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 “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第2课:自画漫画像、
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2、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建立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二、探究体验:
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有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
教师小结: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4、抓自己的突出特征。
5、结合欣赏教材爱因斯坦漫画像“漫画”过程图示,引导学生了解既要夸张人物外形特征,又要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夸张。 6、教师自画漫画像,解决夸张变形问题。 教师便讲解边在黑板上进行夸张变现,使学生创作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生实践:
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学生抓自己最主要的特征。 四、成果展示:
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展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 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反思
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了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学习效果不错。
第3课:漫画与生活
问题提出
漫画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的
1、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
二、探究体验:
1、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 (1)、 立意:
结合课本图片边举例边分析,漫画来源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
(2)、漫画的功能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 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 (3)、 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 教师小结: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评价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 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 组成部分:漫画
多幅 宣传、夸张、巧合 文字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总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了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通过漫画创作,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