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 1.条形统计图分为( 2.折线统计图分为(
)和( )和(
)两种。 )两种。
3.复式统计图的右上方有( ),用来区分不同的类别。 二、选一选。(每题3分,共24分)
1.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 )最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应该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任意一种 3.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小红家六月份的开支情况 B.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 C.小组内各位同学的身高情况
4.某厂想展示2007年到2016年年产值增减变化趋势,应该设计一张(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5.用( )统计图绘制我国五岳主峰海拔高度情况最好。 A.折线
B.条形
6.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最好选择(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7.五年级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统计表。
应选用( )统计图
B.折线
1/ 5
A.条形
8.张叔叔2012~2016年收到的信件数量统计表。
应选用( )统计图
B.折线
A.条形
三、仔细分析。(每空1分,共11分) 李宁家2016年6个月缴纳电费情况统计图
1.李宁家缴纳电费最多的月份是( )月,缴纳了( )元;缴纳电费最少的
月份是( )月,缴纳了( )元。
2.从( )月到( )月的用电量上升得最快,电费相差( )元;从( )
月到( )月的用电量最接近,电费只相差( )元。 3.估计一下,这一年7月份可能交了( )元的电费。 四、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植树最多与最少的年级相差多少棵?
2/ 5
2.一年级植树棵数是六年级植树棵数的几分之几?
五、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
况。(每题5分,共15分)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
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
少?
3/ 5
六、甲、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如下图。(每题5分,共25分)
1.这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2.2010年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各是多少?2016年呢?
3.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在哪一年相差最大?
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5.猜测一下哪个地区是南方,哪个地区是北方?
4/ 5
答案
一、1.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2.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3.图例
二、1.C 2.B 3.B 4.B 5.B 6.B 7.A 8.B 三、1.十 560 四 200
2.六 八 210 八 十 30 3.425(答案不唯一)
四、1..645-200=445(棵)
2.200÷500=25
五、1.11-9=2(小时)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 30÷2=15(千米/小时) 2.停留了,停留了30分钟
3.30-15=15(千米) 15÷0.5=30(千米/小时)
30-15=15(千米/小时)
六、1.甲地的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乙地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2.2010年,甲地的年降水量是630 mm,乙地的年降水量为580 mm,2016年,甲地的年降水量为770 mm,乙地的年降水量为450 mm
3.在2016年相差最大
4.2009年,两地的年降水量相同。(答案不唯一) 5.甲地是南方,乙地是北方。
5/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