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4748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0.11
(21)申请号 201721326251.4(22)申请日 2017.10.16
(73)专利权人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科学城航
丰路4号
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72)发明人 韩玉崑 刘宝军 张铁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张润(51)Int.Cl.
A61B 90/00(2016.01)A61M 16/01(2006.01)A61B 18/12(2006.01)A61G 13/08(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A61B 90/30(2016.01)A61G 13/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CN 20947480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包括: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将必要的设备,按照野战外科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的手术工作模式,以手术床为核心,通过整体设计,全面整合,构成全新的系统,系统分为麻醉模块、手术床模块、手术模块、手术附件模块。将各模块装入密封性内。保证了系统的便携性、机动性、灵活性、坚固性。系统各模块通过统一的能源、信息通道,将信息、电、气等能源在各模块间及模块与外界进行传输。
CN 20947480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包括: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其特征在于,
所述麻醉模块(1)包括: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氧气瓶(15)和挂架(18);其中,
所述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和挂架(18)均通过固定与升降系统(16)固定于麻醉模块的箱盖上;所述固定与升降系统(16)包括平台、若干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和若干可锁气弹簧,所述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固定在箱盖上并连接于平台,所述可锁气弹簧一端连接于平台下方,另一端固定在麻醉模块箱体的底部;
所述氧气瓶(15)置于麻醉模块箱体内的底部;所述手术模块(2)包括:第一箱体(22),在第一箱体(22)内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手术灯、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其中,
所述手术灯包括手术灯头(24)和手术灯杆(26),手术灯头(24)收纳在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中,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可从第一箱体(22)内抽出;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箱体(22)内壁,另一端可从第一箱体(22)内伸出;
所述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均可滑动地从第一箱体(22)内移出;
所述手术床模块(3)包括:包括保护箱(31)和手术床(32);所述保护箱(31)包括第二箱体(311)和箱盖(312);其中,
所述手术床(32)包括两个端床块(321)和若干个中间床块(322);两个端床块(321)之间为若干个中间床块,端床块与中间床块通过折叠件(323)连接共同组成手术床;
所述端床块(321)包括端框架(3211)与端床垫(3212),所述中间床块(322)包括中间框架(3221)与中间床垫(3222);端床垫(3212)放置在端框架(3211)上,且端床垫与端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中间床垫(3222)放置在中间框架(3221)上,且中间床垫与中间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
所述手术床(32)折叠后收纳在保护箱内,手术床(32)展开后放置在保护箱上,手术床和保护箱之间通过固定件(325)连接;
所述手术附件模块(4)包括:信息处理系统(41)、显示屏(42)和手术器械包(44);其中,所述显示屏(42)固定在手术附件模块的箱盖上,所述信息处理系统(41)与手术器械包(44)置于手术附件模块箱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均与能源与信息通道(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模块(1)还包括升降系统(6)位于麻醉模块的箱盖内部两侧,连接于麻醉模块的箱盖与箱体内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平行设置下滑轨(28),在下滑轨上并列设置冲洗机(23)和急救吸引器(27);
在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还设置立柱(29),立柱(29)在冲洗机(23)两侧,立柱(29)顶端设置上滑轨(210),上滑轨(210)上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
在冲洗机(23)和急救吸引器(27)之间的立柱(29)上端以及与该上端对应位置的箱体侧壁上设置相对的侧滑轨(211),用于放置高频电刀(25)。
2
CN 209474808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高频电刀(25)上方的顶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床模块(3)还包括电源系统(33)和气源系统(34),放置于保护箱(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床垫(3212)和中间床垫(3222)均是由支撑架和垫子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323)包括铰链和固定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件(324)为随意停气压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与手术附件模块(4)的箱体外侧底部均设置有拉杆以及背带,和/或,箱体底部四角均设置滚轮。
3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
1/6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背景技术
[0002]我国现有的急救创伤救治系统主要依靠车载、舰载或机载野战方舱,虽可解决大部分不利条件下的创伤救治问题,但其紧急救治能力、快速机动能力、有效救治范围、一线前沿配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距实战需求仍有差距。特别是急救条件下的手术救治仍然在沿用传统模式。以车、舱、箱、囊、帐篷为主体,以手术方舱为依托、以战备箱为器械和设备单元,展开庞大的“方舱式急救机动医院救治系统”。展开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无法真正实现救治关口前移,而且机动性、应急性、隐蔽性均相对较差,难以满足急救或一线救治的需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各种手术用医疗设备的集合体,具有高度信息化集成和功能化集成。急救手术的基本功能齐备,结构牢固可靠、便于运输,可以使抢救位置进一步前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在应急救灾、军事野战等情况下实现临床紧急手术,主要配置应有麻醉机、监护仪、无影灯、电刀、手术床、急救吸引器、手术冲洗机、除颤仪等。辅助配置应有氧气供应、软件信息系统、摄像远程监控辅助系统。整体产品应能实现快速展开,进入手术准备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包括: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其中,[0005]所述麻醉模块1包括: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氧气瓶 15和挂架18;其中,
[0006]所述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和挂架18均通过固定与升降系统16固定于麻醉模块的箱盖上;所述固定与升降系统16包括平台、若干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和若干可锁气弹簧,所述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固定在箱盖上并连接于平台,所述可锁气弹簧一端连接于平台下方,另一端固定在麻醉模块箱体的底部;所述麻醉机、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与挂架均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固定与升降系统确保平台随箱盖的开合而上下移动,保证各仪器快速升起使用,并快速下降被收纳。[0007]所述氧气瓶15置于麻醉模块箱体内的底部;[0008]所述手术模块2包括:第一箱体22,在第一箱体22内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 21、手术灯、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其中,[0009]所述手术灯包括手术灯头24和手术灯杆26,手术灯头24收纳在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中,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可从第一箱体22内抽出;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箱体22内壁,另一端可从第一箱体22内伸出;
4
CN 209474808 U[0010]
说 明 书
2/6页
所述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均可滑动地从第一箱体22内移出;
[0011]手术床模块3包括:保护箱31和手术床32;所述保护箱31包括第二箱体311 和箱盖312;其中,
[0012]所述手术床32包括两个端床块321和若干个中间床块322;两个端床块321之间为若干个中间床块,端床块与中间床块通过折叠件323连接共同组成手术床;[0013]所述端床块321包括端框架3211与端床垫3212,所述中间床块322包括中间框架3221与中间床垫3222;端床垫3212放置在端框架3211上,且端床垫与端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中间床垫3222放置在中间框架3221 上,且中间床垫与中间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0014]所述手术床32折叠后收纳在保护箱内,手术床32展开后放置在保护箱上,手术床和保护箱之间通过固定件325连接;[0015]所述手术附件模块4包括:信息处理系统41、显示屏42和手术器械包44;其中,所述显示屏42固定在手术附件模块的箱盖上,所述信息处理系统41与手术器械包44置于手术附件模块箱体内。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可以微型电脑或单片机等自动化控制系统。[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均与能源与信息通道5连接。[0017]所述四个模块共用能源与信息通道,能源与信息通道终端连接到外设连接口,负责模块间电、气、信息的传输。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平行设置下滑轨28,在下滑轨上并列设置冲洗机23和急救吸引器27;[0019]在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还设置立柱29,立柱29在冲洗机23两侧,立柱29顶端设置上滑轨210,上滑轨210上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
[0020]在冲洗机23和急救吸引器27之间的立柱29上端以及与该上端对应位置的箱体侧壁上设置相对的侧滑轨211,用于放置高频电刀25。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高频电刀25上方的顶壁上。[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22的制备材料为耐污防水材料。[0023]优选地,所述手术灯头24为盘式手术灯头。[0024]优选地,所述手术灯杆26为伸缩式手术灯杆。[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手术床模块3还包括电源系统33与气源系统34,放置于保护箱(31)内。所述电源系统与气源系统为整个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供电及供气。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端床垫3212和中间床垫3222均是由支撑架和垫子组成。[0027]优选地,所述折叠件323包括铰链和固定螺母。[0028]优选地,所述角度调整件324为随意停气压弹簧。[0029]优选地,所述保护箱为长方体形。[0030]优选地,所述固定件325为搭扣。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其中优选地,所述麻醉模块1、手
5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3/6页
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与手术附件模块4的箱体外侧底部均设置有拉杆以及背带,和/或,箱体底部四角均设置滚轮,方便各模块的携带与移动。
[0032]我国目前的卫勤保障体系要求机动性保障分队的卫勤装备必须集约、齐全、实用和高效。围绕开展手术这一基本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将手术、麻醉、急救与复苏等三大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根据急救外科的特殊性突出其便携性、机动性、灵活性、坚固性。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不利条件下转运设备机动灵活、救治关口前伸、救治效果快速高效的目的,能够真正实现及时有效的一线救治。
[0033]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将必要的设备,按照野战外科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的手术工作模式,以手术床为核心,通过整体设计,全面整合,构成全新的系统,系统分为麻醉模块、手术床模块、手术模块、手术附件模块。将各模块装入密封性内。保证了系统的便携性、机动性、灵活性、坚固性。系统各模块通过统一的能源、信息通道,将信息、电、气等能源在各模块间及模块与外界进行传输。
[003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如下:[0035]1、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不仅具有开展手术的必要设备,而且具有进行麻醉和急救、复苏的功能。[0036]2、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不仅适用于灾难救助条件下,亦可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和各种特殊情况下,如军事行动、紧急抢救等。[0037]3、本实用新型运送设备机动灵活、救治关口前伸、救治效果快速高效的目的。[0038]4、本实用新型实现急救条件下各种自动采集、自动记录、自动存储打印、自动形成医疗文件、自动统计查询等功能,而且能够实现与各级医院实时传输伤病员麻醉、手术、抢救信息及手术信息。[0039]5、本实用新型使系统能够耐受沙漠,山路,草原等各种路况下产生的强烈振动。即便应用于野战方舱环境下,也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抗振动能力;舰载和机载环境下更要考虑抗颠簸,抗倾倒能力,使系统始终保持正常工作。[0040]6、本实用新型使系统能够耐受战争环境下各种电子干扰,不产生电器安全隐患,始终保持正常工作。[0041]7、本实用新型使系统适用于多种特殊环境,如能够耐受海洋气候下寒冷、炎热、潮湿、盐雾环境,以确保系统长期不受腐蚀,不产生电器安全隐患,正常工作。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工作时的示意图;[004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模块主视图;[004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模块透视图;
[004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模块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004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模块手术灯展开结构示意图;[004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模块完整展开结构示意图;
[004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模块正常使用时通过随意停气弹簧调节角度的状态;[004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模块的手术床平放时状态;.
[005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模块手术床与保护箱分离后作为急救担架使用的状
6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4/6页
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模块手术床折叠收拢过程示意图;
[005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模块手术床折叠后收纳过程示意图;[005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附件模块示意图;[005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收拢示意图。[0055]附图标记:[0056]1、麻醉模块,11、麻醉机,12、监护仪,13、输液泵,14、注射泵,15、氧气瓶,16、固定与升降系统,17、麻醉模块箱体;[0057]2、手术模块,21、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2、第一箱体,23、冲吸机,24、手术灯头,25、高频电刀,26、手术灯杆,27、急救吸引器,28、下滑轨,29、立柱, 210、上滑轨,211、侧滑轨;[0058]3、手术床模块,31、保护箱,311、第二箱体,312、箱盖,32、手术床,321、端床块,3211、端框架,3212、端床垫,322、中间床块,3221、中间框架,3222、中间床垫,323、折叠件,324、角度调整件,325、固定件;[0059]4、手术附件模块,41、信息处理系统,42、显示屏,43、手术附件模块箱体, 44、手术器械包;[0060]5、能源与信息通道。具体实施方式
[006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6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包括:麻醉模块1、手术模块2、手术床模块3和手术附件模块4,其中,[0063]如图2-3所示,所述麻醉模块1包括: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氧气瓶15和挂架18;其中,所述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 14和挂架18均通过固定与升降系统16固定于麻醉模块的箱盖上;所述固定与升降系统16包括平台、若干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和若干可锁气弹簧,所述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架固定在箱盖上并连接于平台,所述可锁气弹簧一端连接于平台下方,另一端固定在麻醉模块箱体17的底部;所述氧气瓶15置于麻醉模块箱体内的底部。[0064]如图4所示,所述手术模块2包括:第一箱体22,在第一箱体22内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手术灯、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其中,所述手术灯包括手术灯头24和手术灯杆26,手术灯头24收纳在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中,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可从第一箱体22内抽出;如图5所示,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箱体22内壁,另一端可从第一箱体22内伸出;所述冲洗机23、高频电刀25和急救吸引器27均可滑动地从第一箱体22内移出。
[0065]所述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平行设置下滑轨28,在下滑轨上并列设置冲洗机 23和急救吸引器27;在第一箱体22的下底内壁上还设置立柱29,立柱29在冲洗机 23两侧,立柱29顶端设置上滑轨210,上滑轨210上设置手术灯头固定抽屉21;在冲洗机23和急救吸引器27之间的立柱29上端以及与该上端对应位置的箱体侧壁上设置相对的侧滑轨211,用于放置高频电刀25。所述手术灯杆26一端活动连接于高频电刀25上方的顶壁上。[0066]如图7-8所示,手术床模块3包括:保护箱31和手术床32;所述保护箱31包括第二箱
7
[0051]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5/6页
体311和箱盖312;其中,所述手术床32包括两个端床块321和若干个中间床块322;两个端床块321之间为若干个中间床块,端床块与中间床块通过折叠件 323连接共同组成手术床;所述端床块321包括端框架3211与端床垫3212,所述中间床块322包括中间框架3221与中间床垫3222;端床垫3212放置在端框架3211上,且端床垫与端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中间床垫3222放置在中间框架3221上,且中间床垫与中间框架之间设置角度调整件324调整二者之间的角度;所述手术床32折叠后收纳在保护箱内,手术床32展开后放置在保护箱上,手术床和保护箱之间通过固定件325连接。[0067]如图12所示,所述手术附件模块4包括:信息处理系统41、显示屏42和手术器械包44;其中,所述显示屏42固定在手术附件模块的箱盖上,所述信息处理系统 41与手术器械包44置于手术附件模块箱体内。
[0068]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时,如图2-3所示,打开后麻醉模块1的箱盖,麻醉机11、监护仪12、输液泵13、注射泵14以及挂架随固定与升降系统16一起升起,连接能源与信息通道,达到使用状态。如图5-6所示,通过滑轨将手术设备(手术灯、冲吸机、急救吸引器、高频电刀等)从箱内拉出。手术灯采用无影灯,灯杆从轨道抽出并竖直安放。可将手术灯头从手术灯头抽屉中取出,与手术灯杆安装在一起,调整手术灯杆的高度及手术灯头的位置与角度方便手术使用,同时,连接能源与信息通道,达到使用状态。如图8-9所示,手术床正常使用时通过随意停气弹簧调节角度的状态。手术床通过快速搭扣与保护箱体连接在一起,手术床位于箱体重心位置,利于结构稳定性。打开快速搭扣,将手术床与保护箱体分离,此时手术床可作为急救担架使用。担架使用合金材料,保证结构强度。手术时,将手术模块置于手术床下方,整体形成手术平台。如图12所示,将手术附件模块箱体打开,取出手术器械包,连接能源与信息通道,达到使用状态。[0069]手术结束时,如图10-11所示,将铰链、锁紧螺母按图中方向打开,就可以像图中旋转方向将手术床折叠收拢。收拢后手术床放置到保护箱内,并通过打开快速搭扣将保护箱盖扣合在保护箱体上。同时,将麻醉模块、手术模块与手术附件模块也收纳整理,形成四个箱体,方便携带运输(如图13所示)。
[0070]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麻醉与手术一体化系统,将必要的设备,按照野战外科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的手术工作模式,以手术床为核心,通过整体设计,全面整合,构成全新的系统,系统分为麻醉模块、手术床模块、手术模块、附件模块。将各模块装入密封性内。[0071]本实用新型突出设备的功能多样化和模组化,以提高其综合性能和实用性能。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全部采用收纳式设计,使用时通过设计的机构进行展开,不用时进行回收。各种手术设备的设置与实际工作流程紧密结合。
[0072]本实用新型将所需设备按照手术需求分配到4个手术箱体模块中,保持每个箱体模块的尺寸与重量符合拜谢性要求。箱体配有滚轮、把手、背带,利于运输实现机动化。[0073]本实用新型将各种信息通过主通信管路(能源与信息通道)传输到主机(信息处理系统),主机经过分析研究,并将重要信息储存传输。[0074]本实用新型尽可能避开运输频率的共振点,对敏感器件设计高效能阻尼件与机体进行隔振,以有效的衰减阻尼件间的振动能量。通过不断测试、查找关键受力部位,合理增加支点,以增强整机刚度。达到抗振动性能。
[0075]本实用新型通过大量的EMC测试与分析,从每一个原件开始到单板布局,然后到系
8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6/6页
统集成,都要进行周密的试验与测试,不断进行修正。并采用合理有效的屏蔽、接地与滤波等措施。综合考虑各设备的电气安全情况,电压、电流的匹配及干扰等问题。达到抗干扰性能
[0076]本实用新型使用“三防涂料”对电路板及其元器件进行特殊处理,并观察其防潮、防尘作用方面的工作。达到抗腐蚀性能。[0077]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9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6页
图1
图2
10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6页
图3
图4
11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6页
图5
图6
图7
12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6页
图8
图9
图10
13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5/6页
图11
图12
14
CN 2094748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6/6页
图13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