立地条件(如降水少、温度高、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壤条件差),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④考虑植物的季相景观,以常绿树种为主,并有适量彩叶植物作为点缀;⑤选择抗逆、抗病、抗干旱能力强的品种,适合粗旷式管理。 2.2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分析
高速公路不同的绿化部位其立地条件和功能需求均不同,因此不同区域应选择适宜的绿化品种。下面重点介绍中央隔离带、边坡、互通立交、防护带的绿化植物选择。
2.2.1 中央隔离带绿化植物的选择。中央隔离带主要以防眩晕、吸尘、隔离为目的,也是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因此尽量选用常绿树种为主,并与阔叶树搭配。但要考虑到中央隔离带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绿地狭窄等环境特点,并结合路段所处的立地条件、气候特点,综合选择一些抗污染、耐干旱、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树种。例如,西宝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种植了黄杨、刺柏、蜀桧等常绿树种,每隔一定距离栽植了不同种类的花灌木,如连翘、紫薇、月季等,作为点缀,并在中央分车带树下空地种植小冠花、黑麦草等抗性强的地被植物。
2.2.2 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边坡绿化主要起着稳固路基、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作用。宜采用“草-灌”相结合的方式绿化边坡。草本植物能够快速铺满地面,减缓地表径流,灌木的持久护坡能力更强,在后期还可以为草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实际边坡绿化过程中要根据具体路段边坡位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以西宝高速为例,此处干旱、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较差,重点需要水土保持,因此西宝高速边坡主要种植了黑麦草+小冠花和狗牙根等草本植物,有些地方也采用野草绿化以适应地质和肥力差的土壤,同时也应当种植一些灌木(如紫穗槐、迎春、枸杞等),可防止大降水造成滑坡,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保护路基。
2.2.3 互通立交绿化植物的选择。互通立交立地条件比较好,绿化面积比较大,养护水平高,可塑性较强,同时此处保障行车安全要求和景观效果要求也高。立交绿化首先要满足视觉需求和行车需要, 可采用小乔木,诱导出行者的视线,预告前方匝道线形的变化;立交出口和墩台端部,可密植一些灌木,以减缓车辆失控时或分流不及而产生的冲力,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使景观更加完美,可通过栽植藤本植物桥体进行绿化,并在桥下视线所及的地块种植耐阴、耐旱的草坪或花灌木进行绿化。除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以外,立交绿化可选择的植物比较丰富,例如,西安地处陕西中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光照和水分较为充足,立交区常青树种可选择白皮松、侧柏、油松、桧柏、蜀桧、云杉等;落叶乔木可选择国槐、河北杨、刺槐、臭椿等;小乔木可选择紫叶李、榆叶梅、樱花、木槿等;灌木类可选择丁香、黄刺玫、碧桃、南天竹、连翘、火棘等;低矮木本植物可选择金叶女贞、月季、沙地柏、紫叶小檗等;地被植物可选择小冠花、白三叶、紫花苜蓿等;藤本植物可选择爬墙虎、三叶地锦等。 2.2.4 防护带植物选择。防护带为起到防风固沙、保护路基的作用,以常绿乔木为主;为满足交通的观景要求,常配置适当的彩叶植物或变色观叶树木;为隔离噪音,常种植枝多、刺密、丛生的灌木或攀缘植物形成隔离栅,达到封闭和美化装饰的作用。西安地区的防护带以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绿乔木选植圆柏、云杉、白皮松、龙柏、榆叶梅、石楠、花石榴、塔柏、大叶女贞、紫叶李、红叶小檗、连翘、木槿、丁香、紫薇等。隔离栅绿化可选用以封闭性强的花灌木及攀援植物为主,如木香、火棘、枸杞、大花月季、多花蔷薇等。 3 高速公路绿化模式 3.1 中央分隔带绿化模式
中央分隔带不仅是高速公路绿地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保障行车安全中起重要作用。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模式在防止眩光干扰和减轻长途驾车的疲劳中十分重要,有以下几种绿化模式:一是整形式,即上层是相同株距排列的小乔木,下层是依景观需要搭配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二是图案式,即将灌木或绿篱进行修剪,整理成一定的形状,并在立面和平面上适当变化,最终形成优美的景观绿化效果。三是平植式,即密植适宜的植物,并适当修剪、塑造形状,可防止杂草生长。一般在较窄的中央隔离带较为常见。以上3种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高速公路中均有应用,根据中央分隔带的种植条件不同,进行选择。 3.2 边坡绿化模式
边坡绿化应尽量结合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 绿化模式要根据边坡的土质、高度、坡度及纵向长度等实际情况而定。现有边坡绿化模式主要为壤土型边坡、岩石型边坡、土石混合型边坡。壤土型边坡主要由壤土构成,因此绿化模式多用机械喷草对土壤型边坡进行绿化。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多属此类。土石混合型边坡是指由岩石、碎砂、壤土等混杂构成的边坡,可采用拱形、菱形网格形成“人”字形浆砌片石骨架加三维网植草形成坡面绿化,或采用植生带码砌种植的办法。岩石型边坡可分级进行处理,第一级边坡一般都用浆砌片石满铺,在碎石坠落台种植藤本植物,起到从视觉上软化岩石坡面的目的。第二级及其以上的岩石边坡,可采用喷混植生、三维网植草或用安装刚性骨架回填土植草等生物防护新技术绿化坡面。生态防护型边坡绿化在陕北丘陵沟壑地形或是陕南秦岭山脉地区较为多用。 3.3 立交区绿化模式
目前互通立交区绿化的主导模式是自然式群落种植绿化模式和苗圃景观绿化模式。这2种绿化模式均采用“乔-灌-草”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模拟了自然植物群落,以顺应群落的自然演替,尽可能的实现生物多样性,实现原生物种的逐步恢复。这种绿化方式提高了立交区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态效益。例如:陕西机场高速六村堡立交区就是典型的苗圃景观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高架立交桥下的征用土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结 语
植物选择是我国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本研究补充和完善了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并以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气候特点为例分析高速公路不同部位植物选择的原理和方法。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究还进一步探讨了高速公路绿化模式,提出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提高群体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邢燕,孙方行.高速公路常用绿化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2 陈晓娟,任晓净,姚永峰.关中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2) 3 吴自强,刘桂湘.西宝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l1) (责任编辑 王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