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2024-04-06 来源:步旅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概述

医疗机构是人们就医的重要场所,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负责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针、策略、规划、政策、标准、流程、考核和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职责

1.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规定、医疗纠纷处理办法、传染病防控制度等。

2. 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考核和评估,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素质和业务水平。

3. 组织和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工作的开展,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4. 组织和指导医疗事故处理工作,协调处理医疗事故,制定医疗事故处置及报告制度,并对医疗事故进行归因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

5. 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考核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组织和指导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

7. 组织和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科研与技术创新,促进医院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工作机构和职责分工

1. 2. 3. 4.

主席: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负责分工领域的管理工作。 秘书长: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文件起草和审批等事务。 委员:根据委员会工作需要确定。

四、工作程序

1. 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委员会根据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分别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策划、执行和监督。 3. 委员会成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工作成效评估

委员会将制定定期工作计划和目标,对自身工作进行评估,定期进行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实现有效的工作机制。

结语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医院业务发展、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应按照职责分工和程序规定,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