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是什么?说实话,在上高三之前,我曾经对高三有些恐惧;但真正经历
了高三之后,我发现高三其实就是平淡而又充实的一年,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如果要分享的话,或许最值得一聊的就是高三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老师们常讲,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概括说,就是要从方方面面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 忽略结果 学出好心态
高三是怎么过来的?考过来的!因此,学会把握考试时那种临战状态下的心态最关键。
美国曾有一名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预感他这一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上场前他总不停地说:“这场比赛太重要了!”,不像以前他每次成功的表演前,只想着要如何走好每一步。高三也是一样,往往我们越在意结果,就会忽略掉这事情的本身。 “三转一想” 培养好状态
首先,学习要坚持“三转一想”状态:眼跟着老师手转,耳跟着老师嘴转,手跟着老师讲的方法转,脑子跟着老师思维想。另外,一到高三,应该要求自己“紧张有序”。紧张是说上课不能分神,老师课的通常是连贯而成体系的;有序则是指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要努力抓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课后整理笔记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的方式,不过千万别在课堂上成了笔记本的奴隶。 其次,我的班主任总会让我们记住每次考试是以怎样的心态去迎考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摸索总结和积累,相信大家渐渐地一定能够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状态。 巧挤时间 加强计划性
时间是挤出来的。一个人的时间总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占满的话,那么他的大事就永远也没有办法完成。比方说课间、餐后课前、睡觉之前这样边缘时间,都应该好好利用。鲁迅先生不是就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工作的吗?
挤时间的另一个办法,是提高学习条理性,即学习要有计划。比如分析自己历史上最好成绩与现实中的排位情况,找出自己的潜力所在,定出一个严谨而又现实的发展计划来,并且严格坚持。每天睡觉之前,想想第二天有什么任务,哪
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应该必须完成的,不一定非得要表现在纸上,但心里一定要清晰,切忌边想边做。当然,自制力一定要强,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 学会收集 总结促提高
学习时,往往第一次有疑问的地方,第二次还会犯错误,因为那正是你知识薄弱之处。可以建立一本“错题本”,专门把这些问题记下来,复习时重点看,并且尽量联想相关的知识点。长此以往,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有的同学会先把问题留着,希望一段时间后集中解决,时间久了却忘记当时的疑问到底是什么,所以很不可取。另外,一套综合性试卷就是综合内容的一个缩影,复习一遍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次系统复习的效果。因此,并不推荐大家把试卷剪成一道道题贴到本子上。建议复印几套装订在一起,有空多看,而错题集则可集中在考前复习的时候看。
复习时,请千万记住两点:解决问题要及时和独立,要学会把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还有需要大家搜集的就是各种资料,但请明白积累并非我们的目的,而消化知识才是。很多同学的笔记本写得十分漂亮,但里面的内容并没掌握,岂不是本末倒置?当然,对于老师上课讲的例题,在能跟上的前提下,还是应该尽量的抄下来,特别是老师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参考书上的好题,就可以只在笔记本上记下书名和页码,下次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翻书看就行了。
另外,“同学”这一笔资源也应好好积累。一个班级的良性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平常班里排名次的时候必然有高下之分,但是真正到了高考的时候,我们的对手是全省数十万考生。所以大家真的不必去吝啬地“珍藏经验”。用师兄师姐们的话来说,毕业之后就会发现高中同学真是一生难得的朋友。大家试想,如果你把一个班每个人把自己的资料拿来共享,那么我们得到的将会是数十倍于己的“收获”,也会看到集体进步比个人进步的力量大得多。 因科制宜 方法灵活用
接下来,我想就单科的积累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请多读多看多背。字词的读音写法、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病句类型、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诗词的背诵默写以及作文的素材都是应在平时积累出来的。很多同学通过做题来记忆知识也会很有效。数学,重点关注解
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一些常考常错点,并特别注意基础,小题分易拿也易丢。英语天天练必不可少。高三一年的任务主要是把知识系统化,以积累做题的手感。理综的选择题分值重大,尤其值得重视,并尽量积累哪种题会挖什么陷阱的经验。 学物理时,千万千万别以为物理书第三册的光学和近代物理学仅仅是给大家开拓眼界的,万一考到会让你觉得很陌生的;著名物理学家请一定要认识。化学方程式永远得背熟,最好能记住系数;有的化学物质或许你没有见过,但是其颜色请一定记住。高中生物很像文科,可以像历史那样背,最好能达到记得第几页第几段讲了些什么;做实验题时思路一定要开阔。
另外,字迹一定要工整。不要和老师争论答案,别人在争论的时候也尽量别去听,特别是语文和英语,因为很容易加深自己的错误印象。还请随时提醒自己:高考路上我们是未过人,老师是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平静、平和的进取心。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是会成功。(清华大学 廖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