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与民族语言

2024-08-24 来源:步旅网

一、基本概况

(一)民族声乐的含义。民族声乐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它充分结合了歌唱、戏曲演唱和曲艺演唱等多种艺术,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民族声乐的特点。1.高度结合语言与音乐民族声乐艺术所具有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实现了语言与音乐的高度结合。需要三方面的内容才能够完成对民族声乐语言的创作与演唱。其一,在以生活素材、现有曲调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文学语言的歌词;其二,在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创作出作为音乐语言的凸显歌词意思和艺术性的旋律音调;其三,根据自己对歌词、曲调等的理解进行再创造,使用一种艺术化的歌声把这两种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音调、旋律、内容等多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特色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歌,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民族、地方语言的延伸。2.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民族声乐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主要通过对歌曲思想内容、主题等的理解把握而实现;而民族声乐艺术所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性则通过一系列发声技能如发声、用气、共鸣、节奏等表现出来。

二、民族声乐

在中华文化土地上产生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它汲取并借鉴了民歌、戏曲和曲艺中的优良元素,而更具多样化色彩。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表演形式、“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

(一)民族声乐表演形式。在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最为主要的表演形式便是民族唱法。所谓民族唱法,就是一种我国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民族风格、习惯等进行演唱的一种方式。它产生的基础便是,因此其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性,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戏曲、民歌、说唱等多个方面。从本质上来看,民族唱法对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进行了完美的继承,语言朴素,感情诚挚。它所具有的主要特点有:民族唱法对于咬字、行腔等有着极高的要求,戏曲与说唱曲艺同样作为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咬清字头、唱好字腹、归准字尾的要求。与此同时,从行腔角度来看,民族唱法极为注重“小转音”“小拐弯”,即对音的修饰,通过使用倚音、滑音等技巧将歌曲所具有的表现力、张力完整地表现出来,使演唱别具韵味。我们也可以将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分为三类:①以真声为主。用胸腔呼吸,以口腔共鸣,声带整体震动的发声方式便是以真声为主,其声音所具有的特色是明亮、厚实。在通常情况下,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式在演唱中、低声区作品时较为常见。如郭兰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②以假声为主。使用假唱的方式在高音作品中较为常见,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容易地到达高音,但是,这种演唱方式在演唱低音部分时和谐统一效果就很难实现了。以假声为主的演唱方式,其所具有的特点是:具有柔和性,缺乏张力。比如京剧中青衣、小生等。③真假声结合。真声在低音区使用,假声在高声区使用,在混合真假声进行演唱的时候,其产生了强烈的气息和共鸣,因此,需要演唱者能够对气息和共鸣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和利用,使二者紧密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更加圆润流畅、明亮而具有张力。例如《沂蒙山小调》《映山红》《龙船调》等。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种演唱方式是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主要方式。其与美声发声方式极为相似,所具有的差异便是其共鸣型号相对较小,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声音效果上,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一点。

(二)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声”与“情”。民族声乐是声与情的艺术,这也就是说,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除了要有优美动听的嗓音之外,还要有情真意切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听众在演唱中产生共鸣。所以,只有在对作品的风格、创作背景、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将情感更好地抒发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声音的明亮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此同时,对于歌曲中难点的训练,需要在遵循歌曲情感的基本要求之上才能够进行,为了实现声音与情感高度契合的目的,我们需要对作品有一个充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的歌唱,是在生活不断磨砺的影响下,是学术修养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并实现文而化之、和而不同的目的。内心审美价值取向到成熟有赖于生活和时间的磨砺与积淀,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术视野还是专业视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想要使音乐文本、演唱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化品格和品位都需要经历一个积淀和提升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歌曲。除此以外,良好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歌唱中,要不断地对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训练,使其能将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更好地引起观众共鸣。

(三)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字正腔圆”。在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要求便是字正腔圆。正如美声之林的创办者张美林所说:唱歌是语言和说话的艺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字正”而“腔圆”则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腔是“民族声乐”的首先标准,只有有了好的腔调,即共鸣,才能够有好的声音。第二,“腔”与字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在表达腔调的基础上,将字完整地表达出来,才算成功。第二点,“字正”是存在于艺术语言之中的,我们讲的“字正”存在于艺术语言之中、歌唱之中,它不具有生活性的特征,在歌曲中所使用到的字具有夸张性、艺术性、变形性等特征。特别是在高音区的时候,它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形,而正是因为歌曲中的字句有这种变形的特点,才使其更加通透。这种“变形”所要达到的结果并非让其产生形变,不再是这个字,而是使其更具“腔”之美,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才可以实现“字正腔圆”。高八度的状态存在于男声朗读练习之中,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高音的发声状态,通常情况下,在民族声乐中出现高音问题时,就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就发音角度而言,它是极为科学合理的。只有在解决混声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高八度。而通过这种真假混唱的方式而产生的声音,其过渡较为自然,音色也相对通顺。因此,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使音色干净纯粹,也使得高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和考虑问题之后,也自然会形成圆润优美的“腔”。

三、民族声乐表演中的民族语言

(一)民族声乐与民族语言的关系。民族声乐是在充分融汇民歌、曲艺和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民族声乐中,包含着大量带有鲜明民族语言特色的声乐作品。民族性较强是语言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从艺术表现上来看,声乐作品是在充分借助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他所表现出的民族化倾向也是极为强烈的。因此,以不同的民族语言为基础,所产生的声乐作品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和特征。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需要将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在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粤语和闽南语,它们与普通话所属的语言体系不同,因此在咬字、吐字、归韵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之中有一些作品的内容是很难被分辨出来的,但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韵脚,而大众对这一类作品也是非常喜爱的。例如,藏族民歌中就使用到了许多高亢的装饰音,以突出作品的豪放特征,而在维吾尔族民歌中,通过使用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而使歌曲热情奔放的特点被充分表现出来。

(二)民族语言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占据首要地位的便是民族所特有的韵味。而在歌唱咬字、行腔等多个方面都对民族音乐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的咬字就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四个声韵,行腔则是对于四个声韵的归韵处理。和普通话中的四声调不一样,以陕北方言为代表的民族语言共有5种声调,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在演唱过程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低升降、委婉曲折。而正是它所具有的这种特点,影响着曲调的音高走向。这首歌之所以给人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感之亲切的重要原因便是在歌词中选用了大量具有陕北特色的语言,如“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知心的话飞出心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了晴了天。”这句歌词给人描绘出一幅山环水绕、漫山遍野开满鲜花的景象,充满着希望和喜悦之情,而通过使用陕北方言使其更加生动形象的同时,也使它具有了一定的生活气息。如“咱们(meng)中(zong)央红军(jiong)到陕北(bie)。”总的来看,这首民歌具有极强的陕北特色,其节奏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在演唱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首歌所具有的情感就必须对其丰富内涵和营造的清新壮丽氛围有一个较为深刻的把握。因此,使用陕北方言对这首歌曲进行演唱,通过使用这样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将陕北人民热烈欢迎红军的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使听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实现了民族语言与民族音乐的有机结合,其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学习民族声乐过程中,必须要对民族语言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辅助歌唱表情达意、活跃气氛、塑造完美的舞台形象,从而达到神形兼备、声情并茂的民族声乐演唱效果,推动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琰芹.浅淡民族声乐的表演艺术[J].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3).

[2]刘?.浅谈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歌唱语言[M].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5).

[3]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